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的标准课件.ppt
《一堂好课的标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堂好课的标准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讲座分四部分,一、导课、结课、演示实验,?,二、已有的好课标准扫描,?,三、“一堂好课的标准”的探讨,?,四、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一、导课、结课,(一)导课,?,1.,教学导课技能的作用,?,(,1,)激发兴趣,集中注意,?,(,2,)目标定向,启迪思维,?,(,3,)承上启下,温故知新,?,(,4,)画龙点睛,突出重点,?,(,5,)组织引导,建立联系,?,2.,导课常用的方法,?,直接导入法,?,以旧引新法,?,实验导入法,?,问题情境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案例研讨,“氧气制法”的课堂导入,教师的导课设计则是直接通,过课堂导语:,上节课我们用装在集气瓶
2、中的氧气做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同学们可知道这一瓶瓶氧气在实验室中是怎样制得的,吗?大家可能在医院见过氧气的钢瓶,那医院的氧气又是,怎样制得的呢?,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在学,习实验室制法时,我们将从反应原理、所用药品、制气仪,器装置与操作、气体收集方法及原理几个方面来系统学习。,?,以旧引新法,?,其具体操作包括三个步骤:(,1,)教师在教学前,,应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连接点;,(,2,)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或回顾与新知识有逻辑联,系的旧知识;(,3,)从对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引申,到与新知识的学习相关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复习或回顾新知
3、识常采用教,师提问或学生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形式,这种导入,方法利用,“温故”而“知新”,常常能降低新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伊始就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动脑动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实验导入法,?,?,?,?,?,?,?,?,?,?,?,?,案例研讨,钠一节课以实验导人的设计:,演示实验,:趣味实验“滴水生火”在蒸发皿中放人一小块钠和少量的乙醚,,然后滴人几滴水。,实验现象,:滴水后,蒸发皿中立即起火。,设疑激思,:水常常用来灭火,现在却能点火,为什么,?(,目的: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实验,:钠与水的反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
4、,钠可以用小刀切开:说明了什么问题?观察新切开的钠表面的颜色和光泽;,(2),钠粒投入到水中,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光亮的小球。为什么,?,(3),产生气体,(,有时会燃烧,),可能是什么气体?为什么?钠粒渐渐变小,直至最,后消失,为什么,?,(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人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通过上述一系列实验,引导学生自然得出钠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问题情境导入法,“燃烧的条件”导入设计,在九年级化学“燃烧的条件”一课的教学中,采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的方法引入。首先,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投入一小粒白磷。将一根玻璃导管伸入沸水中,靠,近白磷,用洗耳球
5、向玻璃管里轻轻吹入空气,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白磷在水下燃烧,产生火花,停止吹气,,白磷的燃烧现象消失,再吹入空气,水下的白磷又重新燃,烧。同学们一下子被这一亮一暗的水下燃烧现象所吸引,,不断发出惊叹声,接着老师用冷水做同样的实验,水中的,白磷并没有燃烧,同学们又感到很奇怪,,老师接着点明,课题“燃烧的条件”。将上述实验现象转换成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进行分组讨论,形成互动、合,作学习的气氛,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归纳出“燃烧的条,件”。,?,悬念导入法,?,案例研讨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导课设计,2001,年,7,月,7,日至,9,日接连三天,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惊现神,秘”水雷”。,
6、7,日早上,10,点多,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铁桶内突然蹿出亮黄色的火焰,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直到中午,这个铁桶又,连续爆炸了多次。后来经化学品专家初步认定,,铁桶内装的是金属钠。据调查共有,8,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其中,5,个已发生剧烈爆炸,,另外,3,个还未爆炸,该怎么处理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二)结课,1,、构成要素:,?,(,1,)提供心理准备。,?,(,2,)回顾与概括。,?,(,3,)组织练习。,?,(,4,)深化拓展。,?,(,5,)评价和激励。,?,(,6,)布置作业,?,?,?,2,、结束技能的基本过程,(,1,)简单回忆。对整个教学内容
7、进行简单回顾,,整理认知思路。,?,(,2,)提示要点。指出内容的重点、关键,必要时,可做进一步的具体说明,进行巩固和强化。,?,(,3,)巩固应用。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新的问题,在应用中巩固知识。,?,(,4,)拓展延伸。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并把课题内容扩展开来。,?,?,3,、结束新课的基本要求,(,1,)科学准确。,?,(,2,)水到渠成。,?,(,3,)首尾相应。,?,(,4,)语言精炼。,?,(,5,)内外沟通。,?,(三)、演示实验,?,1,、概念: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边讲,边做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教学演示技能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和学,生
8、学习的实际需要,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把事物的结构、形,态、变化过程等内容展示、模拟出来,给,学生以直观感知的认识,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2,、演示实验的功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强化记,忆。,?,(,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思维能力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4,)提供正确的示范操作,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3,、演示实验教学中应突出的四大特,?,(,1,)直观性,?,(,2,)严谨性,?,(,3,)探究性,?,(,4),趣味性,4,、教学演
9、示技能的构成要素,(,1,)演示媒体的选择。,?,(,2,)演示的引入。,?,(,3,)出示和介绍媒体。,?,(,4,)指导观察。,?,(,5,)操作控制。,?,(,6,)说明和启思。,?,(,7,)整理和小结。,?,二、已有好课标准的描述,叶澜教授的好课标准,?,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有五点:,?,(,1,)有意义,即扎实的课;,?,(,2,)有效率,即充实的课;,?,(,3,)有生成性,即丰实的课;,?,(,4,)常态性,即平实的课;,?,(,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王晓春的好课标准,(,1,)一堂好课,首先应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2,)一堂好
10、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3,)一堂好课,应该有“,个性化,”色彩,不应,该是“标准件”。,?,(,4,)一堂好课,应该是,网络中,的一个点,而不,是直线中的一个点。,?,(,5,)一堂好课,是,给学生上的,,不是给听课人,上的。,崔允漷的“好课”标准,“,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十二字。,?,“,教得有效,”是指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标准,一个,学期有一个学期的标准,要精教精学,不要浪费,学生的时间;,?,“,学得愉快,”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考得满意”,是指注重结果。,?,王光明、张春莉的好课标准,(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堂好课 标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