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的人力资源管理课件.ppt
《传媒的人力资源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媒的人力资源管理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讲 传媒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讲人:钱晓文 博士,一、传媒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及其作用,(一)什么是传媒人力资源管理?传媒的人力资源,是指在传媒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人自身的力量,也就是人在传媒活动中运用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传媒人力资源管理(Media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就是传媒对人力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利用、开发和调配的过程和方法,目的是使传媒的人力和物力保持最佳的结合,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促进传媒的发展电讯设备得兴起为新闻通讯社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并极大地促进了它的发展,一、传媒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及其作用,(二)传媒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特点 1、稀缺性资源2、专
2、业教育良好3、自主创造性强 4、人才密集性,一、传媒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及其作用,(三)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合适的人才,再好的硬件设备也是一堆破铜烂铁。调查显示,人力资源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力高达43%,几乎是其他任何因素影响力的两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传媒发展最根本的资源,并对其他要素产生重要影响与作用。与其他资本不同,人力资本价值能够无限增值。传媒只有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而明智的投资,才能够获得巨大的收益。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估算:物力投资4.5倍,利润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二、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一
3、)德才兼备的原则“又红又专”:政治强、业务精“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二)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一般包括:基于员工不同的需要实施激励,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以及为了激励员工和开发人力资本而设置的人事管理体制和各种人事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管理,二、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三)针对性原则 用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比如:适宜做记者的,应让他去跑外勤;宜于做编辑的,就让他去做编辑;宜于做管理的,就应放在管理岗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二、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四)分类管理的原则 1、专业型传媒人才一线采编人员:记者、编辑、主持人等人才不仅要“专”,还要“通”要
4、重视名记者、名主持的培养2、职能类管理人才 市场、策划、发行、广告、人力资源管理、品牌运营等职能人员 3、职业经理人才 即传媒业务经理人,传媒管理者的高层代表,包括电影、电视、广播节目制片人,报业传播业务项目经理,出版界项目负责人等。,二、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五)动态管理的原则传媒人才的成长有一个生命周期,即从引入、成长、成熟到衰退的过程传媒应针对人才生命周期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以保持人才的竞争优势(六)有效性原则,三、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机制,(一)传媒人才的选用机制传媒选择、聘用员工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社会招聘二是聘用兼职三是高薪“挖角”四是毕业分配“引进”与“培养”相
5、结合:在人才的来源上,传媒应将市场化配置与自身培养结合起来,三、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机制,(二)传媒人力资源的培训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是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所谓培训,就是根据传媒发展的需要,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知识水平、传播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准 从大学毕业的学生,第一年可用知识占70%,第二年占30%,第三年占10%,到第四年,这个学生如果不继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那么他原来掌握的知识已基本过时了,三、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机制,职业培训培训是一种投资长、收益高、传媒和个人均受益的双赢性投资。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培训,包括基本
6、知识、专业知识;二是技能知识,使员工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的知识,特别是核心能力的培训;三是态度培训,树立传媒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培养员工应具备的价值观。,三、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机制,(四)传媒员工的有效激励 从管理学角度看,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起到加强、激发和推动作用,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美国哈佛大学的管理学教授詹姆斯: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仅为20%到30%;如果施以正确的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将发挥出80%到90%,三、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机制,(四)传媒员工的有效激励现代管理学激励理论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活动的规律主要表现在:1、激励必须考虑人的需求马斯洛所创立的需要
7、层次理论 2、激励必须制度化3、激励具有全员性 4、激励应当公开、公平、公正,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的理论提出了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需要层次论。他把人的需求归纳为五大类: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四)传媒员工的有效激励,美国的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朴经过大量实证研究证明: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约占总量的34%)工作自主(约占31%)业务成就(约占28%)金钱财富(约占7%),(四)传媒员工的有效激励,三种激励模式:物质激励模式在X理论和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物质性刺激是惟一或者是主要的激励手段。管理阶层用严格的
8、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用物质刺激来引导他们的行为 精神激励模式根据Y理论及“自我实现人的假设”,人是有智慧而且有责任心的,他们追求挑战性和有意义的工作。从事这些工作并取得成功将会产生内在的精神上的激励,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感情激励模式感情激励模式既不以物质为刺激,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而是以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模式。该模式通过感情沟通影响调节人的认知过程,协调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使人处在信任、亲密的环境中,从而得到巨大满足,(五)传媒企业的业绩考核,1、什么是业绩考核:是指对传媒从业人员的政治觉悟、工作成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学识、品行、性格以及健康状况等所进行综合
9、考察和评价业绩考核是人事任免的基础2、传媒人员的考核方法多种多样国外有一种360度评估方法,既包括对个人能力的评估,还包括来自上司、下属、同事、团队、顾客以及其他途径的评估,这样可以从更全面的范围来综合考察一个人的业绩,(五)传媒企业的业绩考核,3、薪酬管理薪酬是指员工在从事劳动、履行职责和完成任务后所获得的经济上的酬劳或回报薪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在激励性因素:如工资、固定津贴、社会强制性福利、公司内部统一的福利项目等一类是内在激励性因素:如员工的个人成长、挑战性工作、工作环境、培训等,(五)传媒企业的业绩考核,我国传媒单位的主要分配机制内部收入分配同考核挂钩/岗位绩效工资制 中国国际广播
10、电台2002年1月起执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等级考核暂行办法,将节目考核分为五个等级,各类节目标准明确,节目经费与考核挂钩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提出了“精神产品量化管理”的口号,制定了四级浮动效益工资制,对广播节目试行量化管理,将节目分为四个等级,节目小时奖金按等级发放,节目等级划分主要考虑听众调查排名、分类排名、调控排名、专家排名四个因素,且奖金基数与台经济效益挂钩,根据每月广告收入确定,(五)传媒企业的业绩考核,传媒业绩考核的特殊性 仅仅用量化的办法是不够的国外新闻绩效考核制度相对模糊如:美国的报社一般都没有规定记者固定的发稿定额,也不计算记者的发稿量。有的记者写的多,有的记者写的少,各人的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媒 人力资源 管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