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规划.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规划(20132015年) 一、发展基础3(一)工作基础3(二)学科方向特色4二、建设目标6(一)师资队伍建设目标7(二)学科建设目标7(三)课程建设目标7(四)科学研究目标7三、主要建设内容8(一)学科方向8(二)师资队伍9(三)科学研究10(四)人才培养11(五)学术交流12(六)学科平台12(七)条件保障13四、主要建设措施14(一)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14(二)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科队伍15(三)努力提高研究水平15(四)夯实基础条件16(五)加强组织领导16五、建设资金的筹集与使用16(一)建设资金筹集16(二)建设资金使用17六、建设成效分析17(一)学校发展
2、上层次17(二)人才培养上台阶17(三)专业基础上水平17 理论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不仅为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持,还为其他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更广阔的分析视角与理论基础。我校理论经济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方向凝炼、精品课程设计、科学研究成果等诸多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目前,荣获省级重点一级学科资格,就是对我校理论经济学发展成果的肯定,为了能够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以实现发展目标。 一、发展基础 (一)工作基础1教学团队目前,理论经济学教学团队当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讲师25人,高级职称占总量的46%;其中已
3、获得博士学位的12人,在读博士9人,合计占团队的34.4%;团队高学历成员均来自全国知名学府,学缘结构良好;45岁以下的学术骨干占到总体的80%以上,发展潜力很大。2课程建设本学科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同时,继续不断优化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等精品课程,为我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提供基础保证、夯实研究根基。3.人才培养我校于1999年开始招收经济学专业本科生,于2010年取得了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我校对研究生和本科生制定了差异性的培养方案。在硕士研究生层次,按照国家对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着重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开拓
4、学生的研究视野,引导学生积极探寻专业与研究偏好的契合点,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另一方面,要求熟练掌握经济理论或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手段,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本科生层次,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目标,在培养方式上考虑学生考研和从业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学习能力,课程体系上侧重于学习掌握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应用,以及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4.科学研究我校理论经济学学科紧抓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科研资源整合的有利契机,始终坚持紧扣各自形成的研究方向,不仅在研究的广度上较前有显著拓展,而且在研究的深度上取得了不少创新和突破。在2008-20
5、12年期间,每个研究方向的带头人都出版了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至今已经出版专著、教材12部,其中国家级出版社10部,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90余篇,主持参与完成各类课题19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72项,总经费约合570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4项,其它奖励150项。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主要科研成果一览表成果类别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合计论文98篇134篇115篇122篇110篇579 其中CSSCI20篇21篇20篇24篇21篇96项目29项48项35项33项48项193 其中省级以上17项21项16项17项21项72专著、教材3部2部
6、2部4部2部12 其中省级以上3部2部2部4部2部10获奖36项35项30项38项37项176其中省级以上3项4项6项5项6项24 (二)学科方向特色我校立足理论经济学的学科特点,结合所在区位的区域环境,目前,已经凝炼出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市场、企业与政府行为、增长与发展经济学等四个学科研究方向。在这四个学科研究方向上,均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合理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团队。1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学科方向主要围绕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西部生态价值评估、资源环境系统分析研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区域发展开展研究。本研究方向现有专业教师18人。具中教授 2
7、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100%;教师中博士6人、在读博士5人;师资队伍主要来自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和中科院寒旱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学缘结构合理。在本学科方向研究队伍中,带头人王必达教授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此外,还有甘肃省环境学会常务理事1人,甘肃省环境学会理事1人,甘肃省水利学会理事1人,其他教师均为中国水利学会会员和中国环境学会会员。本学术队伍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已基本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相对
8、合理的学术队伍,为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术队伍核心成员近5年来在科研工作方面获多项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80篇,其中CSSCI发表30篇,CSCD发表25篇;出版专著5部,出版教材1 部;主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共70项;共获省部、地市级科研奖励15项。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均有本方向教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本学科方向已经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代价值、所有制改革与分配制度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特色问题。本学科方向现有教授2人,博士2人,其中1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9、1人获得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1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本学科方向研究人员在当代经济研究、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16篇。本方向的师资多人兼任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和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理事等学术职务,2009年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研讨会第23届年会审稿会再次在我校召开,进一步提升了我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在国内的学术声誉。3市场、企业与政府行为研究方向本学科方向已经形成欠发达地区市场制度、企业绩效与企业行为的关系、政府统计与政府行为优化等特色研究问题。本方向现有教授2人,博士2人,45岁以下人员占到
