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人格的一般概念课件.ppt
《人格人格的一般概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人格的一般概念课件.ppt(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二章人格,2,一、什么是人格人格的词源:personality-persona。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个体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也不同。,第一节 人格的一般概念,3,(2)稳定性:“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3)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各成分和谐一致,则是健康人格。,4,(4)功能性: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
2、、喜怒哀恨的根源。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甚至命运。,5,二、人格的结构,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包括许多成分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一)气质与性格1、气质(temperament)(1)定义: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日常所说的秉性和脾气。,6,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气质是先天的,如刚出生的婴儿的不同表现。气质是无好坏之分的,无社会道德评价含义。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7,(2)气质的类型学说源于古希腊希波克拉特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了四
3、种不同类型的人。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8,胆汁质气质的特征:急躁、莽撞、情绪变化快。多血质气质的特征:活泼好动、反应快,善交往。黏液质气质的特征:反应迟缓,沉默寡言,沉静,忍耐。抑郁质气质的特征:敏感,孤僻,忧郁,常在内心经历暴风骤雨。,9,俄国的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他认为,人的气质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巴甫洛夫发现,大脑皮层的基本神经过程有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根据这三种特性可以将个体的神经活动分为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10,人的神经活动的类型可分为四种:强、
4、不平衡型(兴奋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和弱型(抑制型)。,11,巴甫洛夫认为,每一种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都对应着一种气质类型。神经活动的兴奋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神经活动的安静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粘液质;神经活动的活泼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多血质;神经活动的抑制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抑郁质。,12,13,2.性格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表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是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态度:一个人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包括评价、好恶、趋避等方面。,14,态
5、度表现在行为中:如“奋不顾身”与“明哲保身”。性格具有道德评价含义:即人格差异,有好坏之分,例如:“大公无私”与“损公济私”。性格受环境影响很大,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性格与生物因素有关系:脑损伤者变得粗俗、顽固等。,15,3.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征很难区分,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性格与气质是两种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差别的个性心理特征。(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a 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16,b气质是以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为生理基础的,而性格则以后
6、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为生理基础的。c气质具有明显的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是后天获得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有好坏之分。d 气质是生下来就有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性格则是在个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中,随着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发展的。相对于气质而言,性格较易发生改变。,17,(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A 气质对形成某些性格特征有重要影响。B 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具体特征的表现形式。C 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18,(二)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自控系统,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包括三个子系统:1、自我认知: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19,2自
7、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自我体验可以使自我认识转化为信念,进而指导一个人的言行;自我体验还能伴随自我评价,激励适当的行为,抑制不适当的行为。如一个人在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行为后果时,会产生内疚、羞愧的情绪,进而制止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20,3、自我调控: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对自我意识进行调节。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例如:当一个学生知道学习重要,于是监督鼓励自己,在行为上表现出刻苦学习、坚持不懈。,21,第二节人格理论,一、特质论二、类型论,22,第二节人格理论,一、特质论起源:人格特质论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有美国心
8、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特质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因素,是测评人格的基本单位。,23,(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共性特质)和个人特质(个性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 和次要特质。,24,25,对几种特质的解释:共同特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个体身上独具的特质。首要特质:一个人具有的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就是她的首要特质。,26,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
