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经济学 第四章 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原理.doc
《水利工程经济学 第四章 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原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经济学 第四章 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原理.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原理 第一节 概 述 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水利工程建设经济评价的目的是通过经济评价为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工程经济评价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工程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分析和计算建设项目投入的费用和产出的效益,然后进行经济评价,这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也是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重要内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一般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两部分。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全社会国民经济的发展出发,采用影子价格分析计算建设项目的净效益,以此判定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出发,在现行财税制度和
2、现行价格的条件下,计算项目所需的财务支出和可以获得的财务收入。以此评价水利建设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当国民经济评价合理,财务评价可行时,该项目才能成立。当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结果有矛盾时,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果作为项目取舍的主要依据。某些以发展农业为主的水利建设项目(例如灌排工程等),国民经济评价认为合理,而财务评价认为不可行时(虽有一定水费等收入,但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则可向主管部门提出要求,给予某些优惠措施,使该项目在财务上具有生存能力。某些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例如防洪、治涝工程),当国民经济评价认为合理,但没有或者很少有财务收入(例如征收
3、一些防洪费、治涝费)时可向地方政府申请补贴(包括投资与年运行费),使项目在财务上得以自我维持。在规划阶段某些非盈利性工程项目,由于资料不充分,研究深度较浅,也可以不进行财务评价。对于具有综合利用任务的水利建设项目,一般可先对项目所需的投资和年运行费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分摊,以便选择经济合理的开发方式和建设规模,但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均应以整体评价为主,必要时也可进行分项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原则上应考虑项目的全部效益与全部费用,财务评价只计算本项目的实际收入和支出,对间接的即外部的效益与费用不计入。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期。计算期的基准年(点)一般建议定在建设期的第一
4、年年初。费用投入和效益产出,按实际情况确定在年初、年中或者年末,但应注意在第三章中所介绍的许多基本计算公式,极大部分是根据收入和支出都发生在年末推导出来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所采用的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是动态经济指标。对于某些小型水利工程,由于投资流程较短,在进行初步估算时也有采用静态经济评价指标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开展,与国民经济评价有关的参数(例如社会折现率、影子价格等)和与财务评价有关的参数(例如各行业的基准收益率、现行价格、贷款利率、税率等)都是随着经济发展形势、商品和资金的供求关系等许多因素而不断进行调整,有关财务规定更是经常进行修改和补充。因此在实际经济评价工作中,应随时注意
5、情况变化,按有关部门的新规定执行。二、工程方案经济比较的前提 水利水电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各个阶段,在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要求的前提下,往往有若干个方案可供比较和选择,各个比较方案应满足下列可比性条件,这是进行方案比较的前提。1、满足需要的可比性各个比较方案在产品(水、电或其他)数量、质量、时间、地点、可靠性等方面,须同等程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满足费用的可比性各个比较方案的费用都应包括工程的造价和年运行费两部分,且应包括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等全部费用。3、满足价值的可比性各个比较方案的投入物和产出物的价格都应当反映其价值。可是,当前在经济比较分析中存在几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
6、国某些产品(例如粮食、燃料、水,电力等)的现行价格不能反映其价值,即价格与价值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背离。因此,国家计委于1987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中明确规定:在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对于国内价格明显不合理的投入物和产出物,应以影子价格进行效益和费用的计算。计算建设项目投入物费用的影子价格,常划分为外贸货物、非外贸货物和特殊投入物(例如劳动力和土地)等三种不同类型,应分别计算其影子价格:(1)外贸货物。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进出口的货物,应以预测的口岸价格为基础,另考虑国内影子运输费用和贸易费用。(2)非外贸货物。可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最新版)所发布的经济评价参数定出,其影
7、子价格由下列公式求出。 非外贸货物影子价格=出厂价成本分析换算系数影子运费(3)特殊投入物 影子工资=(标准工资工资性津贴职工福利基金)换算系数土地费用=土地在工程项目整个占用期间逐年净效益的现值之和4、满足时间价值的可比性由于各个比较方案的建设期及其各年投资的多少不同,生产期各年的效益和年运行费也不相同,为了便于比较,必须把各年的投资、运行费支出和效益收入,根据规定的社会折现率或利率统一折现到同一计算基准年,求出各方案的总现值,或者折算为平均年值,然后进行方案比较。5、满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要求的可比性修建水利工程无论采用哪个方案,都应同等程度满足国民经济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要求,
8、或者采取补偿措施,使各比较方案都能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第二节 经济评价指标的分析计算 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或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所采用的经济评价指标(方法)比较多,有动态指标(方法)和静态指标(方法)。本节着重就几种比较重要的经济评价指标的分析计算进行说明如下。、效益费用比效益费用比(BCR)是指工程在计算期内所获得的效益与所支出的费用之比,可以是总效益与总费用之比,也可以是平均年效益与平均年费用之比。假设某水利工程在建设期m年内,各年年末投资为Kt,在投产期(tatb)内除仍需要一部分投资Kt外,随着投产机组的逐年增加,年运行费ut与年效益Bt也逐年增加。在生
