土地复垦计划项目规划设计规划(某计划项目).doc
《土地复垦计划项目规划设计规划(某计划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复垦计划项目规划设计规划(某计划项目).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号:*建设用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报告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编制单位:*编制日期:2011年11月25日*建设用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报告项目承担单位(公章)报告编制单位(公章)负责人: 复核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2010年7月25日目 录1、项目概况- 1 -1.1项目区所在地概况- 1 -1.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1 -1.2.1地理位置及权属- 2 -1.2.2项目区自然条件- 2 -1.2.3土地利用现状- 4 -2、复垦目标- 7 -3、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依据- 7 -3.1基本原则- 7 -3.2主要依据- 8 -3.2.1有关法律、法规- 8 -3.2.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性文
2、件- 8 -3.2.3土地利用规划- 9 -3.2.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 9 -3.2.4其他资料- 9 -4、项目分析- 10 -4.1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10 -4.1.1影响待复垦土地适宜性因素- 10 -4.1.2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与结果- 10 -4.2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3 -4.3项目区内土方工程量平衡分析- 14 -4.4水资源平衡分析- 14 -4.5公众参与分析- 14 -4.6效益分析- 15 -4.6.1经济效益- 15 -4.6.2社会效益- 15 -4.6.3生态效益- 15 -5、规划设计和投资预算- 16 -5.1规划设计方案- 16 -5.1.1
3、项目区规划建设标准- 16 -5.1.2复垦区农用排涝(洪)沟渠设计- 18 -5.1.3工程设计- 20 -5.2主要工程内容与工程量- 21 -5.2.1土地平整工程- 21 -5.2.2农田水利工程- 22 -5.2.3生产道路工程- 22 -5.2.4植物种植工程- 22 -5.3项目实施计划- 23 -5.4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 23 -5.5投资预算- 23 -6、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24 -7、结论与建议- 26 -7.1 结论- 26 -7.2 建议- 27 -附表:1.项目片区土地利用四至表 322.项目片区复垦后农用地发包方案统计表 333.项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表 344
4、.项目预算汇总表 35附件:1. *建设用地复垦项目预算书 372.*区建设用地置换(调整后)拟置换地块*勘测定界报告书及土地勘测定界图(1:2000) 87附图: 1、项目区现状地形图(1:2000)2、项目规划设计图(1:2000)3、土地复垦项目土方调配图4、土地复垦工程单体设计图5、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复印件1、项目概况1.1项目区所在地概况*建设用地复垦项目位于*市*区*街道。*街道位于*市*区东部,东、北与*接壤,南与*为邻,西与*相连。*街道地处*。*街道现辖13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和1个街道林场。街道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公顷,林地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5、28%。街道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现有工业企业261家,主要支柱产业有服装、建筑、化工和机械制造等。2009年,完成财政收入69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664元。*街道地貌为低丘岗地类型,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呈东高西低状。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无霜期较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历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50mm,区内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街道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交通与产业状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与前景展望、经济开放程度、经济发展实力以及自然环境等诸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这将为*街道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1.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1.
