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的适用性.doc
《地源热泵的适用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源热泵的适用性.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源热泵技术的适用性方肇洪1. 地源热泵的原理和分类以建筑物空调(包括供热和制冷)为目的的热泵系统有许多种。这种热泵系统的一个热源是建筑的内部环境,另一个热源是建筑外的环境。按建筑外环境的介质的特点来分,通常把它们分为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两大类。空气源热泵以室外空气为一个热源。它的系统简单,初投资较低,但在冬季寒冷天气时热泵的效率大大降低,应用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另一种热泵利用大地(地下岩土、地表水、地下水)作为热源,可以称之为“地源热泵”。离地表15 m以下的地层中在未受干扰时常年保持恒定的温度,远高于冬季的室外温度,又远低于夏季的室外温度,因此地源热泵可克服空气源热泵的技术障碍,且效率大大
2、提高。此外,地源热泵系统在冬季通过热泵把大地中的热量升高温度后对建筑供热,同时使大地中的温度降低,即蓄存了冷量;夏季通过热泵把建筑物中的热量传输给大地,对建筑物降温,同时在大地中蓄存热量。这样在地源热泵系统中大地起到了蓄能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空调系统全年的能源利用效率。地源热泵(Ground Source Heat Pump)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它包括以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岩土作为热源和热汇的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地表水热泵(Surface Water Heat Pump)、地下水热泵(Ground Water Heat Pump)和地埋管地源热泵(Ground-Coupled
3、Heat Pump)系统。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我国的一些文献中称为“土壤源热泵”,或直接称为“地源热泵”;在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36-2005)中规定的术语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11、地下水热泵系统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处,地下水的温度几乎是恒定的,略高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因此地下水热泵的效率大大高于空气源热泵,而且它的工况不受室外空气温度的影响。但它的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首先,这种抽取地下水的热泵系统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为先决条件;如果地下水位较低,水泵的耗电量增加,也将大大降低系统的效率。此外,虽然理论上抽取的地下水将回灌到地下水层,但在很多地质条件下回灌的速度大大
4、低于抽水的速度,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流失。即使能够把抽取的地下水全部回灌,怎样保证地下水层不受污染也是一个棘手的课题。2005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地源热泵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地下水热泵系统抽取的地下水需100地回灌到同一个含水层。实际工程经验表明对于大多数地质条件100回灌是很难实现的。再就是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地面下陷,可能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以及引发其他地质灾害。欧洲和北美国家对采用地下水热泵技术都有严格的立法限制。我国总体来说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地下水热泵系统在我国经过近十多年的上升发展趋势以后,其局限性也已被更多地认识。因此推广这种地下水热泵技术应慎重。1.2、地表水热泵系统地表水热泵就是
5、利用江、河、湖、海中的地表水作为热泵机组的热源和热汇。当建筑物的周围有大量的地表水体可以利用时,可通过水泵和输配管路将水体的热量传递给热泵机组或将热泵机组的热量释放到地表水体中。近年来,利用污水处理厂的经处理的二次水或直接利用原生污水的热泵系统也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类热泵系统就其特点来说也可归于地表水热泵系统。地表水热泵系统的一个热源是河溪、湖泊或近海中的地表水。在靠近江河湖海等大体量自然水体的地方利用这些自然水体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是值得考虑的一种空调热泵的型式。当然,这种地表水热泵系统也受到可以利用的地表水资源条件的限制。此外,由于地表水温度受气候的影响较大,与空气源热泵类似,当环境温度越低时
6、热泵的供热量越小,而且热泵的性能系数也会降低。一定的地表水体能够承担的冷热负荷与其面积、深度和温度等多种因数有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这种热泵的换热对水体中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需要预先加以考虑。根据热泵机组与地表水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将地表水热泵分为两类:即开式地表水热泵系统和闭式地表水热泵系统。开式地表水热泵系统和地下水热泵系统近似,即从水体底部将水通过管道和水泵输送到热泵机组中,进行热量交换后,然后通过排水管道又将其输送回地表水体中。闭式地表水热泵系统就是通过放置在湖中或河流中的换热器与热泵机组连接,吸热或放热均通过换热器内的循环介质进行。当热泵机组处于寒冷地区时,在冬季制热工况时,置于水
7、体内的热交换器内应采用防冻液作为循环介质。在开式地表水热泵系统的供冷工况中,地表水的作用与冷却塔近似,而且不需要消耗风机的电能,因此初投资比较低。开式系统存在的最大缺点是热泵机组的结垢堵塞问题。在冬季制热模式时,当湖水温度较低时,机组换热器会有冻结的危险,因此开式系统只能用于相对温暖气候的地区或热负荷很小的寒冷地区的供热。与开式系统相比,闭式地表水热泵系统的优点是机组结垢的可能性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在热泵机组换热器内的循环介质为干净的水或防冻液;另外闭式系统湖水环路循环泵的耗电量明显低于开式系统。地表水热泵系统的特点与空气源热泵相似,即环境热源的温度均随室外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当室外温度降低时,热
8、泵的供热量及效率也随之降低,而此时所需的热负荷确增加。因此,在极端情况下,机组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而且采用地表水热泵系统需要一定的自然水体,这也使得地表水热泵系统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海水源热泵已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在我国大规模应用海水源热泵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技术方面的主要困难在于海水对设备的腐蚀以及海洋生物在管道中滋生引起的堵塞。此外,在北方地区(例如大连、青岛)由于冬季海水的温度较低,因此系统的效率较低;大规模的取水构筑物也增加了系统的初投资。1.3、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岩土作为热源或热汇,它是由一组埋于地下的高强度塑料管(地埋管换热器)与热泵机组构成。在夏