10、本学科总数的86%, 2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为“甘肃省高等学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本方向研究成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完成1项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主持完成2项甘肃省重大科研项目,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在财贸经济、投资研究、统计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21篇,出版专著6部、教材3部。荣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4增长与发展经济学本研究方向已经形成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经济增长和贫困问题、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发展
11、战略问题、欠发达地区应对全球化、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相关问题、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城乡互动问题等研究特色。本学科方向现有教授、副教授5人,讲师6人,博士3人,团队成员结构合理,专业背景各不相同,除了发展经济学以外,还涉及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等专业领域。学科方向带头人高云虹教授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近年来牵头带领团队成员将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结合在一起,凸显出发展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等多领域融合的特色和优势。本学科方向围绕增长和发展问题,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沿着城镇贫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乡互动、欠发达地区发展等富有特色的研究视角,
12、取得了大量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近五年来,在改革、经济地理、经济体制改革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CSSCI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多篇被转载和引用,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各类奖项12项。 二、建设目标作为财经类院校,预期到2015年,我校力争要建设成为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性基地,力争为我校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保障,积极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立足现有师资队伍基础,到2015年,力争理论经济学学科的专任教师人超过7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人数达到35人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超
13、过2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超过50人,留学归国人员3人;造就一支数量充足、学历较高、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二)学科建设目标在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努力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在大幅度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申报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在不断加大科研扶持力度的同时,提升师资服务地方意识,加强与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科学研究的应用实践性,提高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等级以及科研获奖的等级。力争在3年内发表论文120篇以上,其中国家核心刊物80篇,出版专著3部,编著7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60项,每年20项,累计科研经费达到200万元
14、。 (三)课程建设目标20132015年,争取对归属在理论经济学学科内的所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进行评估,划分等级,评出一、二、三类课程,其中,对评估为一类的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到2015年,建成2门省级或以上的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 (四)科学研究目标在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方面,通过重点引进与重点培养等途径,着力选拔本学科各学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形成高水平、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团队,带动本学科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实践中,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每年保持有1-2名中青年教师外出进修访问。使本学科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45%;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力争达到70%。改善师资
15、队伍的学缘结构,青年教师拥有重点大学博士学位人数比例不小于70%。在科研成果方面,2013-2015年间,争取在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10部左右;争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项左右,其他课题20项左右;优秀科研成果获奖数力争达到10-15项。产出一批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应用成果,力争科研成果数量、质量及各项社会影响指标进入国内同学科领域前列。在研究基地建设方面,围绕本学科现有研究基础和规划中拟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方向,规划建设理论经济学研究基地。力争到2015年,建立国家级科研基地1个,增加省级研究中心2个,建成国家级研究机构1个,国家级实验
16、室1个,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在理顺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方面,通过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强化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全面提高管理干部的个人素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和开展新型教育模式奠定良好基础,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多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通过目标任务管理手段,提高资金运用效益。综上,理论经济学省级一级重点学建设规划量化指标如下: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20132015年预期建设成效量化指标一览表建设内容建设成效量化指标教学团队(1)整体规模专任教师65-75人,年均增10人。(2)职称结构副教授以上教师比例60%,年增长率15%。(3)学历结构博士教师比例45%,年增长
17、率10%。(4)学缘结构新增博士5-8人,年增2人及以上。(5)学术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3-5人,年增1人及以上。突出中青年专家2-3人,年增1人人才培养(1)本科生规模600人,年增150人。(2)研究生规模硕士生70人,年增15人。(3)课程建设力争国家精品课程1门,预期2015年实现目标。省级精品课程新增2门,年增1门。校级精品课程新增3门,年增1门。(4)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省级以上4项,每年至少获得1项。教学名师2-3人,每年保证1位教师获此殊荣。科学研究(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3-5项,每年保证1项。(2)省部级科研课题 10项,年至少3项。(3)代表性论文权威10
