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1,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一、政府的储蓄、投资和借贷 政府的储蓄、投资和借贷对国民总储蓄和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与意义,首先需要理解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与家庭收入主要来自自己生产的产品(Q)不同,政府大部分收入来自于税收。这些税收可分为三大类:第一,个人和公司的所得税,包括工资收入的社会保障税;第二,支出税,包括销售税、消费税和进口关税;第三,财产税,包括对房屋建筑、农业和居住用地和遗产所征收的各种税。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如购买各类设备和装备,雇佣军队、警察等人员提供各类服务,出资兴建铁路、公路和桥梁,出资
2、投入科研教育等项目)和政府转移支付(如对贫困者的救济金和社会保障金)等。政府的税收减少了可支配收入,而转移支付对消费需求的作用与税收恰恰相反,它增加了家庭的可支配收入。,2,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西方经济学广义的储蓄把政府部门也作为储蓄人的一部分。政府部门的资金收付活动是通过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的,政府储蓄就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即财政节余。若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就称财政盈余为正储蓄,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就称财政预算赤字为负储蓄。用公式表达,当政府购买等于净税收,即G=T时,政府预算平衡;当GT时,政府的支出超过了收入,存在预算赤字;反之,当GT时
3、,政府存在预算盈余。,3,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1、政府的储蓄、投资和借贷间相互关系 假定政府向家庭和企业征收一次性总额税T,也就是说该税收与收入和支出无关,它只会影响家庭和企业的总收入,并不直接影响其投资和生产等决策行为。当政府的支出与收入不等时,政府就会像私有部门一样借款或贷款。假设Bg是政府的净金融资产存量,其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Bg=Bg-1+r Bg-1+T(G+Ig)(15.1)其中,r是利息率,T是扣除转移支付后的税收,G是政府的消费支出,Ig是政府的投资支出,该式表明:即期期末政府资产=前期期末政府资产+资产利息+政府税收 政府消费和投资支出
4、 假设政府净债务为Dg,政府净债务是负金融资产,所以Dg=-Bg Dg=-Bg=Dg-1+r Dg-1+G+Ig T,4,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变形得,Dg Dg-1=G+r Dg-1+Ig T(15.2)等式左边是政府净债务的变化量(Dg Dg-1),右边是预算赤字或负储蓄(DEF),所以政府净债务变化量等于预算赤字;从而预算赤字的增加会导致政府债务的增长。假定Dg全部为私人部门所有,政府完全依靠向私人部门借债来为其财政赤字融资。由于政府储蓄(Sg)是收入(T rDg-1)与消费G之间的差额,即Sg=(T-rDg-1)G,与式(15.2)连立,可以推导出政
5、府储蓄、投资和借贷之间的关系为 DEF=Dg-Dg-1=Ig Sg(15.3)即预算赤字等于投资减去储蓄;而预算盈余是预算赤字的相反值,它等于储蓄减去投资。,5,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2、政府的储蓄、投资和借贷行为的作用 政府的储蓄、投资和借贷行为会对均衡收入水平产生影响。例如,比例收入税减少了消费者从每增加1单位收入中所获得的可支配收入的部分,它对均衡收入的作用与降低消费倾向对均衡收入的作用相同;而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类似于 自发支出增加,从而对均衡的收入产生作用。具体的,以政府购买为例,假定政府购买增加G,如图:,6,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6、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首先,政府购买增加G后,计划支出线由E0向上平行移动G单位至E1,在新的均衡点B处,均衡国民收入也随之从Y0增加至Y1,显示了政府购买对于总需求的扩大效应。其次,因为政府购买增加后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随着也增加了派生支出,因此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增量等于自生支出的增量加上派生支出的增量,要大于原先的自生支出增量,所以总收入的增量Y大于政府购买的增量G。可见,政府购买增加对于国民收入具有放大效应,即“乘数效应”。乘数效应表明,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只需启动微小的政策变量,就可以对总需求的扩张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乘数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即在政府购买减少的情况下,总支出和总收入的也
7、会同样成倍的减少。,7,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二、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相互作用(一)政府部门对家庭预算约束的影响 根据弗里德曼(1957)持久收入(Permanent Income)消费模型,政府部门(公共部门)可以通过税收对家庭(私人部门)跨期预算约束产生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家庭的最优选择行为。在两期模型下,包含税收的家庭的预算约束为:C1+C2/(1+r)=(Q1 T1)+(Q2 T2)/(1+r)显然,政府的财政政策通过T1和T2的变化可以影响消费的时间路径(Time Path)影响消费者的最优选择。,8,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