9、季,水或循环液通过管路进行循环,将热泵释放的热量排到地下岩土层;冬季循环介质将岩土层的热量提取出来经热泵释放给室内环境。由于较深的地层在未受干扰的情况下常年保持恒定的温度,远高于冬季的室外温度,又低于夏季的室外温度,因此地源热泵可克服空气源热泵的技术障碍,效率大大提高,且又不受地下水资源的限制,它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布置形式的不同,地下埋管换热器可分为水平埋管与竖直埋管换热器两大类。水平埋管方式的优点是在软土地区造价较低,但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通常不太适合中国地少人多的国情。竖直地埋管换热器也就是在若干竖直钻孔中设置地下埋管的地埋管换热器。由于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具有占地少、工
10、作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已成为工程应用中的主导形式。竖直埋管的方式的钻孔直径通常为0.110.15m,深度40150m;在钻孔中插入高密度聚乙烯(PE)的U型管,然后用回填材料把钻孔密封,再把各U型管连接成地埋管换热器。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关于地下水热泵和地表水热泵系统将在其他章节中论述;以下将讨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和应用。我国的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借鉴了欧美的先进经验,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先是进行理论和实验室研究,2000年以后开始小规模的示范。该技术在我国的实际应用起步比较晚,大体从2005年起才进入商业应用阶段。但是由于节能和环保两大主题的要求和政府的大力推动,地埋管地源热泵技
11、术在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国每年的应用总量和单个项目的规模都已经大大超过欧美的应用地源热泵技术的主要国家。基于这样的背景,以及我国特有的国情,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也显示了一些独特的特点。利用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可以为建筑物提供冷量和热量,达到供暖和空调的目的。它的效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源热泵利用清洁的电能实现供热和空调,废除了污染严重的中小型燃煤锅炉。在大型的火电厂中,由于便于采用先进技术,不但能源的利用率提高,而且可以做到对有害气体进行严格集中处理,使SO2, NOX的排放量大大减少,有效改善城市中的大气环境。在我国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技术的一个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废除燃
12、煤锅炉房,改善大气环境,这是与发达国家不同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应用地源热泵技术的首要的对象是寒冷地区没有合适热源的建筑物。应该指出,采用热电联产技术的城镇集中供热方式本身也是一种成熟的节能技术,鉴于我国的特点,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集中供热仍将是我国寒冷和严寒地区解决城镇供热需求的基本手段。(2)地源热泵系统机组效率高,节省运行费用。地下岩土的温度全年比较恒定,在夏季地下岩土温度比室外环境空气温度低,因此是热泵很好的冷源;在冬季地下岩土的温度远高于室外大气温度。因此,在冬夏两种工况下热泵的性能系数都高于空气源热泵。采用地源热泵供暖的费用约为采用电锅炉供暖的1/3。地源热泵系统夏季将室内多余的热量释
13、放给地下岩土层蓄存起来,冬季再将热量从地下抽取出来送到室内。这样,地源热泵系统利用了地下岩土作为蓄热体,能量循环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供热空调节能技术。由于地源热泵系统节能高效的特点,供热和空调的运行费用会有明显的降低。与传统的供热空调系统相比,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所增加的初投资可以在3-7年内收回。(3)传统的空调系统通常需分别设置冷源(制冷机)和热源(锅炉)。地源热泵既可供冷,又可供暖,一套设备代替了原来的锅炉和制冷机两套系统。热泵机组同时还可提供生活热水,因此一机多用,节省了建筑空间及设备的初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源热泵系统特别适合于同时有供热和供冷两种需求的应用场合。(4)由于地
14、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取消传统空调系统的锅炉和冷却塔,因此不影响建筑的外观。这对于重视建筑本体和环境美观的场合,例如标志性建筑和历史性建筑等,可以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5)对于电力系统来说,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实现供热和制冷,由于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系数(特别是与直接电采暖相比),因此可以缓解冬夏两个供电高峰;而且由于冬夏的供热和空调都采用电力,因此电力系统全年的运行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这也是在美国地源热泵的研究得到电力公司大力支持的一个原因。与任何实用技术一样,应用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也有它的限制条件,因而有它的适用范围。这些限制条件主要是:(1)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较高仍然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主要障
15、碍。地埋管换热器可以看作是一种蓄热式换热器,但地下岩土不是热的良导体,因此为了满足建筑的冷热负荷,往往需要很大的传热面积。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设置地埋管换热器增加了初投资。埋管的费用与地质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硬岩或砾石层等复杂地层中钻孔的费用可以比在土层中钻孔的费用高5-10倍。地埋管换热器的投资可占整个建筑供热空调系统初投资的1/31/2。与传统的锅炉(热网)加冷水机组的供热空调系统相比,或与空气源热泵系统相比,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稍有增加,约10-40%。而与单纯的集中供热或燃气锅炉供热系统相比,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就要高出1-2倍。具备供热和供冷两重功能但初投资偏高,这就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源热泵 适用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