18、篇、核心110篇,每年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0篇以上(4)代表性著作10部,每年至少出版3部。(5)重要科研奖励省级以上10-15项,每年至少获得4项奖励。学术交流(1)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次,每年力争举办1次(2)出国访问2-6人次,每年争取选派1名教师出国访问。(3)教师在国际国内会议上做报告3-10人次,每年力争不少于1人次。(4)国际交流合作3-6项,每年不少于1项。学科平台(1)硕士点力争新增理论经济学硕士点2个,2015年实现目标。(2)博士点力争申请理论经济学博士点,2015年实现目标。(3)服务地区经济成立兰州新区研究所,力争2013年实现目标。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学科方向理
19、论经济学学科本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凝练研究方向的原则,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1. 推进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的相关研究从系统思维的整体性出发,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放在整个自然生态大系统中来考察,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追求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环境效益的统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所涉的重大问题进行科研攻关,为各级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通过未来的建设和实践,主要集中分析和研究西部生态价值评估、资源环境系统分析研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区域发展研究等方面。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强对资本论文本的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实
20、践价值;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创新,国有企业改革及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构建,民营经济发展与规范管理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我国在分配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背景下劳动就业和分配关系的特征,揭示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中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为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我国新时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地区差异、城乡统筹以及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下的农村发展、城乡互动与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3. 加强市场、企业行为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借鉴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重点研究欠发达地区的商
21、业制度设计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市场流通体系的构建、市场经济软环境建设、西部大开发中的商业制度创新,认识欠发达地区市场制度的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过程,做到洋为中用;研究企业本身的治理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最大化之间的关系,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博弈过程中,创新现代企业的绩效观;围绕循环型经济发展要求开展资源租金价值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为政府及各类市场主体实施科学决策与宏观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与智力支持。4. 强化增长与发展问题研究在未来的建设中,以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发展和兰州新区建设的问题为导向,系统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镇贫困、城市化
22、、工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有关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立足理论前沿,以西部地区为重点研究区域,对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条件、路径、模式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探究后发优势理论的实证依据和内在机理,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战略演变;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经济增长和贫困问题;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城乡互动问题等。 (二)师资队伍以引进、培养、协作等多种方式广泛组织国内外研究力量,打造学术创新团队,构建学科研究大平台,提升研究和解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目前,本学科紧密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这个主要任务,通过举办学术沙龙、
23、合作研究、专题讲座、专题学术会议等方式,外聘本学科领域内的顶尖级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并通过设立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多种岗位,组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在引进人才过程中,贯彻“起点高、少而精”的原则。根据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密切关注与跟踪理论经济学界的新秀或目前尚不出名、但具有发展潜力与发展前景的青年学者,并且以优厚的待遇引进能担大任的将帅之才。2013-2015年,根据双方的需要,灵活采用专职、兼职;长期、短期等多种方式,重点引进支撑本学科发展的硕士点授课教师。通过大力引进教师,增加教师数量,充实教学研究队伍,减轻现有教师的教学压力。通过教师的学术研究来转化并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
24、高本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科学研究1.精品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市场、企业与政府行为研究,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增长与发展经济学4个领域为主攻方向,以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为依托,以高水平课题和学术论文为重点,出一批显示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结合的科研精品。大力提倡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创新,推出一批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成果。2.加大科研资助力度积极支持学术及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支持他们与国外著名专家开展合作研究或到国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从事合作研究。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的主持人、主研人在项目有效研究期间发放科研津贴资助,对高等级
