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数与形的完美结合---解析几何的产生重点课件.ppt
《第四章-数与形的完美结合---解析几何的产生重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数与形的完美结合---解析几何的产生重点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数与形的完美结合解析几何的产生,数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华罗庚,1.时代的产物,解析几何,又叫坐标几何,它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和变换性质的一门科学,是17世纪初期产生出来的一个数学分科,它包括平面解析几何和空间解析几何两部分。通过在几何空间中建立坐标系,就可将空间中的点均用坐标表出,从而图形的几何性质可以表为图形上的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代数关系。,我们知道,几何学源远流长,远在5000多年前,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等文明古国的人民,在从事农牧业的生产中,测量土地,疏通河
2、道,制造工具及日常生活用品等,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得出了计算面积、容积,测量距离的方法等。,据史记记载,我国古代夏禹治水,就用到“准绳”和“规矩”,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成书的周髀算经中载有“径一而周三”意思是说圆周率=3,还载有“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意思是说“如果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较短的一边(称为勾)长为3,较长的一边(称为股)长为4,那么厚有尺两端的距离(称为径)一定为5”,因此至今还有人有“勾三股四径五”来代表勾股定理,尽管中国数学起源早,但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之下,生产力发展缓慢科学得不到重视,对几何的研究也就停滞不前了。,公元前7世纪,几何学从埃及传到
3、希腊,许多希腊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注意阐明几何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逐步演变为几何原理之间的逻辑推理,欧几里得(公元前3世纪)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写成几何原本一书,将几何上升为系统的数学理论,创立了古典公理法(又称综合法),尽管后来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阿波罗尼斯(公元前260-200年)等人在面积、体积和圆锥截线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但以后两千多年来的几何教科书与几何原本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这与欧洲整个中古时期陷入了动乱和宗教迷信的黑暗年代不无关系。15、16世纪,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进入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从17世纪起,资本主义生产开始发展起来
4、,天文、航海、机械、造船以及军事工业等,都有了飞速发展。生产实践向自然科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迫切需要力学、天文学等基础科学来解决,也就相应地要求数学提出新的概念与方法,于是产生解析几何的条件便成熟了。,必须指出:解析几何的产生是与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Descartes 1596-1650)与数学家费马(P.de Fermat,16011665)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163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哲学著作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论,其中有一个著名的附录:几何学,概括了他的关于坐标几何和代数的思想,主张将代数和几何中一切好的东西互相取长补短。他在分析传统、静止的数学后指出:以前认为直
