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doc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学 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班别 2007级(1)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6月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 经济与贸易学院摘 要劳工标准泛指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福利以及其他公民权利所作的规范与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劳工标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劳工标准原属于一国内部事务,但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进口国尤其是劳工标准相对先进的进口国,开始认识到一国不遵守劳工标准的行为可能使其获得某种出口优势,从而主张将劳工标准问题与贸易协
2、议挂钩,而发展中国家虽对此则持反对态度。但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劳工标准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需及早做好准备,而广东又作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国,为此,有必要分析研究劳工标准与广东省出口贸易的关系。本文从劳工标准的内容出发,以劳工标准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作为主线,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论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文章介绍了劳工标准的概念、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劳工标准的本质。接着,从深层次的理论意义上分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劳工标准不同态度的原因,未来趋势原因分析,核心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然后,基于广东的实际情况,运用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劳工标准和出口贸易
3、之间的关系。笔者发现劳工标准提高会对广东的以加工业为主的出口贸易造成一定的消极。据此结论,结合现行统一劳工标准的实施情况,论文对广东如何应对劳工标准国际化这一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劳工标准,核心劳工标准,出口贸易,广东实证分析AbstractLabor standards refers to the wages, working conditions, labor welfare, and rights of other citizens.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s governments and academic comm
4、on concern issue,the importance of labor standard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Labor standards are originally within the domestic affairs,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labor standards in import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the relatively advanced importing
5、 countries, beginning to understand that if a country dont compliance with labor standards may get some export advantage .so,developed countries agree to link the labor standards with the trade,although developing countries opposed.Howeve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labor standards is a gen
6、eral trend of globalization, China needs to prepare early for this, it is necessary analysis of labor standar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export trade. This paper analyze the the labour standard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 Firs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la
7、bor standards, labor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s and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labor standards. Then, the deeper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on labor standards, different attitudes on the reasons for Analysis of fu
8、ture trends, core labor standard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may have negative effects and positive effects. Then,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Guangdong, the use of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labor standards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ort trade. I found that labor standar
9、d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cessing industry will Guangdongs export-oriented cause some negative.Accordingly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implementation of a unified labor standards, the paper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issue of labor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recommendations are given. K
10、ey words: labor standards,core labor standards,export trade,Guangdong Analysis 目 录1.绪论11.1 选题的背景与目的11.1.1选题背景11.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21.2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21.2.1国外的研究情况21.2.2国内的研究状况41.2.3国内外研究情况对比41.2.4 本文的创新之处51.3研究方法与思路51.3.1 研究方法51.3.2研究思路52. 国际贸易中劳工问题概述62.1与国际劳工相关的概念62.1.1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62.1.2核心劳工标准62.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观点
11、72.2.1发达国家的观点72.2.2发展中国家的观点72.3.劳工标准的实质82.4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预测82.4.1理论基础上的预测92.4.2 从经济全球化方面来预测92.4.3 WTO 规则方面的预测102.5劳工标准对广东贸易的影响102.5.1消极影响102.5.2积极影响113.劳工标准对广东出口贸易的影响123.1 研究方法133.1.2模型13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153.2.1 数据来源153.2.2 样本选取153.2.3 数据处理前的回归分析163.2.4 数据处理后的回归分析183.2.4结果分析214.广东应对国际劳工标准的策略224.1政策制度方面224.1.
12、1加大广东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224.1.2加大劳动执法的力度224.2机构改革方面234.2.1完善和加强工会建设234.3.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234.4 企业发展方面254.4.1 加强企业品牌建设254.4.2 提高企业科研水平26结论27参考文献28致谢29附表301.绪论1.1 选题的背景与目的1.1.1选题背景20 世纪以来,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发达国家内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劳资冲突、环境污染、贫富分化、消费者权利被践踏等现象的出现, 西方学界开始意识到企业利润的增长带来的社会边际利益可能为负, 企业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之外,还必须在一个更高层次的意义上承担对全社会、全人
13、类的责任。面对世界性的生态、贫穷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任何组织都要在社会责任领域重新评估其运行过程和社会角色。在多边国际贸易体系中,劳工标准作为社会责任领域里一个棘手的问题不断出现在各种贸易协定中,国际上就贸易与劳工标准之间关系所持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低水平的劳工标准不仅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而且具有经济上的威胁,这主要体现在对出口的影响上。较低水平的劳工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工人的基本权利和生活标准造成了威胁。据此发达国家要求在多边贸易谈判中要求对劳工标准进行有效管理以限制或制约产品生产与国际劳工标准不符的货物贸易。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框架下通过有效手段进行处理而不是进行贸易限制
