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省级财政支出.doc
《湖北省省级财政支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省级财政支出.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度湖北省省级财政支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报告项目名称: 湖北省省级财政支出土地整理项目项目单位: 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主管部门: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评价机构: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2014年5月目 录摘 要1l概述1l评价结果与绩效分析2l经验教训和建议2前 言41绩效评价背景42评价委托关系5第1章 项目基本情况61.1项目概况61.1.1项目立项背景61.1.2项目实施情况71.1.3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71.2项目绩效目标7第2章 绩效评价工作情况82.1绩效评价目的82.2绩效评价设计过程82.3绩效评价框架92.3.1总体框架92.3.2绩效评价原则102.3.3绩效评
2、价内容102.3.4评价指标体系122.3.5绩效标准152.3.6绩效评价方法152.4绩效评价资料调查与收集162.4.1评价资料基础调查与收集162.4.2评价资料整理归类与分析172.4.3评价资料补充调查与核实172.5绩效评价实施过程172.6本次绩效评价的局限性19第3章 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213.1绩效分析213.1.1投入213.1.2过程223.1.3产出253.1.4效果263.2评价结论293.2.1评分结果293.2.2主要结论29第4章 主要经验、存在问题和建议314.1主要经验314.2存在问题324.3建议和改进措施33附件35摘 要l 概述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
3、发展的基础,随着我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面对我省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难以开发等客观条件,缓解耕地保护压力和人地矛盾,实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我省土地整理项目的开展和财政支出土地整理资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为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省级财政支出土地整理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湖北省省级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暂行办法、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鄂财函201450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省国土资源厅将2013年度省级财政支出土地整理已竣工验收的62个项目纳入了评价范围。被纳入201
4、3年度绩效评价的62个土地整理项目总建设规模为146403公顷,预算投资208966万元,评价范围涵盖了15个地市(州)、42个县(市、区)。根据省级高产农田土地整理特点,我厅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整体评价了项目区实施后的效益程度。项目所在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通过现场走访勘查、问卷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本辖区范围内的土地整理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省国土资源厅根据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汇总分析形成2013年度湖北省省级财政支出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l 评价结果与绩效分析2013年度湖北省省级财政支出土地整理资金绩效评价参评项目62个,其中优秀等次项目36个,良好等次项目2
5、6个。项目各项功能按设计要求基本实现,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村庄美”新农村格局,较大的改善了项目区基础设施,使项目区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上述62个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显示,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年新增纯收入、单位面积产值等各项重要绩效指标均有一定程度提高,通过项目实施,完善了配套设施,改善了耕作条件和农田生态环境,有效地防止了旱涝灾害和风沙的影响,保证了农作物稳产、高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l 经验教训和建议通过开展省级财政支出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我们认为做好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要加强领导重视,健全评价制度,精心组织实施,注重资金
6、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调动单位提高绩效的积极性;二是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合法权益,鼓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整治;三是加强考评事前、事中程序管理,推进绩效管理模式创新,切实提升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水平。前 言1绩效评价背景实施土地整治是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年来,湖北省投入了大量的财政性资金开展土地整理工作,但资金使用效益一直缺乏绩效评价。为加强财政投资项目预算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强化投资项
7、目资金全过程监管,促进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方向、加强资金管理、改进资金拨付方式,进一步提高省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省财政厅关于湖北省省级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实施暂行办法、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等要求,我厅组织开展了2013年度竣工结算的62个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采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进行科学、规范的考评,从项目投入、项目过程、项目产出和项目效果等方面,对项目实施管理、资金使用效益等情况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总结了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更好的实现土地整治目标,创新土地整