9、产期(tbtc)内,工程一般已不再要求投资。只是某些经济寿命较短的机电设备尚须在生产期内于td年投入中间更新费Kt ,在生产期末tc可回收净残值Kn ;而在整个生产期内,各年的年运行费和年效益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等于某一常数,可分别用u0和b0表示。参阅图4-1。假设计算基准年在建设期末(tb),折现率或利率为i,则该工程折算到基准年tb的总净投资或总造价为: (4-1)同法,折算到基准点tb的总运行费为(4-2)总费用现值 (4-3)折算到基准点tb年的总效益为 (4-4)效益费用比,即设该工程有若干个比较方案,均可按上述方法分别求出各个方案的B值、C值、B/C值与(B?C)值,然后绘制效益
10、B与费用C、效益费用比B/C与费用C、净效益(B?C)与费用之间的关系曲线,参阅图4-2。在图4-2中,点4表示本项目投资不大,工程尚未形成一定规模,效益尚未充分发挥,而工程基础等部分所占费用相对较大些,因而当工程规模较小时,可能发生投入C与产出B相等的情况,即B?C=0,或B/C=1;但此时边际效益B远远大于边际费C,即B/C远大于1,表示工程规模加大一些,工程效益总是比工程费用增加得更多一些,即B/C1,但总的来说,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两者差距逐渐缩小,直至点1:此时平均单位费用的效益达到最大,即B/C=max,而此时的边际效益费用比B/C仍大于1。随着工程规模进一步加大,根据边际报酬
11、递减率的规律,B/C不断减小、,直至点2:边际效益费用比B/C =1,此时工程净效益最大(B?C =max)。如用有限差额表示,B?C =0。如果再扩大工程规模,由于边际效益费用比B/CC=0,反求内部收益率IRR,再与规定的基准收益率Ic或社会折现率is比较,如果IRRIc(或is),则表示本工程或本方案是有利的。(2)现假设IRR=15%与IRR=18%两种情况,对各年投资、年运行费及年效益进行现值计算,以便求出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的总投资现值K、年运行费总现值U、总效益现值B。参见表4-3。 表4-3 各年投资、年运行费及年效益的总现值计算(假设IRR=10%)第四章:第一讲(总第8讲)第二
12、讲(总第9讲)第三讲(总第10讲)本章小结编制时间: 2007年3月总第9讲课题:国民经济评价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熟悉所用的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适用范围;2、掌握国民经济评价方法步骤;3、了解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与难点: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掌握国民经济评价方法步骤技能要求:学会用国民经济评价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参考资料:水利工程经济(中等专业学校教材),谢吉存 主编。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讲的内容(用时5分钟) 二、讲解第四章第三节国民经济评价(用时65分钟) 三、自学与讨论(用时20分钟) 四、小结(用时5分钟) 五、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一)复习本讲内容
13、(二)预习下一讲内容 (三)思考题与练习题(见后)附:本节课讲解的主要内容于下 第三节 国民经济评价一、国民经济评价概述 国民经济评价是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在国民经济评价中: 费用?指为项目建设和运行投入的全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2、效益?指项目为国民经济作出的全部贡献。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可以用货币表示的费用和效益,以及不能用货币衡量的社会效益和遭受的损失用文字进行实事求是的定量和定性描述。国民经济评价中的效益的表示,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1)采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直接产出物(例如水电站的供电量、水库给城镇的供水量等)分别按影子电价和影子水价计算出来的电费和水费收入,
14、作为本项目的效益。(2)采用能同等程度满足社会需要的并用影子价格计算的最优替代方案的费用为本项目的效益。例如由水库引水灌溉的工程效益,可以用其最优替代方案如抽取地下水灌溉的工程费用(包括投资与运行费,下同)表示。水电站的效益,可以用其最优替代方案即火电站的费用表示,等等。尤其当影子水价和影子电价不易确定时,国内外常采用最优替代方案的费用作为本项目的效益。3、当某些效益与费用涉及项目以外的一些措施,只有统一计算才能考察其经济效果时,可将这些措施与项目捆起来一起进行评价4、对税金、国内贷款利息和补贴的处理 与水利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税金、国内贷款利息和补贴等,均属于国民经济内部的转移支付,并未造成资
15、源的消耗或增加,故不算做工程项目的费用和效益;但国外贷款利息的支付,造成国内资源向国外转移,故应计为项目的费用。 5、社会折现率 社会折现率是国民经济评价中用以计算评价指标的一项重要参数。选择适当的社会折现率,有助于合理分配有限的建设资金,引导有关部门向全社会总福利达到最大的方向投资。按照国家计委1990年调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根据我国在一定时期内的投资收益水平、资金供求状况,规定所有建设项目的社会折现率统一采用is=1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规范(1992年),建议除水力发电和城镇供水工程外,其他属社会公益性质的项目,可同时取用is=12%和is=7%两种折现率进行评价。采用较低的
16、折现率,是因为如防洪等公益性质的水利项目,其社会效益很多难于定量计入。 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水利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应以经济效益费用流程表作为基本报表,以便反映建设项目在计算期内各年的效益、费用和净效益流程,并据以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及经济效益费用比等主要评价指标,现分述如下: (一)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经济内部收益率是用以反映水利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相对指标。它是指使项项目在计算期内经济净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其表达式为 (4-24) 式中 B年效益,为水利建设项目某一年的产出效益;C年费用,为水利建设项目某一年的投入费用,包括投资和年运行费; (BC)
17、t第t年水利建设项目的净效益; n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含投产期)和达到设计能力的正常生产期(简称生产期);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须由公式(4-24)试算求得。参见本章公式(4-6)。在一般情况下,当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大于或等于社会折现率is时,建设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二)、经济净现值(ENPV) 经济净现值是反映水利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贡献的绝对指标。它是用社会折现率is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BC)t折算到建设期起点(即开工的第一年年初)的现值之和,其表达式为 (4-25) 式中 is社会折现率,目前规定is=12%;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当经济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利工程经济学 第四章 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原理 水利工程 经济学 第四 工程 经济评价 方法 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4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