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互作用(第三版)课件.ppt
《药物相互作用(第三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相互作用(第三版)课件.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典型病例,尖端扭转性室速,Monahan BP,et al.JAMA 1990;264:27882790.,与特非拉定相关的尖端扭转性室速,39岁,女性,入院前两日发生晕厥和头晕处方药:特非拉定 60mg bid;头孢克洛 250mg tid10天入院前2天由于阴道念珠菌病,自己服用 酮康唑 200 mg bid安宫黄体酮 2.5mg qd心悸、晕厥、尖端扭转性室速(QTc 655ms),Monahan BP,et al.JAMA 1990;264:27882790.,药物相互作用与可预防不良反应的关系,35%的医院内可预防不良反应是由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是导
2、致患者急诊就医和住院的重要原因,Leape LL,et al.JAMA 1995;274(1):3543.Raschetti R,et al.Eur J Clin Pharmacol 1999;54(12):959963.,1 概述,联合用药 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用药目的 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延缓机体耐药性、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有计划地联合用药:达到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如氢氯噻嗪+各类降压药(治疗各期高血压病)无目的地联合用药:不仅不能提高疗效,反能引起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应尽量避免,概念,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s)指某一种药
3、物的作用由于其它药物或化学物质的存在而受到干扰,使该药的疗效发生变化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广义上:指联合用药时产生的疗效变化,有两种结果:作用加强 疗效提高,或毒性加大 作用减弱 毒性减轻,或疗效降低狭义上:指药物不良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按严重程度 轻度药物相互作用 中度药物相互作用 重度药物相互作用,按发生机制 药剂学相互作用(体外药物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2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定义 药物尚未进入机体前,药物相互间发生直接物理或化学反应,使药物作用改变。最常见于 向静脉输液瓶内加入药物(一种或多种),通常称药物配伍禁忌,又称物理化学性相互作用,药物配伍禁
4、忌,向静脉输液中加入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必须认识到不是任何药物可以随意加入任何静脉输液中静脉输液中或注射器内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其作用结果:药物沉淀药物失效,药物配伍禁忌,沉淀反应: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异戊巴比妥钠注射液沉淀(过于酸性与碱性药液混合)20%磺胺嘧啶钠(pH9.5-11)+10%葡萄糖(pH3.2-5.5)析出结晶(pH9)氢化可的松注射液(50%乙醇)+水溶性注射剂沉淀(乙醇稀释,溶解度),药物配伍禁忌,药物失效:肝素(强酸性)与鱼精蛋白(强碱性)形成稳定复合物使肝素活性消失氨基酸营养液中不得加入任何药物葡萄糖溶液中不能加入氨茶碱、氢化可的松、华法林、卡那霉素、新生霉素、可溶的
5、磺胺药等某些药物在滴注不超过规定时间时加入:氨苄西林不超过4 h;甲氨西林不超过8 h。,作用部位“受体”结合型 游离型,组织储存游离型 结合型,吸收,排泄,生物转化,游离型药物,血循环,结合型药物,代谢物,(引自Benet LZ.1996),药物,3 药代动力学方面相互作用,血浆浓度变化,A药浓度,给药时间,TC,EC,A药浓度,给药时间,TC,EC,胃肠道pH的影响,药物吸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胃肠道pH通过影响药物的溶解度和解离度进而影响吸收胃肠道pH对药物的溶解度的影响 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和抗酸药减少酮康唑、伊曲康唑的吸收,表 1 pH对药物被动扩散能力的影响 pH 性质 酸性
6、药物 碱性药物-解离度 酸性 脂溶性 扩散力 解离度 碱性 脂溶性 扩散力,胃肠道pH对药物的解离度的影响,离子的作用,含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如钙、镁、铁、铋、铝)的化合物若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同服,将在胃肠道内形成难溶解的络合物,使其吸收受阻,在体内达不到抗菌有效浓度,通过间隔2小时以上先后给药加以避免,不必换药或增加给药的剂量,同时口服铁制剂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血浓度的影响,离子的作用,喹诺酮类药物与阳离子的相互作用三硅酸镁对地高辛吸收的影响 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酸性药物吸收的影响 洋地黄、阿司匹林、保泰松、华法林、甲状腺素等,胃的排空和肠蠕动,改变胃排空的速度或肠蠕动速度的药物能影响其他口服药的吸收
7、特别是一些难吸收或缓释的制剂,如地高辛缓释制剂胃肠蠕动加快 药物起效快,可吸收不完全;胃肠蠕动减慢 药物起效慢,吸收完全,胃的排空和肠蠕动,丙胺太林减慢对乙酰氨基酚在小肠吸收;阿托品延缓利多卡因吸收;地昔帕明延缓保泰松吸收甲氧氯普胺使对乙酰氨基酚吸收加快;泻药明显加快肠蠕动,减少药物吸收,削弱肠吸收机能 新霉素、对氨水扬酸和环磷酰胺损害肠粘膜的吸收机能,引起吸收不良新霉素与地高辛合用,减少地高辛吸收;对氨水扬酸与利福平合用,利福平血浓降低一半;环磷酰胺使-乙酰地高辛吸收减少,血浓降低,其它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抗胆碱作用引起口干,可减慢硝酸甘油舌下含片的溶解速度,影响其疗效发挥。局部麻醉药溶液中加入
8、缩血管药,收缩用药部位血管,减少吸收,可保持较长的局麻效果,防止吸收中毒,分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药物在该环节的相互作用方式表现为:相互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改变游离药物的比例;改变药物在某些组织的分布量,影响其消除。,1.竞争蛋白结合部位,结合型药物与游离型药物结合型药物是游离型药物的储备型,具有以下特性:不呈现药理活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不被肝脏代谢灭活;不被肾排泄游离型药物发挥药理作用,药物竞争蛋白结合部位,药物竞争蛋白结合部位,许多药物间均存在这种蛋白置换现象,但通常并不致引起药理效应的改变。有临床意义的置换可能发生在:蛋白结合率85%被置换出的药物分布容积小 半衰期长 治疗窗窄,竞争蛋
9、白结合部位,保泰松使华法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增强;水合氯醛使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加强;阿司匹林加大甲氨喋呤的肝脏毒性;磺胺药使甲苯磺丁脲的作用加强引起低血糖,竞争蛋白结合部位,药物在蛋白结合部位的置换作用-被置换药 置换药 结果-甲苯磺丁脲 水杨酸盐,保泰松,磺胺药 低血糖 华法林 水杨酸盐,氯贝丁酯,水合氯醛 出血 甲氨喋呤 水杨酸盐,磺胺药 粒细胞缺乏症 硫喷妥钠 磺胺药 麻醉延长 胆红素 磺胺药 新生儿核黄疸-,变动组织分布量,一些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能改变组织血流量,如增加或减少肝血流量,将影响其它药物在肝中的分布及代谢。,I相和II相代谢反应,药物,I相,吸收,改变活性的代谢物,
10、无活性代谢物,代谢,脂溶性,水溶性,II相,结合,结合,排泄,药物代谢的结果无活性的代谢物活性代谢物与母体药物活性相当比母体药物活性更强新的药理作用毒性代谢产物,代谢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药物代谢与CYP450 肝脏是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肝微粒体酶是代谢药物的酶系,其中细胞色素P-450 酶(CYP450)在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YP450 的活性受遗传和许多因素调节。,影响生物转化过程,与药物代谢有关的主要CYP450酶,CYP1A2CYP3ACYP2C9CYP2C19CYP2D6,影响药物的生物转化,酶类可催化药物代谢,药物也可影响酶活性和数量,即药物对酶的诱导和抑制作用联合用药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相互作用 第三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