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论文社会企业发展路径国际比较及中国经验.doc
《国际经济论文社会企业发展路径国际比较及中国经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论文社会企业发展路径国际比较及中国经验.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企业发展路径:国际比较及中国经验 余晓敏丁开杰摘要国际研究发现,公民社会、政府、市场、国际援助等四个方面的驱动因素可能影响社会企业在组织目标、活动领域、组织类型、法律框架、社会部门、战略发展基础等六方面的特征。由于不同国家在这四个分析维度上的社会经济背景存在显著差异,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文章以国际比较为视角,为探究政府部门、公民社会、市场部门、国际机构对社会企业发展路径的影响建立了分析框架,同时,利用大量经验数据重点分析了政府资助与补贴、企业社会责任、跨部门合作、社会投资、支持服务体系等因素对中国社会企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关键词社会企业;社会创新(创新论文);公
2、民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在全球兴起,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突破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志愿失灵社会发展困局的创新思维与实践。事实上,与社会企业这一概念相关的社会创新活动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公民社会组织通过市场经营活动获得自营收入、小额信贷组织与行为、合作社性质的组织与经营、公平贸易等。1目前,社会企业已经在扶贫、医疗卫生、教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社区重建、就业、社会倡导等领域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2近年来,有关社会会企业的理念与实践也在我国悄然兴起,引起了学界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2007年以来,国内出现了一些有关社会企业的研究。然而,尽管社会企业已经发展成
3、为一种全球现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企业发展路径却存在显著差异。国家、市场、社会这三个影响社会企业发展路径的部门,在中国发挥着何种作用?这是了解中国社会企业发展过程的基础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目前,还没有学者从国际比较的分析视角探讨我国社会企业在发展路径上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质。本文旨在弥补这一研究空白。一、社会企业发展路径的国际比较:多维分析框架现有研究多借助“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三维分析框架解释社会企业在全球的兴起,而这种由三部门主体共同建构的社会企业培育机制又存在国家、区域间的差异。正如艾利克斯尼科尔斯在2006年出版的社会企业家精神(SocialEntrepreneursh
4、ip)一书中所总结的:“在西欧,各国政府(尤其是英国政府)以及欧盟对于社会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美国,公益创投和新型基金会则成为主要推动力;在拉丁美洲,与政府和私人部门相比,公民社会中具有合作社特征的社会投资事业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在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企业的发展较少受到政府部门的影响,而是主要依赖于市场和社会部门的二元混合动力;在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市场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孕育社会企业的土壤主要在于公民社会和政府部门”。3简妮尔科林关于社会企业的最新国际比较研究,对这一三维分析框架进行了完善。科林的研究重点关注西欧、中东欧、东南亚、美国、阿根廷、日本、津巴布韦、赞比亚等
5、区域及国家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和基本特征。科林的研究发现,公民社会、政府、市场、国际援助等方面的驱动因素可能影响社会企业在组织目标、活动领域、组织类型、法律框架、社会部门、战略发展基础等六方面的特征。4综合现有文献,作者发现,由于不同国家在这四个分析维度上的社会经济背景存在显著差异,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如图1所示)。基于“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国际援助”的分析框架,分析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需要厘清不同部门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现有研究,笔者发现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法律政策环境、跨部门合作、投资市场、支持服务体系等方面。一是在法律政策环境方面,现有研究关注不同的法律政策体系如何影响社会企业的组
6、织形式、资源动员模式、运营模式以及治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欧很多国家都相继进行了有关社会企业的立法。有学者估计,截止2009年,欧洲和北美已有14个国家通过了有关社会合作社的立法;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近年也颁布了类似的法律。5图1社会企业发展路径的国际比较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下列文献绘制:Nicholls,2006;Kerlin,2010。二是在跨部门合作方面,社会企业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的互动合作成为现有研究的分析重点。一方面,政府采购和政府补贴等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成为丹麦、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社会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6另一方面,1990年代起企业社会责任(CSR)在全球的兴起也为社
7、会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来自市场部门的丰富资源。CSR的发展体现在公司慈善、公司志愿、社会责任投资、善因营销等多方面,从而为企业与第三部门组织(包括社会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多种平台。三是在投资市场方面,社会投资构成影响社会企业发展的主要投资环境。近年来,社会投资在欧美国家发展迅速。社会投资主体是跨部门多元化的,包括基金会、银行、政府、多边投资机构、公益创投机构、社会风险资本等。7社会投资的投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资助与赠与、公益创投、债权、社区发展金融(金融论文)、信贷联盟、社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8据估计,未来十年内全球社会投资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有可能成为社会企业发展的主要投
8、资来源。9四是在支持服务体系方面,社会投资中介服务组织、社会企业孵化机构及社会企业网络培育组织构成影响社会企业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其中,社会投资中介服务组织在社会投资的供求双方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为社会企业提供金融投资、专业技能、创新指导、绩效评估、社会网络等多方面服务。社会企业孵化服务机构为初创期的社会企业提供发展必须的商业运营知识与技能,服务形式包括商业咨询、技能培训、启动经费、信息平台、社会网络资源等。社会企业网络培育组织的活动领域包括倡导和教育公众、推广社会企业最佳经验、促成跨部门合作与沟通、开展相关研究等方面。10二、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跨部门的影响上述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文献回溯,为
9、我们解析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基本线索。在此基础上,笔者建构了一个扎根中国现实的分析框架,用于探讨跨部门多种因素对于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的影响。如图2所示,笔者认为,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受到来自政府、公民社会、市场、国际机构等多重驱动力量的影响。同时,不同影响主体的作用方式一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另一方面在跨部门合作、社会投资、支持服务体系等因素上又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一)政府部门的影响第一,国有福利机构市场化。市场经济改革初期,国有社会福利机构开始出现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以弥补政府拨款减少造成的经费不足。例如,1990年代开始社会福利企业经历了普遍的民营化改革,私有部门逐步成为主要的投
10、资运营主体。1998年,社会办社会福利企业数量达到42987家,占所有社会福利企业的85%强,为72万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11第二,法律与政策。与社会企业法律政策体系相对完善的西欧国家不同,我国尚未颁布有关社会企业的专项法律法规。目前,社会企业所采取的法律形式因而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商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福利企业、民办教育机构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由于法律形式差别迥异,各类社会企业在所有权、税收减免、利润分配、治理模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第三,政府采购与补贴。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进程有所加快,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许多地方政府将原来
11、由政府直接经营的社会事务向社会开放,有的地区在社区服务、养老服务、扶贫开发、艾滋病救助、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出现了政府向各类社会组织采购服务的实验。然而,目前尚未出现明确向社会组织倾斜的政府采购政策。在政府补贴方面,与欧洲国家不同,我国目前尚未出现政府以直接补贴的方式为社会企业提供收入来源,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福利企业、民办教育机构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注册的社会企业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作为一种间接的政府补贴。第四,跨部门合作。随着我国第三部门的逐步发育和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兴起,在社会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诸多领域,政府部门越来越多地寻求与各类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的合作,从而实
12、现优势资源的互补、提高管理和服务的绩效。例如,2010年7月5日,全国首家由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合作互动形成的社会创新园区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正式开园。该项目由上海市民政局立项,福利彩票公益金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运作管理。图2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路径:分析框架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下列文献绘制:Defourny,2010;Defourny&Kim,2011;Yu,2011。第五,社会投资。社会创新是社会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一些地方民政部门在鼓励社会创新方面开始启动一些小规模的社会投资项目。例如,上海市民政局于2009年5月启动“上海社区公益创投大赛”项目,委托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经济论文 社会 企业发展 路径 比较 中国 经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