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灯笼果(第2课时)ppt课件-苏教版.ppt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灯笼果(第2课时)ppt课件-苏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灯笼果(第2课时)ppt课件-苏教版.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去了解灯笼果。3.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生动。(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灯笼果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串珠问题:1.灯笼果外形是怎样的?2.灯笼果剥开外皮是什么样的?3.灯笼果味道怎么样?,听录音回顾课文,1.“金黄色的灯笼果,穿着一件夏姑姑的纱衣,轻轻地跳到了我的手心里。”开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课文开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灯笼果的颜色和外形。“金黄色”“纱衣”可以看出
2、灯笼果的颜色和外观很漂亮。,2.“纱衣是软的,真像是灯笼的外壳;纱衣有几个棱角,灯笼果藏在棱角后面,和我捉迷藏。”从这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句话写了纱衣的样子。这里把纱衣比作灯笼的外壳,形象地写出了纱衣的样子。“藏、捉迷藏”写出了在作者的眼中,灯笼果就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写出了对灯笼果的喜爱。,3.“我轻轻地剥开灯笼果的纱衣,一片又一片,它们斜斜地分开,像一朵野菊展开可爱的花瓣。”这句话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剥开灯笼果的外壳所看到的景象,“轻轻地”可以看出我的小心翼翼,突出了我对灯笼果的珍爱。“像一朵野菊展开可爱的花瓣”说明了剥开纱衣的灯
3、笼果很漂亮。,仿写:照样子写AAB式的词语。例:轻轻地_、_,慢慢地,狠狠地,4.“一粒滚圆晶莹的果实露了出来。它是那么圆,那么亮。”从“滚圆晶莹”、“圆”、“亮”这些词你看出了什么?,“滚圆晶莹”写出了纱衣里面的灯笼果的形状和样子,“圆”“亮”表现出灯笼果的特点。,5.“薄得透明的皮,包着细碎的籽儿,像一粒黄珍珠,更像一颗大玛瑙。于是我笑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剥开纱衣的灯笼果比作黄珍珠和大玛瑙,更突出了果实非常好看。,6.“我轻轻咬破一粒果实,一种苹果味儿,一种鸭梨味儿,还有一种葡萄儿。”从这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写灯笼果味道丰富,有苹果味儿、鸭梨味儿、葡萄味儿
4、。,7.“舌尖美滋滋的,灯笼果好吃极了。”从“美滋滋”你能体会到什么?,“美滋滋”写出了灯笼果非常好吃。,7.“灯笼果,一盏小小的属于秋天的灯笼,一盏小小的属于田野的灯笼。”为什么说灯笼果是属于秋天的灯笼?,因为灯笼果在秋天成熟,它生长在田野里,为秋天的田野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所以说灯笼果是属于秋天的灯笼,属于田野的灯笼。,阅读方法解密:叠词的使用,概念:叠词一般指含有重叠字的词。运用:本文用许多叠词,如,轻轻、斜斜、小小,这些叠词不仅写出了我对灯笼果的喜爱,让描绘的景物更加的形象,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作者对灯笼果的喜爱之情,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5、。,核心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灯笼果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灯笼果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灯笼果外形是怎样的?,金黄色的灯笼果,穿着一件夏姑姑的纱衣。,串珠问题:,2.灯笼果剥开外皮是什么样的?,剥开灯笼果,一粒滚圆晶莹的果实露了出来。它是那么圆,那么亮。薄得透明的皮,包着细碎的籽儿,像一粒黄珍珠,更像一颗大玛瑙。,3.灯笼果味道怎么样?,灯笼果味道丰富,一种苹果味儿,一种鸭梨味儿,还有一种葡萄儿。,外观:金黄色 穿着纱衣,剥开纱衣:滚圆晶莹 像黄珍珠 像大玛瑙,味道:苹果味儿 鸭梨味儿 葡萄味儿,灯 笼 果,喜爱和赞美,本文描写了灯笼果的外观,剥开纱衣后的样子及灯笼果的味道,表达了作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17 灯笼 课时 ppt 课件 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0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