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Eduwest课件.ppt
《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Eduwes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问题行为的诊断与矫治-Eduwes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多动症,第一节 多动症的涵义 第二节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及特征 第三节 儿童多动症的成因 第四节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 第五节 儿童多动症的矫治,第一节 多动症的涵义,一、多动症的研究简况二、多动症的定义三、多动症的发病率,一、多动症的研究简况,1854年,德国医生霍夫曼(Hoffmann)第一次将儿童活动过度视作病症,并用多动综合征命名。1962年,儿童神经科学家,定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1980年,美国国家精神疾病组织命名为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ADD);1987年,改称为注意缺
2、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1990年,国际疾病分类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多动障碍(Hyper-kinetic Disorder)。,二、多动症的定义,广义来说,凡各种有实质性损害的大脑疾病、先天性脑发育不全,以及精神病、贫血、铅中毒等表现的多动、注意障碍、冲动任性、认知能力或协调动作障碍等症状统称为“多动综合征”。它是继发性的多动综合征,也是多病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狭义来说,认为ADHD儿童并无明显的大脑实质性损害,其智力正常,找不到明确病因,但有轻微脑功能障碍,而且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行为障碍。,三、多动症的发病
3、率,本症至今原因未明,诊断标准不一,研究方法各异,发病率调查结果差异较大。英国鲁特(1976)报告的患病率仅0.1%美国报道儿童的发病率为20%,据统计,我国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至7%。2005年8月29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6至12岁学龄期儿童中“多动症”发病率约6%。男孩发病比率明显高于女孩,男女比为4-9:1 多动症起病一般在7岁前,7-14岁是发病的高峰年龄。,第二节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及特征,一、多动症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二、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一、多动症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1、新生儿期:有神经不稳定的表现,易兴奋、惊醒、惊跳、夜哭、要抱着睡或嗜睡。2、婴儿期:抱在怀里也
4、动个不停,不安宁、好哭、容易激怒、好发脾气,孩子的母亲常抱怨孩子难带。3、幼儿期:这一时期多动症状特别明显,乱奔乱跑,不听大人的话,难管教,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不安,喂食困难,遗尿,有的性格怪癖。在幼儿园表现为不能静坐,不听课,学习困难,不肯午睡,常被老师惩罚。,4、小学期:多动症表现最明显、最突出的时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扰乱邻近同学,发脾气,学习困难,成绩下降。5、少年及青少年期:12岁后多动症状有所好转,但学习不好,染上恶习,破坏,犯罪;有的性格压抑,易发生出走、自戕等极端行为。6、成年期:多动症状因生理、心理的成熟而自然好转,轻症者几乎痊愈。较重者注意力不集中,易与人争执;事
5、业上难以进展。,一、多动症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二、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1、注意障碍玩游戏常常中途停止或频繁地转换上课不能集中注意、不专心听课,常易受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听课常听一点,漏一片,老师提问,答非所问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常常听漏听错,不能按照要求完成做作业边做边玩,东张西望,或粗心草率,二、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2、活动过多婴幼儿期就表现不安宁、过分哭闹、活动增多刚会走路就学跑,翻箱倒柜,乱拿乱扔东西、好破坏,任何东西到手就拆开、砸烂。入学后,上课时坐立不安,小动作不停,或在椅子上扭动,或不停地敲打桌面、或在桌面或课本上乱涂乱画下了课,又跑又跳又叫唤,不顾危险地攀高,或与人打逗,
6、爱惹是生非或做各种怪样,一刻也不停歇。,二、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3、冲动任性常常行动先于思维,遇事易冲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心血来潮不计后果,全凭冲动行事。性情执拗,放任自流,行为冒失,好发脾气,倔强任性,无礼貌,爱滋事。上课时擅自离开座位、找别人讲话等;横过马路,不顾有无汽车,突然横穿过去;站在高处不顾后果地向下跳,特别容易冲动、易激惹、情绪不稳,做作业,匆匆了事,考试时则抢先交卷,不愿核对一下。,二、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4、情绪和行为问题情绪不稳,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易怒、易哭,个性倔强,固执,急躁。兴奋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发脾气、哭闹。为一点小事便大吵大闹,甚至打架
7、,伤人,破坏东西,部分伴有种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如说谎、逃学、偷窃、离家出走,与人不讲礼貌、干扰别人、欺负弱小、不愿受别人的制约,二、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5、学习困难大多数多动症儿童在智力方面不存在问题,但他们注意不稳定,主动性较差,情绪易于波动,约有60%的人会发生学习困难。部分多动症儿童可有不同种类的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视觉运动功能障碍、空间功能障碍、思维功能障碍等等。做作业时,常常发生遗漏、倒置和理解错误等情况。部分孩子读书时可把“6”读成“9”,或把“d”读成“b”,甚至左右不分。,二、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6、神经发育障碍或延迟症状运动功能异常,如动作笨拙,精细运动和协调性差
8、;翻掌、对指、指鼻运动不灵等皮肤两点辨别能力差还可伴有语言发育迟滞、言语异常:发音存在缺陷,如口吃、吐字不清等;眼球震颤或斜视;脑电图异常。,第三节 儿童多动症的成因,一、儿童多动症的形成的原因二、多动症儿童的预后,一、儿童多动症的形成的原因,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多动症的发生中有相当大的作用。同卵双生子的发病率至少在80以上。儿童父亲幼时有多动症症状者也较多。2、轻微脑损伤多动症的病因可能是轻度脑损伤或脑疾患致病因素包括:母孕期疾病 分娩损伤婴幼儿期疾病 脑代谢机能紊乱,一、儿童多动症的形成的原因,3、脑发育不成熟有学者提出,多动症由大脑额叶发育迟缓引起4、生化环境因素有学者认为,多动症是工
9、业污染的牺牲品:工业发展,装修兴起,废气大量排放及油漆和其他化学物品等工业污染加重,也是多动症致病的原因之一。如铅中毒多种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食品添加剂某些调味品及一些饮料、糖果、香肠中的成分等,也被怀疑可导致多动症,一、儿童多动症的形成的原因,5、社会文化因素许多电视节目充斥狂歌劲舞、打斗凶杀场景,对儿童的大脑构成刺激,极易引起脑功能失调现代高节奏的都市生活、拥挤的居住环境、眼花缭乱的都市广告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6、感觉统合功能失调城市中高楼林立,剥夺儿童与绿地接触的机会在家长怀抱中成长,儿童缺少练习抬头、滚地、爬行等成长所需要的活动;剖腹产使孩子失去唯一的经过产道挤压获得触觉训练的机会
10、,一、儿童多动症的形成的原因,7、社会和家庭教育因素目前公认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良教育因素是儿童多动症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不和、经济过于贫困、住房过于拥挤、父母性格不良或有其他心理障碍、长期寄养在不良条件家庭中,均可构成多动症的诱因。家庭和环境的不良因素主要表现有:缺少关怀和温暖的成长环境父母过于溺爱老师和家长对儿童过于苛求,二、多动症儿童的预后,预后与本身病情轻重程度、是否系统治疗以及有无良好的教育有关:只有注意障碍,而无严重行为问题者预后较好。家庭成员文化水平高,家长心理素质好,学校教育好,环境较好,则症状轻者预后好。家庭成员中有精神病史,有智能低下、酗酒、嗜赌、吸毒,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问题 行为 诊断 矫治 Eduwes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