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三)考试小抄.doc
《国际贸易实务(三)考试小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实务(三)考试小抄.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三)”笔记汇总版1、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3、初级产品指那些未经过机器加工或只经过简单机器加工的农林牧渔产品,一般把1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4、工业制成品:指全部经过机器加工的产品,一般把58类称为工业制成品。5、出口贸易:一国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活动。6、进口贸易:一国将外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的活动。7、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指一国各类进出口货物的构成状况。一
2、国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主要由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状况、对外贸易政策等因素决定。它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第五章 主要国际贸易理论8、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一种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各国应集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用这种产品去换取本国的劣势产品,从中获利。9、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使贸易参加国获利。10、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与内容:1)假设:a.人类只有两个国家;b.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第一种商品高于另一国家同种商品价格,第二种商品价格低于另一个国家同种商品的价格。 2)
3、内容:A.每个国家应当只生产它最擅长的商品;B.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11、比较优势的主要内容各国应该按照“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即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可以增加世界产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参与交换的国家也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12、比较优势也是以一系列的假定为前提的。这些假定包括: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生产两种产品;2)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没有熟练与非熟练之分;3)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4)没有运输费用;5)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并在一国国内自由流动,而在国际间则不能自由流动;6)
4、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国际间实行自由贸易;7)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8)不存在技术进步。13、赫俄理论(即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条件: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要素;2)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使用相同的技术,即生产函数相同;3)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规模收益不变,即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4)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国际间则不能自由流动;5)没有运输成本、不存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6)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7)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每个国家的总进口额与总出口额相等。14、如何评价要素禀赋理论?1)从一个国
5、家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人力、土地、资本)出发,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的客观实际情况;2)将价格理论引入国际交换领域,以货币作单位,对商品的货币价格(成本)进行分析,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相比,更接近国际贸易实际;3)赫俄模型的某些假设前提是不符合实际的。如假设两国的生产技术是相同的,排除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15、要素供给比例理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2)商品价格在国内的相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3)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4)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16、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指
6、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俄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17、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几种解释:1)劳动力不同质(劳动效率学说);2)存在人力资本;3)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4)自然资源稀缺;5)要素密集度逆转。18、要素密集度逆转某一特定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19、里昂惕夫之谜及其验证说明的了什么?1)要素禀赋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国际贸易的实际;2)里昂惕夫之谜与要素禀赋理论不
7、是理论上的对立,而是理论与实际的矛盾;3)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实际上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理论前提(假设条件)的修正。20、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具有何种特点?1)产品创新阶段,产品出口到与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2)产品成熟阶段,最初创新国的企业通过出口来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后来则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来保持和扩大对国外市场的份额;3)产品标准化阶段,企业通过对各国市场、资源、劳动力价格进行比较,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产品的生产活动。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21、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要素的密集程度会发生
8、哪些变化?1)在新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制造新产品所投入的要素比例是变动的。2)在产品创新阶段,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3)在产品成熟阶段,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4)产品标准化阶段,价格竞争成为能否占领市场的关键。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丰富可以弥补资本的短缺。这时,产品由资本密集型转向劳动密集型。22、规模经济是指通过大批量生产某种产品而实现单位成本的下降。23、先发优势是指能最终促使一个公司成为某一个产业先行者的经济和战略优势。24、为什么说新贸易理论说明了比较优势确立的一个重要来源?1)新贸易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比较优势是引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而在不完全竞争
