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翰林-李白课件.ppt
《供奉翰林-李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奉翰林-李白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酒 李白 盛唐气象,将进酒赏析,解释下面“将”的意义:将进酒()呼儿将出换美酒()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不得惜()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动 词、请 qing,动词、拿 jing,动词、扶 jing,名词、将领 jing,动词、带领 jing,助,在动词后,没实在意义 jing,动 词、请 qing,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725年辞亲远游后,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742年即天宝元年受诏入京,供奉翰林,后遭奸佞谗毁,被“赐金放还”。744年与杜甫在
2、洛阳相遇,同游同咏,亲如弟兄。759年蒙冤流放,行至白帝城遇赦。762年太白逝世。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不满于社会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诗篇的主旋律。,李白的思想,李白少年即勤奋读书,青年时师从有经世致用思想的隐士赵蕤,这段经历对李白思想影响很大。他在文中常以大鹏自比,表现自己的不同凡俗的性格和远大的人生抱负,嘲笑现实社会中的权贵和墨守成规者,蔑视封建权贵和封建秩序,追求个性自由,这种性格的内核是积极人世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青年时期的李白就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心怀“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人生目标。而赵蕤思想中顺应自然、鄙视虚伪世俗的道家意识,也悄悄
3、地在李白的心中播下了种子,孕育了他崇尚坦荡的性格。儒、道思想构成了他矛盾的内心世界,影响着他的一生。,写作背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李白受诏进京,供奉翰林,深得玄宗宠信。但他的才华不久就受到佞臣权贵嫉妒诋毁,他的狂放傲岸也让皇帝吃不消,升迁的大门自然被悄悄地关上。天宝三年春,当他发现自己仅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时,不满情绪渐生,要求还乡,玄宗顺水推舟准许他的请求“赐金放还”。天宝十一年,李白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元丹丘(丹丘生)家做客。写作此诗。,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两句:空间江水不回人生易逝 壮阔更壮阔后两句:时间 短暂更短暂反衬:黄河永恒伟大
4、生命渺小脆弱悲感已极,却不感伤,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盛唐气象气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金樽”“对月”:形象、诗意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酒诗意,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杜甫不见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拔扈为谁雄?杜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奉 翰林 李白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