8、治管理模式等提供科学依据。2评价委托关系2013年度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采取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局按照省财政厅绩效评价要求以自评方式,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价方式进行。第1章 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概况1.1.1项目立项背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强耕地保护,遏制人地逆向发展趋势,确保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国家通过立法确立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建立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等严格的法律制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要求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
9、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我省土地整治工作,2014年湖北省委1号文件中提出:大力开展土地整治,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土地整治作为保发展、保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平台,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土地整理工作的指示精神,省国土资源厅把土地整治作为工作重点,严格落实国土资源
10、部确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元多层次”等重大战略部署,创新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1.1.2项目实施情况纳入2013年度绩效评价考评工作的62个土地整理项目均通过公开招标确定项目工程施工单位,采取公开遴选方式确定监理单位,严格按照项目管理“五项制度”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并完成了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项目竣工验收及省财政厅组织的项目结算评审。1.1.3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来源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分配方式的通知规定,62个项目投资预算208966万元,竣
11、工决算批复200221.67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资金使用规格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执行。1.2项目绩效目标土地整治后,项目区与非项目区有明显区别。建成田块平整、渠网配套、道路畅通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增加有效耕地,优化土地利用布局。第2章 绩效评价工作情况2.1绩效评价目的通过对土地整理项目进行资金绩效评价,充分了解项目规划设计是否符合实际,项目监管是否到位,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资金使用和管理是否科学合理,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是否明显,项目区群众是否满意。其目的一是考核项目实施目标的完成情况,强化项目实施单位使用财政
12、资金的责任,促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财政资金的管理规范、使用安全、公平高效,为下年度预算提供参考;二是考核评价项目管理工作的运行绩效,考察和反映项目资金产生的实际效益,分析资金使用后对项目区域农业发展的贡献,为土地整治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2.2绩效评价设计过程(一)确定评价对象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鄂财函201450号)要求,省国土资源厅将 62个土地整理项目作为2013年度省级财政支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对象(详见附件1)。(二)建立指标体系1、确定评价指标第一步,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库。绩效评价将指标分为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层
13、次,最终形成一个由多个相互联系的指标组成的多层次指标体系。第二步,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邀请若干专家对指标库中的指标进行分析、权衡、补充、选择,最后确定评价指标。2、确定权重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各个指标相对于项目总体绩效的权重分值。3、确定指标标准值指标标准值是绩效评价指标的尺度,既要反映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又要符合我省高产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的实际绩效水平。具体采用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经验标准等确定此次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值。(三)制定实施方案在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根据评价范围、具体项目和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绩效评价的内容、方向和重点,制定实施方案。
14、2.3绩效评价框架2.3.1总体框架2013年度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以“省厅统筹安排、地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协调、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实施评价”的三级联动模式,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绩效评价工作。2.3.2绩效评价原则绩效评价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规范原则。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注重财政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公正公开原则。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绩效评价遵循客观、公正原则,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力争做到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3)绩效相关原则。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针对具体支出及