5、线是静止的,如今应将它看做是由一个变动着的点产生出来的,这就是轨迹的观念。,过去对圆锥曲线的研究只重视了几何学方面,而忽视了代数学方面;东方高度发展的代数学,又有忽视几何学的倾向,他努力寻求把两者结合起来的途径,终于建立了平面坐标系,找到了点与数对之间的对应关系,把曲线用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表示出来,又将几何问题通过坐标系变成了代数问题,用代数方法加以解决,再用几何语言叙述出来。他用这种思想研究了二次方程,使二次方程和圆锥曲线建立了对应关系。,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高度地评价了笛卡儿的贡献,马克思说:“由于笛卡儿把代数应用于几何,也就是解析几何与高等几何,函数概念获得了新的发展和重要意义”。
6、,几何学作为笛卡儿哲学著作方法论的附录,意味着他的几何发现乃至其他方面的发现都是在其方法论原理指导下获得的,笛卡儿方法论原理的本旨是寻求发现真理的一般方法,他在另一部较早的哲学著作指导思维的法则中称自己设想的一般方法为“通用数学”并概述了这种数学的思想,在这里,笛卡儿提出了一种大胆的计划,即:,任何问题数学问题代数问题方程求解,为了实施这一计划,笛卡儿首先通过“广延”(他对有形物广延的一种推广)的比较,将一切度量问题化为代数方程问题,为此需要确定比较的基础,即定义“广延”单位,以及建立“广延”符号系统及其算术运算,特别是要给出算术运算与几何图形的对应,这就是笛卡儿几何学的方法论背景。,由于笛卡
7、儿在研究几何学方法上做了与传统的方法大相径庭的创新,从而产生了解析几何学,这样不仅为研究空间形式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把整个几何学的研究从原来“定性的层面”,推进到能进行计算的“定量的层面”。17世纪出现的解析几何与微积分的两大创造,使数学面貌为之改观,数学从此由常量数学进入到变量数学的新时期。,2.解析几何的建立和意义,一句话,科学的需要和对方法论的兴趣,推动了费尔马和笛卡尔对坐标几何的研究,费尔马,出身于商人家庭,学法律并以律师为职业,数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虽然他只能利用闲暇时间研究数学,但他对数论和微积分做出了第一流的贡献。并同巴斯卡一同开创了概率论的研究工作,他和笛卡尔都是坐标几何的发明
8、者。,费尔马关于曲线的工作,是从研究古希腊几何学家,特别是阿波罗尼开始的。阿波罗尼的论平面轨迹一书久已失传,而费尔马是把它重新写出来的人之一。他用代数来研究曲线。他说,他打算发起一个关于轨迹的一般研究,在这种研究是古希腊人没做到的。1629年他写了一本平面和立体的轨迹引论(1679年发表),书中说,他找到了一个研究有关曲线问题的普遍方法。,费尔马的坐标几何研究怎样产生的,我们不知道,很可能把阿波罗尼的结果,直接翻译成代数的形式。他考虑任意曲线和它上面的一般点J,J的位置用A、E两个字母定出:A是从原点O沿底线到点Z的距离,E是从Z到J的距离。它所用的坐标,就是我们现在的斜坐标。但是Y轴没有明白
9、出现,而且不用负数,它的A,E就是我们现在的X,Y.,费尔马把他的一般原理,叙述为“只要在最后的方程里出现两个未知量,我们就得到一个轨迹,这两个量之一,其末端描绘出一条直线或曲线。”前文中对不同位置的E,其末端J,J,J就把“线”描出,它的未知量A和E,实际是变数。或者可以说,联系A和E的方程是不定的。他写出联系A、E的各种方程,并指明它们所描绘的曲线。,例如,他给出方程(用我们现在的写法就是)d x=b y,并指出这代表一条直线。他又给出d(ax)=b y,并指出它也表示一条直线。方程p2x2=y2代表一个圆。a2+x2=ky2和xy=a各代表一条双曲线,x2=ay代表一条抛物线,而且费尔马
10、确实领悟到坐标轴可以平移和旋转。因为他给出一些较复杂的二次方程,并给出它们可以简化到的简单形式。,他肯定地得到如下结论:一个联系着A、E的方程,如果是一次的就代表直线,如果是二次的就代表圆锥曲线。,笛卡尔,首先是一位杰出的近代哲学家。他是近代生物学的奠基人、第一流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它的父亲是一位相当富有的律师。笛卡尔大学毕业后去巴黎当律师,在那里他花了一年的时间,跟两位神甫一起研究数学。其后九年中,他曾在几个军队中服役,但他一直研究数学。,在荷兰布莱达地方的招贴牌有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被他解决了。这使他自信有数学才能,从而开始用心于数学。回到巴黎后,他为望远镜的威力所激动,又一心钻
11、研光学仪器的理论和构造。1682年他32岁时移居荷兰,得到较为安静自由的学术环境,在那里住了二十年,写出了著名的作品。1649年他被邀请去做瑞典女皇的教师,第二年在那里患肺炎逝世,享年五十四岁。,1637年笛卡尔写的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论一书出版,这是一本文学和哲学的经典著作,包括三个著名的附录:几何、折光和陨星。几何是他所写的唯一一本数学书,他关于坐标几何的思想,就包括在它的这本几何中。笛卡尔的其他著作有思想的指导法则,世界体系,哲学原理,音乐概要。,笛卡尔是通过三个途径来研究数学的,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把数学方法看作是在一切领域建立真理的方法来研究。作为自然科学的研究者,它广泛
