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课件:第六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
《儿科护理课件:第六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课件:第六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科护理,第六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任务一 动脉导管未闭任务二 房间隔缺损任务三 室间隔缺损任务四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项目一 肺血增多型心脏病,任务一 法洛四联症,项目二 肺血减少型心脏病,学习目标,1.识记儿童循环系统的特征。2.理解常见儿童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表现。3.理解常见肺血增多型心脏病、肺血减少型心脏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4.学会应用护理知识对循环系统疾病的患儿提出护理诊断、制订照护计划。,第六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鼻咽部和咽部,一、基本解剖,儿童心脏的解剖位置:正常心脏位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58椎体前方的胸腔纵隔内,2/3部分位于左侧胸腔,1/3位于
2、右侧。小儿心脏的位置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2岁以下幼儿心脏多呈横位,2岁后随着少儿的起立行走、肺及胸部的发育和横膈的下降等,心脏由横位逐渐转为斜位。,二、生理功能,1.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1)出生前后的血液循环各不相同;出生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相继关闭;新生儿期肺血管阻力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缺氧和酸中毒时肺血管收缩,肺部血流灌注减少。(2)新生儿心室、心房肌肉一样厚,成年人心室肌肉较厚。左心室肌肉厚于右心室。(3)儿童心脏与胸腔比例(心胸比)大于成年人。(4)新生儿心脏约重25g,1岁45g,成年人约250g。(5)儿童心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慢。(6)儿童的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3、7)儿童心肌耗氧高于成人。,第六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心脏的室间隔在妊娠第2737天形成。,(2)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在妊娠第3549天形成。,(3)肺动脉瓣及动脉干在妊娠第4256天形成。,2.循环系统的发育,第六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鼻咽部和咽部,3.出生以后循环系统的变化,(1)脐带被剪断胎盘血供中断体循环阻力增高左心室压力增高。(2)肺开始呼吸肺动脉压力下降肺膨胀肺泡扩张。(3)肺泡氧和增加肺动脉扩张右心室压力下降。,4.正常心脏及血管的含氧量,(1)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主动脉:95%100%。(2)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腔静脉:70%75%。(3)正常心脏左
4、心系统含氧量右心系统。(4)正常心脏主动脉的含氧量最高,右心房最低。,项目一 肺血增多型心脏病,【概述】,连接主动脉与肺动脉的血管在出生后没有关闭,称为动脉导管未闭(PDA)。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是第6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女孩发病是男孩的2倍。,【病因与发病机制】,动脉导管在出生后4872小时内失去作用,在34周前关闭。若动脉导管不关闭,主动脉的血液因压力差流向肺动脉,再流回心脏,故增加心脏做功。,任务一 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表现】,(1)典型症状:在胸骨左边、第2肋间中上缘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性心杂音。(2)脉压差增宽:是婴幼儿和儿童常见的症状。因为部分血流分流进入
5、肺,当收缩压不变时,舒张压降低明显,脉压差增宽。(3)呼吸做功增加。(4)心动过速,心率140次/分。(5)喂养困难,婴儿吃奶时有断续、停顿喘气的现象。(6)体重增加缓慢或根本没增重。(7)易患感染,尤其是肺炎。(8)活动无耐力,游戏时亦如此,患儿常出现不安、烦躁、日夜颠倒、易惊醒。,项目一 肺血增多型心脏病,胸部X线可发现左心室或右心室扩大,肺血管纹理增多。,1.X线检查,显示心室肥大。,2.心电图检查,发现肺动脉的含氧浓度增加和压力升高。,3.心导管术,无创性MRI检查能够准确地判断血流情况和心脏的工作状况。,4.MRI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导管的粗细和有多少血流进入肺动脉。,5.超声心动图
6、检查,【辅助检查】,项目一 肺血增多型心脏病,【治疗要点】,项目一 肺血增多型心脏病,听诊心脏杂音的部位和程度,评估四肢末梢的温湿度。,(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家族史等,重点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2)既往史:既往有无呼吸道感染、肺炎的病史,有无过敏史。,如X线、心电图、心导管术、MRI、超声心动图检查。,A,C,B,D,1.现病史,2.健康史,3.辅助检查,4.心理社会因素,【术前护理评估】,包括患儿的分离性焦虑、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项目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1)患儿能保持该年龄的心率、血压范围,末梢灌注充盈,四肢暖
7、,口唇红润。(2)患儿/家长焦虑减轻,能平静地接受手术。(3)患儿感觉舒适,疼痛的评分在4分或以下。,项目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保持患儿安静,治疗、护理集中进行,避免过多刺激患儿。(2)适当吸氧,改善缺氧症状。(3)必要时使用药物,改善心输出量。,1.术前护理,(1)根据患儿的年龄选择适当的疼痛评估方式,采用游戏方法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2)按医嘱给予止痛剂,将容易引起疼痛的护理及治疗安排在给予止痛剂后的药效时间内。(3)指导患儿使用非药物镇痛的策略及放松技巧,使用适当的支撑以维持舒适的姿势,以及听音乐、低活动量的游戏等。,2.术后护理,【护理措施】,项目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评价
8、】,项目一 肺血增多型心脏病,【概述】,房间隔缺损(ASD)是指左右心房间的房间隔有缺损,造成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右心房。因此,使额外的血流流入右心房、右心室、肺部,导致肺血流量增多。久而久之,到达心脏右部和肺部的附加血流会引起右心房和右心室增大,右心负荷过重。右心室将更多的血液泵入肺部,导致肺血管负荷增加。在肺部动脉阻力增加时更是如此。女孩ASD的发病率是男孩的2倍。,【病因与发病机制】,任务二 房间隔缺损,多数房间隔缺损没有基因缺陷,是偶发事件,无法解释发病的原因。不同类型ASD的构成比与预后见下表。,项目一 肺血增多型心脏病,(1)心脏杂音,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2)心动过速或心律
9、不齐,严重者可能出现心房颤动。通过心房间隔缺损处流入右心房的血流会导致右心房扩张变大。,(3)气促、呼吸困难、频繁的肺部感染、出现晕眩、昏倒或胸部不适等症状,是由于心脏内的血流分流所致。,(4)脑卒中。偶然情况下,静脉或右侧心脏的血液凝块会穿过心房间隔缺损处混入血流,这样就可能阻塞脑部供血的动脉并引起脑卒中。,(5)肺动脉高血压。过量的血液泵入肺部造成肺动脉的压力增加。久而久之,过高的压力会损害肺动脉,以及肺部的小血管,这些动脉会变厚而且硬化,造成更大的血流阻力(肺血管疾病)。,【临床表现】,项目一 肺血增多型心脏病,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右心房扩大,右心室增大,肺血管纹理增加。,1.X线,显示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护理 课件 第六 循环系统 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0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