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研究.doc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研究.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研究内容: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成立,云南这个全国物流末端一下变成了面向东盟贸易区的桥头堡,如何充分利用云南所处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这个基础产业,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特性进行研究,分别对流体、载体、流速、流量、流向、流程物流六要素进行分析,从“流”的角度对云南物流业进行分析,在了解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双边贸易量,物流量进行预测,从而发现云南发展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使用SWOT工具进行战略分析,就如何加快云南物流业发展,改善云南投资环境,提高云南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推动
2、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目 录 摘要1Abstract2前言3第一章 云南与东盟的现状分析41.1 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41.2 云南物流业的现状6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情况10第二章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要素分析132.1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流体分析132.2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载体分析182.3 云南东盟物流流向特性分析252.4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流速与流程特性分析27第三章 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发展潜力分析333.1 云南东盟物流需求分析333.2 物流需求预测模型35第四章云南物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424.1 云南发展物流业优势分析(Strength
3、s)424.2 云南发展物流业劣势分析(Weaknesses)434.3 云南发展物流业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454.4 云南发展物流业威胁分析(Threats)464.5 云南物流业发展SWOT分析47 第五章 结论 505.1 论文结论 505.2 研究展望 52总结与体会54谢辞 55参考文献 56 附录一:英语文献附录二:中文翻译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研究摘 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成立,使云南这个全国物流的末端一下变成了面向东盟物流业的桥头堡,如何充分利用云南所处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这个基础产业,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云
4、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特性进行研究,分别对流体、载体、流速、流量、流向、流程物流六要素进行分析,从“流”的角度对云南物流业进行分析。在了解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双边贸易量,物流量进行预测,从而发现云南发展物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使用SWOT工具进行战略分析,就如何加快云南物流业发展,改善云南投资环境,提升云南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特性;物流要素;预测;前 言山高谷深、少数民族聚居地分散,形成了云南在全国交通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差的状况。这在客观上影响了云南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
5、月1日正式建立,2008年双边的贸易额已达2311亿美元,云南应该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覆盖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建立之机,大力发展物流业这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从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贸易经济逐年增长, 同时货运量也随着增加,云南地处中国与东盟各国的陆路联系要塞,这给云南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物流业。云南具备了构筑以昆明为中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开放的、国际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基础产业建设,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水平,促进云南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将在了解云南及东盟的现状基础上,对云南东盟自由贸易区
6、物流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流体、载体、流速、流量、流向、流程物流六要素的分析,并对云南东盟贸易量进行预测,明确未来几年云南东盟物流量需求的变化,最后就云南如何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之机,利用自身区位优势, 如何有效的发展物流业, 改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环境及出台相关政策,分析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云南物流业的发展提出决策建议。 通过对云南东盟物流特性的研究,物流六要素的分析,系统的评价当前云南如何发展对东盟物流业,以及发展云南东盟物流业所面临的优势及劣势。本文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好云南的物流业,比如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物流环境、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
7、议。随着云南的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合理,对外开放度大大提高,贸易成本大为下降,这将大幅提升云南的对外贸易额,推动云南物流业发展。第一章 云南与东盟的现状分析云南省作为一个西南部边陲省份,经济社会发展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省份,而且由于多山、少数民族众多、交通落后等条件的限制,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云南自然资源丰富、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加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正式成立,给云南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1.1节 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 云南的地理环境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省相邻,北部与四川连接,西北部依靠西藏,西部通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全省东西横跨864.9km
8、,南北纵距990km,总共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为全国第八位。云南省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1 997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越段l 353公里,有出境公路20多条,l 5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在国境线两侧居住,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由国家及口岸8个,省级口岸8个,澜沧江从云南出境后穿过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五个国家,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全省共有16个地州、市,129个县、市(区)。其中,民族自治州8个(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
9、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8个州市(昆明、曲靖、玉溪、昭通、思茅、保山、丽江、临沧),25个县与外国接壤。(2)云南的资源优势及交通特点云南的资源比较丰富,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再加上宜人的气候特征和多民族的人文资源,促成了旅游业的大发展;热带和亚热的气候使得云南的植物资源和种类较多,促成了生物医药和烟草的繁荣;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使得云南成为华东地区和东盟国家主要的电能输出地。从交通区位来看,云南贵昆、成昆、南昆、内昆等铁路干线和通往越南的滇越铁路,形成了云南通往全国及越南的铁路运输网络;以昆明为中心200 公里范围内主要
10、干线公路高等级化,基本建成出省、通边的高等级公路骨架网;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民用机场有十个(还有腾冲等机场还在建设中),开通了包括通往曼谷、新加坡、吉隆坡、河内、仰光、万象等东盟国家的国际航线,再加国内和地区航线达到100 多条航线;中、老、缅、泰四国“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和昆曼公路已正式开通;水路方面,通过澜沧江一湄公河,可以到达老挝、泰国和越南等国。正在规划筹建的泛亚铁路由昆明出发,途经老挝的万象、泰国的曼谷、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可达新加坡。未来云南交通将形成较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衔接配套的多方位的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交通体系。这将对我国西南和西部地区的开发及物流发展
11、发挥重要作用。(3) 云南的经济发展现状200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4571万人,城镇人口1554万人,乡村人口301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超过l395万。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独龙、基诺等1 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 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2009年云南全省的GDP达到了初步核算,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完成616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第15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63.9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580.34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523.93亿元,增长13.4
