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评价人口迁移的因素课件.ppt
《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评价人口迁移的因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评价人口迁移的因素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人口与环境,(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人口数量预测模型)(2)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3)人口素质与环境影响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4)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世界人口的增长,1世界人口的增长 从纵向上看(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大约经历的时间图”,世界人口的增长图,一:1999年10月12日为世界“60 亿人口日”,这是联合国根据世界人
2、口发展趋势确定的。世界人口达到60 亿标志着世界人口在40年内翻了一番。在过去的200年里,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在19 世纪初全球仅有10 亿人,125年后达到了20亿;在1957年世界人口突破了30亿;1974年达到40亿;1987年达到 50亿;1999年10月12日突破60亿,1世界人口的增长(时间的变化),(注意:7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增长虽然减慢,但人口基数大,每年仍增长8000多万),分析可知: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人口增长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横向上看(空间上看):不同地区之间人口增长的特点有什么?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
3、慢,已出现缓慢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原因: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人们自愿节育,出生率逐步下降,目前多已接近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空间的变化(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有明显的不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目前发展中国家每年增长的人口,在世界人口增长总数中约占90%,原因是:,政治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致使人口死亡率下降而自然增长率高,年龄结构,人口老化,世界人口数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人类诞生-工业革命以前)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阶段(工业革命以后-)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阶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我国人口的
4、增长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目前我国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中国人口的增长,2000年我国人口达到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21.22%。中国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变迁,大体可划分为6个阶段:先秦时期、秦至西汉、东汉至隋、唐至元朝、明清以后至解放前和当代。,我国人口的增长图,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8 年年底的总人口为 12.48 亿,占世界人口的 21%,占亚洲人口的 35%。从新中国建国到 1964 年的 15 年间,中国人口从 5 亿增加到 7 亿,每增加 1 亿人平均需用7年半的时间。1964 年到 1974 年是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阶段,人口由 7 亿增加到 9 亿,每增加 1 亿人
5、所需的时间缩短为 5 年。1978 年以来的 20 年,每增加 1 亿人口所需的时间又延长到 7 年多。1981 年中国人口达到了 10 亿,1988 年超过 11亿,1995 年突破了 12 亿,预计 2003 年总人口将突破 13 亿,当代中国人口发展,我国人口的增长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目前我国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人口增长数量大:1949年5.4亿,1990年11.6亿,1999年12亿多(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居世界各国之首。人口增长速度目前有所下降(1971年23.3,1994年11.2),但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1400万,每年净增人口数也居世界第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
6、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在20多年的时间里少生了23亿人。,当代中国人口发展,第一个高峰阶段(1949-1957);人口发展低谷期(1958-1961);第二次高峰阶段(1962-1973);人口发展下降期(1973-),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庞大,总量增长迅速;人口增长率波动,变化幅度剧烈;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已出现老年化趋势;农村人口比重大,但城市化发展迅速;人口分布不均匀,东西部差异很大;男女性别比偏高;人口素质有所好转,但整体水平不高。,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人口对能源的影响;人口对水资源的压
7、力;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人口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人口对气候的影响。,Back,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说明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各大洲人口和人口密度(1997),各洲人口比例圆饼图,各洲人口密度直方图,我国人口分布图 分析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目前,我国人口居前四位的省份是:河南(9256万),山东(9079万),广东(8642万),四川(8329万);后四位的是:西藏(262万),青海(518万),宁夏(562万),海南(787万)。,密度在500-700的有江苏(697)、台湾(598)、山东(561)、河南(554);大于700 的有澳门(17696)、香港(5954)、上海(2313)
8、、天津(843)、北京(738)。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西藏(2)、青海(6.9)、新疆(10)、内蒙(20),我国人口分布 分析结论:平均密度:128.8人/平方千米(1997年)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平衡“两密”“两疏”“两密”东部沿海地区密、平原盆地 地区密集;“两疏”西部内陆高原沙漠地区稀少、山区人口稀少。,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条件 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比如封建社会以个体农业经济为主,人口聚集在农业发达地区,形成很多分散的居民点;早期文明都发源于自然条件优越的河谷、平原地带。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
9、绝大多数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高山、严寒、酷热和沙漠地区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因此,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影响很大,分析比较我国东、西部,山地与平原的自然条件优劣对人口分布的影响。,2、社会经济因素 决定性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宗教、历史等因素,最主要的是生产力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生产力的分布,对人口分布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人口分布范围日趋扩大,在人迹罕至的沙漠、丛林、高山、和苔原地带,出现了一批新的居民点。同时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比重和数量迅速增加。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的差异,
10、人口分布也有差别。因此,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布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图上可以看出,人口分布与工业分布相当一致,说明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布影响很大。,人口问题与我国的对策: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为什么要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人口形势十分严峻。我国许多资源的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量则居世界后列。如不控制人口增长,将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而且终生都要消费。因而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经济问题。,实行计划生育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 迁移 环境影响评价 因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