8、经济行为,(二)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1、挤出效应的一般含义 挤出效应是指伴随公共支出的增加直接提高了总需求和总收入,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使利率上升,增加私人投资的成本,进而出现的私人支出下降。2、挤出效应分析 如前所述,由于利率下降增加了投资支出,从而提高产品市场均衡是的总需求和产量水平,IS曲线向下倾斜;财政政策的变化会导致IS曲线移动,其中财政扩张会导致IS曲线向右方移动。如下图,扩张财政政策对会对国民收入Y和利率r产生影响。,9,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IS-LM模型初始均衡为(r1,Y1),增加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或减税时
9、IS右移至IS,并与LM相交于新的均衡(r2,Y2),最终结果是利率水平提高,收入增加,可见扩张财政政策会增加国民收入。比较新均衡点与初始的均衡点可以发现,ISLM模型中政府购买对于收入扩大的乘数效应(Y1到Y2)小于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购买对于收入扩大的乘数效应(Y1到Y3)。,10,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收入之所以上升到Y2,而不是Y3,是因为利率从r1上升到r2降低了投资支出水平。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挤出了投资支出,存在着挤出效应(Growing Out Effect),即由于政府购买增加而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成本上升,私人投资下降的现象。挤出
10、效应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财政政策的效果。挤出效应的过程如下:政府购买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竞争加剧 导致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L2减少 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从而政府购买增加挤出了私人投资。,11,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3、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乘数大小。一般来说,LM曲线越平坦,收入增加就越多而利率上升就越少;IS曲线越平坦,收入增加就越少而利率上升也越少;乘数越大从而IS曲线水平移动幅度越大,收入和利率就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以上情形下,当政府支出上升时利率上升的幅度就越大,挤出效应越明显。,12,谢谢观赏
11、,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三、李嘉图等价 征税和发行国债是政府筹措收入的两种主要方式,这两种方式对社会经济将产生何种影响,经济学家们历来对此观点不一争论不休。李嘉图认为,这两种做法对经济的影响是等价的;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在1974年发表的论文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进一步阐述了李嘉图的这种观点。1、假设条件 第一,消费者是理性和向前看的,他们意识到今天的减税意味着未来更重的债务负担;第二,消费者并不会遇到约束性的借贷制约,他们根据一生的收入安排消费;第三,消费者关心子孙后代,会通过留遗产来抵消减税给子孙后代造成的更重税收负担。,13,谢谢观赏,
12、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2、李嘉图等价的内容 政府债务相当于未来税收,并且如果消费者是前瞻的,未来税收等价于现在的税收。在一定条件下,税收路径在时间过程中的变化(如现在减税,未来增税;或反之)不影响家庭的消费,从而也不影响一国储蓄、投资或经常项目。李嘉图等价用数学表述为:私人部门预算约束:C1+C2/(1+r)=(Q1 T1)+(Q2 T2)/(1+r)政府部门预算约束:G1+Ig1+(G2+Ig2)/(1+r)=T1+T2/(1+r)+Dg2/(1+r)(15.5),14,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也就是:在两期模型中,在各个时期的政府
13、消费,政府投资以及第2个时期的债务给定的情况下,税收的现值就确定了。如果T1+保持不变,那么T1和T2的变化对家庭的跨时期预算约束就没有影响,即消费的时间路径(C1和C2)并不取决于税收的时间路径(T1和T2)。,15,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3、李嘉图等价的逻辑 用债务筹资的减税并不影响消费。一方面,从消费角度,人力财富并没有因最初的减税受到影响,因为消费者意识到今年更低的税收会被明年更高的税收完全抵消;另一方面,从储蓄角度,私人储蓄的增加对应于公共储蓄的减少,从而总储蓄不变,投资者面对的总金额将不受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预算约束机制将导致政府债务增加,
14、但这一增加并没有带来资本积累的增加。,16,谢谢观赏,2019-5-18,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经济行为,4、李嘉图等价的有效性 李嘉图等价命题的成立与否取决于消费者的预期,此外消费者的决策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也取决于未来的收入,当未来税收增加时间的不确定性增强时,李嘉图等价可能失效。实证检验几乎不支持李嘉图等价,其原因是多样的,比如:首先,公共部门可能比家庭具有更长的借债视角,从而当期的家庭会将减税看作是意外收获,减税将增加消费、减少国民储蓄;其次,家庭可能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影响而不能自由借贷;或者家庭目光短浅,不考虑子孙后代的幸福;又或者家庭无法确定其未来收入水平,此时当前减税能使私人消费增加;
