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标准概论课件.ppt
《职业卫生标准概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标准概论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卫生标准概论,1,感谢你的观看,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二.简介三.简介四.存在的问题,2,感谢你的观看,(一).概念由法律授权部门对职业病防治的技术要求作出的统一规范。(二)分类1.按层级分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2.按性质分 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3.按效力分 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4.按专业分,一、职业卫生标准概述,3,感谢你的观看,职业卫生标准,4,感谢你的观看,(三).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计量反应关系,毒理学研究,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危险度评估,基于健康基础的标准,执行的标准,经济技术现状,社会、企业现状等,资料性研究,5,感谢你的观看,(四).我国制定
2、卫生标准的历史与发展,6,感谢你的观看,2019年5月21日,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衍变,7,感谢你的观看,(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采样规范(GBZ/T 159)(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检测分析方法(GBZ/T-160):包括209个检测分析方法分析 85类化合物303种毒物(3).粉尘检测方法(GBZ/T192)(4).物理因素检测方法(GBZ/T189),3.方法标准,8,感谢你的观看,(1)GBZ3-94(2)GBZ/T1575.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GBZ95,GBZ/T156,GBZ/T1636.放射防护标准:GBZ114,GBZ/T144-155,4.职业病诊断标准,9,感谢你的观
3、看,(1).评价标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197)(2).控制导则“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等等,7.其他,10,感谢你的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建设项目施工期持续数年或施工规模较大、因特殊原因需要的临时工业企业设计,以及工业园区总体布局等的规定。增加了在无法避开自然疫源地、毗邻气体输送管道或工业污染区进行工业企业选址时的职业卫生要求,以及增加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卫生设计原则。,二.Gbz1-2010,11,感谢你的观看,二、GBZ1简介,(一)GBZ1-201
4、0框架,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要求,附录:规范性目录,总则,工业企业设计的工作方针、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设计优选原则、对工业企业设计人员要求、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卫生专篇、职业卫生组织机构以及人员编制、项目预算设计经费要求等内容,12,感谢你的观看,二、GBZ1简介,(一)GBZ1-2010框架,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要求,附录:规范性目录,防尘与防毒防暑与防寒防噪声与振动防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采光与照明微小气候,一般规定车间卫生用室生活用室妇女卫生室,总则,13,感谢你的观看,
5、.选址要求总要求:依据我国现行法规、标准及拟建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有害因素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避开自然疫源地避开可能产生或存在危害健康的场所和设施排放污染物企业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区域的上风侧,符合防护距离要求同一工业区内,避免交叉污染与联合作用,14,感谢你的观看,N,风玫瑰图,二、GBZ1,3、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W,SW,15,感谢你的观看,(2)总体布局要求,(1)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分期建设的要一次性整体规划,避免破坏整体分区设置。生产区选择在易扩散污染物地段,布置在全
6、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按照无危害、危害类型及其浓强度分开布置车间,不同车间绿化带防护。高温车间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夹角大于45,热源尽量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其他:警示标识设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与应急通道。,16,感谢你的观看,().竖向布置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的设计: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17,感谢你的观看,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的厂房设计: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
7、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噪和减振措施。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气的各类管道设计:不宜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若需通过时,应严格密闭,并应具备抗压、耐腐蚀等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气逸散至室内。,18,感谢你的观看,().厂房设计,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相邻两建筑物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二者中较高建筑物的高度;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厂房的车间天窗设计:阻力系数小,通风量大,便于开启,适应不同季节要求,天窗排气口的面积应略大于进风窗口及进风门的面积之和。热加工厂房:应设置天窗挡风板,厂房侧窗下缘距地面不宜高于1.2m。,19,感谢你的观看,
8、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厂房侧窗上方宜设置遮阳、遮雨的固定板(棚),避免阳光直射,方便雨天通风。产生噪声、振动的厂房设计和设备布局:应采取降噪和减振措施。车间办公室设计:宜靠近厂房布置,但不宜与处理危险、有毒物质的场所相邻。应满足采光、照明、通风、隔声等要求。空调厂房及洁净厂房的设计:按GB 50073等有关现行国家标准执行。,20,感谢你的观看,.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防尘、防毒设计的优先原则源头控制: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尘、毒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控制: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粉
