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的经济影响.doc
《旅游业的经济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业的经济影响.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旅游业的经济影响学习要点 了解旅游业的经济特征;了解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认识旅游业给目的地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了解什么是旅游乘数效应和旅游业的卫星帐户(TSA)的基本知识。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现代旅游的迅速崛起,旅游业在世界各地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正在采取措施,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振兴经济,有些旅游目的地则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增加乘数效应,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达到脱贫致富或挽回其它产业趋于衰落而带来的经济损失。第一节 旅游业的经济特征一、旅游业的经济特征与其他
2、产业比较,旅游业具有许多自身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出口产业。旅游业的产品主要是为旅游者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旅游服务。虽然旅游产品中包含某些有形产品因素,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专门设施和商品服务是有形的,但与其它产业不同,它们只是作为提供服务的条件存在的,没有被旅游者带走。旅游业所出售的不是一般的有形产品从一个地方被运送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商品交换,而是一种无行的“经历”、“体验”及有形的旅游纪念品,旅游者通过所见所闻,得到身心的满足。因此旅游业有“无形出口”和“无形贸易”之称。2、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产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有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为了满足旅
3、游者的多种需要,就要由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为旅游者提供商品和服务。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按照传统的产业划分标准虽然分别属于若干相互独立的行业,但是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这一共同职能以及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这一业务关系的纽带把它们联系到了一起,形成一个集合体。因此,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图71)。据澳大利亚工业经济局1973至1974年对国内、国际旅游业进行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澳大利亚旅游商品的提供涉及国民经济中29个经济部门中的109个行业,其中还不包括文教、卫生、公安等非经济部门。 图71 旅游业的综合性资料来源:保继刚、楚义芳、彭华: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产
4、业。表现在以下方面:(1)旅游产品是一种无法保存的产品。旅游产品与其它物质产品不同,不能被有效地储存,一旦未能出售,旅游产品在这一时段的使用价值就再也无法实现,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就永远丧失,并无法补偿。例如,一间饭店客房没有在某晚出租出去,那么这间客房这一晚的使用价值就无法实现了。(2)旅游需求具有季节性波动。受旅游吸引物和客源地节假日时间的制约,旅游业表现出明显的淡旺季。旺季时,旅游企业疲于应付;淡季时,设施和劳动力大量闲置。所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淡旺季出现的问题,是旅游业发展中永恒的课题。(3)旅游需求易受无法预知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因素中的地震、海啸、水灾、异常恶劣气候;
5、健康因素中的流行性疾病;经济因素中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主要客源国经济危机、外汇汇率变化、能源危机;政治因索中的国家关系的恶化、国内政治动乱、政府的政策变化与战争等,都会导致旅游需求下降或旅游者改变目的地。例如,“911”事件后,全世界民航机票预订率平均下跌了1215,美国多家航空公司大幅度裁员。北美洲、加勒比、南美洲、中东和北非等地区的航空业、旅馆业和旅游业受到沉重打击。受此影响,游客流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来我国大陆旅游人数大幅度下降;而日本等客源市场原本打算赴美国的旅游客流由于受阻而转向中国。世界旅游业组织(WTTC)公布的一份经济影响研究报告显示,2003年爆发的“SARS”使受打击最严
6、重的亚洲地区的旅游业损失数百亿美元,并导致数百万人失业。(4)旅游对于价格和收入的弹性很大,也就是说,旅游决策受价格和收入微小变化的影响。由于价格对旅游业产生经常和突然的影响,价格弹性相对于收入弹性要易于确定。收入变化是渐变的,其影响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来。(5)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难以比较。二、旅游业的经济周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周期。从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三种经济周期。1、短期经济周期这种类型的经济周期描述了旅游需求急剧变化的时期。短期经济周期往往是容易预见到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季节性周期,如夏季高峰期、冬季萧条期以及平季之间的时期。短期周期存在的季节性等问题对资源造成一定的
7、压力(堵塞、拥挤、员工紧缺),也影响到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率(旺季交易频繁,而淡季交易不足)。对于某些旅游服务部门而言,它们必须在旺季充分赚钱,以弥补淡季的损失。2、中期经济周期中期经济周期指的是长达数年的旅游需求变化周期。这些变化往往反映出消费者对特定旅游产品的态度和需求。地震、海啸、洪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及政治事件、动乱和战争也会产生类似的影响。例如在1996年至1997年间,新西兰北岛中部的鲁萨佩胡火山爆发就使得当地滑雪季节的旅游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由于鲁萨佩胡火山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火山的多次喷发,使得北岛的两个主要滑雪场图罗瓦和瓦卡巴巴在1994年到1999年期间经营业绩都不理想。经营瓦卡
