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范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范文 .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0届毕业论文 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链现状及发展研究 系 、 部: 经济与管理系 学生姓名: 姚珍妮 指导教师: 温毅娴 职称 助教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国贸0701班 完成时间: 2010年5月 摘 要目前我国的汽车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特点,一种产业集群的趋势 初步显出轮廓;东北三省、上海与江苏、北京与天津、湖北与重庆成为我国汽车工业集中的四大区域。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对经济的推动是巨大的,对就业人数地扩大也有相应积极作用。我国应加强汽车产业链的管理,对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应加以重视。本文首先对中国汽车产业和产业链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就我国汽车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
2、析,最后就汽车工业产业链的发展提出战略及对策。关键词 汽车产业;产业链;现状;战略及对策ABSTRACT Recently, automobile manufacture showed obvious concentration region in our country, a kind of industry clusters tendency showed outline initially, three provinces in northeast, Shanghai and Jiangsu, Beijing and Tianjin, Hubei and Chongqing become
3、 four big districts of our automobile industry. It is huge for development of our automotive industrial chain to promote economy and having positive effect to enlarge employment population. Our country should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automotive industrial chain and pay attention to automotive indus
4、try cluster effect. This text analyses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industrial chains present situation at first, then,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automobile industrial chain, finally, putting forward strategy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automobile industry; industrial cha
5、in; present situation; strategy and countermeasure目 录一 我国汽车产业及其产业链现状分析 1(一)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现状1(二)我国汽车产业链的现状1自主研发能力低下依然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零部件制造业 2销售与服务 3二 我国汽车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一)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4(二)企业分散,没有形成集群效应4(三)产业链零部件供应商规模偏小,依赖性太强,不能独立自主地发展4(四)产业链服务市场秩序不规范,服务素质不高,服务观念陈旧5三 发展我国汽车工业产业链的几点对策 6(一)改变技术战略,抓住核心技术,进而完善技术创新模式6加
6、快实现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战略转变 6在技术发展重点上,抓住核心技术、突破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缺失 6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导向 6建立健全配套政策 6(二)扩大企业规模,加强市场建设7减少企业数量,扩大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 7加强市场建设 7(三)提升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7依托汽车产业的发展,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7建立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7鼓励其采用多种方式“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7加快产业兼并重组步伐 8(四)规范服务市场秩序,提高服务素质8规范汽车服务市场秩序 8重视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8四 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一 我国汽车产业
7、及其产业链现状分析产业链是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自然资源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的生产链条。在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因此,一个产业链也就是一个由多个相互链接的产业所构成的完整的链条。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产业链,从中观层面,产业链可以是包括了不同行业企业的连续追加价值活动的总体;在微观层面,产业链是某几个企业价值活动的总和。汽车产业链包括四个方面:产品的技术,主要是指产品的工程、开发;在零部件的采购;汽车制造厂商;销售和服务。20世界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实力不断增强。随着我国汽车市场需求的快速提高和开放
8、程度的逐步加大,跨国汽车集团调整了对华战略,提高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将中国市场看作其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我国汽车企业能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发展自己,提升企业竞争力,文章首先对我国汽车产业及其产业链现状进行了深度分析。(一) 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现状汽车产业是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产量密集度大,科技含量高的特点,近年来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增强,汽车产业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除了自身快速发展之外,以汽车产业为核心,还形成了一系列高增长的产业群,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显著;第二,