9、质,每个人大约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都属于中心特质。等。次要特质:个体的一些不重要的特质,往往只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出来,只有关系非常近的人才知道。如一个人在外面很粗鲁,而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很顺从。这里的“顺从”就是他的次要特质。,27,(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28,29,对各种特质的解释:1、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与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观点相同。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从外
10、部行为直接可以观察到的特质。如一个孩子“爱干家务活”,但它的原因可能各种各样,如可能为了得到零花钱,也可能是为了让妈妈多休息。,30,根源特质是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如有条理性不仅表现为生活理财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学习、工作方面。卡特尔得出了16种根源特质,在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只是量上不同。这16种人格特质是:,31,(A)乐群性(B)聪慧性(C)情绪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忧虑性(Q1)激进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Q4)紧张性,32,3、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从根源特质可以区分出这两种特质
11、。体质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如16PF中的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环境特质:由后天的环境因素因素决定,如16PF中的焦虑,有恒性等。,33,4、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这三种特质位于模型的最下层,同时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影响。动力特质:具有动力特征,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34,(三)现代特质理论1、“三因素模型”由艾森克根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三个因素分别为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35,对各因素的解释:(1)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向的差异上。高分特征:人格外向,可能是渴望刺激和
12、冒险;情感易于外露、冲动;喜欢参加人多热闹的聚会,好交际;开朗、活泼。低分特征:人格内向,好静,离群,富于内省;除了亲密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冒险和冲动,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很少进攻,情绪比较稳定。,36,(2)神经质:表现在情绪稳定性上的差异。高分特征:可能常常焦虑、紧张、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情绪起伏较大,遇到刺激,易有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低分特征: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且较轻微。即使激起了情绪也很容易恢复平静,通常表现得比较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37,(3)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负面人格特征上。这一维度是后来添加上去的
13、。高分特征:可能孤独,倾向于独身,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对人抱有敌意,与他人不能友好相处,固执、倔强,喜欢寻衅,具有攻击性,且不顾危险。低分特征:能与人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解人意。,38,外倾和神经质维度是正态分布的,大部分人在这两个量表上的得分处于平均数附近:而精神质维度的得分分布是极端偏态的,绝大部分人处于维度稳定一端。艾森克人格问卷在人格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39,2、“五因素模型”塔佩斯(Tupes&Christal,1961)用词汇学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再分析,发现五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因素。后来学者们经过进一步验证,形成了“
14、大五因素模型”五个因素:开放性(openness):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40,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现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宜人性(agreeableness):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这五个特质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放在一起形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41,3、“七因素模型”特里根(Telleg
15、en&Waller,1987)用另外一种选词方法得到了七个因素,构成了七因素模型。七个因素为: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相对于五因素模型,多了正效价(如优秀的)和负效价(如邪恶的)两个因素。,42,二、类型理论,类型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德国,主要用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心理差异,即人格类型的差异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把人格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单一型模式、对立型模式、多元型模式。,43,(一)单一类型理论单一类型是根据一群人具有的某种特殊人格来确定的。典型T型人格:由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法利提出来。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T型人格的细分:
16、根据冒险行为的性质分为:T和T,T:表示冒险行为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方向。如赛车,探险等。,44,根据活动特点可分为:体格T类型和智力T类型。体格T:如运动员各种运动智力T:如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的探新T:表示冒险行为朝向破坏性质如酗酒、吸毒、暴力等。,45,(二)对立类型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1AB型人格福利曼和罗斯曼(1974)描述了A-B人格类型,近年来人们在研究人格和工作压力的关系时,常使用这种人格类型。A型人格:性格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有时间紧迫感,竞争意识,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处于紧张状态。,46,社会适
17、应性差,属于一种不安定性的人格。容易得冠心病,概率是B型人格的人的两倍多。B型人格特点: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在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中,B型人往往比A型好,他们属于较平凡之人。对冠心病患者的调查表明,B型人格只占患者的三分之一。,47,2、内外向人格瑞士人格心理学家荣格根据“心理倾向”把人格划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内向:把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外向:把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48,任何人都具有内向和外向两种人格,但其中一种可能占优势。内向人格的特点: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交往面窄,有时会出现适应困难。外向人格的特点:注重外部世界,情