6、2.1地理位置及权属项目区位于*区*街道*村,土地权属为集体土地,属*村村民委员会集体所有,总面积为2.9627公顷。(表1-1)1.2.2项目区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市*区*街道*村,区外东、西北为山,南、东南为工矿与草地相连,还有零星坑塘;区内部地形较为平坦、坡相间,北高南低,高程大概在45m60m之间,由于区内地势较高,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无自然灌溉水系。(2)气候项目区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区内光照充足,季风明显,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6,历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80mm,区内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3)水文*市地处*,一般每年的初夏(六月份)进入
7、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同时受南北冷暖气流交锋影响,暴雨集中。但降雨量季节分配不均,故梅雨季节区内低洼地段洪涝灾害有所发生。项目区外地表水体不发达,仅南面有零星坑塘分布,但高程远低于区内,地表植被用水主要来源于天然降雨。表1-1 复垦项目区各片区基本情况一览表单位:公顷、元片号位置及权属建设规模新增耕地新增耕地率现状地类农户数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砍伐林木数量补偿金额安置方式主要工程内容其他费用投资总预算其他乡镇村组权属1*街道*村集体2.9627 2.802594.59%0620430001977602.25-土方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其他工程464735.612442337.86H50G007075合
8、 计2.9627 2.802594.59%0001977602.25464735.612442337.86(4)土壤项目区内土壤以黄棕土为主,PH值6.57.5,土层为沙质土、沙壤土,平均含有机质6(g/kg)左右。其地块只适宜旱作物、林木与牧草种植,农业生产的综合性特征不明显。(5)自然灾害根据现场踏勘及对项目区内居民走访调查,项目区内没有发生过重大自然灾害。(6)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a. 水利设施状况本项目主要是废弃工矿用地复垦项目,项目区内现状无灌排设施,项目区周边主要为山体,灌排基础设施薄弱,需安排灌排工程,才能满足项目区复垦后农业生产需求。b. 交通状况项目区内中间东西向有原矿区运输便
9、道与周边干道连接,对外交通较为便利。c. 电力设施状况项目区东南端有农村电网,220v照明、380v动力电路横穿项目区,电力设施能够满足区内生产和施工用电的需要。d.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项目区内植被稀疏,污染较轻。1.2.3土地利用现状根据本项目勘测定界报告,项目区总面积为2.9627公顷,权属为*街道*村集体土地,地类为独立工矿和少量荒草地,地点在*街道*村的*村民组。(见表1-2)表1-2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单位:公顷权属单位权属性质面 积地类独立工矿荒草地*街道*村集体2.96272.71880.2439界址点坐标表图号:点号XYJ1J2J3J4J5J6J7J8J9J10J11J
10、12J13J14J15J16界址点坐标表(续)图号:J17J18J19J20J21J22J23J 24J25J26J27J28J29J30J31J32J33J34J35J36J37J38J1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2.4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概述*区本次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区位于*街道,总面积为2.9627公顷,现状地类为:独立工矿用地2.7188公顷,荒草地0.2439公顷。根据*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项目区规划用途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它的实施符合*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复垦目标本批次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区总面积为2.9627公顷,根据项目区实
11、际情况,通过实地踏勘并进行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本方案拟定其土地复垦目标为:复垦后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为旱地2.8025公顷,沟渠0.0622公顷,农村道路0.0980公顷。(见表2-1)项目区复垦后的旱地地块规整、地面较平整,耕作层厚度达到30cm。耕地质量符合相关复垦技术规范要求;排洪、防涝等基础工程得到完善;道路通达,便于农业机械的运作。表2-1 项目片区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 单位:公顷面 积项目片区复垦状态地类面积旱地荒草地农村道路沟渠独立工矿2.9627复垦前0.000.24390.000.002.7188复垦后2.80250.000.09800.06220.003、规划的基本原
12、则和主要依据3.1基本原则(1)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2)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3)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4)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5)坚持工程技术可行又经济合理的原则;(6)统一规划、统一整理、统一布置,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7)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要求;(8)依法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3.2主要依据3.2.1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1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地保持法(1991年6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地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年3月);(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8)土地复垦规定(1989年1月)。3.2.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性文件(1) 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2)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3)安徽省建设用地置换暂行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93号);(4)关于做好实施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06262号);(5)关于印
