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制造工艺基础ppt课件.ppt
《仪器制造工艺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制造工艺基础ppt课件.ppt(1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仪器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仪器设计、制造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从事专业设计、制造和调试打下基础。课程基本要求:了解仪器制造过程的总体内容、主要制造方 法、典型零件的工艺;掌握六点定位原则并能设计一般夹具;了解仪器制造过程中的特种加工方法及新工艺、新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结构分析和处理工艺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仪器制造过程设计夹具设计原理加工精度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特种加工仪器仪表通用元件与专用技术装配与调整仪器的结构工艺性,金属箔式应变计、光刻腐蚀工艺制成的薄金属箔栅,金属箔的厚度般为(0.0030.010)mm,它的基片和盖片多为胶质膜,基片厚度
2、一般为(0.030.05)mm。,扑翼微型飞机。翅膀用碳纤维材料加工,用柔性5杆机构驱动,靠共振原理扇翅。,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都需要制造工艺,曲轴“巨无霸”长15.7米,重198吨,8,8,9,汽轮机动叶,动叶通道,动叶,10,汽轮机末级叶片(外面为进汽侧),动叶通道,动叶,工艺过程设计,主要讨论:产品的制造工艺指导思想:优质、高产、经济性。主要内容:1、研究如何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加工质量:加工精度、表面质量3、装配工艺4、夹具设计5、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课程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各种不同零件按一定规则联接在一起实现某一特定功能即构成机器-汽车,机械零件表面的形成,仪器的组成
3、,机械零件的表面:箱体 孔(圆柱面)平面轴 圆柱面 平面齿轮 平面 圆柱面 渐开线表面,.,机械零件的表面:机械零件的表面:非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重要的工作表面),一、工件的加工表面及其形成方法,1.机械零件常用的表面形状,2.工件表面的形成工件表面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沿着另一条线移动或旋转而形成的。并且我们把这两条线叫着母线和导线,统称发生线。,3.发生线的形成,1)成型法利用成形刀具来形成发生线,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2)轨迹法靠刀尖的运动轨迹来形成所需要表面形状的方法。,3)相切法由圆周刀具上的多个切削点来共同形成所需工件表面形状的方法。4)展成法利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运动来形成工件表面
4、的方法。,4.表面成型运动,车削外圆柱面的成形运动,常见典型表面成形运动,5、几何量(形状)测量方案的形成,新产品快速开发制造系统,快速成形制造的基本过程,CAD建模 分层层面信息处理层面加工与粘接层层堆积 后处理,根据每层轮廓信息,进行工艺规划,选择加工参数,自动生成数控代码,清理零件表面,去除辅助支撑结构,由CAD软件设计出所需零件的计算机三维曲面或实体模型,将三维模型沿一定方向(通常为Z向)离散成一系列有序的二维层片(习惯称为分层),成形机制造一系列层片并自动将它们联接起来,得到三维物理实体,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一)生产过程指由原材料制成成品的全过程。1.原材料,
5、成品,半成品的运输与保管;2.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包括:工艺设计,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材料与工时定额的制订,生产资料的准备,生产组织的调整等;3.毛坯的制造 如:铸,锻,冲压,焊接等;4.零件加工,机械加工,热处理等;5.产品的装配;包括:装配、调整、检验、试验、油漆、包装、出厂。,30,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采用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质量,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工艺规程的作用 连接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桥梁,是企业组织生产活动和进行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机械加
6、工工艺规程概念用表格的形式,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内容书写出来,并成为指导性的技术文件。(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1.是指导车间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2.是生产组织及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3.是新建扩建改建厂房的主要依据。(三)工艺文件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以工序为单位,对工艺过程作简要说明的工艺文件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调度使用。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以工步为单位,对每工序进行详细说明的工艺文件。包括:工件的定位基准及安装方法;加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切削用量,工时定额,使用的夹具,刀具和量具。主要用于指导工人进行操作。