12、地研究了力学、水静力学、光学和生物学等各个方面,它的几何的一部分和折光都是讲光学的。作为一个关心科学用途的人,他强调把科学成果付之应用。,在这一点上,他同希腊人明白地公开决裂。由于他注意到数学的力量,他就是要去寻找数学的用途。他不推崇纯粹数学,他认为数学不是思维训练,而是一门建设性的有用科学。他认为把数学方法用到数学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这不算是研究自然。那些为数学而搞数学的人,是白费精力的盲目研究者。,笛卡尔对当时几何和代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他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比几何图形更容易印入人的脑际了。因此用这种方式表达事物是非常有益的,但他对欧几里德几何中的每一个证明都要求某种新的往往是奇巧
13、的想法,这一点深感不安。他还批评希腊人的几何过多地依赖于图形。他完全看到了代数的力量,看到他在提供广泛的方法论方面,高出希腊人的几何方法。他同时强调代数的一般性,以及它把程序机械化和把解题工作量减小的价值。,他看到代数具有作为一门普遍的科学方法的潜力。他对当时通行的代数也加以批评,说它完全受公式和法则的控制,不像一门改进思想的科学。因此它主张采取代数和几何中一切最好的东西,互相以长补短。它所作的工作就是把代数用到几何上去。在这里,他对方法的普遍兴趣和他对代数的专门知识,就组成了联合力量,于是就产生了它的几何一书。,在几何一书中,他开始仿照韦达的方法,用代数解决几何作图题,后来才逐渐出现了用方程
14、表示曲线的思想。在几何第一卷的前一半中,笛卡尔用代数解决的只是古典的几何作图题,这只不过是代数在几何上的一个应用,并不是现代意义下的解析几何。,下一步,笛卡尔考虑了不确定的问题,其结果可以有很多长度作为答案。这些长度的端点充满一条曲线。他说:“也要求发现并描出这条包括所有端点的曲线”。曲线的描出,根据于最后得到的不定方程,笛卡尔指出:对于每一个,长度满足一个确定的方程,因而可以画出。,笛卡尔的做法,是选定一条直线作为基线,以点为原点,值是基线上从量起一个线段的长度。是由基线出发与基线作成一个固定角度的一个线段的长度。这个坐标系我们现在叫作斜角坐标系。笛卡尔的、只取正值,即图形在第一象限内。,有
15、了曲线方程的思想之后,笛卡尔进一步发展了它的思想。1、曲线的次数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2、同一坐标系中两个曲线的方程联立,可解出交点。3、曲线概念的推广,古希腊人说平面曲线是可以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的曲线,而笛卡尔则排斥了这种认为只有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的曲线才是合法的思想,,他提出,那些可用一个唯一的含x和y的有限次代数方程表示出的曲线,都是几何曲线。这样,例如蔓叶线(x3+y33axy=0)和蚌线都被承认是几何曲线,其他如螺线等,笛卡尔称之为机械曲线 莱布尼兹(Leibniz)后来把它们分别称之为代数曲线和超越曲线。,笛卡尔对曲线概念的这一推广,取消了曲线是否存在看它是否可以用圆规和直尺画出这个判别
16、标准,不但接纳了以前被排斥的曲线,而且开辟了整个曲线领域,牛顿(Newton)1707年称这是“把所有可以用方程表示的线都接收到几何里”,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费尔马和笛卡尔两人各自都研究了坐标几何,但他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却有明显不同。费尔马着眼于继承古希腊的思想,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重新表述了阿波罗尼的工作。而笛卡尔批评了希腊人的传统,主张和这个传统决裂。虽然用方程表示曲线的思想,在费尔马的工作中更为明显,但应该说真正发现代数方法的威力的是笛卡尔。,有种种原因,使坐标几何的思想用代数方程表示并研究曲线的思想,在当时没有很快地被数学家们热情地接受并利用。一个原因是因为费尔马的书轨迹引论到167
17、9年才出版,而笛卡尔的几何中对几何作图题的强调,遮蔽了方程和曲线的主要思想。事实上,许多和他同时代的人,都认为坐标几何主要是解决作图问题的工具,甚至莱布尼兹说笛卡尔的工作是退回到古代。,虽然笛卡尔本人确实知道,它的贡献远远不限于提供一个解决作图问题的工具,他在几何的引言中说:“我在第二卷中所作的关于曲线性质的讨论,以及考察在这些性质的方法,根据我看远远超出了普通几何的论述。”但他利用曲线方程之处,确实被他的作图问题所掩盖。,坐标几何传播速度缓慢的另一个原因,是笛卡尔的书几何写得使人难懂。书中许多模糊不清之处,是他故意搞的。它说欧洲几乎没有一个数学家能读懂他的著作,他只约略指出作图法和证法,而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完美 结合 解析几何 产生 重点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