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工贸易论文加工贸易的论文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摘要:产品内分工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经济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加工贸易是一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本文从产品内分工的相关理论出发,在对我国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数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 加工贸易 结构升级 随着FDI的增长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布点,传统意义上的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被打破,国际分工由产业间、产业内深化到产品内部,产品内分工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这种新型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作为我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方式加工贸易,经过30多年的发展,
2、在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加工企业仍处于价值链底端的生产环节,竞争力比较强的依然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环节上。所以,基于产品内分工理论探讨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产品内分工理论 产品内分工虽然是一个比较新的理论概念,但是与之相关联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国外经济学领域对该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分割价值链”、“生产非一体化”、“零散化生产”、“外包”等都是于之相关联的概念,而“产品内分工”这一概念则是1997年Ardnt首次明确提出的。国内对于产品内分工的研究起步较晚,
3、但是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的日益加深,一些学者在对价值链的分析,对国际分工深化的研究,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对产业模块化生产网络问题的研究等等,都从不同角度涉及并丰富了产品内分工的相关内容,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其核心内涵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地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 在理论研究之外,还有很多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实证方法,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品内分工程度的测度,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海关统计数据进行度量,直接计算出零部件贸易的数据。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加工贸易间接的度量。这种
4、方法是围绕着“跨境外包”展开的,通过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设计某些指标来衡量产品内分工的程度;第三种方法也涉及中间品进口的计算,具有代表性的是Hummels,Ishii,Kei-Mu Yi(2001)提出的方法。他们运用投入产出法,通过数据的处理定义“垂直专业化比率”(Vertical Specialization(VS)share)这个变量,用它来测度一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这也是本文用于衡量产品内分工程度的主要依据。 2 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现状考察 1978年珠海市签订了第一份加工贸易协议,自此我国的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
5、,我国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增长缓慢,具有竞争优势的仍然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装配环节。下面从两方面进行考察: 2.1 数量分析 目前,我国对于产品内分工程度的衡量多采用Hummels,Ishii,Kei-Mu Yi(2001)的方法。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的统计,所以可以用加工贸易的数据计算我国的产品内分工规模,即VS=加工贸易进口额,并用(VS/总出口额)的数值来代表中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 从表1对中国参与产品内分工跨期数据的比较看出:自1980年以来,中国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呈现上升的态势,从1980年的0.056上升到2006年的0.332,这与世界产品内分工的发
6、展趋势是一致的。其中,自1990年开始,中国产品内分工的指标稳定的上升。1998年开始,这一指标有所下降,直到2003年才稍微有所上升,之后三年时间这一指标稳中有升,奇怪的是2006年产品内分工指标明显的下降了。以上的变化可以用两方面的原因进行解释:一方面我国利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致使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趋于稳定,加上中国得天独厚的投资优势,跨国公司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由FDI带来的经济效应促使中国从产品价值链的中间产品部分向最终产品推进,造成中国产品内分工形式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发展壮大,跨国公司更倾向于把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于一国国内,在国内达到规模经济,而本文中
7、测度的只是国际范围内的产品内分工,这样就有可能降低中国产品内分工的程度。 2.2 结构分析 为深入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在产品内分工中的结构,首先要将贸易数据分为四大类:初级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其他产品;其中,又将中间产品分为零配件和半制成品,最终产品分为消费品和资本品。这种方法按照商品的主要用途进行分类,容易把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加以区分。本文参照Franoise Lemoine和Denizu Nal-Kesencl(2002)年对中国1997年和1999年数据的分析,通过计算2003年的相关数据,对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结构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 从选取的三年数据的比较来看,在进口方面
8、:中间投入品的进口在总进口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大约为2/3,其中又以半制成品的进口为甚,而零配件的进口在中间投入品进口中占的比例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最终产品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大约为1/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我国主要是进口中间投入品进行加工装配。 出口方面,和进口的情况呈现相反的趋势。最终产品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三年的数据都保持在60%以上,消费品的出口在其中占较大比重,但略有下降的趋势,而资本品比例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变。中间投入品的比重保持相对稳定,其中零配件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而半制成品的比例则呈现下降
9、的趋势。 从对贸易余额的贡献可以清楚地看到,最终产品对于我国的贸易余额具有显著的正向贡献,其中尤以消费品的贡献为大,而资本品呈现轻微的负贡献。但是,中间投入品对贸易余额的贡献则为负数,而且数值较大。 3 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加工贸易的国际经验显示,随着一国或一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加工贸易会逐步实现从产业、技术到发展模式的升级转型。日本、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等都经历了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升级,并逐步培育自有品牌、自主技术和市场营销能力的过程。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的数量和结构分析,本文试图提出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对策。 第一, 充
10、分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多数行业的技术密集度有所提高,但总体而言,廉价的劳动力依旧是中国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充分发挥这一要素禀赋优势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也就是说要依照国际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业的路径,加快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 第二,不断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产品内分工框架下,发达国家占据全球产业链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环节,而发展中国家只有在产品内分工链条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由此可
11、见,中国通过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内分工,从简单的组装活动开始,利用不同工序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从而使加工贸易的结构优化。 第三,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提高产业关联度。 加工贸易的很多原材料、中间品不能国产化,配套产业发展跟不上加工贸易发展速度,从而导致加工贸易在我国境内的加工链条无法延长,产业关联度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需要对加工贸易的税收规定作合理修订;其次,使得加工的产品能在我国境内进行转厂深加工;再者,要发展配套产业。 参考文献: 1Sven W.Ardnt.Globalization and the open economy.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1997,8(1). 2Hummels and Rapport.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and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 3卢锋.产品内分工: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2004005 2004-05. 4高越,高峰.垂直专业化分工及对我国的分工地位.国际贸易问题,2005(3). 5隆国强.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0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