,3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表5-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3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7、,表5-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35,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表5-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36,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2)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3)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作到平衡生产。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文明劳动条件。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并应符合环保要求。,37,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2)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3)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作到平衡生产。4
8、)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文明劳动条件。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并应符合环保要求。,38,制定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及零件图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产品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零件毛坯图及毛坯生产情况本厂(车间)的生产条件各种有关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国内外先进工艺及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39,1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 了解产品的用途、性能和工作条件,熟悉零件在产品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2工艺审查 审查图纸上的尺寸、视图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正确、统一,分析主要技术要求是否合理、适当,审查零件结构工艺性。3熟悉或确定毛坯 确定毛
9、坯的依据是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零件本身的结构特征与外形尺寸、零件材料工艺特性以及零件生产批量等。常用的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冲压件、型材等,其特点及应用见表5-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40,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41,4.选择定位基准5.拟定加工路线6.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包括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等。工艺装备的选择在满足零件加工工艺的需要和可靠地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应与生产批量和生产节拍相适应,并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降低生产准备费用。对必须改装或重新设计的专用或成组工艺装备,应在进行经济性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设计任务书。
10、,42,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确定切削用量确定时间定额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对数控加工)评价工艺路线 对所制定的工艺方案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应对多种工艺方案进行比较,或采用优化方法,以确定出最优工艺方案。12.填写或打印工艺文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按顺序排列着的工序组成的,工序又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几个组成部分。1.工序 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场地,对一个或多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变更;加工是否连续。,.,工序号 工 序 内 容 机床 1 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各外圆
11、,半精车 车床 各外圆,切槽,倒角,车螺纹 2 磨300.0065,35 0.008,45 0.008 磨床 靠磨50台肩面 3 检验,生产批量较小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生产批量较大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 序号 工 序 内 容 机床 1 两端同时铣端面钻中心孔 专用机床 2 粗车各外圆。车床 3 半精车各外圆,切槽,倒角。多刀车床 4 车螺纹。车床 5 磨削300.0065,45 0.008 外圆至尺寸要求,靠磨50台肩 磨床 面。6 磨削35 0.008外圆至尺寸要求。磨床 7 检验。,2.安装 在工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装夹工件,那么,每一次装夹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安装。3.工位