9、尘、毒物特性,参照GBZ/T 194的规定设计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GBZ2.1要求;个体防护: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接触情况,参考GBZ/T 195、GB/T 18664的要求同时设计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21,感谢你的观看,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的选择: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
10、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原材料选择的原则:应遵循无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的原则。,22,感谢你的观看,可能产生或存在毒物的工作场所的卫生学要求:产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冲洗设施;高毒物质工作场所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耐腐蚀、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可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23,感谢你的观看,工作场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的布置:贮存酸、碱及高危液体物质贮罐区周围应设置泄险沟(堰)。在工作地点
11、的自然通风或进风口的下风侧;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与其他工作场所隔离。,24,感谢你的观看,防尘和防毒设施设计原则:应依据车间自然通风风向、扬尘和逸散毒物的性质、作业点的位置和数量及作业方式等进行设计。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宜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25,感谢你的观看,通风、除尘、排毒设计:原则:通风、除尘、排毒设计应遵循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规范和规程的要求:a)数种溶剂(苯及其同系物、醇类或醋酸酯类)蒸气或数种刺激性气体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应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
12、需要的空气量的总和计算全面通风换气量。除上述有害气体及蒸气外,其他有害物质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通风量仅按需要空气量最大的有害物质计算。,26,感谢你的观看,b)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合理,能满足防尘、防毒的要求:应单独通风系统的情况:容易凝结蒸气和聚积粉尘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几种物质混合形成危害更大物质。,27,感谢你的观看,C)采用热风采暖、空气调节和机械通风装置的车间进、排风口设计:其进风口应设置在室外空气清洁区并低于排风口。对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在不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地点,排风口应设在室外安全处。相邻工作场所的进气和排气装置,应合理布置,避免气流短路。,28
13、,感谢你的观看,d)进风口的风量计算原则:应按防止粉尘或有害气体逸散至室内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有条件时,应在投入运行前以实测数据或经验数值进行实际调整。e)工作场所空气供给和放散气体的排出: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点。放散气体的排出应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条件及气体密度合理设置排出区域及排风量。,29,感谢你的观看,f)密闭罩的设计:确定密闭罩进风口的位置、结构和风速时,应使罩内负压均匀,防止粉尘外逸并不致把物料带走。g)不宜采用循环空气的三种情况:空气中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含尘浓度大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的25%时;对于局部通风除尘、排毒系统,在排风经净化后,循环空气中粉尘、有害气体浓度大于或
14、等于其职业接触限值的30%时;空气中含有病原体、恶臭物质及有害物质浓度可能突然增高的工作场所。,30,感谢你的观看,h)局部机械排风系统排气罩设计应参照GB/T 16758的要求遵循形式适宜、位置正确、风量适中、强度足够、检修方便的设计原则,罩口风速或控制点风速应足以将发生源产生的尘、毒吸入罩内,确保达到高捕集效率;局部排风罩不能采用密闭形式时,应根据不同的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伞形排风装置。,31,感谢你的观看,i)输送含尘气体的设计原则:风管宜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45。必须设置水平管道时,管道不应过长,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清扫孔,方便清除积尘,防止管道堵
15、塞。,32,感谢你的观看,j)粉尘通风管内流速设定原则:按照粉尘类别不同,通风管道内应保证达到最低经济流速。为便于除尘系统的测试,设计时应在除尘器的进出口处设可开闭式的测试孔,测试孔的位置应选在气流稳定的直管段,测试孔在不测试时应可以关闭。在有爆炸性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净化系统中,宜设置连续自动检测装置。,33,感谢你的观看,k)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原则:-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设备所排出的尾气以及由局部排气装置排出的浓度较高的有害气体应通过净化处理设备后排出;-直接排入大气的,应根据排放气体的落地浓度确定引出高度,使工作场所劳动者接触的落点浓度符合GBZ 2.1的要求,还应符合GB 16297和GB
16、3095等相应环保标准的规定。l)含有剧毒、高毒物质或难闻气味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或含有较高浓度的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应排至建筑物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之外。,34,感谢你的观看,事故通风及事故排风系统泄漏报警装置的设计 设置场所: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事故通风的组成: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12次/h。事故通风通风机的控制开关设置:分别设在在室内、室外便于操作的地点,35,
17、感谢你的观看,事故排风的进风口设计要求:设在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的物质放散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点。对事故排风的死角处,应采取导流措施。事故排风装置排风口的设置要求:应尽可能避免对人员的影响设在安全处,远离门、窗及进风口和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排风口不得朝向室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在放散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粉尘或气溶胶等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置防爆通风系统或事故排风系统,36,感谢你的观看,自动报警或检测装置的设计:设计原则:应结合生产工艺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根据自动报警装置技术发展水平设计。检测报警点的设置:根据GBZ/T223标准要求设在: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卫生标准 概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