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pptx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课件.ppt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东周分哪两个时期?,春秋时期,2、春秋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铁器牛耕的出现,(2)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国时期,温故知新,第 7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齐楚秦燕赵韩魏,东南西北到中间,战国七雄,三家分晋,晋,魏,赵,韩,田氏代齐,齐,秦,燕,楚,一、战国七雄,1、形成:,(1)晋国被、三家瓜分,史称“三家分晋”;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歌谣记忆: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2)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2、战役:,3、结果:,秦国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赵,大梁,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魏(庞涓),求救!,快回来!,齐
2、(孙膑),前354年,赵,长平之战,离间计!,白起,坚守不出!,赵括天下无敌!,纸上谈兵!,赵括,秦,前260年,廉颇,战国初期,秦国偏处西边,国小力弱,不受各国重视。,二、商鞅变法,求贤令,晋国把我们河西的地方攻占,诸侯看不起我们,这是莫大的耻辱!有能出计让秦国强大的人,给他高官,还分给他一部分土地。,卫国人公孙鞅,素有大志,在魏国不受重用,决定到秦国。,商鞅,秦孝公与商鞅谈话图,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一定用同一种办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商鞅为了建立秦人对变法的信心,故意在南城门放了一条三丈高的木头,发通告说:“把这木头抬到北城门可得五十两金子。”有人真的把木头抬
3、到北门,商鞅真的把五十两金子赏給他。,立木取信,公元前356年,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二、商鞅变法,1、目的:,2、时间:,3、内容:,(1)政治:,确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2)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3)军事:,奖励军功,4、影响:,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实力比较,商鞅被车裂,假如你是当时的地主,你对商鞅变法是支持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假如你是当时的农民,你对商鞅变法是支持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假如你是当时
4、的士兵,你对商鞅变法是支持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当时的旧贵族,你对商鞅变法是支持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君,你对商鞅变法是支持还是反对?说出你的理由。,史记记载,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同年,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想一想,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议一议,成功了!,商鞅虽死,但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启示:1.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社会才能进步;2.改革会遇到困难和阻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人教版 历史 年级 战国时期 社会 变化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