1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9:43.1:39.0调整为17.3:41.8:40.9。全省人均GDP达到13539元(按年末汇率折合1983美元),比上年增长11.4%。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241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9.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图1-1 2005-2009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 在对外贸易方面,根据云南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2009年云南省的进出口总额为80.1912亿美元,其中出口451402万美元,进口350511万美元,贸易差额为100891万美元,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出口总额增幅相比较上年降低16.5%,出口降低9.7%,进口降低23.8%。其中对东盟
13、进出口总额为3151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8%,占云南进出口总额的39.3%;对东盟出口209917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1%,占云南出口总额的46.5%;对东盟进口10521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占云南进口总额的30%。云南与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最大的国家是缅甸,2009年达到122733 万美元。1.2节 云南物流业的现状(1)云南物流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云南省现代物流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仍处于“起步期”,主要特征是:区位优势突出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快速增长为现代物流业奠定了物质基础,综合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为现代物流
14、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物流企业迅速成长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营运载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现代物流营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2006年,我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511.72亿元,占第三产业全部增加值的33.21%,物流业在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加强。云南社会物流总额约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左。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三大需求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2009年云南省货物运输总量达到了4.74亿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铁路0.24亿吨,比上年增长0.2%;公路3.28亿吨,比上年增长5.2%;水运0.07亿吨,比上年增长3%;民航0.07亿吨,比
15、上年增长20.4%;旅客运输周转量448.45亿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904.2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9%。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98.6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9.0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1.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53.29万辆,增长27.1%。这些有利条件的形成,使得云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物流发展体制和政策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水平稳步提高,物流市场体系逐步形成,物流企业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 云南是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桥头堡”,是陆路上连接我国腹地、东南亚、南亚三大潜在市场的优势的重要
16、结合地。根据对中国东部沿海主要港口、中部省区和西部省区由北向南通过海运运至东南亚、南亚和欧洲、非洲地区货物运距及时间与云南国际通道到达上述地区的时空相比,对西部省区有明显的时空优势,对中部地区有一定的时空优势,对东部沿海地区也存在相对的优势。如果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经云南从陆上到达南亚国家, 比经沿海港口绕道马六甲海峡要缩短运距3 000 km 以上, 运输时间可节约1/ 3 , 运费可节约一半以。并且云南地处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 具有其区位经济优势 。因此, 云南应依托区位优势, 积极发展物流业, 带动云南物流企业发展,并促进云南的经济贸易发展, 使物流业成为云南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17、未来云南物流发展规划,云南省将把加速建立国际大物流体系列为重点,按“一三五”的布局方案,精心打造国际化、高水平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以支撑和促进全省对内对外的大开放、大发展。以“一三五”为核心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布局是:“一”为创建一个基础性的物流核心圈。在其圈内,以昆明为中心、以滇中城市群为依托构建滇中物流区,其涵盖范围为昆明、曲靖、楚雄、玉溪等州市。充分利用圈内产业集中度高、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各城市间经济发展互动互补性强的优势,带动整个滇中城市群和全省的物流业发展。与此同时,规划发展花卉、烟草、果蔬、医药等专业性物流中心,积极培育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家。“三”为加速建立昆明、大理
18、、蒙自三大物流枢纽。即以昆明为中心,充分利用昆明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吸引和辐射、带动全省物流产业的大发展;大理物流枢纽。充分利用大理为滇西重镇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商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处理等系列功能的物流中心,以此形成滇西的物流整合通道枢纽;蒙自物流枢纽。以昆河经济走廊建设为契机,在做大蒙自、做强“两市”(个旧、开远)中,将蒙自打造成为滇南面向东南亚、走向“珠三角”的重要物流枢纽。“五”为加快建立五大物流区,即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北物流区。以服务滇西北地区为主,建成以农资、建材、粮食、农副产品和日用消费品等为主的综合物流中心;建设好以滇西口岸带转口、过境与加工贸易服务的物流区
19、。通过大力发展口岸贸易重点建设好德宏、保山物流园区,建设好滇西澜沧江湄公河国际物流合作区。通过内引外联,与区域内各国的共同开发,形成功能上互补、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境外物流节点,最终形成为中国东盟果蔬零关税项目下的农产品中转、分拨物流中心;建设好昆河带蒙自综合物流区。在该区内,以昆河铁路、公路、建设中的泛亚铁路东线及连接中越两国的红河水运为依托,大力发展转口、过境与加工贸易,立足区域内的产业优势,建成连接国内外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建设滇东北长江上游水陆联运物流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内昆铁路及昆水公路,以昭通为中心、水富港为支撑,打开内引外联的“北大门”,在水路、陆路、铁路联运的牵引下,形成云南
20、与长江经济带互融相通的物流节。目前,按照这一规划的布局和全省物流区域的分工合作及功能定位,一个尽快全面建设好云南国际性大物流体系的工程已付诸实施。(2) 云南物流存在的问题。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粗放式经营格局还没有改变,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物流业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情况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适应企业物流需要的供应能力不够,地区间、行业间、品种间物流发展不平衡,物流政策体制和市场发育需要完善,物流发展滞后经济增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资源分散,高级物流人才匮乏,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云南物流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
21、业的支柱产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据突出位置,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符合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1 市场需求基础限制。云南省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在企业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企业内部物流活动逐步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化物流的潜在需求。2 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缺陷。尽管我省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
22、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另外,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3 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与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和设施结构不尽合理,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4 管理体制和机制障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 东盟 自由贸易区 物流 特性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6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