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中美产业内贸易问题研究.doc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中美产业内贸易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中美产业内贸易问题研究.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 中美产业内贸易问题研究 分 院: 财经分院 专 业 方 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 级、班 级: 学 生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老 师: 2011 年 05 月 10 日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本文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交回学校授予的学位证书;2.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3.本文按照学
2、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歉;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摘 要中美两国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国家,两国的双边贸易不仅是自身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对世界经济也具有重大影响。在这两个最大的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中,既不能忽视以资源禀赋理论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所揭示的产业间贸易的竞争格局,也不能不关注产业内贸易规模的扩大将成为两国贸易增进的主要趋势。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是中国新时期贸易发展的宏伟目标,中国与美国的产业内贸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贸易结构所处的层次、竞争力状况以及同发达国家国际分工
3、中的地位。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来构思这篇论文的。本研究从结构上可以归结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及理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研究思路,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现有的产业内贸易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是实证部分,对中美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中美双边贸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找出了中美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分析影响中美产业内贸易关系的因素。第四部分,结合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发展现状的因素,有针对的对促进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中国 美国 产业内贸易 贸易结构 AbstractThe two-way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4、USA, which are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the Asian-Pacific region and the most developed coun-try,not only promote their own economy growth, but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world economy. Between the two-way trade of the two large-st trade partner in the world, we should neith
5、er ignor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based on resources endowment theory reveales the industry tra-de competition,nor not to pay attention that the expansion of industry inner trade will become the major trend of improving the two-way trade.Making the transmission from a big trader to trade p
6、ower is the grand goal of tra-de development in Chinas new period.China and USA are each other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Intra-industry trad structure of China and USA,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es in the leve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trade structur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
7、n of labor. This essay are based on this starting point to design. Thisresearchcouldbearttributedfourparts. First,theintroductionandthet-heory.Thepurposeofthestudyistheresearchobjective,methodandtheidea,rev-iewthepreviousresearchresults,andsummarizedtheexistingintra-industrytrad-etheories.Thesecondp
8、artissomeevidence,ToanalyzethedevelopmentofChina-US trade.ItdescribesthecharacteristicandthedevelopmenttrendofChina-US trade.Andfigureouttheprobleminthetradingstructure.Thethirdpartanalyzesth-efactorsofthetradingrelationshipinfluencetheChina-USindustry.Thefourthpa-rt,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USintr
9、a-industrytradestatusandthestatusoff-actorsaffectingdevelopment,targeted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China-USin-tra-industrytraderecommendations.【Keywords】China; USA ; Intra-Industry Trade; Trade Structure 目 录1绪论1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1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引发的思考11.1.2国内外经贸形势促使中美贸易结构发生改变1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1.2.1国外相关研究成果21.2.2国内相
10、关研究成果31.3本文研究方法及思路31.4本文的难点与创新点41.4.1本文的难点41.4.2本文可能的创新点42 产业内贸易概述52.1产业内贸易的由来52.2产业内贸易的分类53 中美产业内贸易现状73.1中美双边商品贸易现状73.1.1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结构的变化73.1.2中国进口美国的商品结构的变化93.2中美双边贸易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103.2.1中美双边贸易的特点103.2.2中美产业内贸易中出现的问题114 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124.1国家特征因素124.2规模经济124.3国际分工形式124.4贸易结构的调整135 中国的应对策略及措施145.1正确看待传统比较优势产
11、业的发展145.2开放相关产业市场,培育国内规模经济145.3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155.4发展差异产品,促进贸易结构升级,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155.5吸引国际直接投姿,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156 结论17参考文献18致 谢19中美产业内贸易问题研究1绪论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1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引发的思考中美战略经济对话(ChinaUS 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简称SED)是2006年9月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发起设立的,是中美现有20多个磋商机制中级别最高的一个。2006年9月保尔森首次以美国财长身份访华时,中美双方宣布启动战略经济对话
12、机制,对话每年两次,轮流在中美两国首都举行。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战略性对话,这一对话机制令美中关系变得更加具有建设性和合作性。这一机制的确立,足以说明中美经贸关系在双方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中美贸易己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变化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日益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目前的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关系来看,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依赖局面。1.1.2国内外经贸形势促使中美贸易结构发生改变伴随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产业内贸易迅速增长,逐渐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要方式,在此背景下,产业结构向“软
13、化”方向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将成为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同时,竞争优势将取代传统比较优势而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基础。经调查研究发现,从发展的水平来看,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但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速度,低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速度。由此可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不仅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发展迅速。因此近年来发达国家加快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步伐,新型国际分工体系正在形成。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就这样的发展趋势来看,这无疑为中国提升技术,改变贸易结构以及