12、 在一次安装过程中,工件在机床上每占据一个工作位置,称为工位。在大批大量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率,往往采用多工位加工。减少了装夹次数,缩短了辅助 时间,不单提高了生产率 也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4.工步 在一个工序中,加工表面,刀具机床转速及进给量都不变,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构成工步的任一因素改变后,一般均变为另一工步。在工件一次安装中,连续进行若干相同工步,为简化工艺文件,可视为一个复合工步。采用多刀加工若干相同的 表面或不相同的表面 均可可视为一个复合工步。5.走刀 在工步中,需切除的金属层较厚,应分几次切削,每一次切削,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走刀。,三.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一)生
13、产纲领也称年产量,零件的生产纲领应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该产品的年产量。零件的生产纲领由下式计算:N=Qn(1+%+%)或N=Qn(1+%)(1+%)式中:Q-产品的年产量;n-零件在产品中的数量;%-零件的备品率;%-零件的废品率。(二)生产类型生产纲领不同,生产规模也不相同,按照年产量的大小,机械制造企业可分为三种类型。1.单件生产单个的制造不同尺寸规格的产品,制造过程很少重复的。,如新产品的试制,重型机械的制造,都属于单件生产。,2.大量生产产品的数量很多,大多数工作地点经常重复着某一零件的某一道工序。如:汽车、自行车、手表、轴承的制造,都属于大量生产。3.成批生产一年中,分批的制造相同
14、规格的产品,制造过程有一定的重复性。如:机床,电动机的制造。又可根据每批投产数量的大小,可分为:1)小批生产 其工艺特征和单件生产类似,因此,往往合称为单件小批量生产;2)大批生产 其工艺特征和大量生产类似;3)中批生产 其工艺特征,则介于二者之间。,(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步骤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2.选择毛坯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选择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等)。4.工序设计包括:选择机床及工艺装备,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选择切削用量,估算工时定额等。5.编写工艺文件,一.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一)了解各项技术条件,提出必要的改进意见1.了解该零件在产
15、品中的位置、用途、性能及工作条件。2.分析零件上主要表面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作为选择加工方法,定位基准及按排加工顺序的依据。3.分析技术条件中,毛坯类型,热处理及检验要求等,以便作出相应的工序按排。4.对不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零件进行工艺分析,(二)结构工艺性分析,1.结构工艺性概念 设计零件的结构,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下,能够高效,低耗的制造出来,并便于装配和维修。则可以说,设计零件的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2.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性 1)应使用标准化参数。如采用标准配合、标准尺寸等。2)便于在机床上安装。,3)便于加工,避免内表面的加工应有退刀槽
16、,减少安装次数,减少机床调整次数,减少加工面积,?,提高工件加工时的刚度,减少加工困难,?,(二)选择毛坯应考虑的因素1.毛坯材料的工艺特性。即毛坯材料的可铸性或可锻性。2.零件的结构类型及尺寸大小1)光轴,台肩之间相差不大的阶梯轴,应选择型材。台肩之间相差较大及异型轴,如曲轴,十字轴等则应选择铸件。2)小型盘套零件的毛坯选择型材;大小型盘套零件的毛坯选择铸件。,3)支架,箱体零件由于结构复杂,一般都选择铸件。3.生产纲领对铸件来讲,单件小批生产选择木模砂型手工造型方法制造的毛坯;大批大量生产则选择:金属砂型机器造型等高效率毛坯制造方法制造的毛坯。4.对材料机械性能的要求对材料有强度要求的应选
17、择锻件;对材料没有强度要求的可不选择锻件。,5.现有生产条件选择毛坯时,应综合考虑本厂的毛坯制造的生产条件,工艺水平及外部协作的可能性和经济性。,70,工艺过程设计Process Planning,2)工艺基准:在零件的加工和产品的装配过程中使用的基准。(1)定位基准:在工件的加工过程中,用作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工件与工作台的装夹面相贴合的面即为定位基准。(2)工序基准 用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加工以后的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工序图上使用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如上工序图所示:F平面是孔,的工序基准;(3)测量基准 用以检验已加工表面 的尺寸及各表面之间 位置精度的
18、基准,称为测量基准.齿轮内孔轴线是检验各项尺寸形位精度的基准.即为测量基准。,(4)装配基准:在机器装配中,用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 机器中正确位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齿轮在装配时,是以内孔和端面确定在轴部件上的位置。因此,齿轮的内孔和端面是装配基准。(二)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 定位基准可根据使用的是工件的毛坯面还是已加工表面又分为定位粗基准和定位精基准。定位粗基准:选择工件的毛坯面作为定位基准,这个毛坯面就是粗基准。,定位精基准:选择被加工工件的已加工面作为定位基准,这一基准称为定位精基准。定位基准选择的正确与否,对于保证加工精度,机械加工顺序按排有着很大的影响,加工前必须正确的选择定位基准。
