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ppt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课 俄国的改革,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背景:,2.目的:,3.措施:,4.作用:,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为了使俄国成为强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英国的轮船,俄国落后能说出与下列图片相关的人物信息吗?从两幅图的比较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
2、比较,请结合上表思考: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农奴制严重障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什么因素导致俄国的发展滞缓?,探究一:农奴制从哪些方面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技术、原料,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迅速,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而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强邻瑞典和土耳其分别在北方和南方控制着俄国通向西欧的通道。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执掌大权后,急于控制波罗的海和黑海,打开“通向欧洲的窗户”。他微服出访西欧,扩大了视野
3、,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当时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厂,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部门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彼得一世(16721725),即彼得大帝,俄国沙皇。他在位期间,积极向西方学习,兴办工场,振兴贸易;改革军制,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中央集权,同时积极对外扩张,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营建新都圣彼得堡。他的统治为近代俄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6971698年,彼得一世微服出访,随俄国“大使团”访问了西欧的荷兰、英国等国家。在荷兰,彼得一世化名
4、米哈伊洛夫在造船场认真学习造船技术。图为圣彼得堡的彼得一世学习造船雕像。,牛津大学(17世纪),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学院、牛津大学,拜访了牛顿,旁听了英国议员的辩论。,沙皇的抉择,“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按照欧洲方式改革军队,A、实行征兵制;B、重视发展海军,建立庞大的军队,A、鼓励私人开办企业,B、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
5、税,进行税制改革,加强中央集权,A、在中央设立最高机关:参政院,B、地方设立总督,C、废除世袭特权,A、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聘请外国人到俄国传授先进的科技,B、发展各种公共事业,建立学校、医院、科学院等,C、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听命于沙皇,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1、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亚历山大二世,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农民暴动,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目的:挽救统治危机,避免革命的发生。,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开始:1861年,亚历山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俄国 改革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