8、巴巴滑雪场的鲁萨佩胡阿尔卑斯运输公司在1997年亏损248万新元,而在接下来的1998年,公司平均获利27.l2万新元。相反,图罗瓦滑雪场在1997年赢利39.5万新元,而在1998年则亏损90.2万新元。再如克罗地亚等一些国家经过了前南斯拉夫战争后,正处于旅游业的重建和恢复阶段,但再次吸引游客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此外,货币的贬值或升值等其他经济因素也会极大影响旅游者数量。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元市场疲软导致大量外国游客涌人美国,而美国国内的出境旅游人数却很少。90年代末,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因为该目的地度假产品更加廉价,并且在货币兑换中能够受益更多,所以游客大量涌人。3、长期
9、经济周期旅游产品经历了升级换代过程的更长时期。加拿大学者Bulter(1980)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式概括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直至最终衰落或复苏的过程(图7-2)。图7-2 旅游地生命周期探索期这一时期旅游地只有零散的游客,旅游地没有特别的设施,旅游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没有因旅游而有所改变,游客与当地居民的接触密切。部分拉美地区和加拿大北极地区就是这样的例子。导入期随着游客人数增多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居民开始为游客提供一些简便的设施。随着这个阶段的到来,广告开始出现,旅游市场范围已基本可以被界定出来,旅游季节也逐渐形成,一些本地居民为适应旅游季节调整生活方式,一部分有组织的旅游开始出现,迫使地方
10、政府和旅行机构增加,改善旅游设施和交通状况。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一些不发达的较小的国家就是这一阶段的例子。发展期在大量广告和游客的宣传下,一个成熟的旅游市场已经形成,外来投资骤增,本地居民提供的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而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已比较显著。部分墨西哥和北美的海滨地区就是这种情况。稳定期游客增长率将下降,但总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长住居民数量。旅游地大部分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扩大市场范围和延长旅游季节,广告无所不在。常住居民,特别是那些没有参与旅游业的常住居民对大量游客的到来和为游客服务而修建的设施会产生反感和不满意,因为这一切会限制他们的正常活动。
11、旅游地这一阶段有了界线分明的娱乐商业区,以前的设施有可能成为二级设施而满足不了需要。许多加勒比海地区和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就是这一阶段的例子。停滞期在这个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已趋饱和或被超过,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随之而来。旅游地在游客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形象但已不再时兴,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游游客、会议游客等。接待设施过剩,保持游客规模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自然和文化的吸引物或许被“人造”设施所取代。许多西班牙的海滨胜地,如布拉巴海岸就是这一阶段的例子。衰落期或复苏期在衰落期,旅游地无论是吸引范围还是游客量,已不能和新的旅游地相竞争,面对的是一个衰落的市场,随着旅游业的衰落,房
12、地产转卖率程度很高,旅游设施逐渐被其他设施取代,更多的旅游设施因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剩下的其生存能力也成问题。这个阶段本地雇员和居民能以相当低的价格购买旅游设施,因此本地居民介入旅游业的程度大大增加。宾馆可能变为公寓、疗养院或退休住宅,因为旅游地的良好设施无疑对长住居民有着吸引力,特别是对年老者。最终,原来的旅游地可能变为名符其实的“旅游贫民窟”或完全失去旅游功能。另一方面,旅游地也可能进入复苏期,而要进入复苏期,旅游地吸引力必须发生根本的变化。通常有两种途径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一是增加人造景观吸引力。另一种是发挥未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重新启动市场。三、旅游业的地位(一)旅游业
13、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人类旅游活动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但作为一项产业是在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具规模,以后受到战争破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旅游业又重新发展且日益兴旺,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50年全世界出国旅游的人数总共只有252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也只有21亿美元;200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上升到69830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达4760亿美元。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国际旅游人数增长2659倍,国际旅游收入更增长22567倍,这个发展速度是世界上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望尘莫及的,充分显示了旅游业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旺盛活力(表71)。表7-1 世界国
14、际旅游者人数和旅游业收入发展表年份国际旅游人数(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年份国际旅游人数(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19502528.221198128505.81016.8419606629.668.67198228672.7984.2019617528.172.84198329244.1981.5519628132.980.29198431903.51028.1119638999.988.87198533294.11081.10196410450.6100.73198634036.11278.30196511272.9116.04198735865.91587.141966119
15、79.7133.40198839000.01950.00196712952.9144.58198940300.02087.00196813089.9149.90199041500.02300.00196914314.0168.00199145000.02780.00197015969.0179.00199247600.02790.00197117233.9208.50199349408.83049.47197218185.1246.21199452840.03210.00197319062.2310.54199556638.43932.80197419711.2338.22199659607.