9、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创新意识逐渐增强,行业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提高,自主品牌汽车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汽车数量明显增加,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力量;第三,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合资合作使我国骨干企业的实力不断的增加;第四,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性价比不断提升,产品品种齐全,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本能够保证国内市场的需求,汽车产品性价比也不断的提升。近年来,汽车工业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汽车产业保持了增长的良好局面,出口产品结构也在加快优化升级,汽车零部件、中重型载重汽车是出口的拳头产品。同时,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内部分企业也开始参与国际兼
10、并重组,尝试在国外建厂。(二) 我国汽车产业链的现状汽车产业链已成为我国最有增长潜力的产业群。汽车工业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汽车工业对信息、机械、冶金、电子、橡胶、石化等行业都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链的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0左右。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使得汽车营销、汽车保险、汽车消费信贷、汽车售后服务等相关产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目前,我国汽车产业链所处的现状如下:自主研发能力低下依然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多集中在通用零部件生产和成车组装等制造环节,产品的核心零部件以及整体研发技术基本上还是空白。自主研发能力是汽车产业从产业链的价值低端向高端过渡的必要条件,
11、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如果没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汽车产业就只能在附加值比较低的制造阶段徘徊。我国汽车产业应加快自身研发能力的培养,争取早日生产自主研发的品牌产品,从汽车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谋取利润。零部件制造业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是以国家集中投资和全方位技术引进的方式实现的,标志是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和投产,后来就开始采取“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市场技术的结果就是市场丧失了,技术反而没有换到手,我们的初衷并没有达到。 产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低。产品研发能力难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研发能力是零部件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国际零部件供应商十分重视研发能力的建设和投人,如韩国万都、德
12、国贝洱每年在研发上的投人都达到销售收人的67,同时也具备一套科学、完善的研发体系。尽管我国部分企业参照国际标准建立了试验室,拥有比较齐全的试验设备,但大多数试验装备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还停留在适应性研发的水平。 缺乏通用标准。一部整车的设计都需要成千上万种零部件来组合而成,而不同的车型又往往对应不同的零部件,但其中大部分的零部件并不承载技术特色,也不体现性能差异,这些产品应尽可能地标准化,实现全行业通用或同一领域跨公司通用,以获取规模效应。 企业规模小,配套单一,不具备国际竞争力。中国虽然拥有一些水平高、批量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但相当一部分企业规模小,配套单一,大多数零部件企业只为一个整车企业
13、配套,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产品成本高、效益差,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在高档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中不具有国际竞争力,许多关键零部件仅仅是外国产品的仿制。以汽车发动机为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最先进发动机的排放只能达到欧标准,而发达国家已经是欧标准,中国汽车零部件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只相当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水平。 合资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由于中国汽车市场能力的巨大,世界上的汽车巨头以合资或联营的形式,几乎全部进驻中国,企图在这个巨大诱人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回眸中国现在的汽车市场,稳稳占据市场70份额的还是各种合资企业的车型和品牌。 非主流自主品牌企业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汽车企业
14、相继开始进行自主研发的汽车产品的开发,哈飞、吉利和奇瑞凭借自己的研发力量开始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崭露头角。其中的奇瑞轿车从2001年1月获准上市销售到2003年止,产销量已经达到10万辆,并且开始向外国出口轿车,2003年占全国轿车出口总量的90 。这些缺乏技术、资金支持与政策保护的自主品牌, 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但是,正是这些自主品牌,开始悄悄的扭转中国汽车市场的乾坤。销售与服务目前,我国汽车销售体系是汽车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与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国外汽车产业的发展证阴,随着汽车产业越来越成熟,汽车产业利润将逐渐由制造领域向服务贸易领域转移。我国加入
15、世界贸易组织后,汽车服务贸易领域将逐渐对外开放。目前国外汽车企业加紧通过学习国内合资企业的分销网络,来加大对国内汽车销售领域的控制力度,进而影响汽车产业利润的分配。因此,建立适应汽车产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的汽车品牌销售模式,提高汽车销售水平是我国汽车产业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国内汽车行业由于制造及销售环节的暴利持续时间过长,对于汽车售后服务的关注严重不足,发展非常滞后,甚至有许多不规范的情况发生,顾客挨宰的事情屡见不鲜。如:东风日产骊威用户何先生投诉,他当时买骊威汽车时,销售代表说车里没有CD机,需要自己配。过了大约一个月,何先生给厂家打电话询问此事,厂家回答说,这款车型配有CD机,让他和4S店