9、的状态下,规模经济是独立于比较优势之外的又一引发对外贸易的决定因素;2)从本质上讲,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并无分歧,因为规模经济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生产率,所以新贸易理论实际上说明了比较优势确立的一个重要来源。25、哪些基本变量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1)要素禀赋。一个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所处的地位,这些要素包括参与某一产业竞争所必须的熟练劳动力或基础设施等;2)需求状况。3)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4)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26、政府在增强一国企业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1)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政府的实际作用是下面或负面地影响每个基本变量。2)政府在增强国家竞争优势中起着个别
10、企业无法起到的作用,能为企业创造有利环境。3)政府政策主要是间接影响宏观经济格局,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27、为增强国家的竞争优势,政府应当1)关注特殊要素创造,加强教育、科研文化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建设;2)避免干预要素和货币市场,由市场引导资源流动;3)实施严格的产品、安全和环境标准,迫使企业改善质量、升级技术;4)鼓励持续投资于人力技能、创新和物质资本的目标;5)放松管制,限制垄断,鼓励竞争,实施把垄断法;6)拒绝管理贸易政策和手段,开放市场,鼓励内外竞争,促进企业创新。第六章 国际贸易的环境因素28、国际贸易的环境因素:1)治环境因素;2)经济环境因素;3)会文化环境因素;4)技术环境因素
11、。29、政治环境是指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国际贸易活动的政治因素的集合。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所面临的政治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A、从全球层面考察国际政治环境;B、从国别或地区层面考察当事国或地区政治环境。30、当事国或地区的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当事国或地区的社会性质和政治制度;2)当事国或地区的政治稳定性;3)当事国或地区的有关法律制度;4)当事国或地区的主要外贸政策与措施;5)当事国或地区公众利益集团的发展。31、经济体制指一定生产关系下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具体形式。32、经济体制的类型 1)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是生产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由市场机制所决定的经济体制;2)完全计划
12、经济体制:政府通过集中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产资源的配置和使用;3)混合经济体制:介于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之间。33、据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以及产业结构等特点,将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分为1)农业自给型经济;2)原料输出型经济;3)工业发展型经济;4)工业化国家。34、影响一国的市场规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人口是构成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应注意人口总数、人口增长率及人口的结构状况;2)收入是影响市场规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35、分析一个国家的总体购买力的指标有哪些?其意义?1)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总值,也就是一国居民在国内生产和在国外投资所创造
13、的总收入,它往往决定着一国居民对产品和服务的总的市场购买力和市场结构。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该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该国创造的总收入(它等于GNP减去该国居民在国外的资产收入,加上外国居民在该国的资产收入)。如果把一国市场看做该国的区域,则国内生产总值则能更好地反映该国的市场需求。 3)国民收入:是国民生产总值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再扣除间接工商税,加上政府津贴,即为国民收入。在分析消费品市场时,用国民收入比用国民生产总值好。 4)个人收入:从国民收入中扣除公司所得税、未分配公司利润、社会安全支出、转移支出后,即得到个人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从个人收入中扣除个人直接税和其他费用(如
14、交通工具驾驶执照费)后,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这个指标是进行市场分析的最重要的指标。 6)个人自由支配收入:从个人可支配收入中扣除必需的支出(如食物、衣着、房租、分期付款、保险费等)后的收入。这一指标对于分析非必需消费品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36、为什么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经常以人均收入作为评估一国市场规模大小的指标?1)按人口计算的人均收入,表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现代化的程度和商品需求的构成;2)国民生产总值相差不大的国家,其人均收入可能出现很大的差异;3)有些国家虽然国民生产总值较高,但其人均收入可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37、社会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社会精神财富的结晶,即人们的生活方式、
15、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总称。38、文化环境是指对开展国际贸易活动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文化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有语言、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以及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39、技术环境是指开展国际贸易活动中所面临的、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各种科学技术因素的集合。技术环境可以分为整个世界的技术环境和当事国或地区的技术环境。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40、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的货物、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跨越国界大规模、高速度地流动,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上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的程度日益加深,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进程和趁势。41、生产全球化的含义1)单个企业(主要
16、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向纵深推进,其跨国经营的分支机构在数量上和地域上极大地扩展,在组织安排和管理体制上超越国界; 2)借助跨国公司以及分支机构间多种形式的联系,逐步建立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跨国生产体系,处于国际分工不同层次的国家被有机地纳入在国际生产体系之中。42、生产全球化对产业带来的影响:1)生产的全球化使世界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使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而且使同一产业的一部分产业环节转移;2)生产全球化使最终产品成为“国际性产品”。43、贸易全球化的具体表现1)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增长迅速2)国际贸易的种类不断增加,涌现出许多新商品;3)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并动作促进了