15、再次,当税收不是一次性总额税时,李嘉图等价也会受到削弱。,17,谢谢观赏,2019-5-18,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政府干预宏观经济,首先必须明确所需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主要是为了矫正市场失败,用“看得见的手”来弥补“看不见的手”的不足,解决市场自由运作的非效率性、非公平性与不稳定性。一方面,针对市场的非效率性,主要靠政府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如反垄断法、反污染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兴建国防、灯塔、水利水电设施等来解决;针对市场运作的不公平性,主要通过实行收入再分配措施,如收入和财产累进制、实行收入支付计划等来解决。这两类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长期
16、性,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涉及资源最优配置、收入均等化、环境保护等。,18,谢谢观赏,2019-5-18,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具有普遍性,任何国家经济的运行都不完全是稳定的,通货膨胀、失业、低增长和高债务问题困扰着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政府有必要经常性的对经济中的失衡与不稳定性进行干预,形成一个微调机制,努力熨平经济周期,实现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增长。具体的目标包括:(1)充分就业:这一目标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之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消除了非自愿失业;二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
17、,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19,谢谢观赏,2019-5-18,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2)物价稳定:是指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又分为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NP Deflator)三种。物价稳定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而是允许保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在相当时期内能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大致相等的水平上。(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18、经济增长会增加社会福利,但并不是增长率越高越好。(4)国际收支平衡:这一目标不是机械地使一国在国际收支帐户上经常收支和资本收支相抵,或者消极地防止汇率变动、外汇储备变动,而是指在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20,谢谢观赏,2019-5-18,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类型及其工具 一旦确定了宏观经济目标,政府就可以明确能够采用的政策工具。经济生活中常见的三大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人力资本政策。前两者主要是调节总需求的经济政策,能够通过“需求管理”治理单纯的通货膨胀或经济衰退;在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滞涨)的情况下,需要辅助以其
19、他政策,其中,人力资本政策从总供给角度,影响总供给与个别生产要素的供给,从而保证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21,谢谢观赏,2019-5-18,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一)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达到稳定国民经济目标的政策。其中,变动税收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财政政策原则与调控手段 关于财政政策原则,目前比较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预算平衡原则。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政府应该厉行节约、量入为出,每年预算都要保持平衡,认为政府赤字是计划不周造成的,
20、会影响社会资金的投入,为后代带来负担;供应学派提出了现代预算平衡原则,他们提出一方面通过减税刺激供给增加,另一方面通过减少政府开支谋求预算平衡,以此来控制通货膨胀。,22,谢谢观赏,2019-5-18,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第二,周期平衡的财政预算原则。这是对原先年度平衡预算原则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前采用)的改进,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周期的赢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这种思想在理论上似乎非常完整,但实行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五 宏观经济政策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