14、加快发展产业内贸易提供了更多机遇。中国当前的贸易结构虽较以前有所优化,但层次依然较低,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充当着“世界加工车间”的角色,贸易发展仍主要依赖于要素成本竞争,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下,贸易利益的分配和贸易摩擦的增多都对我国贸易结构的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据中国商务部资料,2010年中美贸易总额约达3800亿美元,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出口市场国,而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双方在彼此贸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如果对中国与美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诸多问题的存在,中国对美贸易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贸易结构比较落后。
15、中国的贸易大国特征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贸易上,而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出口贸易上,中国仍具有“贸易小国”的典型特征。结构性问题已成为困绕中国贸易发展的突出性问题。综上原因,本文通过对中美产业内贸易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如何优化对美贸易提供实证方面的依据,从而使中美贸易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2.1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传统贸易理论对贸易发生的原因和格局的解释,主要都是从供给方面来考虑的。其中包括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这些理论不仅从理论上很好的解释了国家间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而且也得到了现实产业间贸
16、易的有效验证。并逐渐成为一种核心理论。但是,由于这些理论赖以生存的一些假设是不切实际的,这使得在面对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在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出现和发展时遇到很多困难。而作为国际贸易新理论之一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战后国际贸易新格局的解释却很有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佛得恩(1960)研究“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变化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产业内专业化以及存在两种贸易模式。巴拉萨(1963)认为欧共体制成品贸易的增加大部分在以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体系划分的商品组内。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南北贸易和南南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巴拉萨(1979),卡威斯(1980)、
17、罗森斯(1980),格林纳韦和米勒(1995)等人分别对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在内的样本进行研究,表明垂直差异化产品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近期内,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崛起,Hellvin(1996),Yoshiike(2002)和Ishida(2002)等人对东亚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大量的经验分析,同样发现垂直产业内贸易是东亚区内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FeenStra和Hanson(1996),Slaughter(2000),Kimura(2001)以及Kyoji(2003)等人通过建立包括FDI在内的模型尝试着分析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指出跨国公司及其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起
18、到了关键作用。总之,在过去的40多年中,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经验和理论研究,以及对传统的HO模型研究,基本上建立了一套对产业内贸易有较好解释效果的新理论框架。1.2.2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近年来中国学者围绕中美产业内贸易进行了不少研究,宋全成 (2003)的研究表明,2002年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低于中日、中欧、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1平新乔 (2005) 重点研究了中美贸易的垂直专化比率,认为在中美贸易中,美国处于价值链高端。2孔瑞 (2006)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以及产业内贸易类型进行量化分析,进而分析了中美产业分工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变化。3林琳 (2006) 的研究
19、发现,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4刘晓玲 (2006)测算了中美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额和产业内贸易指数,认为中美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5胡涵钧认为中美贸易本身具有互补性和互利性两大特点。6尹翔硕认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问题主要是与美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中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最终产品,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资源产品或中间产品。 7可以说,国内学者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中美贸易结构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1.3本文研究方法及思路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提出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对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和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影响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最终研究得出我国
20、对美国贸易结构优化的策略。全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综述了前人对中美产业内贸易结构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实证部分。阐述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中美主要贸易商品的种类及各自进出口情况,再提出了中美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对影响中美商品贸易结构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别从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经济增长、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等角度对中美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第四部分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对美国贸易结构优化的建议。1.4本文的难点与创新点1.4.1本文的难点在理论上,通过对中美产业内贸易结构现
21、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对美贸易结构优化的对策。在数据收集和整理上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本文涉及到国内和国外的多方面的大量的数据,需要从国内外的网站与资料上查找,由于语言文化以及统计口径的不同,近几年中美双方的统计数据难以查找,这对本论文的资料收集工作造成了一些困难。1.4.2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研究比较广泛,对中美贸易的结构也有一些研究成果,但缺乏一定的综合性。因此,本文从中美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实证角度出发,提出我国对美产业内贸易结构改善的对策。本文除比较系统的研究了中美产业内贸易结构的现状之外,还研究了影响中美产业内贸易结构的主要
22、因素。本文认为,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两国的产业结构及产业政策以及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长是影响中美产业内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本文把中美双边贸易结构从实证角度进行了分析,尽可能会以资源禀赋理论和规模经济为基础进行创新思维的扩展。2 产业内贸易概述2.1产业内贸易的由来伴随着产业内贸易问题的研究,产业内贸易的定义也经历了发展的过程。对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超过了世界产出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速度更快。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如日本向美国出口丰田、日产、马自达、蓝鸟等牌子的轿车,同时从美国进口福特、林肯等牌子
23、的轿车。这便是两国在汽车业的产业内贸易。沃顿在考察比、荷、卢经济联盟内部的贸易形式所发生的变化时,第一次注意到了这种贸易的存在,他发现,经济联盟内部各国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同一贸易分类目录下的。为了研究国际贸易中商品集中度和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麦可利计算了商品出口和进口差异性的系数,他把商品分为5类,通过对36个国家数据的计算,他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之间的进出口商品组合有较高的相似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进出口商品相似性较小。这种新的贸易类型可以概括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国家间进行贸易的现象,巴拉萨把它称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简写为IT),也有人称之为双向贸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经济 贸易 本科 毕业论文 中美 产业 问题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6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