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
《毕业论文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 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学 号: 0500410313 姓 名: 院 别: 工商管理学院 专 业: 国际贸易实务 指导教师: 青岛酒店管理学院教务处制 2008 年 5 月 12 日目 录摘 要.2关键词.2一、对“绿色壁垒”的几点认识.4(一)“绿色壁垒”的涵义.4(二)WTO体制下“绿色壁垒”的体现.4(三)国际贸易实践中“绿色壁垒”的表现行式.5(四)“绿色壁垒”的成因.5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6(一)“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 .6 1.对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62.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2、.73.对其他国家态度的影响.7(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 .8 1.绿色壁垒能刺激农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意识.82.绿色壁垒调动了出口企业对环境质量竞争的意识.93.绿色壁垒能创造先动优势.9三、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策略.10(一)有关制度及政策措施方面.10 1.推行国际环境标准制度.10 2.制定扶持绿色产品的产业政策.10(二)国内法方面.11 1.加快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建设,使之与国际接轨,缩小与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水平的差距.11 2.注重培养一批既深谙国内法律又懂国际法律、规则,精通外语、业务能力强的对外诉讼律师,专门为政府、企业提供国际法律咨询,参加国际
3、诉讼.113.建立我国的绿色贸易“门槛12(三)国际法方面.12 1.对WTO规则的运用.12 2.必要时,合理运用反补贴的公平贸易措施.13 3.就农产品的出口问题与其他贸易伙伴(即其他非WTO成员方)订立双边或多边条约.13参考文献.14致谢15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绿色壁垒”等非关税贸易壁垒取代了传统的关税贸易壁垒成为阻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扭转我国目前在农产品出口方面的不利情况,必须加强对“绿色壁垒”及其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的研究,以期得出适时可行的法律对策。关键词:绿色壁垒农产品国际贸易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
4、程不断深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经济、科技、社会、人口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得到各国的公认。消费观转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人们不仅要提高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生活质量,当然包括环境质量。然而,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往往包含贸易手段,所以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国际贸易。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纷纷筑起绿色壁垒。我国农业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损失极大。一个例子就是WTO框架下的贸易技术壁垒协议及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规定成员国政府有权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人畜食物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影响,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所携疾病的损害。这些例外条款
5、赋予成员国根据本国环保水平制定对本国产品和进口品同时生效的环保标准的权力。这些制度层面的变化客观地支持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 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到最后的消费都与环保问题息息相关,绿色贸易壁垒必然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说来,绿色贸易壁垒只对发展中国家起作用。发达国的经济基础好、技术水平高、环保意识强,环保标准比较严格,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环保水平和环保标准在短期内无法与发达国相比。为了竞争的需要,发达国家常常制定过分苛刻的环保标准。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利用世贸组织协议下允许的游戏规则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的不公平竞争手段。其结果是发达国家的农
6、产品能顺利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往往因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被拒之于发达国家之外。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环保水平还比较低,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方法及过程、包装贮运、产品成分及性能等与先进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我国是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国家。据联合国统计,2002年我国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价值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绿色贸易壁垒受阻。以养蜂业为例,我国是世界蜂业大国,蜂蜜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2003年年初,欧盟以我国蜂蜜所含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标为由,中止进口中国蜂蜜。欧盟国家的许多商场陆续将中国产蜂蜜撤下柜台,停止出售;已运抵欧盟国家的中国蜂
7、蜜被执行退运。欧盟甚至全面禁止进口中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和水海产品。另外,中国成为受到美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的许多农产品实施了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削弱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合理应对国际贸易中日益苛刻的绿色贸易壁垒,是走出我国农产品出口困境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此课题进行研究。 一、对“绿色壁垒”的几点认识(一)“绿色壁垒”的涵义 绿色壁垒是(Green Barrier)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亦称环境贸易壁垒,从其本意上说,它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
8、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另一角度讲,所谓绿色壁垒,是指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加以限制的贸易保护措施。 由此可见,就实施绿色壁垒所要实现的目的来看,绿色壁垒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正当的绿色壁垒对环境的保护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不正当的绿色壁垒则会导致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自由贸易的阻碍的消极后果。(二)WTO体制下“绿色壁垒”的体现WTO法律框架之下,有关绿色贸易的条款主要散见于GATT协定、GATS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