15、其产出绩效,评价结果能够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4)分级管理原则。各市州负责对所属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省厅负责对全省土地整理项目进行综合绩效评价。2.3.3绩效评价内容(1)项目投入。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条件,项目申报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项目设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项目变更是否符合报批程序;项目设定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合理;项目资金是否按工程进度及时到位。(2)项目设计。项目设计是否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是否满足当地农民的需求;工程设计编制是否科学合理,预算编制是否按照预算定额标准执行;各类信息采用是否符合当地实际。(3)项目管理。项目组织实施是否符合建设工程管理相关程序;项
16、目实施单位是否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是否按计划进度组织实施和验收;项目实施单位是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实施后各项技术指标和工程建设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4)资金管理。资金使用管理是否严格按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会计核算是否合规、实行专账管理;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是否按照工程实施进度拨付资金;资金使用是否具有完备的手续。(5)项目产出。新增耕地和灌排保证率目标是否完成;田间道路实际通达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项目灌渠硬化程度是否达到要求;土地平整程度是否达到设计目标。(6)项目效果。项目实施后人均耕地面积、年产值、年纯收入、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水平是否提高;土地利用率增量、绿色植被覆盖
17、率、防护林保护耕地面积是否增加;是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直接或间接带来较好影响;项目完成后是否对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发展带来长远影响;社会公众对项目实施效果是否满意。2.3.4评价指标体系1、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按照三级指标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共4个,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和效益。二级指标共11个,包括项目立项、绩效目标合理性;组织管理情况、资料管理情况、财务管理情况;项目完成程度、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影响。三级指标共38个,包括决策依据充分性、程序合规性、公众参与意见、项目调整情况;目标科学性、项目设计合理性、项目设定依据充分性;项目招标、工程监理和管理机构情况、
18、制度情况、后期管护情况、资料完整性及管理、资金拨付进度、资金使用率、使用手续完备性、支出合规性、财务管理情况;工程实施进度及质量、新增耕地率、灌排保证率、田间道路通达度、灌渠硬化程度、土地平整程度;耕地面积增幅、新增产值、增加收入、土地整治面积提高率、利用率、农作物产量水平、农民收入水平、防护林保护耕地面积 、绿色植被覆盖率、可持续影响及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体系结构图见图1。图1 指标体系结构图目标层 状态层 元素层 指标层评价指标体系投入项目立项绩效目标过程组织管理情况资料管理情况财务管理情况产出项目完成程度项目目标实现程度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社会影响决策依据充分性决策程序合规性公众
19、参与项目调整目标科学性项目设计合理性项目设定依据充分性项目招标、工程监理和管理机构情况制度健全性后期管护资料完整性项目档案管理资金拨付进度项目资金使用率资金使用手续完备性资金支出合规性会计管理规范性工程实施进度项目完成质量新增耕地率灌排保证率田间道路通达度灌渠硬化程度土地平整程度及耕作层厚度人均耕地面积增幅年新增产值年新增纯收入土地整治面积提高率土地利用率增量粮食产量水平农民收入水平防护林保护耕地面积绿色植被覆盖提高率可持续影响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差异性等因素,在总体框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我们要求各县(市、区)在开展绩效评价过程中,在一、二级指标不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可
20、适当增减三级指标。2、指标权重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项目投入权重为0.18,项目过程权重值占0.22,项目产出权重值占0.27,项目效益权重值占0.33,如下图所示。3、指标标准值单个指标取值范围在1-4分,设定思路为:对于可具体量化考核,能充分反映项目实施后绩效情况的指标,指标设计取值为3-4分;对于难以量化考核,能反映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情况的指标,设计取值为3-2分;其他定性指标设计取值为1分。2.3.5绩效标准绩效评价总分值100分,根据综合评分结果,90分以上的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80分为一般,70分以下为不合格。2.3.6绩效评价方法项目绩效评价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21、)目标比较法指通过对土地整治的实际产出与预定目标的比较,分析完成目标或未完成目标的原因,从而评价绩效状况的方法。(2)专家评议法指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议,得出评价结果的方法。对专业性强,难以直接用量化指标计量其绩效的指标,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参与评价;专家通过实地勘察、查看项目资料,充分了解掌握项目情况,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给出相应的指标分值。(3)成本效益法指将一定时期内土地整治所产生的效益与付出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评价绩效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绩效评价。(4)问卷调查法指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调查问卷,在一定范围内发放,收集、分析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和判断的方法。(
22、5)横向比较法指通过对相同或类似的土地整治工作在不同地区或不同单位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绩效的评价方法。对省或县(市)级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进行横向比较,以确定绩效的优、良、一般、较差,采用此方法。2.4绩效评价资料调查与收集2.4.1评价资料基础调查与收集评价机构根据评价工作方案要求,到被评价项目现场,采取勘查、问询、复核等多种方式收集基础资料,包括评价项目现场的基本情况及评价指标需要的各项数据资料等。具体收集资料的方式有:a)查阅资料。指评价机构对有关土地整治从立项、可研批复、规划设计、工程实施、核查验收等环节有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查阅。b)实地勘查。指评价机构深入到项目实地,对项目的有关情况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省级 财政支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5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