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单向度全球化.doc
《挑战单向度全球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挑战单向度全球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挑战单向度全球化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内容提要】本文从马克思关于全球化和民族化之间关系的原理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今把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进而等同于美国化的错误。历史地看,由资本所发动的全球化浪潮,一直伴随着民族化的进程,今天又成为民族主义复兴的主要原因。因此单向度的全球化不是真正意义的全球化,它在目前正日益受到了民族化的挑战。【关 键 词】马克思/全球化/民族化/双向作用【 正 文】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04)01-0013-05在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中,西方发达国家把全球化等同于西方一体化,进而等同于美国化,从而在政治、经济、文
2、化等方面表现出单向度全球化进程。与此相伴,这一进程又出现了强劲的民族化趋势,各种复杂的民族问题,在国际关系变动的大背景下,在宗教因素的作用下,日益普遍化和国际化,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一个大难题。许多边缘国家纷纷举起民族主义的大旗,谋求自身的独立和平等,以及复兴与发展。对全球化进程中这一民族化的现象,马克思是否有过分析,做何理解?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点探讨。一、马克思全球化思想中蕴含的民族化理论早在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阐述了“世界历史”的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概念和当代的“全球化”概念虽然相差一个半世纪,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属于同一个范畴系列和谱系。它最早探讨了全球
3、化的根本问题和中心问题,阐述了全球化理论的主要生长点和基本思想,形成了对后来者的研究有规范作用的总体框架,从而提出了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的世界历史观。共产党宣言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大机器工业的兴起,以及商品生产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失,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互相依赖了。”1(第4卷,P470)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把资本主义制度推行到全世界,使得一切民族和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并因此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克服了各个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民族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了,民族
4、的孤立性也被消除了。显见,早在19世纪40年代,经典作家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就探索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从而成为全球化理论的真正源头。这一分析不但完全符合了19世纪中期以前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状态,而且在今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得到验证,实际就是今天的全球化过程。但世界历史的发展又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正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即19世纪中后期之后,与全球化进程似乎背道而驰的民族主义,首先在欧洲,随后在全世界日益成为一种越来越强大的政治和社会力量,甚至在一个多世纪中左右了很多国家的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发展。那么,是否马克思的上述论述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呢?世界历史
5、的发展进程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发生了脱节和背离吗?资本主义发展的国际性和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至少从第二国际时期的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开始,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已产生了重大歧义。今天人们研究这个问题也时时会产生困惑。为解释这一系列的问题,有必要重新回到马克思,细细分析经典作家的全球化理论,那样我们就可探寻出其中内含的民族化思想。首先,从民族的形成过程看,它与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改变相联系。马克思曾说:“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1(第3卷,P57)由此可见,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民
6、族的形成和各个国家民族化的过程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分离与对立而出现的。也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交往方式的不断扩大和更替,决定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从而使民族从古代民族、奴隶民族、中世纪民族发展为现代民族。第二,民族国家也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扩大的而建立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财产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个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
7、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国家了。”2(第1卷,P255-256)对于这段话,人们一般都会正确地理解为欧美那些“历史悠久的国家”(old-established nation)或“历史性国家”(historicnation)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情景。但从民族主义研究的角度来看,它描述的也就是民族国家形成或建立的过程,是西方传统的“历史性国家”形成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19世纪中期以后100多年的历史表明,对于首先出现的中欧、东南欧和东欧,随后出现在亚非拉各地,出现在全世界的新的民族国家(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同样也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而建立的。可见马克思以其远大的预见性
8、和卓越的智慧为我们描述了相辅相成的两个过程:一方面,世界市场的开拓使不同的民族和国家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套用当今的话语,即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全球化日益加深;另一方面,民族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加强。在经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民族主义浪潮的迅猛发展后,列宁在1913年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更直接、更明确地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在民族问题上有两种历史趋势。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这是其一。各民族彼此间各种交往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隔阂的消除,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这是其二。”3(第24卷,P12
9、9)第一种趋势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占主导地位,第二种趋势则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经成熟。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中的这两种趋势,马克思又进一步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资本的二重性决定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双向效应:一方面世界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分工的发展,而被消灭的愈来愈彻底,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同时资本对利润的追求又造成了各国民族发展的不平等状况。所以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但资本主义是一种扩张性的制度,资本膨胀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把落后的民族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成为附庸国和殖
10、民地。资本主义国家侵入落后民族,掠夺天然财富、农业原料,倾销商品,落后民族的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终于被资本主义势力所破坏,旧的生产方式解体,而代之以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发展新式工业和资本主义工业,把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把独立的国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从而“使野蛮的和半开化的国家依赖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依赖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依赖于西方。”1(第4卷,P470)资产阶级对落后和弱小民族的掠夺和剥削,客观上促进了落后民族的社会变革,推进了民族国家的复兴和独立。恩格斯1882年2月7日在致卡尔·考茨基的信中指出: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民族独立
11、,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不仅是解决和处理内政的需要,也是开展外交活动,是进一步实现国际合作的基础。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的序言中又指出:“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2(第1卷,P249)由此可见,全球化进程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式,大大加强了民族国家的地位的作用。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过程对民族国家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上述理论为我们今天理解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循此思路来思考当今的全球化和民族化问题,也许会得出与西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挑战 单向 全球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