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的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doc
《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的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的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的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 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的微观理论及其应用 【作 者】唐久红/唐岳驹 【作者简介】唐久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在读博士生 唐岳驹,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430072 【摘 要 题】信息经济学 一、前言 2001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 阿克洛夫(George A.Akerlof)、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迈克尔 斯彭斯(A.Michael Spence)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以表彰三位美国学者对微
2、观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及其应用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书中说,本年度的获奖者在20世纪70年代用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为广泛的市场理论奠定了基础。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的贡献形成了现代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其实际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市场,而且包括现代的金融市场。关于三位获奖者提出的所谓柠檬(Lemons,二手车在美国被称为柠檬)作用力量及其有时反常的结果的信息市场理论,西方著名学者、瑞典隆德大学经济学教授安德斯 博里林评论说,许多人之所以本能地不信任二手车经销商,其理论就在于此,因为他们往往比顾客更了解待出售的二手车。同
3、样,公民也比税收当局更了解自己的个人财务状况。这就是不对称信息。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说明中还特别表明,在三位获奖者中,斯蒂格利茨对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贡献最大。斯蒂格利茨在经济理论方面的许多贡献,诸如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信息甄别、信贷配给、市场效率、组织与财务结构、新古典增长以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等许多方面,都改变了经济学家分析研究市场运作的方式。 斯蒂格利茨的不对称信息理论与阿克洛夫的柠檬原理及斯彭斯的劳动市场模型等相关理论构成了当代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牢固基石。这不仅在西方,而且在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阿
4、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的生平业绩 阿克洛夫,1940年6月17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1962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66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19781980年任伦敦经济学院货币银行专业卡塞尔讲座经济学教授;1980年至今任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1985年荣任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1990年任美国经济学联合会理查德 伊利讲座高级讲师;1994年任布鲁金斯小组经济问题高级顾问及研究会资深研究员;1995年任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副会长。他还是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和美国经济评论副主编。他既
5、是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又是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阿克洛夫的研究范围较广,包括货币理论、金融市场、宏观经济学等,并曾在贫困和失业理论、犯罪与家庭、社会习俗经济学等领域发表过大量研究论著,其中有:稳定增长 在危急关头吗?(1967);资本、工资与结构失业(1969);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1970);种族制度经济学与无休止的激烈竞争及其他可悲的陈述(1976);货币需求基金流通理论的微观模型(1978);失业影响的社会习俗理论(1980);货币需求短期趋向:对老问题的新展望(1982);礼物互换与效率工资理论:四种展望(1984);一位经济理论家的故事书(1984);
6、劳动力市场效率工资模型(与耶伦合编,1986);非理性行为的理性模型(1987);泡沫经济学(1989);合理工资前提与失业(与耶伦合著,1990);惩罚与服从(1991);社会悬殊与社会制裁(1995);自我控制与退职救助(1998);经济学与恒等式(2000)。在上述大量研究成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不完全信息论。如他在1970年问世的重要著述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中,第一次提出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因此同斯蒂格利茨一道,被并称为不完全信息经济学的奠基人。他的这一论著阐述了一个简明但影响深远而又普遍运用的观点,具有典型的开创性特点,并使大量有益的观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既对微观信息经
7、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也为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迈克尔 斯彭斯于1942年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蒙特克莱市;1966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68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7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731975年,任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副教授;1976年重返哈佛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79年起任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教授。19841990年任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系主任;19901999年任斯坦福大学经济系主任兼商学院院长;2000年起成为斯坦福大学菲利普 奈特讲座荣誉教授。 斯彭斯主要研究市场结构与运行,包括市场的信息结构、产