14、发的通知(皖国土资2009370号)。3.2.3土地利用规划(1)*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 编制单位: *市人民政府);(2)*市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2001-2010年,编制单位: *市国土资源管理局);(3) *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编制单位:*镇人民政府);(4) *市*街道城镇村、农业、水利、交通、环保、能源等方面规划。3.2.3有关规范、技术标准(1)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1995年7月);(2)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1011-1013-2000);(3)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3.2.4其他资料(1)*区*街道建设用地
15、置换复垦项目地块*勘测定界报告书(*, 2010年七月);(2)项目区土地的权属证明材料等。4、项目分析4.1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4.1.1影响待复垦土地适宜性因素影响复垦工作开展的有土壤的侵蚀能力、有效土层厚度、土壤的结构、pH值、土壤有机质、污染程度、地形坡度、供排水条件及周围环境衔接等九种因子。它们分属以下四个类型:首先,地形坡度影响能量的再分配,是最直接有效的评价因子。其次,供排水条件是植物生长的最重要因子。第三,土壤的构成(土壤的结构、有效土层厚度、pH值、土壤有机质、污染程度),直接关系着物种的选择,是最具有决定性的评价因子。第四,土壤的侵蚀能力,关系着植被恢复的难易程度,是举足轻
16、重的评价因子。在调研的基础上,把影响复垦工作的土壤的侵蚀能力、有效土层厚度、土壤的结构、pH值、土壤有机质、污染程度、地形坡度、供排水条件及周围环境衔接等9个制约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评价模型。它是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决策和改良途径选择的基础。根据农牧业适宜性评价等级标准分为一级(适宜)、二级(较适宜)、三级(临界适宜)和不宜四个级别。具体等级标准如表4-1:4.1.2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与结果项目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是多个环境要素综合表现的结果,每个环境要素又由多个环境因子组成。根据每一个环境因子确定的环境质量数值一般不能做出确定性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些评价因子对最终的评价结果难以划定明确的界
17、限,是一个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概念,其评价的对象、评价方法甚至评价主体及其掌握的评价标准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项目区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较好的解决以上弊端。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步骤为:确定待复垦土地复垦方向适宜性评价因子预测值建立模糊关系矩阵确定模糊权数向量综合评价。其中模糊权数向量是根据专家经验法得出。具体数学计算过程在此不予赘述,表4-2和表4-3分别列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的预(实)测值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4-1 复垦土地主要限制因素的农林牧业等级标准表限制因素和指标划分农业评价林业评价牧业评价土壤侵蚀能力(以侵蚀沟占土地面积百分比评价
18、)10%一级一级一级11%-30%二级一级一级31%-50%三级二级二级50%不宜三级三级污染程度无一级一级一级轻度二级二级二级中度三级三级三级重度不宜不宜不宜地形坡度()7一级一级一级8-15二级一级一级16-25三级二级二级25不宜三级三级土壤有机质(g/kg)10一级一级一级10-6二级或三级一级一级6三级或不宜二级或三级二级或三级土壤结构壤土一级一级一级粘土、沙壤土二级二级二级重粘土、沙土三级三级三级沙质土、砾质不宜不宜不宜pH值5pH9一级一级一级1pH5或9pH14二级二级二级pH1或pH14三级三级三级排水条件偶尔淹没、排水好一级一级一级季节性淹没、排水好二级二级二级季节性长期淹
19、没、排水差三级三级三级或不宜长期淹没、排水差不宜不宜不宜灌溉条件有稳定灌溉条件的干旱、半干旱土地一级一级一级灌溉条件差的干旱、半干旱土地二级二级二级有效土层厚度(cm)100一级一级一级99-60二级一级一级59-30三级一级一级30-10不宜二级二级10不宜三级三级周围环境衔接根据情况而论表4-2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预测值评价因子评价单元*地块-地块1地块2侵蚀能力31%-50%31%-50%污染程度轻度轻度地形坡度8-157土壤有机质6-10g/kg6g/kg土壤结构粘土、沙壤土粘土、沙壤土pH值6pH86pH8排水条件较好较好灌溉条件差差有效土层厚度30-90cm30-59cm周围
20、主要地类林地、草地林地、工厂、坑塘表4-3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评价单元农作物种植林业种植复垦草地(绿化)*地块地块1较适宜较适宜较适宜地块2临界适宜较适宜较适宜从以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这两个地块比较适合林业与草地种植,坡度、排水条件等都较好,农作物种植基本适合;但根据耕地优先原则,结合各地块的地类特征及周围的环境,本方案认为在做好平整和覆盖上植物生长层可复垦为旱地。4.2新增耕地潜力分析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的调查和现状图研究与分析,其现状土地是已经废弃的工矿用地,是国家鼓励进行整理复垦的。区内地带性土壤为粘土、沙壤土,污染较小,地形高差不大,特别是南面地块2内部是较平整的,排涝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复垦 计划 项目 规划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