9、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以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农业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规则中. 由此可见,环保浪潮对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产生了一定影响,WTO有关文件几乎都涉及环境问题。但是,WTO在此问题上的态度不明朗,条文不具体。一方面,WTO原则上承认各个成员为了保护各自的公共秩序和防止环境污染,有权制定本国的环保政策并组织实施,另一方面则要求这些政策和措施不能妨碍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正常运行,使环保措施成为变相的贸易保护手段。然而,它没有为此做出更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和说明,这不仅不能达到绿色国际贸易的要求,预防贸易保护主义的变相滥用,反而为其变相滥用提供了堂而皇之
10、的理由。可以这么说,由于“环保例外权”的内容不明确,“环保例外权”的限制条件不具体,对发展中国家缺乏差别待遇,WTO的环境贸易规则不自觉地为不正当性绿色壁垒开了“绿灯”。 总之,WTO法律框架下,绿色壁垒规定的分散性、不确定性、不完善性,对国际贸易是极为不利的,会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得以出现、蔓延。 (三)国际贸易实践中“绿色壁垒”的表现行式环境保护与贸易保护的契合决定着绿色壁垒的应用较为广泛,涉及到的不仅包括制成品,还包括中间产品;不仅包括产品的质量,也包括产品的加工生产方法以及产品的设计和消费处理过程。绿色壁垒应用的广泛性,使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
11、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这些制度大多都以绿色之名来行贸易保护之实,导致发展中国家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引发贸易争端。(四)“绿色壁垒”的成因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绿色壁垒的形成原因,既有现实的,又有历史的;既有政治的,又有经济的;既是正当的需要,又有不当的利用。总之,其形成原因深刻而复杂。同时,其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关于绿色壁垒的形成,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因:(1)与其他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进口禁令等非关税壁垒相比,绿色壁垒能较好地回避分配不合理和种种歧视性问题。(2)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
12、进程,同时也加剧了经济贸易的竞争。在这种新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并未因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加强而偃旗息鼓,而是变换手法,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于是以绿色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绿色壁垒便应运而生。(3)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对绿色产品需求的扩大。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各种绿色食品、生态能源、无污染产品等绿色消费的比例不断增加。(4)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WTO规则体系的漏洞是绿色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失业压力增加、优势产业空心化等影响,使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由于WTO有关绿色贸易的条款,主要散见于GATT规则第20条、GATS第14条
13、、TBT、SPS、农业协定、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等规则中,而且规定比较模糊,使争端常常无法可依,许多案件依靠专家组的解释,这些法律的漏洞使绿色壁垒大行其道。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绿色壁垒是一种“灰色壁垒”。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就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来说,其影响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但总体却是弊大于利,以下将作分别论述。(一)“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1.对农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跟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比较落后,资金实力比较薄弱,技术比较低下,环保意识比较弱,环保的水平也比较低,其环保水平和标准在近期内是不可能与发达国家同日
14、而语的。而各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当前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根据各国国内的环保水平和标准来设置的,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即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比较容易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却因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而往往被拒之于发达国家的国门之外。“绿色壁垒”的直接影响就是我国的许多农产品由于无法达到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各种环境标准而被迫退出国际市场。1997年欧盟以中国海洋环境不断恶化为由,决定不再进口中国贝类产品,而此前我国每年向欧盟出口贝类产品约为2750万美元,占我国每年贝类出口额的1/5。2002年欧盟各国以氯霉素残留量超标为由全面暂停从我国进口动物源制品,其他国家也紧随其后,对我国
15、动物源制品检验不合格后就地销毁。2002年初,欧盟对我国出口茶叶实行新的农残检测标准,农残检测种类由原来的29种增至62种,部分农药残留标准比原来标准提高了100倍以上;而日本对从我国进口的茶叶则采用“水溶法”农残检测,检测项目更达77项之多。作为占我国茶叶出口量一半作用的浙江省也因“绿色壁垒”的缘故逐步失去欧盟和日本市场。再比如蜂蜜,欧盟提出蜂蜜中的氯霉素不能超过0.1个PPB,而日本对中国大米农药残留检测项目达到116项之多。2.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一些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虽不再采取诸如高关税、配额、许可证等就现在来说显而易见的贸易限制措施。但是却以另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即通过“绿
16、色贸易措施”,对外国产品处处设限,层层筑垒。例如利用反补贴措施征收的反补贴税就是明显的一例。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对本国产品设置的环保标准低,对企业生产产品所规定的环保措施少,因而产品生产的成本就低。这样,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便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其实质是政府对企业及产品提供消极的环境补贴。于是,发达国家便利用反补贴措施对发展中国家产品征收高额的反补贴税,这势必会削弱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绿色关税”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等也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如日本1999年1月16日出台的最新的“家畜传染病预防实施细则”中规定中国等9个国家的猪牛羊肉及其制品要经过指
17、定设备加热消毒处理后才可进口,这无疑会增加我国猪牛羊肉的出口成本。此外,由于发达国家通过越境转移的方式将被污染的有害废弃物品和污染较重的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资源和环境进行大肆掠夺和破坏,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失去天然优越的生存环境和清洁的生产环境,这也必定会影响其质量,削弱其国际竞争力。3.对其他国家态度的影响。一个或几个发达国家对中国实施绿色壁垒,往往会引起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也实行绿色壁垒。2002年1月,欧盟宣布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产品后,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国动物源产品的检测,德国、荷兰等国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沙特阿拉伯暂停了中国此类产品的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绿色 贸易壁垒 我国 农产品出口 影响 对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