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微观选址与总图运输设计优化.doc
《风电场微观选址与总图运输设计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场微观选址与总图运输设计优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风电场微观选址与总图运输设计优化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张钧返回【摘要】 本文对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微观选址、风机机位的优化、风电场的征租地、风电场内的交通运输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对风电场微观选址有所帮助,能够为风电场微观选址提供一点经验,为更好的降低风电场建设成本、提高风电场的经济效益作出一点贡献。【关键词】 风力发电 微观选址 风机位优化 交通运输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环境成为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风力发电将成为21世纪最具大规模
2、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发展新能源是我国能源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风力发电是新能源发电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技术之一。风电可以缓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日益枯竭的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己成为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8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1217万千瓦,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预计2020年将达到1亿千瓦装机。本文就风电场建设中微观选址、风机位的优化、风电场内的交通运输等影响风电场经济性的因素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风电场的风机布置优化由于具有良好风能资源的区域土地资源是
3、不可再生的有限的宝贵资源,但风能的能流密度很低,大型风电场的占地面积相对很大,因此,如何充分、高效地开发利用风能资源及经济、合理地减小风电场的占地面积将成为今后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满足风机设计出力的前提下,应对其风机布置进行反复的优化和经济评价。基于风资源的有限性、可建设风电场的场地的局限性,任何一个风电场均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或指定的范围内工作,如不考虑各风机尾流的相互影响,则其风机数量布置越多,单位容量的平均投资成本越低,经济性越好。但实际上,当风经过风机的风轮叶片后,由于风轮吸收了部分风能,造成了风速下降并产生了尾流,且转动的风轮会导致湍动能增大,产生气流畸变、湍流,因此风通过风机
4、后风速会有一定程度的突变减小,这就是所谓的风机尾流效应。之后,在周围气流的作用下,经过一定的距离,风速会逐渐恢复,但在到达下游风机时,风速的恢复值与两风机间的距离有关。如风电场内风机布置过密,以致风经过上游风机后的风速来不及恢复而导致下游风机的工作风速过低,则将造成下游风机出力大大减小,风电场的单位电量效益较小、单位出力投资成本较大,经济性较差。反之,如风电场内风机布置过疏,风机总装机容量过小,则其单位容量的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费用均较高,经济性也较差。因此,根据风电场场址处的风能资源情况,在选定风机单机容量后,合理确定风机布置数量和布置形式是提高大型风电场经济性的重要设计环节。风电场微观选址首
5、先根据风电场的风资源情况和具体地形条件,确定适合该风电场的风机类型即进行风机选型。之后根据风况和具体地形条件,兼顾单机发电量和风力发电机组间的相互影响,拟定若干个风力发电机组布置方案。根据充分利用风电场场地和减小风力发电机组间的相互影响的原则,对适合的几种机型方案进行初步布置,计算各风力发电机组标准状态下的理论年发电量。从建设条件、风机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发电量等多方面对风力发电机组布置进行方案比较,经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风力发电机组布置方案。(1)风机间距的优化一般情况下,风电场布置风电机组时,在主导风向上要求机组间隔(行)59倍风轮直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上要求机组间隔(列)35倍风轮直径。因此,风
6、轮直径是决定风机间距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以根据风机的风轮直径确定初步的机位布置,例如以1500kW采用WAsP计算相应理论发电量和尾流系数,以确定其最佳行列距。从表1可以看出:风机的布置、行列距的大小直接影响风机的发电量,一般来说,行列距越大,尾流影响越小,发电量越大;B方案比A方案增加发电量10%。当然行列距的大小也将影响占地的大小、风机布置的多少、线路及道路的长短,具体布置应就风电场的地形条件、风机类型等进行优化布置,实现在有限的范围内取得最大的上网发电量。 表1 某风电场风机间距优化成果表 方案机型行列距 m轮毂高度 m单台净发电量 GWh尾流 %发电量增量 %A1500kW500, 40