18、感外露,热情,当机立断,独立自主,善于交往,行动敏捷等。,49,八种人格类型:荣格将内外向两种心理倾向结合心理活动的四种功能思维、感情、感觉和直觉把人格分为8种类型:(1)外向思维型:尊重客观规律,不感情用事。(2)外向感情型:感情用事,凭主观判断来衡量事物。(3)外向感觉型:从具体事物出发,凭感觉衡量事物。,50,(4)外向直觉型:以主观态度探求各种现象,容易悲观。(5)内向思维型:不关心外部价值,独断,偏执、感情冷淡,易被人误解。(6)内向感情型:情绪稳定,不露声色。(7)内向感觉型:不能深入事物内部,只凭自己的内在感觉。(8)内向直觉型:脱离外部事物,好幻想。,51,(三)多元类型理论这
19、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1、气质类型学说(略)2、性格类型说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根据人类生活的六种形态,把人划分成六种性格类型,每种都含有一定价值观成分。(1)经济型:注重实效,追求利润和获得财富,如实业家。,52,(2)理论型:兴趣在于探究世界,力图把握事物本质,如思想家、科学家。(3)审美型:不关注事实,富于想象力,追求美感,如艺术家。(4)权力型:倾向于权力意识和享受,支配性强,最高的目标在于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得到某种权力和地位。(5)社会型:关心他人,献身社会,助人为乐,以奉献社会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6)宗教型:信奉宗教,相信神的存在,信仰是其最大的人生价
20、值。,53,3、阴阳五行说春秋战果时期的内经,按阴阳强弱,把人分为五种类型: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太阴之人:多阴无阳悲观失望,内省孤独、不合时尚、保守谨慎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冷淡沉静、节制稳健、戒备心强,深藏不露,54,太阳之人:多阳无阴,勇敢刚毅,坚持己见、激昂进取、傲慢暴躁少阳之人:多阳少阴,外露、乐观、机智、随和。阴阳平和:阴阳气和,态度从容、平静自如、尊严谦谨、适应性强,55,在人格类型的划分上,阴阳五行说与神经类型说、气质类型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中有一些类型是重叠的.,56,三、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四层次理论:由艾森克提出,它将人格的特质理论和人格类型理论有机结
21、合起来。四层次:特殊类型水平:处于最下层,是日常观察到的反应。习惯反应水平: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属于特殊因子。特质层:由习惯反应形成,属于群因子。类型层:由特质形成,属于一般因子。,57,58,59,第三节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做认知方式。如有人喜欢与人讨论问题,而有人则喜欢独立思考。一、场独立性场依存性二、冲动沉思三、同时性继时性,60,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的差别1、能力是一种水平,而风格是认知方式。2、能力是人们达到的最高水平的行为,而风格是典型行为。3、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有高低之分,而风格是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或好坏之分。,61,一、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22、,根据人对外界环境依赖程度的不同,可将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性:信息加工时,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心理分化水平较高,主要依据内在的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不够细心、不能体察入微。场依存性:信息加工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心理分化水平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62,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了研究飞行员怎样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和视觉见到的外部仪表的线索调整身体的位置,专门设计了一种可以摇摆的坐舱,舱内置一坐椅。当坐舱倾斜时,被试可调整坐椅,使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63,研究发现,有些被试主要
23、利用自仪表的视线索,他们不能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另一些人则主要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尽管坐舱倾斜,他们能使自己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威特金称前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依存方式,后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独立方式。后来的研究发现,场独 立与场依存是两种晋遍存在的认识方式。,64,对两种不同认知方式的应用与评价:1、两者之间都没有好、坏之分。2、认知方式通过训练可以改变。如有人通过艺术、音乐和体育训练,有效提高了儿童的场独立性水平。3、教学方式与认知方式相匹配时,产生更好的效果。,65,66,测验图形是由一种比较复杂的图形构成的,其中隐藏着一个简单的 图形。测验时,要求被试迅速地从复杂图形中找出简单的图
24、形复杂图形就是一个“场”,对简单图形具有掩蔽的作用。场独立性的人能迅速找出简单的图形,说明他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不受或较少受到“场”的影响;而场依存性的人较难找出简单图形,说明他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不容易把简单图形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出来。,67,二 冲动一沉思卡根等人(1964)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冲动与沉思,它们的主要差异表:1.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冲动的特点: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急于求成,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没有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就开始解答问题他们使用的信息加工策略多为整体性策略。当学习任务要求作整体性解释时,成绩较好。,68,沉思的特点:反应慢,但精确性高。具有这种认
25、知风格的人,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做反应,他们看重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但是当他们回答熟悉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反应也比较快。这种人在加工信息时多采用细节性策略,在需要对细节进行分析时,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好。,69,2.在元认知知识和认知策略方面上:斯托伯(1985)的研究发现,8岁儿童中“沉思”与元认知水平有显著相关。沉思型的学生能认清认知任务的目标和使用策略的有效性。其他研究者也发现,一至三年级具有“沉思”认知风格的学生,具有更多的元认知知识,能使用较多的策略,记忆成绩也较好。,70,3.在学习能力上:沉思型的学生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都比较好。而冲动型的学生则往往有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格 一般 概念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3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