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oc
《国际贸易论文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论文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曲如晓,韩丽丽(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工商管理论文)学院,北京100875)摘要: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要素禀赋、竞争力、技术等因素常常被用来诠释贸易发展的重要缘由,而文化作为影响经济、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作用一直没有被量化且被人们所忽视。利用毕达哥拉斯理论合成方法对中国与41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文化距离进行测度,然后以19922009年间中国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文化贸易数据为样本,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检验文化距离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流量产生影响,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文化产品的贸易流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与贸易对象国之间较大
2、的文化距离会阻碍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关键词:文化距离;文化产品贸易;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流量在过去的十年增长极快,已然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由于文化产品涵盖了本国的风俗传统、价值取向、信仰文化等信息,其国际贸易相当于各国间文化与信息的交换,从而有利于国家间有关消费者偏好、市场供求、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交易惯例、商业机会等信息的相互了解。文化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最重要特征,对人们的心理、思维、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整个贸易和经济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快速发展,2009年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额比1992年增长了近三十倍,具有文化异质性的国家间的
3、贸易往来趋于频繁,甚至超过了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那么,在现实中,文化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文化产品贸易流量产生影响?近年来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与文化距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通过测度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文化距离,进而对中国文化贸易流量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文化产品贸易与文化距离之间的关系。一、文献综述有关文化距离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已有不少国外学者进行了研究,在这方面比较著名的有Boisso和Ferrantino(1997)、Guisoetal(2005)、Lindersetal(2005)、Tadesse和White(2007)。但是,学者们关于文化距离对于贸易
4、的影响效果尚未达成共识。一些学者通过相关研究指出,文化距离与贸易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Hofstede(1980)对92个国家的文化进行了四维测量;Larimo(2003)在Hofstede提供的文化距离,以及Kought和Singh发展的文化距离的混合指数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国家间文化差距越大,企业组织和管理行为越会出现较大的不同,企业或许会发现将母国的实践行为转移到文化差距比较大的国家是困难和耗费财力的,因此将更多地采用文化产品的直接出口;Guiso等(2005)利用调查数据,建立了一个基于国外民意调查关于相对诚信(诚信教育论文)的测量方法,并研究了欧盟16个成员在19701996年的数据,指
5、出文化距离和贸易之间的正向关系;Linders等1(2005)指出,文化距离越大,贸易量越多,因为企业相比于在别的国家直接生产而言,更倾向于通过出口来服务文化距离存在差距的市场。相反,有些学者的研究则证明了文化距离对贸易的负面影响。Boisso和Ferrantino(1997)运用语言距离作为文化距离的一种代表,使用引力模型对1960198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文化差距和贸易间存在负向关系,并指出语言不一致性越大,贸易流量越小;Tadesse和White(2007)指出,文化距离越大,越阻碍贸易的发展。可以看出,以上研究大多只关注于文化距离与货物贸易之间的关系,而文化产品的贸易与文
6、化距离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与41个主要贸易伙伴间的文化距离进行测度,并利用19922009年的双边文化贸易流量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文化距离与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之间的关系。二、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概述通常意义上说,文化产品是指携带重要文化成分(例如有关原产国的消费者偏好、交易惯例及商业信息)的一类商品。这种文化成分被目的国的消费者以两种可能的方式所吸收:一是增加对有关原产国市场的认识;二是转移他们的消费偏好,从而更偏好原产国的产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把文化产品定义为“传播思想、符号和生活方式的消费品,能够提供信息和娱乐,进而形成群体认同
7、并影响文化行为”。2005年,UNESCO对文化产品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并将核心文化产品和相关文化产品用文化内容的概念区分开来。其中,核心文化产品主要包括文化遗产、书籍、记录媒体、视听媒介等,相关文化产品包括设备、建筑图纸贸易和贸易广告材料等。本文所界定的文化产品的范畴是: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产品的定义,且需要满足被外国居民消费的文化产品有可能会增加他们对于同一国家其他产品的需求这一条件。根据这一界定,将UNESCO有关文化产品定义中的文化遗产及视觉艺术,例如收藏品、古董、绘画作品等排除是合理的;也要剔除UNESCO分类中相关文化产品中的设备、支持材料以及建筑图纸贸易等,主要用于创造、生产
8、和传递文化内容的部分,例如乐器、电视和收音机等。同时,本文把含酒精的饮料这一产品列入文化产品范畴,并当做是农产品和食物类产品的代表。尽管UNESCO没有把含酒精的饮料界定为文化产品,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出口国来说,农产品和食物类产品也有相当大的文化成分。因此,本文的文化产品包括以下几类:含酒精饮料、视听媒介、书籍、报刊、贸易广告材料和记录媒介。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也逐步加快,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总体来看,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搜寻及整理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的文化产品贸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2:其一,出口市场集中。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市场比较
9、集中,高收入国家是中国文化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分类数据整理可得,2009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十大贸易伙伴分别是美国(占3359%)、中国香港(占2221%)、德国(占1104%)、荷兰(占621%)、英国(占590%)、日本(占406%)、澳大利亚(占278%)、韩国(占223%)、加拿大(占136%)和新加坡(占114%),35大贸易伙伴约占中国当年文化产品出口额的90%。其二,出口增长速度快。自1992年到2008年,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额一直呈上升趋势,2009年有所下降。2008年,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额比1992年增长了约40倍。其中,2002年出口额增长突出,增
10、长率达13%,中国也由此迈入文化产品出口大国的行列。其三,出口占比较小。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迅速3,但文化产品的贸易额在全国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绝对数额在逐年增加,但20022007年,其占全部商品出口额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态势,而最高份额均在1%以下,所占比例较低。三、文化距离的度量文化被定义为一种共同习惯、信仰、习俗、态度、准则和价值观的混合物。文化距离则是指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人们享有的准则和价值观的不同程度。因此,文化距离可用来区分两个国家之间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信仰。本文在Hofstede文化维度的四维测量指标的基
11、础上,利用毕达哥拉斯定理进行加权合成,计算出中国与41个国家和地区间的综合性的文化距离指标。1文化维度的选取指标最早对文化距离进行测度的是霍夫斯泰德,他通过对遍布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00名IBM员工在1968年和1972年自我完成问卷的收集整理,用32个与工作相关指标的量表来完成对各个维度数值的测量,比较出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文化上的差异。霍夫斯泰德在跨文化研究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对后来学者从事跨文化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根据霍夫斯泰德的研究,文化可以用权利距离、规避风险、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和女性以及长期倾向性等五个维度来区分国家之间关于价值和道德方面的差异,这涉及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论文 文化 距离 中国文化 产品 贸易 影响 实证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