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课件.ppt
《三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埃里克森,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美国精神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人格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1,1,第一阶段,1、乳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小婴儿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若孩子的需要及时得到满足和安抚,孩子就会觉得安全,从而对他人建立起信任感。具有信任感的儿童长大后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若孩子的需要得不到及时的满
2、足和安抚,孩子就会产生怀疑,怀疑周围的人爱不爱他。对他人不信任,缺乏安全感,这样的孩子时时担忧自己,从而不敢抱有“希望”,缺乏对未来的憧憬。,家教指导:父母(尤其是妈妈)要及时满足孩子的各种生理需要(吃喝拉撒),无条件接纳孩子建立安全发展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形成希望品质。,第二阶段,2、婴儿期(1.53岁):自主与害羞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儿童开始了自主感,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的”、“不”来反抗外界控制,是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1)如果这一阶段顺利度过,孩子就会形成“意志”品
3、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坚强、独立、自我克制、果断、自律、有决心、遵守法纪、不怕困难。(2)若这一阶段发展受阻,则孩子容易形成自我怀疑、退缩的人格特征。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意志薄弱、依赖、敷衍、半途而废、犹豫不决等。,此时家庭教育的误区:一是过度保护、包办替代:孩子自觉性差,没有主见,依赖性强,潜能抑制,能力弱化,特别粘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虑、羞怯。二是放任自流,太过纵容: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讲卫生、浪费等等;孩子不讲规则,不利于社会化。三是过分严厉,限制太多,孩子稍有差错,就训斥、打骂:孩子产生挫败感,容易形成双面人格,怀疑自己,谨小慎微,胆怯害羞,或者暴力待人。,家庭教育指导:
4、一是满足孩子的自主要求:给与孩子一定的自由,允许、鼓励孩子独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获得自主感。二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按照社会要求,适当限制孩子的行为,养成守规则的好习惯。三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引导而不是替代孩子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动脑筋、想办法、不放弃,知难而进,提高意志力。,第三阶段,3、幼儿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1)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主动、自发、有计划性、目标性、果断等积极的人格特质。,(2)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
5、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成年后性格倾向于被动、保守、无目标、无计划、害怕犯错、回避风险、优柔寡断、循规蹈矩,时常感到无助、内疚、消极。,家庭教育指导:一是保护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是孩子的天性和本能,孩子的好奇心若得到很好地保护,孩子就会大胆地去探索;若孩子的好奇心被破坏,孩子就会丧失或者降低探索的兴趣。感知成长的神奇二是鼓励大胆想象:“妈妈,我想到月亮上去!”三是及时肯定与赞赏:家长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的眼睛,捕捉到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闪光点”,当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肯定和赞赏,让孩子有成就感,形成大脑奖赏回路;当孩子遇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养 孩子 意志力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