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doc
《【doc】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2010年第14期总第183期皇绢互坳THESILKR0AD历史研究l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黄晓宏(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兰州730o5O)摘要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一度繁荣,国家对海外贸易的重视,指南针的发明,中国瓷业中心的南移,瓷器烧造技术的进步,中国瓷器价廉物美,广泛的实用性和较高的艺术欣赏性等因素起了重要作用.海上陶瓷贸易以两条路线为支撑.以众多贸易港口为依托,陶器贸易遍及亚,非,欧,美,澳等各大洲.这一时期输出的种类繁多的瓷器,对内刺激了各地瓷窑的发展.对外间接或直接传播了陶瓷烧造技术,也改善和丰富了所达之地人们的物质生活,影响了其生活文化
2、,风俗习惯和经济发展.关键词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02304一,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繁荣的原因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又称陶瓷之路.据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在公元2世纪前后就已开通.后汉书载: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这说明远在西欧的罗马帝国(中国史书称大秦)从南海与中国曾有交通往来.唐宋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与外国交通最重要的路线共七条,五条为陆路,二条为海路,即安东道,云中道,回鹘道,西域道,天
3、丝道,渤海道,海夷道.海夷道后来成为日本学者所称的海上陶瓷之路.实际上这条路不仅是陶瓷之路,也是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药之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贸易出现了繁荣局面宋代因陆路交通的阻塞.国家大力提倡,鼓励海上贸易.在造船术改进,指南针发明等外部因素的推动下,海外贸易到得较大发展.陶瓷贸易在此大背景下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产生这一局面的具体原因如下:其一,宋代以后,中国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尤其是陶瓷业中心的南移,方便了瓷器由沿海港口向外输出.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其二.宋元时期.中国古代交通
4、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造船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航海交通发达.宋代造船技术较之唐代有很大进步,南宋钱塘人吴自牧在梦梁录卷12中说:宋时海船大者载重达五千料(明会典称:一科相当于一石,即60公斤),载五六百人.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这样描述宋代一种巨舟: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柁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可见宋代船只不仅载重量大,而且船体坚固,结构良好.宋代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34中说:船体巨木全方,搀叠而成.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的宋船残骸,可以作为明证.在导航术方面,除传统的海外地理学,地文定位,天文测量,船舶操纵技术等继续发展外,以量天尺为测量工具的大洋天文定位术和全天候的
5、磁罗盘导航的使用,使得中国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世纪初北宋宣和年间成书的萍州可谈这样描述当时的远洋海舶: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储货,人得数尺,下以储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海中不胃风涛,唯惧靠搁,谓之奏浅,则不复可脱.船忽发漏,即不可入治,令鬼奴持刀絮自外补之.鬼奴善游.入水不瞑.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可见宋代先进的造船;|l23术,是陶瓷之路形成的必要条件.元代创办了规模空前的对外海运,杭州,泉州,广州都是重要的对外航运港口.各个港口又设市舶司,和各国通商互市.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游记中说:泉州为世
6、界最大港口,港中大海船百艘,小船不计其数.他还这样描述元代的船只:中国船分大中小三等,大者船员千人,水手六百.卫兵四百,有三帆至十二帆船分四舱船员常在木盘中种植蔬菜摇橹时有十人至十五人,分两排对立元代内河航运也很发达,尤其是会通河,通惠河,京杭运河的全线通航,使大都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交通中心.元代王礼在麟原文集卷6义冢记中形容元代交通:适千里者,如在户廷;之万里者,如出邻家.其三,宋元时期,封建政府非常重视海外贸易.诚然,造船与航海技术的进步.是宋元时期我国海外贸易发展迅猛的基本条件.但在刺激瓷器外销方面,大宋朝廷的政策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宋王朝采取诏诱奖进的政策发展海外贸易,以获其利.宋会要辑
7、稿记载:绍兴七年(1137)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岂不胜取之于民.又:绍兴十六年(1146),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通货贿.宋史载:绍兴六年(1136),知泉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司纲首能诏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大食蕃官喔辛贩乳香值三十万,纲首蔡景芳诏诱舶货收息九十八万,各补承信郎.闽广船务监官抽买乳香,每及百万两转一官.海外贸易为宋王朝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润.南宋还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有外商长期在此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以阿拉伯人最多.绍兴末年,广州,泉州两个市舶司岁收税高达200万.超过北宋1倍多.北宋时期.中央王朝曾派遣使
8、臣专门拓展海外贸易.宋太宗雍熙四年(987),朝廷遣内侍八人赍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番国勾召进奉,博买香药,犀角,珍珠,龙脑;每纲赍空名诏书,于所至处赐之.元世祖统一中原之后,即命中书右丞索多等奉玺书十通,诏谕诸蕃输诚内向,于是占诚等南洋诸国均入朝奉贡,而回回商贾与中国海陆两路均有交通往来.明宣德中,派郑和至西洋,遣通事七人赍麝香,磁器,锻匹同本国船至国,一年往回,易得各色奇异24量嚣llR(L4.D宝石其天方国王亦遣其臣来朝贡北宋时期,朝廷还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专门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设广州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
9、物.后又在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设市舶司.哲宗元祜二年(1087),又增设泉州市舶司.南宋时.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极大地促进了宋代海外贸易业的发展.元代市舶之盛,计有市舶司七所,即泉州,上海,澉浦,温州,广州,杭州,庆元.中国瓷器绝大部分经由这些贸易港口销行出境宋元时期,禁止以金银与外国贸易,在以物换物的交易中提高了瓷器在贸易中的地位.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臣僚言以金银博买,泄之远夷为可惜,乃命有司止以绢帛,锦绮,瓷漆之属博易.这样一来,金银钱币不再用于海外贸易,而瓷器,丝绸成了海外贸易的主要产品.外销的陶瓷主要来自民窑.又直接刺激了东南沿海民窑陶瓷业
10、的发展.据简明广东史记载,南宋时广东已开始使用纸币,到元代市舶条件更为完备.市舶贸易普遍使用纸钞.元初即已印行中统钞.市舶贸易流通手段的进步,也促进外贸的发展.出口商品仍以瓷器和丝绸为大宗.其四,由于宋瓷窑烧造技术的进步,使宋瓷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深受世人喜爱,需求量很大,促进了对外贸易及瓷业的发展.宋代南方瓷业的制作工艺和烧造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如对瓷土注意选择,提炼,因材施釉,在纹饰题材,制瓷种类,施釉颜色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在烧造技术方面,窑炉也从半倒焰式的馒头窑改为平焰式的龙窑.龙窑多以山坡或堆土倾斜建筑,窑长数十米,形似长龙.其特点是升温,降温都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大,成本低.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oc 浅谈 宋元 时期 海上 丝绸之路 陶瓷 贸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