8、品差别与垄断性竞争,以及竞争的动态问题,尤其是市场的演变、竞争战略和市场运作。同时,他着重探索市场价格与其他不完全、不对称信息的差异形式。他论著浩瀚,主要有:劳动力市场中的信号问题(1973);市场信号:雇佣及相关程序的信息传递(1974);工资水平的竞争、可信任和获得工作的必要信号条件(1975);垄断、质量与规制(1975);产品的选择、固定成本与垄断竞争(1976);产品的多样化和福利(1976);消费者的错觉,产品的失误与生产者的责任(1977);非线性价格与福利(1977);新市场投资、战略与增长(1979);广告宣传与进入市场壁垒(1980);开放经济中的产业组织(1980);开放
9、经济中的竞争:加拿大模式(合著,1980);学习欺诈与竞争(1981);金融投资竞争组织(1983);投资银行的竞争结构(合著,1983);博弈论:经济学家的新工具(2000)。 斯彭斯的专著市场信号:雇佣及相关程序的信号传递与论文劳动力市场中的信号问题均以人们受教育程度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信号。由于他的后续研究涉及诸多应用案例,市场信号理论的研究被经济学家扩展至不同的市场,其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验证。从经济行为人的角度来探讨不对称信息所形成的不良后果,此乃阿克洛夫的卓见,而斯彭斯在这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阐明市场中的经济行为人怎样借助发布信号来抵销逆向选择的影响。信号在此是指经济行为人采取的可观察的
10、措施,经济行为人采取这些措施,旨在使市场的另一方相信其产品所具有的价值与质量。 斯彭斯最主要的真知灼见,是断言只有当真假信号对发布者的成本差异足够大时,真实信号才可发挥作用。在此,他关键性的贡献是正式提出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且揭示和分析了这个理论的经济含义。正因为这样,斯彭斯早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就获得系列荣誉与奖赏:他在19661968年间获罗兹奖;1972年获哈佛大学戴维 威尔士奖;1978年获加尔布雷思优秀成果奖;1981年获素有小诺贝尔经济学奖之称的约翰 克拉克奖。目前,斯彭斯除了担任美国几所高校的荣誉教授及美国经济学会和美国计量经济学会资深研究员外,还兼任美洲银行、奈克公司、西伯尔
11、系统公司的董事。同时,斯彭斯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已作为信号传递理论的经典模型载入史册,而成为西方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1942年2月9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1964年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66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66196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19681974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助理教授;19681974年,任耶鲁大学副教授、教授;19741976年,任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19761979年,任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19791988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他因业绩卓著,1979年获约翰 克拉克勋章。198
12、3年,成为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1985年,担任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副会长兼美国经济评论副主席。1988年,荣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81994年,转任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19941997年,调任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主席;19972000年,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资深副行长;20002001年,成为美国布鲁金斯学院高级研究员;2001年至今,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贸易与国际事务教授。 斯蒂格利茨主要研究不完全和高成本信息怎样影响经济行为和市场均衡,以证明完全竞争的存在、特征和福利原理并不健全。他还把该理论具体应用于垄断者和政府行为,以及劳动力、资本与产品市场的均衡中。他的
13、著述颇丰,主要有:对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的重新考察(1969);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文集(与宇泽合编,1969);递增风险:定义(与罗思柴尔德合著,1970);递增风险:经济影响(与罗思柴尔德合著,1971);信息甄别理论、教育与收入分配(1975);欠发达国家的效率工资假说、劳动力剩余和收入分配(1976);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学(与罗思柴尔德合著,1976);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与迪克西特合著,1977);公共经济学讲义(与阿特金森合著,1980);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与韦斯合著,1981);商品价格稳定理论(与纽伯里合著,1981);理性预期下的技术选
14、择和市场均衡最优化(与纽伯里合著,1982);作为工人纪律手段的均衡失业(与夏皮罗合著,1984);公共部门经济学(1986);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1986);质量依赖于价格的原因与后果(1987);对道德风险的基本分析(与阿诺特合著,1988);对可供替代的宏观经济理论的考察(与格林沃尔德合著,1988);道德风险与非市场制度(1991);经济学(1993);社会主义向何处去?(1994);发展中的参与作用(1999);国际金融构架的前景(1999);世纪之交的世界银行(1999);世界贸易组织世纪回顾(1999);跨越峡谷的新桥梁:俄罗斯及其他转制经济的宏微观战略(2000);资本市场自由
15、化、经济增长与不稳定性(2000)。 斯蒂格利茨曾多次强调假如不考虑信息的不对称性的话,那么经济学模型很可能是误导性的。他的这一警示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因为就不对称信息来说,不同的市场会有不同的特征,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可见,斯蒂格利茨的一系列论著,不仅是进一步探索信息经济学理论的主要文献,而且也是有关领域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础。他在信息经济学文献中,堪称被人们引用得最多的经济学家,在更广泛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领域内也是如此。 三、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 同获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殊荣的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堪称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奠基人。微观信息经济学用博弈论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洛夫 斯彭斯 斯蒂格利茨 微观 信息 经济学理论 及其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5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