16、64357.89197521435.2407.02199761957.44381.65197622071.9444.36199863513.44393.93197723912.2556.31199964990.04550.00197825736.0688.37200069830.04760.00197927399.9833.32200168850.04620.00198028484.11023.63200270242.94730.00资料来源:世界旅游组织(WTO)公布的统计资料汇总到了1992年,经过国际众多专家的研究和评估,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超过了钢铁、石油、汽车等传统大产业,成为世
17、界第一大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与亚太经社理事会旅游工作组的统计资料,1993年以来,无论从旅游业产值占全球GDP的比重、旅游消费额占个人消费总额的比重、对旅游业的投资额占全球投资总额的比重、旅游就业人数(直接和间接)占全球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还是旅游上缴税收占世界各国政府税收总额的比重都在1/10左右或以上,这充分表明旅游业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表7-2)。 表7-2 旅游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 单位:亿美元 年份项目 1993199419951996199719982010全球旅游业对全球GDP贡献值贡献率(%)世界个人旅游消费额占个人消费总额比重(%)世界旅游就业人数(万人
18、)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世界旅游业中投资额占总投资额比重(%)世界各国政府旅游支出占各国政府总支出比重(%)世界旅游上缴政府税收占全球政府税收总额比重(%)2908011.51694010.7218009.464011.422807.13080011.51781010.6225009.6673011.723407.13391011.61941010.6232009.7751011.826007.33474011.61977010.6236009.8765011.826407.2650010.43564011.61971010.6237009.7761011.825006.93867011.6
19、2026010.5231009.4779011.925306.8802010.68008612.54477011.23280010.91769012.054207.4资料来源:世界旅游理事会与亚太经社理事会旅游工作组1998年度报告(二)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支柱 当代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优化产业的结构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产业结构是指不同产业及产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现行的国际通用的宏观产业结构划分中的三次产业划分,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及主导产业的变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变动的历史顺序。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次序看,第一产
20、业部门所属的各产业(农林、牧渔业)经济增长提供基础原料,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原始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起点;第二产业即加工制造业所属各产业的活动是第一产业活动的继续,构成经济深层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它的发展成为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第三产业是第一、二产业以外的,以服务业为主的其他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经济活动深化的结果和标志,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也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行业之一。现在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旅游业列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我国旅游业,经过20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产业规模和比较健全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
21、产业之一。1986年,国家“七五”计划正式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国家“九五”、“十五”计划中都把旅游业列为了重点发展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从各自的资源优势出发,将旅游业作为本地的经济优势产业和重要产业(表73)表7-3 旅游业的产业定位地区产业地位说明北京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天津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河北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山西支柱产业内蒙第三产业中的先导产业辽宁先导产业吉林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黑龙江支柱产业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江苏支柱产业浙江支柱产业安徽支柱产业福建支柱产业江西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22、山东支柱产业河南支柱产业湖北支柱产业湖南支柱产业广东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广西支柱产业海南支柱产业重庆支柱产业四川支柱产业贵州支柱产业云南支柱产业西藏支柱产业资料来源:何光瑋:新世纪新产业新增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上海已将旅游业定位支柱产业。2000年,我国旅游总收人达4500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2002年,旅游总收入达5566亿元,比2001年增长12%,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4%。以2000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实绩为基数,规划数量指标为到2020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21亿3亿人次,为2000年的250360;其中外国人3100万450
23、0万人次,为2000年的30044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80亿820亿美元,为2000年的360一500。国内旅游收入21亿30万亿元人民币,为2000年的660940,届时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6万亿元人民币,为2000年的800,相当于届时国内生产总值的11,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第二节 旅游业积极的经济影响旅游业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外汇是国际间用于经济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支票、汇票、有价证券等票据。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业 经济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