16、联系,没有结果的话,厂方再出面。何先生在投诉中称,4S店这次却说,是何先生当时没听清。于是,何先生给厂方打电话。但现在两个月过去了,却没有任何音讯。这说明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急需建立诚信机制,但光靠自律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法律保障。中国的汽车召回制度缺陷汽车产品管理规定已经正式实行,此前不久已有两个厂家主动实行了“召回”仿佛消费者的春天已经来了。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汽车“三包”服务制度能够早日出台,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和规范汽车售后服务行业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二 我国汽车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致力于发展汽车产业,汽车产业链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潜力的产业群。从我国
17、汽车产业链的现状看来,尽管汽车产业链之长是其他产业与之无法比较,但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使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更进一步。(一) 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大步迈进,取得了突出成就。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事业已成为众多国内车企的共识。但一个不可否认的问题是,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热点多集中于整车开发和传统零部件生产上,而在核心和关键技术上缺少投入和精力,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还亟待突破。在与跨国汽车公司合资合作中,我国汽车企业大多以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车型为主,但这种发展模式过分依靠国外,导致绝大多数国产轿车的核心部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发展主动权被牢牢掌
18、握在别人手中。像当前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虽然我国的新能源车取得一定进步,一些企业也制定出成型的发展战略,但仍未掌握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领域的核心技术,这增加了下一步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一汽集团总经理徐建一表示,核心技术尤其是关键,零部件发展滞后是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零部件企业在传统的、低附加值的零部件方面已经形成一定配套规模,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特别是电子技术零部件,比如空调、电动转向、电子制动、悬挂系统、发动机控制等,仍基本由外方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控制。(二) 企业分散,没有形成集群效应目前北京现代零部件国产化现状是:配套厂家由2003年的4
19、4家上升到2006年的79家,伊兰特国产化率已由2004年的77%到目前的86%。日韩与欧美配套体系不同,日韩系的供应商依附于主机厂,独家配套。而欧美系的供应商独立于主机厂,为多家配套。北京现代采购特点是,一种车型的某种零部件一般只有一家配套商供货。并且,根据市场需求,对车型的式样或原材料做任何更改,都要经过该车开发部门试验认可,北京现代采购部门无权更改设计技术条件或轻易变更供应商。(三) 产业链零部件供应商规模偏小,依赖性太强,不能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虽已基本形成了为国内汽车配套的完整体系,但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趋同、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缺乏轿车主要总
20、成和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开发能力,绝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目前只占销售收入的1.4%左右,远远低于跨国公司平均5%的水平。研发经费的不足,直接导致研发设施落后,人才严重不足,造成研究开发能力弱,不能及时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社会缺乏对自主品牌的认知度,造成名牌产品的缺乏。自主开发能力不足和自主品牌产品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一汽集团零部件供应商过度依附于一汽集团,过度依附于主车型,生产规模普遍偏小;自主研发弱,生产技术落后,工艺水平低;大部分零部件供应商需要从整车厂获取技术,地位类似于整车“生产车间”。主要的精力都用于满足整车厂的要求,没
21、有能力做到与整车厂同步开发,更不用说超前开发。而整车厂为降低成本,不断压低采购价格,导致零部件企业利润率下降使研发资金更加难以保证。(四) 产业链服务市场秩序不规范,服务素质不高,服务观念陈旧 由于汽车服务业没有形成统一、规范、有效的制度监督,也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做约束,导致我国的汽车服务业整体水平低、发展落后。汽车消费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消费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而不规范不健全的汽车服务市场秩序,也不利于我国形成正规的汽车服务体系,更难以满足我国作为汽车消费大国对汽车服务业的需求。在我国汽车业及其相关(服务)就业人数约2650万人,汽车工业相关(服务)就业人数就是汽车工业的13.4倍
22、。而与汽车相关(服务)就业人数中,真正具有汽车零部件故障诊断及维修能力的优秀技工不足20%,其余绝大多数只有初中文化,我国汽车维修技校及相关服务培训中心少之又少。随着我国汽车产量逐年递增,汽车服务业不断与世界接轨,必然将需要大量的汽车服务专业化人才,也必将淘汰一些鱼目混珠的从业人员。有人说:“第一件商品是通过销售卖出去的,而后是通过服务卖出去的”。我国汽车市场中部分汽车经销商队汽车服务市场的理解认识不够,为求得暂时利润和销售量,甚至夸张的宣传、促销误解消费者,不断降价来吸引消费者。殊不知,消费者更青睐于较高的诚信度、良好的售后服务,透明的公开信息及价格体系。三 发展我国汽车工业产业链的几点对策
