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论文.doc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 - 论文关键字:经济 企业 发展 政府 一体化 区域 合作 市场 生产 【摘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为适应这种形势,中国经济 发展必须冲破行政区经济的束缚,深化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国家及地区经济增长实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机制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经济全球化源于分工理论的深化。信息时代的来临,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国际间联系紧密。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分工越来越细,而分工的细化意味着合作与协作的深化。企业间的垂直分工,把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性质、不同生
2、产规模的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促成产品及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地区间的流动;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更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五万多家跨国公司及其遍布全球的数十万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如今世界上任何一件现代化产品,已很难判断它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不同程度地波及整个世界经济,使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仅传统经济活动走向全球化,而且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也明显全球化。与此相对应,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已跨出原来的地理界限,日益显现出全球化的色彩。 (二)国家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促
3、使国际间、区域间频繁交往,国际间、区域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组织迅速发展。目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范围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体化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尤其近十年,区域经济组织发展很快,世界贸易组织(T)1995年成立时,除日本及香港以外,几乎所有T成员均是一个或多个区域经济组织的成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利于消除民族、国家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有利于劳动和资本的节约,有利于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扩大市场的目的,促进各成员国及世界经济的增长。 (三)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
4、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原有的“行政区经济”,由于条块分割,无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已不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于是,出现了跨行政区不同形式的经济联合,如经济技术协作区、经济协作区等。但这些经济联合体,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级形式,并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联合,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也不能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目的。因此,有必要继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达到强化区域优势或区际间优势互补的目的,增强区域及全国经济实力。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与发展阶段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与形式 参考已建立的国际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我国目前存在的各种区域经济
5、联合体,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定义为: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地域上较接近或地理特征较相似的省区之间、省内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为谋求发展而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与共同经济调节,形成一个不受区域限制的产品、要素、劳动力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的动态过程,它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区域内各地区合理分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联合体共同繁荣。 经济协作区是我国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种初级的、松散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主要围绕加强能源、交通及其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通过大跨度的联合,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根据行政区范围
6、大小又分为四种形式:一是省(区)际经济协作区,即相邻的若干省、区、市,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的区域合作组织;二是省际毗邻地经济协作区,即相邻几个省、区、市间的部分接壤地区,按照历史的经济联系和现实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的经济合作组织;三是省内经济协作区,根据本省、区的经济布局和各市、县经济发展要求,自愿建立的合作组织;四是城市间经济协作网络,即若干地域相邻,或沿海、沿江、沿路的若干城市,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建立的合作组织。 城市间经济协作网络,往往以城市群的形式出现,在区域经济联合中起重要作用。城市群是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在相邻地域范围内,由相当数量规模等级不同
7、、各具特点而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城市,构成的网络体系。现有的城市群都是各国最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在本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中,发挥着枢纽作用。由于它集聚的产业、金融、贸易、科技、信息等力量,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较大影响,所以它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日益成为主宰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城市群中的每个城市,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门,它们之间通过生产上的协作与联系,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形成一体化经济,从而形成城市群的整体功能优势,推动城市群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与内容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逐步扩展与深化的过程,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而每
8、个阶段又有不同的内容。从发展比较成熟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来看,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欧盟的前身是1951年由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原西德、意大利六国成立的欧洲煤钢联盟(ES)。产业联合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于是他们希望将一体化推广到所有的经济部门,由此导致六个煤钢共同体的成员国在1957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和共同农业政策,并在1975年完成关税同盟。在此期间,成员国不断增加,一体化范围扩大,一体化组织提出并筹建欧洲统一大市场,以消除成员国之间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障碍。并且,成员国首脑经过多次谈判,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
9、动欧元,实现了经济和货币联盟,深化了经济一体化内容。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限定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所以与国家间的区域经济组织有一定差异,但从中仍能得到一些启示。结合国际与国内经济组织的经验,可以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且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渐进性。一是产业经济一体化,指产业内部,以企业以主,通过兼并、重组的形式,追求经营规模化、竞争规范化的产业整合模式,以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在不同发展阶段,涉及的产业领域范围从一个部门向多个部门逐步扩大。二是基础设施一体化,这是目前我国多数经济协作区的主要协作内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 论文 经济 全球化 中国 区域 经济一体化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