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韩贸易结构变化及其韩国的对策(可编辑).doc
《浅谈中韩贸易结构变化及其韩国的对策(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韩贸易结构变化及其韩国的对策(可编辑).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韩贸易结构变化及其韩国的对策姓名:金荣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王飞201103摘要中韩两国自年月同建交以来,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基础上,两国之间的贸易结合度越来越高,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一个以出口为主的国家,对中国贸易依存度很高。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中韩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韩贸易结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对韩国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以中国贸易结构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时以国际贸易的传统和现代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
2、分析与实际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文的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概述了与贸易结构相关的理论;在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贸易结构变化的历史过程;在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中韩贸易结构的变化和原因;第四部分从韩国对中国贸易的依赖和中国经济增长政策两个角度分析了影响中韩贸易的主要因素;最后为本文的结论,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展望了中韩贸易的发展,提出了韩国的对策并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概括。研究中韩贸易结构的现状及其未来可能的变化对中韩两国未来贸易合作来说十分重要,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以便促进中韩贸易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关键词:中韩,贸易结构,贸易展望,对策. ,.
3、,. .,.,. , . . .,. . , .: , ,第一章引言.选题意义中韩两国是友好邻邦,地理相近,文化同源,经济互补,具有丌展经贸合作的广泛的基础。年中韩建交以后,由于两国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韩贸易发展迅速,两国的贸易总额以年平均%左右的速度增加,中韩两国成为很重要的贸易伙伴,好朋友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使近年来中国贸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这些变化也带来了中韩贸易结构的变化。韩国在贸易上对中国的依存度越来越高,韩国产业研究所说,年韩国对中国贸易依存度为.%,年已达至.%。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的份额将越来越大,因此可以预期将来韩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
4、度将更高。对韩国来说,研究中韩贸易结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和贸易政策反映出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其产业水平和比较优势在贸易上会有一个真实的反映。本文集中分析中韩两国之间有形商品贸易,在此基础上探讨中韩两国未来贸易合作的发展战略,为贸易决策提供依据以便促进中韩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本研究一定具有价值。.贸易结构相关基本理论有关贸易结构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的生产结构和分工结构。一个国家向哪些国家出口什么产品,从那些国家进口什么产品,主要是为了增进本国的利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贸易理论是贸易结构理论分析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分析中韩两困的贸
5、易结构,以下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传统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于年出版的国富论说了绝对优势理论。绝对理论是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出口本国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绝对劣势的产品。通过这样的交易实现国际分工,交易中两国都取得获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巾国经济山版社,年月。利。虽然绝对优势理论不能说明没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之间的交易和都具有绝对优势国家之间的贸易等,但是这理论是发生贸易理论的始初,而且国际分工的基础。比较优势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写的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可以说明都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都
6、具有绝对优劣势的国家之间可以发生的贸易。即本国家都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但别的国家相比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便专门生产哪种产品进行贸易,可以节约生产要素。通过那种的贸易两国都取得获利,实现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理论,同时是国际贸易结构形成的原因。要素禀赋理论瑞典经济学家伊利一赫歇尔 和伯尔蒂尔?俄林从要素禀赋的差异出发,证明了在技术上差距不大的国家之问仍可发生国际分工和贸易。要素禀赋指示一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资源,其拥有的资源都不一样。要素禀赋理论是用本国丰富而便宜的生产要素来生产的产品要出口,还有用本国稀缺而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要进口。每个国家拥有的资源都不一样,各个国家的经济
7、发展情况也不同,所以丰富而便宜的要素也不一样。这个理论说明要素禀赋决定其国家的贸易结构。.国际贸易新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了国际贸易的情况,出现多样的说明贸易结构的新理论。技术差距理论技术差距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奇纳?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中提出的。他说技术的差异是发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甚至国家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形成垄断。一个国家通过创新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以后能享受对那种商品的优惠。技术差异是可以发生资源稀缺的国家和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问的贸易。如果本国具有新技术,在国际分工和贸易结构中便可以占有有利的位置。所以每个国家很重视创新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在产品生命
