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内涵及其政策意义.doc
《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内涵及其政策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内涵及其政策意义.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内涵及其政策意义 欢迎到访我的主页: 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内涵及其政策意义 【作 者】张小蒂/李风华 【作者简介】张小蒂,浙江大学教授,国际贸易系主任 李风华,浙江大学外经贸学院95级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传统贸易理论一向以古典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国与国间贸易存在的原因。但这已不足以解释战后国际贸易的现状。新贸易理论则认为规模经济的存在才是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这是由于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该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相异产品等理论构筑了新的理论模型,并主张政府干预贸易的管理贸易政策。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外贸政策的制订和外贸战略的规划有一
2、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管理贸易 80年代以来,为实现贸易政策的自由化,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对本国贸易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是,一些发达国家此时却面临为改善国家福利而偏离中性贸易政策的要求。这种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相联系的。 新贸易理论是在战后国际贸易发生诸多变化的背景下,人们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反思的必然结果。它补充和发展了传统的贸易理论,更加切合了国际贸易的实践。本文拟从新贸易理论的形成过程出发,揭示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内涵,并进一步探讨其政策意义。 一、新贸易理论的形成 西方贸易理论一向由古典的比较优势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占统治地位。由于坚持规模报酬不变、各国需
3、求偏好相似及完全竞争的商品与要素市场等假定,古典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决定价格,从而对一国采取限制贸易及保护贸易措施持批判态度。 但是,战后国际贸易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却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点,现实的变化使传统的贸易理论日益显露出其缺陷,它显然无法解释贸易量、贸易构成、公司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量与作用,以及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P 克鲁格曼,E 赫尔普曼,1985)。 针对传统贸易理论的上述不足,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新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克西特(A Dixit)、埃西尔(W Ethier)、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赫尔普曼(Elhanan He
4、lpman)、格罗斯曼(G Grossman)、斯宾塞(B Spencer)和布兰德(J Brander)等人。这些学者大多深受哈佛传统的影响,在理论研究中关注市场结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在现实经济中完全竞争状态并不是最优的,规模经济尽管对市场结构的竞争性有一定损害,但仍是有益的。他们主张经济的有效竞争,认为要实现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的有效结合,需要进行政府干预。 19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J Stiglitz )发表了一篇题为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的论文,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由于生产中存在规模经济,产品的品种应是越少越好,但
5、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由于消费者喜欢多样化的消费,则应有多样化的产品供给,这样就要求在二者之间达到适度的平衡。 根据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所发展的D S效用函数,商品被描述为一种可以不断细分层次的系统。若生产中存在规模经济,则均衡会使每一厂商生产一种与众不同的产品,从而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局面。他们认为,这种均衡虽然是次优的,但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利用。由于国际贸易能够导致统一市场规模的扩大,从而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消费更为多样化和更廉价的商品。所以,从这一角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即使不存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也可以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首先将D S效用函数应用于国际贸易理论
6、的研究之中。他建立了一个主要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比较优势或要素禀赋差异引致贸易的模型,认为对递增规模报酬的研究应成为贸易理论的核心。作者在此模型中提出的假定主要有:(1 )递增的规模报酬是内在于厂商的;(2)市场结构可以划分为可竞争市场、 古诺寡占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三种类型,但又揭示了这种划分并不妨碍结论的有效性;(3)垄断竞争分析方法适用于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研究。 基于以上假定,克鲁格曼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1 )即使两国间没有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也会由于经济规模差异而产生国际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形成;(2)由于存在规模经济, 公司不再遵循边际定价原则,国际贸易中广泛存
7、在进入壁垒、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中存在的垄断利润可以从国外获得,这一结论部分地解释了当前世界贸易中初级产品生产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事实;(3 )在贸易商品数目多于要素数目时,两国商品生产和贸易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生产模式可能是完全由偶然性的历史因素和政府计划所决定的。 1981年,克鲁格曼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这一著名论文,进一步对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相似产品之间的贸易及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等进行了考察,并建立了一个贸易模型。克鲁格曼通过考察得出结论:当国家间越来越相似,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变为不完全竞争,达到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时候,规模经济就取代要素禀赋的差异成为推动国际
8、贸易的主要原因了。这样该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假定和规模收益不变假定,把新贸易理论提升到基础理论的高度,使其适用性进一步增强。 1979年,经济学家W 埃西尔在其著作国际性成本递减与世界贸易中用迪克西特与斯蒂格利茨的方法分析了一个规模经济与机器种类多样化两难的问题,成功地解释了生产率、贸易依存度和机器种类数同时增加的问题。这一模型启发罗默与格罗斯曼进一步发展出了著名的内生增长模型。 另外,迪克西特、诺曼(Norman )、兰开斯特(Lancaster)、 赫尔普曼和埃西尔都分别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引入贸易模型之中,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新贸易理论的若干观点。 1985年,
9、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书出版,它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迪克西特、巴格瓦蒂语),该书综合了各种新的贸易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系统化的分析框架。在分析中广泛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和寡占理论来解释公司行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实现了新的理论突破。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新贸易理论的正式形成。 二、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内涵 新贸易理论是通过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与发展而提出的。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书指出:传统的贸易理论完全用国家间的差异,特别是它们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来解释贸易。这意味着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有相反的关系。然而,事实上,世界贸易的将近一半是在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工业国家之间进
10、行的。传统的贸易理论对于大规模的产业内贸易是难以解释的。 和传统贸易理论相比,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并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相异产品等概念和思想来构筑新的理论模型,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其在理论内涵和政策主张方面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在一个规模报酬并不总是不变的、以及市场并不总是完全竞争的世界中的贸易进行分析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只有当国家间存在要素禀赋和技术差异时才会产生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是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必要前提。新贸易理论则认为,传统的贸易理论仅适用于完全竞争和规
11、模报酬不变的情况,当市场结构发生变化,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但是,新贸易理论并未完全否定传统理论,而是认为传统理论仍然是好的并仍有生命力,但它的适用范围已大大缩小了。 2.明确区分了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并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考察。 新贸易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即使在各国的嗜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相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3.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 传统的贸易理论并未对
12、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的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参与贸易的各国都能从中得到好处。而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递增的潜在的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经济学家格雷厄姆(F Graham)指出,当贸易导致资源从规模报酬递增产业转移到规模报酬递减产业时,国内生产总值将会下降。在此基础上,肯普(M Kemp)和根岸隆(Takashi Negishi)证明,只有在贸易导致规模报酬递增产业扩张而规模报酬递减产业收缩时,一国才能从贸易中得益。 4.把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不仅讨论技术变动对贸易模式和一国福
13、利的影响,也考察了国际贸易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新贸易理论认为,技术变动的源泉有二:一种是主动的、经过专门研究开发而产生的,这种技术变动是一种革新(Innovation),它一般是R amp;D的结果。另一种则是被动的、 通过贸易等经济行为接受技术外溢(Spillovers)而学来的,称为干中学。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技术进步只是指通过接受技术外溢学到了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行业内还是行业间,都普遍存在着技术外溢的情况。 新贸易理论揭示了干中学、技术革新与国际贸易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认为一国要维护或塑造其竞争优势,改善贸易地位,必须积极接受技术外溢,同时努力促进本国技术革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贸易 理论 形成 内涵 及其 政策 意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6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