23、我国汽车产业链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对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一) 改变技术战略,抓住核心技术,进而完善技术创新模式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技术也将不断发展,汽车产品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为新技术的竞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汽车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我国汽车产业尚不强大的真正原因在于技术,无论选择哪一种发展模式,技术都是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缺乏自主开发能力是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从现状和长远看,技术将一直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对我国政府和汽车行业而言,如何应对汽车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4、,是决定我国汽车产业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国内外汽车技术发展动向,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对策提出以下建议。加快实现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战略转变 实现认识上战略转变。政府管理部门和汽车行业必须正确充分认识汽车技术发展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作用。 实现从局部环节向系统整体发展转变。系统性和整体性是汽车技术的显著特征,靠局部环节难以实现我国汽车技术的整体突破。 从产业战略向产业战略和技术战略并重转变。国家应该尽快制定并实施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确定好总体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路径以及若干国家级行动计划,并从我国国情和汽车产业的实际出发处理好新能源汽车与常规汽车、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长远技术发展与
25、现实技术应用等的关系,使整个汽车行业走上一条合理的技术发展道路。(2)在技术发展重点上,抓住核心技术、突破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缺失关键技术不能突破是制约我国汽车技术发展和建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瓶颈。为此,在技术发展上要以攻克核心技术为重点,努力突破关键技术,逐渐形成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核心能力。(3)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导向完善技术创新模式我国汽车产业20多年所走过的“市场换技术”、大面积合资的历程表明,要想培育本土汽车品牌,就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立健全配套政策创造有利于技术发展的制度环境以配套政策而不是单一政策为着眼点,才能为我国汽车技术发展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二) 扩大企业规模,加强市场
26、建设企业过于分散,投资也会过于分散,从而不能形成集群效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减少企业数量,扩大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无论是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考虑,扩大规模可以解决投资分散,成本偏高这一系列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都应该是可行的,但是还有待实践的考验。加强市场建设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国内市场今年来算是发展态势良好市场中表现出了持续走高的需求。同时国内的汽车企业也份额分转战海外战场这一点在2004年表现尤为突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收购双龙股份,奇瑞轿车在马来西亚建立了第二个海外生产厂。一个旺盛发展需要我们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三) 提升零
27、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自主开发能力不足和自主品牌产品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着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和效益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缩小行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优化产业结构,保证行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其发展对策如下:依托汽车产业的发展,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利用国内外资源,建立完善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支撑体系,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车产品的汽车生产企业,应与本土零部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配套供应关系,让零部件企业参与汽车整车的同步开发。 建立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以商用车
28、、经济型乘用车为突破口,积极参与整车企业的产品研发,不断提高零部件的研发水平,逐步建立完善的零部件生产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形成汽车零部件系统化、模块化配套能力。 鼓励其采用多种方式“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通过发挥国内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同时,积极进入全球采购体系。全球采购将对我国零部件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我国零部件扩大出口,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有利于建立符合国际化标准的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有利于国内零配件行业的资源整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零部件企业集团。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加快产业兼并重组步伐引导和促进汽车零部件组织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
29、的优化和升级,提升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层次分明、比较稳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零部件配套体系。零部件企业要审时度势,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自觉主动积极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提高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四) 规范服务市场秩序,提高服务素质现在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并提出了“汽车服务贸易”的概念,逐步规范、发展汽车服务行业,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规范汽车服务市场秩序汽车服务业所包括的服务项目品种多样分散经营某一项难以形成规模并产生效益更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国际顶尖汽车服务企业无一不是大型连锁加盟店式、一站式综台性服务这既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更可以巩固其在