8、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于国际贸易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商品也跟生物一样有生命周期,一共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产品新生期,这时期是需要巨大的新商品研究开发的费用。所以一般资本丰富的发达国家发明新产品。在这个时期中,新产品的产量比较少,只在发明国生产,消费这种产品。第二阶段是产品成长期,发明国通过改进技术,能大量生产满足国内外的需求。到这时期只发明国能生产新产品。发明国通过新产品具有垄断的位置。第三阶段是产品成熟初期,新产品在发明国内已成了标准产品。所以发明国授权其他国家生产该种新产品。第四阶段是产品成熟期,模仿国用比发明国更低的价格出口第三国家。第五阶段是衰退期,发明国停止出口,研
9、发别的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新产品的移动可以看出比较优势的转移,技术的传递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年代以来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分工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及格雷,戴维斯,克鲁格曼,兰卡斯特等人是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当代国际贸易从产品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产业间。产业间贸易是贸易 和产业内贸易.指一国或地区出口和进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完全不同的产品。而且产业内贸易是一国或地区既出口同时又进口同类产品同一产业部门所生产的差异产品及其中间产品。比较优势差异和要素禀赋差异能解释彦业问贸易,但是不能解释产业内
10、贸易。由于产业内贸易是产品的差异性,规模经济,偏好相似等的因素来的。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中国经济出版社,年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是哈弗大学商学院教授克尔伯特提出的。他说,一个国家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四种本国决定因素和两种外部力量很重要。四种本国决定因素包括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有关支撑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而两种外部力量包括面临的机遇和政府的作用。伯特指出,资源禀赋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和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方面起着这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源禀赋可以称作先天因素。由于经济发展,国际分工地位的决定因素转为该国在贸易中的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优势,即高级要素,也可以成为后天优势。高级要素需要一个国家长
11、期投资和培养能形成,这也提高了它在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取得高级国际分工的关键,因为高级要素如果处于劣势是无法用其他方式有效弥补的,但基本要素的不足则可以通过高级要素来补偿。竞争优势强调主动创造比较优势的重要性。所以高级要素在优化贸易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贸易结构的概念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列关系及其相互联系,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和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等。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结构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比较成本优势,资源优势与规模与规模优势。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韩贸易结构,主要分析的内容是商品结构,通过两国之问的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可以知道两
12、国的资源禀赋状况,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优化两国的贸易商品的结构。此外,本文通过分析中韩贸易结构变化,预测中韩贸易结构的未来,尝试性的提出优化两困日贸易的韩国的对策。张曙宵,巾国对外贸易结构论,中国经济出版社,年。第二章中国贸易结构变化历程与特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口快速增长。截至至年中国出口增长率达到。年中国加入之后中国对外贸易进入稳定快速的发展时期。从此中国贸易增长率大大提高,保持%以上的增长率,进出口规模也扩大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第一次超过万亿美元,达到,亿美元。年中国由于受到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长速度有些放缓,
13、但仍然保持了.%的增长率,年在世界出口总量中排名第一。表一 中国进出口的增长及世界进出口中的排序 单位:亿美元中国 世界出口年增长率 中国 年增长率 世界进口年份% %出口额 中排序 进口额 中排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各期,中国统计出版社,廷主主;么么型:塑兰:理:年数据来自根据海关统计网网站主主乜;么么型塑:曼旦丝垡墨主堕苎墨主垒主:璺坐但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过程并不是顺利的。中国也有出口波动。出口波动主要有
14、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和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第二个是外商投资企业快速发展带来出口的动力;第三个是中国内部出口刺激政策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出口量快速增加。但是当时的现象是国际环境变化引起的。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相互需求扩大,而且年代未石油危机使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暴涨,所以中国以初级和低加工产品为主的出口迅速增长。但是因为中国当时还没有完整的外贸体制,所以?年,中国出口的增长受到影响。年中国很快调整外贸体制改革,政府给予企业外贸经营权,推行外贸承包制等等,在这种政府政策的作用下,企业的出口积极性越来越强。年,中国在出口方面又进行了一次体制改革,这次改革发
15、挥了巨大威力。出口退税率和外贸贷款的优惠政策的调整对国有企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三资企业的出口比重也逐渐提高。年代以前中国贸易是以逆差为主的,年代后转为持续顺差。当时很多外国企业生产设备转移到中国,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的大工厂。所以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得很显著。这种国际分工,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中国贸易继续稳定发展。还有在中国的廉价的劳动力的基础上,中国的加工贸易发展速度很快。年加入后,中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连续年保持了大概%的增长率,年第一次中国的对贸易额超过了万亿美元。这种的贸易规模的变化使中国的工业化加快发展,带动了技术为主的产业升级,不仅纺织、轻工、家电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