14、。使用贸易限制不仅有滥用保护主义之嫌,而且会减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并降低低收入国家提供更好的劳工标准的能力。以广东省为例,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是众多中小企业,且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跨国公司或外国企业在订单中要求广东省的企业必须满足或通过其相应的劳工标准验证。对于不能很好满足或实现劳工标准的中小企业来说,通不过验证或者不能达到令跨国公司满意的水平,企业将会失去大量订单,甚至导致某些投资转移。在广东,很多的生产制造企业遭受由实施劳工标准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消极影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他们将重新依据劳工标准与中国企业签订新的采购合同。由此可见,劳工标准
15、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为导向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必然问题。尽管发展中国家反对贸易和劳工标准挂钩的问题,但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发达国家的单边贸易立法中,相关规定都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明智选择不是对挂钩问题继续争辩,应该是承认现实并积极应对,采取相应措施。因此对出口贸易和劳工标准的研究尚有必要。1.1.2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本文目的旨在讨论劳工标准的高低是否会带来出口贸易的增减。这一研究将在以下两个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借鉴意义。首先,能够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通过了解劳工标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把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此不同的立场和态度,透视不同国家在不同
16、态度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可以对劳工标准这一问题的现象、特征和实质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此外,本文从实证两方面,分别研究了劳工标准对广东出口贸易的影响,该研究结果能够为“提高劳工标准是否会人为地增加比较优势进而导致更多的出口”这一争论提供参考依据。广东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些国家或组织已经明确提出要抵制广东省生产的玩具、纺织服装等产品出口。鉴于广东省经常面临因劳工标准问题而受发达国家贸易制裁的情况,探讨广东省应如何面对这一劳工标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研究劳工标准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也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1.2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争议由来已久,但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贸易的
17、发展,国际贸易对劳工标准的影响日益加深。在这一背景下,国际劳工标准已成为发达国家政府和发展中国家政府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且问题性质呈现出从政治、经济、道德和哲学等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从国内问题向国际问题转化的趋势。各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总的来看,分歧多于共识。1.2.1国外的研究情况对劳工标准问题的研究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就已开始,例如Johnson(1969)和Brecher(1974),他们考察了最低工资及其福利的含义。而最早开始对劳工标准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1981 年瑞典隆德大学的Gote Hansson 在社会条款和国际贸易一书中探讨了
18、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由来问题、特殊工作条件下的社会条款、社会条款所涵盖的内容和选择的贸易政策措施等。Hansson7的研究表明,社会条款可能改善那些在出口部门工作的工人的处境。但是大量有关国际劳工标准研究的文献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恰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之时。全球化对劳工的负面影响开始增多,国际社会开始更多地关注劳工问题,并引发了相关国际组织对该问题的争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对于劳工标准问题的研究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群体,诸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经合组织、各国工会以及学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贸易与劳工标准之间的关系问题,劳工
19、标准水平对于直接投资流入和贸易的影响,什么样的手段是推行劳工标准的恰当手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工标准发挥什么作用, 贸易措施是否是执行劳工标准的有效手段,是否应该设立统一的劳工标准,如何监督和评估劳工标准的执行情况等。有关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理论有:有效的、竞争的市场和政治经济模型、再分配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向下竞争理论、消费者主权理论、提高劳动力市场机制理论、南方工人的福利等.在贸易与劳工标准的实证研究方面:Aggarwal(1995)考察了10 个发展中国家核心劳工标准的执行情况和他们向美国的出口份额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性,低劳工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和高标准国家相比没有表现
20、出明显的出口优势。同时她还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出口部门的劳工标准往往高于非出口部门和非贸易部门。Romero(1995)和Maskus(1997)11也指出,出口加工区的工资通常高于其他部门并享有更好的工作条件,从而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上述观点。Busse(2002)对核心劳工标准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他发现,劳工标准的影响取决于其种类。强迫劳动和童工的存在会加强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禁止组织工会也会使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得出口优势。Hildegunn Kyvik Nordas(2003)以毛里求斯、墨西哥、秘鲁、菲律宾和斯里兰卡五国为例,选择1960 年到2000
21、 年的相关经济和社会指标,实证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女性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中女性的份额在增加,而且男女间的工资差距在减小。得出的结论是:贸易自由化在非熟练劳工充裕的国家对女性而言可能是机会之窗,而受保护的资本和技能密集型产业是女性就业的障碍。Marzia Fontana 和Adrian Wood(2000)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以孟加拉1985 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外贸政策和资本流动对女性的工资、家务和休闲的影响。他们的模型中不仅包括了所有的市场经济部门,还包括了社会再生产和休闲活动,而且还将女性和男性分开考虑。Lance Compa 对美国的结社自由问
22、题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观点是:哪里工人权利得到保障,哪里就有更多的人权。1.2.2国内的研究状况国内目前对于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不多,现有的研究大致以探讨国际劳工标准对全国对外贸易的可能影响,并给予政策建议为主。早期的研究出现在1995年左右,如张克宁(1995)对世界贸易组织内劳工标准的规定和不同国家的劳工标准立场进行了介绍,建议政府关注劳工标准的动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利。1996年之后伴随着新加坡会议的召开,国内有不少学者对于劳工标准问题进行了更深一步研究,缪建文(1999)研究了现行的劳工标准和规则之间的冲突。杨青(1997)则认为社会条款纳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其合理性的一面。西
23、雅图会议之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逐年增多,杨体仁(2001)提出要对劳工标准进行多面的思考,看到其合理性的一面。高振沧和王凤如(2005)、卢修敏(2005)、赵平(2005)、马丽(2007)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发展趋势,从而推断出二者挂钩是难以避免的,是国际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安增科、张新国和张霞(2007)认为劳工标准问题的本质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交叉矛盾的产物2,争议将长期存在,最为可行的解决方式是在民间层次上自愿采用第三方标准。1.2.3国内外研究情况对比国内外关于劳工标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从研究规模来看,国外特别是美国和西欧对于劳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经济 贸易 毕业论文 劳工 标准 国际贸易 基于 广东 实证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6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