17、贸易自由化的进程。44、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形成无国界金融;2)金融活动按同一规则运行,在全球范围形成统一的金融体系,资本市场按通行规则运行;3)在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同质的金融资产在价格上趋于一致。45、金融全球化的表现:1)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2)金融业务与机构跨境发展;3)各国利息率等指标联动和全球利息率的下降;4)通过合并和兼并,超巨型商业银行和超巨型投资银行不断涌现。46、跨国公司是指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投资,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进行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47、跨国公司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1)必须是一个在两
18、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从事经营业务的工商企业。其实体不论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在哪个经济部门经营。2)必须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具有共同的全球经营战略和协调一致的共同政策、策略。3)跨国公司内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共同承担责任。48、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是指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围绕共同的战略目标而建立的相互补充、相互衔接、共同开发、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合作关系。49、战略联盟的特征a.是一种以非资本参与为主要形式的国际经营方式,是以契约或协定为基础的一种合作关系;b.合作伙伴拥有特殊的竞争优势并愿意在合作领域内与对方分享。在合作范围以外的市场上仍然存在激烈的竞争。50、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9、:1)跨国公司生产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2)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3)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掀起的兼并收购浪潮,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51、跨国公司的发展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1)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扩大了跨国公司内部专业化的协作,使中间性产品的贸易扩大,促进了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2)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一投资部门分布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使得国际贸易结构中制成品贸易比重上升。3)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的3/4集中于发达国家或地区,跨国公司通过内部贸易和外部贸易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的商品流动。4)跨国公司进行的新产品研究
20、与开发以及转让,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增加。5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a.积极的影响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推动各国加强经济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b.负面的影响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各国国内经济波动的可能性。53、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弥补国内资本、技术等要素缺口,发挥后发优势,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和严峻的挑战。
21、3)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短期内经济全球化可能对本国的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会给本国经济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利大于弊。 第八章 国际收支与汇率54、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由于货物与服务的交换以及资本的往来而引起国际资金流动,从而发生一种国际间奖金收支行为。它包括两种具体的收支形式:直接的货币收支和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转移。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所有对外经济交易的综合。55、如何认识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不同项目进行列表对比,以反映和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它
22、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发生的国际收支的具体系统的统计与记录。 2)国际收支平衡表采取复式簿记法进行记录与编制。凡属从外国收入的项目都列为贷方,以正号表示。凡属对外支付的项目都列为借方,以负号表示。每笔经济交易同时分记有关的借贷两方,金额相等。 3)原则上国际收支平衡表全部项目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总量是相等的,基净差额为零。 4)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每一个具体项目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经常是不平衡的。56、经常项目的内容也称为经常帐户。包括:1)货物和服务。货物一般包括货物的进出口。服务包括运费、旅游、通讯、建筑、保险、个人和文化及娱乐服务等等。 2)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工资、薪金和其他福利)和投资收益
23、(投资所得股利、利润和利息)。 3)经常转移。分为政府单方面转移和私人单方面转移。政府的单方面转移主要包括侨民汇款、赠予、国外税款的支付等。57、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内容:1)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获得和处置。2)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58、什么是国际收支不平衡?当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则称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或盈余);反之,则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或赤字)。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通称为国际收支不平衡。59、国际收支状况是指一车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交易所引起的收入总额与支出总额的对比关系。60、国际收支产生不平衡的主要原因1)经济周期。一国的经济发展呈
24、周期性波动。在衰退、萧条、复苏、高涨的各阶段,国内经济、进出口发生的变化,会引起一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这种由于经济周期性变化而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周期性不平衡。2)经济结构。一国经济结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通过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来实现的。不合理的进出口结构,将导致贸易收支的不平衡,从而引发一国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这种由经济结构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结构性不平衡。3)国民收入的变化。一般说来,一国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货物与服务进口支出的扩大,从而造成经常项目逆差,但一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又可能吸引资本流入。如果资本与金融项目不能够弥补经常项目的疗养,就会发生国际收支逆差。而一国国民收入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实务 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