16、产业出口竞争力更强,信息通信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逐渐提高。而且中困的潜力吸引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年进出口的结构进一步改善,质量也提高,中国政府丌始了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了解决中国贸易不平衡问题,提高出口商品结构。年世界经济情况不好,中国也受到影响,国际市场的需求减少。年下降的出口总额反映那种的事实。但是中国政府及时采取对策,为了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实施多方面改善计划,提高对几个部门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该措施取得了显著成就。年随着世界经济情况逐渐恢复,中国政府政策的效应更明显,中国企业竞争力也提高。年贸易进出口数值比去年大幅增长。中国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在中国外贸发展上出现积极变
17、化,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贸易商品结构变化贸易商品结构反映出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情况,资源情况及该国政府的政策方向,分析贸易商品结构是必要的。所以我以下首先分析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中国产品结构的变化年一年,中国商品结构有两次的重大变化。第一次变化是年服装和纺织品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的主导出口商品,纺织品所占的比重最大。这表明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从资源密集型为主的转变成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结构。第二次是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变成了中国的主导出口商品。这是中国贸易结构又一次巨大的变化,从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变成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单位:亿美元,%表?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年份出口
18、 出口出口 出口 出口比重 比重 比重 比重 比重金额 金额 金额 金额金额初级. . . . .产品. . . . . .制成品. . . .机电. . . .产品注:指纺织品,服装,鞋类的合计数。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计算。从表?, 可以看出年中国出口的商品结构变动有明显的变化,年份的出口商品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这是表明在中国政府实施出口主导的战略下,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快速增长,使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年初级产品出口总额亿美元,制成品的出口总额亿美元,两者所占的比重差不多。但是年的变化很显著。年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超过%,:刀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到.%。 年工业制成品的
19、比重上升到.%。在政府的政策下,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的出口主导产品。.?中国产品结构的变化年中国加入以来,贸易规模迅速增长。从年丌始,在中国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为%以上。中国工业制成品所占出口的比重很高。一般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的出口平均比例:,发达的国家平均比例:,中国的平均比例大概:。再有从图,可以看出初级产品所占的进口比重也逐渐上升,这是因为国内需求强劲和国际市场相应价格高位运行。图 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情况资料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中国进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的比重这么高,表示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是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其中机电产品总额中还占据一半,高新技
20、术产品还未成为中国出口主导产品。仍然纺织品所占的比重相当。虽然高新技术产品不是出口主导产品,但是最近中国那种产品出口速度较快。中国政府实施“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抑制政策,所以年起那样的产品出口比重下降。比如焦炭,钢材,电石,农药等生产能耗高、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其出口比重快速下降。此外,中国贸易结构方式也同趋合理。中国贸易结构方式也有变化。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比重逐渐减少,相反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方式的出口在增加的趋势。?垒”一 一?一 一 ?一一卜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一其它贸易.一?母图? ?中国出口商品中各种分贸易方式的比例 单位:%资料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年版的数据计算。总
21、而言之,中国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出口的商品中高附加值产品所逐渐把更多种类的高技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中国出口产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品的图际竞争力也逐年提高。此外,中国的贸易方式也在不断优化。第三章中韩贸易结构的变化.中韩贸易发展过程由于中韩两国地理的条件、文化背景以及经济结构的互补性,所以从很早以前两国的关系就很紧密。年月同,中国与韩国正式建交后,两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我们看一下中韩两国的贸易发展的演变,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年以前,当时两国贸易以民间贸易为主的,贸易规模很小。第二阶段是年,年月两国签订了中韩投资保障协议,月中韩正式建交,月双边贸易协定生效。这些成了两国间贸易保持
22、强劲增长的基础。第三阶段是从?年,年中韩贸易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两国的贸易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第四阶段是从年,这时期是两国的贸易增长速度很快,中国成为韩国的第一贸易伙伴。对韩国来说这是很大的变化,因为之前韩国的第一贸易伙伴一直是美国。韩国也成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国家以及第三大进口国家。中韩两国贸易这样大的发展的原因是中国国内的需求增加和韩国对华投资需求的增加的双重作用的影响。第五阶段从年至今,年两国贸易总额达亿美元,.首次超过了亿美元。但是年年末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又使两国贸易受到很大冲击,韩国对中国贸易顺差规模下降了。至年,两国贸易总额为亿美元,进出口额都是负增长。但韩国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贸易 结构 变化 及其 韩国 对策 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