25、学术论文的发表给予奖励,对政府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励的获得者给予奖励,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申报给予资助;实行年度教学科研工作质量目标管理制度;鼓励有科研积极性和潜力的教师以主要精力去从事学术研究,并相应减少其教学工作量;鼓励整合院内外资源,联合攻关的研究方式。 (四)人才培养1.人才培养目标在本科层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学习能力,课程体系上侧重于学习掌握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应用,以及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在硕士层次着重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要求熟练掌握经济理论与思维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2.学生发展规模遵
26、循学校规模和质量原则,2013-2015年,在校本科学生总规模保持在600人以内;在校硕士研究生总规模达到70人左右,力争获得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3.积极引导硕士生从事学科前沿性、创造性理论研究在本、硕招生规模稳步发展并适度增加的情况下,积极引导硕士生从事学科前沿性、创造性理论研究,硕士生论文重质量;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优化研究生课程,抓好经济学基础理论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三大板块的教学;同时,组织编写更具时代特色、水平更高的一些新教材、新论著。4. 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研究和交流能力、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健康的人格和
27、创新精神的高层次现代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拔尖人才。一方面要及时将一批学科前沿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把科研成果、学科动态融入教学,将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尽可能多地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设计性、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课程,引导学生在研究和开发中学习,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学习,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5.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方面,巩固原有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2013-2015年,力争新增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加大研究生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等精品课程建设,为提升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学术交流1
28、.推进国际化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在已有的国际交流合作基础上,扩大范围和推进深度,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的知名大学经济学院、商学院或经济学科建立更多的科研合作、交流关系,力争有3-5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互派学生(本、研)交流(包括攻读学位)10-15人次。2.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提高他们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能力,提高本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争取每年支持2-3名教师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访问或进修。从学科发展需要出发,聘请更多国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或开设课程,力争每年有高水平的国内外专家3-5人次来校讲学讲座;每年聘请外籍教师讲学
29、和讲授课程2-3人次。3.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会议积极申办“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等学术会议,发起和成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西北分会”,促进我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促成持续、稳定、积极的学术氛围。4.构建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开放、联合、互助”的学科发展机制力争为地方政府、工商企业界等提供培训服务,同时,也聘请政府部门及工商企业界的社会名流和精英人才作学术兼职,积极推动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增强理论对现实的可解释性和指导性。 (六)学科平台立足西部大开发、兰州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兰州商学院重点学科布局与特色,围绕理
30、论经济学科一级学科,搭建系列平台,如建立研究所、研究中心以及联合政府机构和科研单位建立相关科研机构等,汇集学术大师,培养和引进创新团队、拔尖人才,承担国家、甘肃省重大战略科研任务,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成果,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促进重大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教育资源。同时,利用学科平台建设的成果,丰富学位点建设,用丰硕的学科建设成果充实硕士学位点建设,在硕士学位点建设发展过程中,精心打造一批有特色、优势强、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学位点,并为博士学位点的建设做储备和积淀,促进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升我校在财经领域中的竞争力。 (七)条件保障1逐步完善学校各项政策措施通过
31、制定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规划,切实推动我校理论经济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建设、学科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基于对我校理论经济学现有的基础条件、师资队伍、学科发展等方面的精细调研和充分论证,制定我校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五年发展规划”和“长远发展规划”,形成我校长期支持和推动理论经济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二)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和人才后备力量的建设。建设与实施学术带头人培养机制,着力开展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工作;建立与实施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本学科任教;建立与实施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学术后备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培育学术团队;强化研究方向的特色;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定
32、期召开师德建设经验交流会,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鼓励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共同承担科研项目,通过相互交流学术成果,达到培养团队精神的目的。(三)加强学科基础性软硬件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大图书资料的采购力度;进一步加大经济学实验室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互联网络资源配置,丰富网络教学研究资源。 四、主要建设措施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规划目标的实现,必须是建立在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基础之上的。 (一)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基于理论经济学的学科建设目标,首先,制定对应的二级学科建设规划。二级学科建设规划必须涵盖有关学科主要方向的论证、学科特色建设方案、科研规划与预期标志性成果、教学改革计划与实施方案
