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doc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课程介绍一、课程的设置、性质及特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是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等专业的必考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掌握、理解和应用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门课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除了全面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外,还要学会运用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在考试中才会有出色的表现。二、教材的选用
2、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所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该书由冷柏军教授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三、章节体系1、全书共18章,主要分为理论(第一章至第八章)和实务(第九章至第十八章)两大部分。2、理论部分的顺序安排: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分工的发展(实践、理论)贸易条件贸易政策贸易政策措施(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贸易条约和协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3、实务部分的顺序安排:国际贸易交易磋商国际贸易术语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品名、品质、数量、包装、检验)货物运输(运输方式、单据)运输保险(风险、保险)货款的收付(支付工具、支付方式)贸易争议的处理与预防(索赔、不可抗力、仲
3、裁)商务谈判(准备工作、各国商人谈判风格)进出口合同的履行(出口、进口)国际贸易方式(包销、代理、招标投标、拍卖、寄售、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第一章 导论一、重难点串讲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一、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考点)都是反映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对外贸易额是以货币表示的进口额与出口额,对外贸易量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和出口额。二、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区别在于统计进出口的指标不同,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专门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标准。三、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
4、活动对生产国而言是间接出口,对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进口,对第三国而言,是转口贸易。四、贸易差额出口大于进口,称顺差或出超;进口大于出口,称逆差或入超;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五、对外贸易依存度(考点)公式: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对外贸易额(进口或出口或进口+出口)/该国GNP或GDP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该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越小,依存度越大,对外开放的程度越大,反之越小;历年真题(2009计算)2006年,中国的出口额是1万亿美元,进口额是8千亿美元,中国的GDP是21万亿元人民币,全年的平均汇率是7.6人民币元/美元,试计算2006年中国的对外贸易系数(对外贸易依存度)。(计算结
5、果保留整数)答案:对外贸易系数= 一国对外贸易额/该国GDP对外贸易额=该国一定时期国际分工一、重难点串讲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一、国际分工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深化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地理大发现,殖民地的开拓)形成阶段(英国的产业革命,资本生产体系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 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 发展阶段(第二次产业革命)深化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年真题(2008多选)二战后国际分工发展的特点有( ABCD )A工业国之间分工居于主导地位B各国工业部门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资本流动,跨
6、国公司的发展是重要力量;上层建筑起推进或延缓作用。历年真题(2008单选)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C )A跨国公司 B自然条件 C社会生产力 D上层建筑第三节 西方国际分工学说介评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结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结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不
7、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简言之,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历年真题(2008单选)主张国际贸易中按照“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原则分工的学者是( D )A马歇尔 B俄林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3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结论:(1)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3)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四、弗
8、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说产品创新时期(技术密集型)成熟时期(资本密集型)标准化时期(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相结合)五、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学说:劳动熟练说、人力资本说、技术差距说、产品生命周期说、需求偏好相似说、产业国际交换与贸易条件一、难点串讲第一节 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一、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二者都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而在量上不同,国别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国际价值是由在世界经济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特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就是二者质的同一性和量的差别性的含义。二、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各种因素劳动生产率与国际价值量成反比,劳动强
9、度与价值量成正比。三、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转化形态,国际市场价格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历年真题(2008单选)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是( A )A商品的国际价值B商品的国别价值C商品的质量与包装D商品的国际垄断力量- 4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四、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垄断、经济周期、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商品的质量与包装、商品销售中的各因素、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五、国际“封闭市场”价格包括:调拨价格(也叫转移价格)、垄断价格、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贸易条件一、净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因素贸易条件、
10、双因素贸易条件(考点)1、P44,公式务必记住,计算题必出;2、通过计算结果分析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历年真题(2009计算)以2005年为基期,2006年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2%,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5%,中国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35%,试计算2006年中国的单因素贸易条件,并指出与基期比较,2006年中国的单因素贸易条件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计算结果保留整数)答案:单因素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102%/105%)*135%=131%以2005年为基期,基期系数为1,比较后,其结果大于1,表明该国200
11、6年单因素贸易条件是改善了;二、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法则结论:P50三、提供曲线(也叫相互需求曲线)是由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结论:P51第四章 贸易政策与理论一、重难点串讲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基本因素:政策主体各国政府;政策客体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政策目标;政策内容;- 5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政策手段;重商主义一、重商主义早期为重金主义,也叫货币差额论,晚期称为贸易差额论。贸易政策:(1)早期: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所有货币交易;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代表人物:威廉斯塔福。(2)晚期:货物进