7、0653.80011.83100%B1500kW600, 500654.16210.40110%(2)风机布置方案的选择和优化在一定的场址范围内布置机位时,尽量考虑地形、地貌、主导风能等现场因素,并尽量减少尾流影响。如某沿海风场可利用场地总面积12km2,采用WAsP计算软件进行机位发电量估算,当在全部场址范围内布置满风机时,装机规模可达到80MW,但尾流影响较大,平均为12.88,这将降低相同面积的每千瓦发电量,同时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寿命,因此需通过机组布置方案的优化减少以上影响。优化后的尾流影响为11.8310.40,平均单机净发电量提高5%10%,同时更合理地利用了土地。在微观选址时很多
8、业主在多装机与提高发电效率方面难以取舍,因此我们首先通过WAsP、WindFarmer、WindPRO、WindSIM等软件优化出几个方案,然后针对优化后的几个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由于上述软件采用的风机尾流模型存在一定缺陷,给出的风电场风机成本-效益模型过于简单,且未给出风机尾流影响区域的计算方法以及增量装机效益评价模型等,所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细化风机建设成本效益分析。对优化后的几个方案,先进行详细的建设成本计算和效益的计算,再采用国内外常用的方案比较方法,对几个方案进行经济比较。方案经济比较的方法主要分动态分析法、和静态分析法。方案比较以动态分析法为主。动态分析法有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9、现值比较法等,现值比较法有净现值法、费用现值比较法等。下面以某风电场为例介绍一下具体比较方法。首先采用WAsP、WindFarmer、WindPRO、WindSIM等软件优化出几个方案。 表2 某风电场各机型发电量优化成果表 方案机型高度 m台数平均单机净发电量 GWh尾流 %A1500kW65403.80011.83B1500kW65334.16210.40在一定的风场范围内,布置最多风机使其发电量最大,这是优化的目标。按上述A方案可布置40台风机,B方案可布置33台风机。可以看出,在一定的范围内风机间距越大,尾流影响越小,发电量越大,B方案比A方案风机减少7台,但平均单机发电量增加10%。
10、但上述两个方案哪一个效益更好,我们采用了方案经济比较的方法,对这两个方案进行动态分析,比较方案的优劣。下面首先通过对两个方案经济寿命期内的投资费用和收益的计算,按行业基准收益率折算成单一的现值率比较方案的优劣。这种方案比较的方法是在同等风险水平下盈利的最大化,即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进行比较,以净现值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方案A为40台1.5MW风场总投资4.92亿元,建成后每年收益为6410万元。方案B为33台1.5MW风场总投资4.06亿元,建成后每年收益为5820万元。 表3 方案比较原始数据 方案项目0年1年2年3年424年25年A投资(万元)49200收益(万元)64106410641
11、064106410B投资(万元)40600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收益(万元)58205820582058205820现在用净现值法比较两个方案的优劣:目标决策简化为同等风险水平下盈利的最大化,即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进行比较,以净现值大的方案为优方案。 式中:S年收益 I年全部投资 C年经营费用 I行业基准收益率 (P/F,I,t)第t年的现值系数两方案的净现值计算如下:NPV(10%)A=-49200+6410(1+10%)25-1)/10%(1+10%)25=8983万元NPV(10%)B=-40600+5820(1+10%)25-1)/10%(1+10%)25=12228万元经过比较方案
12、B优于方案A,由此可见,不是风机布置越多,效益越好。风电场内风机位布置考虑的因素风电场的设计过程中,在风资源评估的基础上,通过WAsP、WindFarmer、WindPRO、WindSIM等风资源评估软件,对风电场内的风机排布进行优化,初步确定风电场的风机机位,最终确定机位还需考虑以下多种因素。考虑与居民区的间距要求风力发电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生产过程是利用自然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不会损害和污染环境。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开阔地带,每台风机基础仅占用较小的面积,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所影响。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噪声,风机运行噪音对周围村镇有一定影响。典型风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场 微观 选址 总图 运输 设计 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