33、、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及学术梯队、学术带头人选拔引进方案、实验室建设投资计划与实施方案、学科建设软投资计划实施方案等内容,依靠落在实处的二级学科建设规划实现一级学科建设目标。其次,将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到人。根据现有学科队伍的情况,将上述学科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逐一分解落实到人,并提出明确的建设质量标准和具体时间进度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定期对学科建设目标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与进度考核。建设期结束时进行总结验收和分析评比,对高质量完成建设目标的责任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目标或完成质量不高的责任人进行处罚。 (二)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科队伍首先,建立学术带头人培养机制。为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加快
34、学科建设的步伐,引导科研和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增强本学科的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必须着力开展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工作,在规划建设期内按二级学科遴选4-5位学术水平高、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教授作为学科首席教授。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其围绕学科特色方向展开重点研究、建立广泛的社会学术联系,提高在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创造条件,使其脱颖而出,快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其次,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树立开放式用人理念,设立校级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国内外,开放式选聘人才;通过建立对口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环境、创造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再次,建立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中年骨干教师
35、前往国内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研究层次;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报考博士研究生,大幅度提高学科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进修深造,尽快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实施青年教师辅导计划,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促使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举办各种校内师资培训班,提高教师的基本功,为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保证。最后,培育学术团队。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围绕学科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形成研究合力,提高研究能力,凸显研究方向特色。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下大力气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36、。同时,要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定期召开师德建设经验交流会,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鼓励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共同承担科研项目,通过相互交流学术成果,达到培养团队精神的目的。 (三)努力提高研究水平修订完善本学科现行的科研考核制度,加强对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导师研究水平和指导研究生的能力,加大对高层次研究项目的配套支持力度和对高水平、标志性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同时,建立学术交流机制,鼓励学术梯队成员踊跃向各类学术会议提交研究论文,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各种专业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对外联系,与其他高校、学术团体合作,积极举办、承办和协办各
37、种高级别专业学术会议;邀请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访问、讲学,开展学术交流。 (四)夯实基础条件一方面,加大图书资料的采购力度。在学校统一由图书馆管理的信息资料配置体系中,与图书馆积极协调,加大本学科研究方向期刊、报刊资料配置力度,加大本学科各研究方向新出版书籍的购置力度;在国内文献资料购置量提高的基础上,加强电子版文献资料建设,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据资料库。另一方面,强化实验室建设。依托学校扶持,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和补充配套先进实验设备,及时补充、适时更新各类实验软件、科研分析软件、以及教学软件;加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提高实验室的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跨学科共享、及实
38、验室综合利用的程度,充分地发挥实验室的功能。 (五)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理论经济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学科(特别是各二级学科间)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为学科建设的整体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五、建设资金的筹集与使用 (一)建设资金筹集通过成功申报各级课题,获取课题资助经费和学校的配套研究经费;通过成功申报建设省级、国家级重点学科,获得专项建设经费;通过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设研究基地,获取来自企事业单位的经费资助;通过开展各类横向联合开发与咨询服务,获取研究经费;通过接受社会捐赠和校友资助,获取学科建设经费;通过校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校级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研究、以及学校的人才引
39、进专项和学科建设专项支持来获取学科建设经费。 (二)建设资金使用学科建设费用的使用途径必须严格限制,力争使稀缺的建设资金发挥最大化的建设效果。具体而言,建设资金主要应用于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成果形成、学术交流合作、研究设施购置等方面,值得强调的是,对资金使用的每一环节必须严格监督。 六、建设成效分析 (一)学校发展上层次我校作为甘、青、宁地区唯一的财经类高校,积淀了60年的发展经验,已经形成了兰州商学院独有的发展特色。在省级重点学科扶持下,未来必将会使学校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的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得以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我校经济学科的地位和影响。 (二)人才培养上台阶作为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大量经济学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地处西部的兰州商学院,在理论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的支持下,必将集合全校之力培养质量更优、层次更高的财经类人才,搭建基础更牢、口径更宽的科研创新平台,为甘、青、宁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三)专业基础上水平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是财经类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科的重要支撑。在理论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的支持下,我校各学科专业结构将更加优化、基础更加夯实,发展后劲更强更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