19、选择定位基准要依据以下原则:1.定位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选择被加工零件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一原则称为基准重合原则,可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如下图所示:支架零件,孔的设计基准是1平面,定位基准则是底平面,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B采用1平面定位则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消除了基准不重合误差B.2)基准统一原则 如零件上有多个表面需要加工,为保证各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应选择统一的定位基准进行加工,这一原则,称为基准统一原则。,76,在加工时用于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又可进一步分为:,定位基准,使用未经机械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零件上根据机
20、械加工工艺需要而专门设计的定位基准。如用作轴类零件定位的顶尖孔,用作壳体类零件定位的工艺孔或工艺凸台(图5-1)等。,使用经过机械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77,定位基准,78,粗基准的选择,保证相互位置要求原则如果首先要求保证工件上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余量均匀分配原则如果首先要求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时,应选择该表面的毛坯面作为粗基准。毛坯孔与外圆之间偏心较大,选择不加工的外圆为粗基准,将工件装夹在三爪自定心卡盘中,把毛坯的同轴度偏差在镗孔时切除,保证其壁厚均匀,图5-2 粗基准选择比较,80,便于工件装夹原则要求选用的粗基准面尽可能
21、平整、光洁,且有足够大的尺寸,不允许有锻造飞边、铸造浇、冒口或其它缺陷。也不宜选用铸造分型面作粗基准。,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粗基准的选择,4)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只能使用一次,如图所示阶梯轴的加工:毛坯面的定位精度较低,两次使用必然造成两端加工后的外圆较大的同轴度误差。5)作为定位粗基准的表面上不应有,飞边,分型面,浇冒口,等缺陷,应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并使夹具的结构简单。,82,粗基准的选择,83,粗基准的选择,对图 所示的支承块,为获得尺寸H,用铣刀加工顶面时,通常只需要选择底面这一表面定位即可,而当加工B,C表面时,为获得尺寸b 和h,并保证加工面与其基面A,F 的平行度要求,则
22、应选择A,F 两个表面定位。,3)在工件上有多个表面需要加工,为保证各表面均具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那个表面作为粗基准。如图所示:阶梯轴的加工,由于大小圆柱面之间有同轴度误差,较小的圆柱面加工余量小,如果依大圆柱面作为粗基准加工,那么小圆柱面会因加工余量不足,产生废品。,85,精基准的选择,基准重合原则选用被加工面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统一基准原则当工件以某一表面作精基准定位,可以方便地加工大多数(或全部)其余表面时,应尽早将这个基准面加工出来,并达到一定精度,以后大多数(或全部)工序均以它为精基准进行加工,87,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使用的统一基准形式有:1)轴类零件常使用两顶尖孔
23、作统一基准;2)箱体类零件常使用一面两孔(一个较大的平面和两个距离较远的销孔)作统一基准;3)盘套类零件常使用止口面(一端面和一短圆孔)作统一基准;4)套类零件用一长孔和一止推面作统一基准。采用统一基准原则好处:1)有利于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2)可以简化夹具设计,减少工件搬动和翻转次数。注意:采用统一基准原则常常会带来基准不重合问题。此时,需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精基准。,精基准的选择,88,精基准的选择,如箱体的加工,为保证各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应选择一面两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3)自为基准原则,为保证某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加工表面自身作为定位基准,这
24、一原则称为自为基准原则。如图所示:机床导轨面是重要表面为保证导轨面加工余量小且均匀,选导轨面自身作为定位基准,加工前用千分表找正导轨面,这样就可以从导轨面上去除一层小且均匀的加工余量。,95,互为基准原则,图5-8 主轴零件精基准选择,【例】主轴零件精基准选择(图5-8),自为基准原则,【例】床身导轨面磨削加工(图5-9),4)互为基准,为保证某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小且均匀并与其它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应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进行加工。,如精密齿轮的加工淬火后需磨齿面,为保证齿面与内孔之间的位置精度及从齿面上去除一层小且均匀的加工余量,须先依齿面为基准磨内孔,然后再依磨过的内孔为基准磨齿面,这样
25、互为基准反复加工,既去除一层小且均匀的加工余量,又保证了齿面与内孔之间的位置精度。,如阶梯轴的加工,为保证各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应选择两端的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进行加工。,99,精基准的选择,二.加工方法的选择一般应根据加工表面应有的技术条件进行选择.但具体选择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1.应选择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某一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范围是较宽的,但只有在某一较窄的区间才是最经济的;2.应考虑工件材料的性质及热处理淬火的表面由于硬度较高,只能选择磨削;对硬度较低,塑性较大的材料表面由于磨削易堵塞砂轮,其精加工应选择精车,3.应考虑工件的结构类型及尺寸大小回转体零件轴线部位的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仪器 制造 工艺 基础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2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