12、出口的管制取代金银进出口的管制;奖出限入,保证贸易出超。代表人物:托马斯孟。历年真题(2008单选)主张“尽可能地多输出少输入,禁止货币出口”的理论是( B )A贸易差额论B货币差额论C幼稚产业保护论D对外贸易乘数论第三节 自由贸易一、贸易自由化表现、特点:P65二、管理贸易管理贸易政策兴起于八十年代中后期,是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是有组织的自由贸易。 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原因:1、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2、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3、发达国家竞争优势发展不平衡。4、地区经济贸易集团的发展。5、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要求。6、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要求对贸易进行协调管理。7、关贸总协定的实
13、践。实现的机制:1、通过国际会议对贸易进行意向性的管理。- 6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2、地区贸易集团通过条约、协定和建立超国家机构对地区贸易进行管理。3、通过多边政府协定和组织对参加方的贸易关系进行管理。4、通过具体的商品协定和生产国组织对具体商品进行产、销、价格管理。5、通过标准化对国际贸易行为、商品规格、质量进行管理。6、通过双边政府贸易协定或协议协调和管理双边贸易关系。7、各国政府加强对贸易活动的宏观干预。三、保护幼稚产业理论(考点) C )A.农业B.已发展成熟的工业C.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工业D.刚刚开始发展但没有国外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工业四、超保护贸易理论代
14、表人物:凯恩斯。特点:P75历年真题(2007单选)主张通过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来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政策是( D )A幼稚产业保护政策 B战略贸易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 D超保护贸易政策五、新贸易保护主义代表人物:英国的高德莱。它是以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为依据,以保护国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为中心形成的一套理论。其政策特点是:- 7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1、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从传统产品、农产品转向高精尖产品和服务部门;2、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3、贸易保护的重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4、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六、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依据普雷维什的保护理论:中心
15、外围论(发达国家为中心,发展中国家为外围)、贸易条件恶化论(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具有长期恶化的趋势,因此外围国家在与中心国家的贸易过程处于不利局面。)七、战略贸易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基本论点是:(1)布郞德-斯潘塞的“以补贴促进出口”论点。(2)克鲁格曼“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论点。(3)“战略支持产业的外部经济效应”论点。第五章 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一、难点串讲第一节 关税措施一、关境和国境的区别:(1)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2)关境大于国境的情况:国家间结成关税同盟,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的领土即成为统一的关境;(3)关境小于国境的情况:某些国家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在这些地方是免税的;
16、二、关税区别于其他税收的特点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是一种间接税(进出口商先垫付,以价格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税收主体是进出口商,税收客体是进出口货物;三、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GSP),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各原则的概念:普遍的是指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非歧视的是指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不受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的待遇。非互惠的是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关税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历年真题(2007单选)- 8 -
1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 普惠制的主要原则之一“普遍的”,其含义是( D )A发展中国家应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B发展中国家应对发达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C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D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四、有效关税保护率有效关税保护率=(进口商品名义关税-原料价格在最终成品中占有的比率*进口原料名义关税)/(1-原料价格在最终成品中占有的比率)历年真题(2009计算)我国某种电器的成品进口关税为20%,其原材料进口关税为5%,进口原材料价值占成品价值的30%,试计算我国对该电器的
18、有效关税保护率。(计算结果保留整数)答案:公式:有效关税保护率=(进口商品的名义关税-原料价格在最终成品中占有的比率*进口原料名义关税)/(1-原料价格在最终成品中占有的比率)则有效关税保护率=(20%-30%*5%)/(1-30%)=18%=26%第二节 非关税壁垒一、非关税壁垒的特点灵活性和针对性、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隐蔽性和歧视性。历年真题(2010单选)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 D )A.间接性 B.增值性 C.普遍性 D.隐蔽性二、非关税壁垒的种类:(1)进口配额制可分为:绝对配额(对进口的绝对数额加以限制,达到限额后不准进口)、关税配额(对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一定时期内
19、,对配额以内的,有低税、免税待遇,超过配额的高关税;)(2)“自动”出口配额制(3)进口许可证制(4)外汇管制(5)进口和出口国家垄断:发达国家主要表现在烟、酒、农产品、武器的垄断上(6)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7)国内税(8)进口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 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9)进口押金制(10)专断的海关估价制(11)进口商品征税归类(12)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三、鼓励出口措施(1)出口信贷:卖方信贷:出口方银行直接资助本国出口厂商向外国进口商提供延期付款;买方信贷: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的银行提供的贷款。(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20、:(3)出口补贴:直接补贴:政府直接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间接补贴: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的财政优惠,如减免税,退税;(4)商品倾销分为:偶然性倾销(公司改营其他业务或销售过季商品,时间短暂),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以低于国贸易条约与协定一、重难点串讲第一节 贸易条约与协定概述一、最惠国待遇条款:1、含义: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2、分类: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单方给予,不求回报),也叫“欧洲式”的最惠国待遇;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要求对方对等地给予),也叫“美洲式”的最惠国待遇。3、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例外,七个方面,记住了例外,也就知道了该条款的
21、适用范围。P162二、国民待遇条款:- 10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串讲讲义 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 D )A普惠制待遇原则 B.特惠制待遇原则 C最惠国待遇原则 D.国民待遇原则第二节 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种类一、通商航海条约是全面规定两国间经济贸易关系的条约。二、贸易协定两个或几个国家之间调整它们之间贸易关系的书面协议。三、贸易议定书是缔约国就发展相互贸易关系中某项具体问题而达成的书面协议。往往是作为贸易协定的补充、解释和修改。四、支付协定两国关于贸易和其它方面债权、债务结算办法的书面协议。五、国际商品协定商品的进口国和出口国为了稳定价格、保证供销而签订的多边协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理论 实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6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