30、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综合性服务一条龙式服务,将成为我国汽车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汽车服务业应形成统一、规范、有效的制度监督,建立健全的制度。首先,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推行相关政策,形成正规的汽车服务体系。其次,统一二手车交易税费征管办法方便汽车经销企业进行二手车交易,培育和发展二手市场。最后,积极发展汽车服务贸易,制定汽车贸易政策,系统地提出我国汽车贸易的发展方向、目标、经营规范和管理体制框架。 重视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服务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但是汽车服务业需要的却不仅是廉价的劳动力,更需要熟练掌握汽车服务贸易国际规范的人才和具有专业知识的汽车服务业人才,如二手车评估师、汽车保险经纪人、
31、汽车保险评估师等。缺乏综合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汽车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如何解决这个当务之急是汽车服务业在我国取得发展的瓶颈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在各大高校开办国际服务贸易专业,积极培养适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各大汽车企业应该加强对现从事人员进行在职培训,让他们成为尽快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我国汽车服务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提高我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力。四 结论 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对经济的推动是巨大的,对就业人数地扩大也有相应积极作用。通过本文的完成,了解到产业链的结构,我国产业链所处的现状,针对这些现状,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问题,使我国汽车产
32、业链有更好的发展。产品技术,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以及服务与销售是汽车产业链的四个部分。我国汽车产业在这四个方面的发展都还存在欠缺,本文就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我国应加强汽车产业链的管理,对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应加以重视,从而使我国汽车业的地位更稳固,进而在世界汽车产业中更突出。参考文献1张雷.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研究及对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实证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产业经济学,2007.2干春晖,李素荣.国际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厂商协作关系及中国汽车业发展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1,(12):3641.3胡安生.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概况J.汽车工业研究,2006,(12):1
33、116.4李京文,姚蔚.发展我国自主汽车工业的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4,(5):1825.5廖泽芳.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与市场开拓J.华东经济管理,2008,(3):22-25.6张宇贤,冠兰.我国汽车业发展战略与对策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解读J.财经界,2005,(5 ):7075.7曹虹兵,赵浩兴,边伟.汽车及配件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杜,2005.8朱为国.我国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和现状浅析J.北京汽车,2004,(1):98-101.9李素荣.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战略抉择兼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的关系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5255.10叶广宇,
34、冯惠平.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及原因分析J.商业时代,2007,(14):9293.11史自力.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J.经济经纬,2005,(1):58-60.12Coriat.The Role of Technology and StrategyJ.Research Policy,2006,15(5):325328.13Weinsteim The Role of Sectoral Innovation SystemsM.Ame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6469.14 Malerba F,Orsenigo L. Technologi
35、cal Entry,Exit and Survival: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atent DataJ.Research Policy,2007,28(3):643660.15 Kim Linsu,Lee Keun. Technology,Learning,and Innovation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7188.致 谢 这次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是指导我的温毅娴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以及一直支持着我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温毅娴老师,她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从温老师身上,我体味到了认真、负责、求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 还有,感谢我的家人,给予了我温暖的港湾,因为有你们,我学会了,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一时的失败不是永远的失败,付出了就有回报。感谢我的室友们给我的支持与鼓励,和你们同寝三年,一起经历了许多,一起成长,我们互相帮助、支持,谢谢你们。由于时间有限,论文一定还会有许多纰漏之处,真诚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与指正!在此也向各位论文评审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