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doc
《宏观环境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环境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特为哈纳斯天然气制作宏观环境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2009年2月12日 【天然气进口加速推动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1【中国应开辟供气新路径】2【天然气定价体制改革方案有望09年出台】3【中石油:西气东输不会出现断供】4【数字解读西气东输二线工程】4【我国天然气产量跃居世界第九】5【普京:金融危机对天然气部门的影响更为严重】6【石化行业:天然气和炼油是行业增长引擎】6【新疆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4万亿立方米 位居全国之首】7【专家警告未来液化天然气供应或将短缺】7【我国天然气价明显偏低 中石油暗示天然气价上涨】8【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开工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受益】9【我国天然气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10【天
2、然气进口加速推动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西气东输二线东段近日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建设大大加速。随着西气东输二线西段于今年年底前建成投产,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将如期进入我国。加快理顺国内天然气价格,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被进一步提上了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近日召开的国家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说,尽快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可替代能源价格变化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国内天然气价格,已成为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的必然趋势。他表示,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正在组织有关单位就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开展专题研究。西气东输
3、二线工程的建设和与之相连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同步进行。主气源为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补充气源为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建设完成后,来自中亚的天然气将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输送至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西气东输二线预计将于2011年全线贯通,2012年输气量将达到300亿立方米。根据有关协议,可供我国的中亚天然气资源有望进一步提高到每年450亿至500亿立方米。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以政府定价为主。尽管当前国际天然气价格因国际原油价格走低而回落,但由于天然气进口的长期性和相对固定性,我国目前已落实的进口天然气价格普遍高于当前的国内天然气价格。相对较高的天然气进口价格和较低的国内天然气价格已
4、成为我国进口天然气中供需双方高度关注的问题,并成为我国企业在天然气进口谈判中的难题。根据初步测算,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到我国边境的含税价格加上国内管道运输费用后,到各地门站的价格要比现行门站价格高出一倍左右。近几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根据BP公司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8,200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6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9%,增幅居全球第二。天然气消费量的上升,加快了我国大量进口天然气的步伐。特别是随着近几年以进口天然气为主的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加速发展,进口高气价与国内低气价矛盾日渐突显。2006年6月,我国第一个液化天然气项目在深圳投产,由此开启了我国大规模进口
5、液化天然气的历史。目前,福建液化天然气项目已经与印尼东固气田签署了年供应量260万吨的25年长期合同,上海液化天然气项目也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达成每年300万吨长期供应协议。近两年,我国石油企业与国外公司进一步签署的液化天然气购买协议涉及的液化天然气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说,从资源储量来说,天然气在我国属于短缺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天然气这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消费需求必然会持续上升,天然气进口量也会进一步加大。尽管当前国际天然气价格有所下降,但从长期走势来看,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市场上石油、天然气等基础资源的价格势必仍会走高。周大地认为,如果天
6、然气价格机制不及时改革,随着我国进口天然气量的上升,预计仍会保持相对高位的进口价格和国内相对较低价格之间的差距,将给国内天然气的运行和销售带来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则指出,从热值的角度考虑,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与煤炭和石油价格相比仍然处于偏低的水平。相对较低的价格水平也将不利于天然气资源的高效利用。我国于去年年底出台完善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使得我国与国际接轨的原油价格和政府调控的成品油价格之间长期存在的“倒挂”现象得以缓解。随着进口天然气消费量的提高,加速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也被提上日程。当前我国天然气价格针对不同用户类型实行不同定价,民用价格要低于工业用气价格。董秀成认为,未
7、来对不同用户采取不同用气价格的政策预计还会持续,但从长远看,我国的天然气价格将逐渐和国际接轨,并建立起和其他能源价格相匹配的价格形成机制。【中国应开辟供气新路径】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主干支线相加总长度已超过2万公里,中国由此形成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管网,但这个“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管网”的气源地都在遥远的西部,而且二线气源主要依赖中亚国家。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今年底西段投运,2011年将全线建成投产,我国天然气供需格局已基本形成:即西气东输一线从新疆塔里木到上海,横跨东西;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到河南洛阳分流,一支干线继续和一线并行东抵上海,另一支干线南下经武汉送至广州,贯通南北。 我们有理由
8、为此感到自豪,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主干支线相加总长度已超过2万公里,中国由此形成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管网。同时,我们也有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个“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管网”的气源地都在遥远的西部,而且二线气源主要依赖中亚国家。 笔者以为,这种单一依赖“西气”的能源格局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我国有必要寻求天然气供应新路径,构建天然气供需新格局。这其中最现实也最重要的选择是:我们应把天然气开发的目光放在东海和南海。 先说东海。早在1968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中就指出:“东海是另外一个波斯湾,这个海域拥有众多被埋藏的宝藏,拥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美国的东海问题研究专家哈里森认为
9、:“东海大陆架上天然气储量大概在5万亿立方米,至少是沙特阿拉伯发现天然气储量的8倍,是美国天然气储量的1.5倍。”中国地质学界泰斗李四光生前也预言:“中国油气资源的未来在东海。” 中国勘测东海油气资源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中国在浙江以东海域的东海大陆架盆地中部发现了“西湖凹陷”。经过最近20多年的勘探,中国目前已在西湖凹陷开发出了平湖、春晓、天外天等8个油气田。此外,还发现了若干大型含油气构造。平湖气田目前已经开始通过管道向上海地区供气。 近年来,中日关系的改善为中国东海的油气开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油气开发遵循“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通过中日双方协商解决。有着丰富油气资源的中国东
10、海海域,是中国未来获取能源战略物资的重要保障。 再说南海。据初步估计,南海油气储量约500多亿吨,在我国传统疆界线约有300多亿吨,与波斯湾、墨西哥湾、北海齐名为世界四大海洋油气区,开采前景广阔,也被誉为第二个“中东”。从国家能源安全全局考虑,南海地区应该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要地区,是未来能源的潜在基地。 自上世纪60年代末南沙海域被探明有丰富油气资源以来,周边有关国家加快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步伐,目前在南海拥有石油承租权并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国际石油公司大约有200多家,南沙油气开发已呈国际化态势。周边国家每年从南海开采5000万吨以上的石油,相当于我国大庆油田的年产量。 我国加快南海油气资
11、源勘探开发已刻不容缓。具体方针可本着“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建立切实有效的能源合作机制。一方面,加强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在南中国海油气开发上的合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并加强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合作,获取先进技术加快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随着五年前的“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贯通,中国的能源消费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天然气时代。特别是近两年来,中国天然气消费呈现几何数增长态势。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达1100亿方,而国内生产能提供的只有900亿方;20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达1600亿方,而国内生产能提供的只有1200亿方;而到2020年我国的天然气缺口至少达800亿
12、立方米。显然,天然气后续资源不足已成为最根本、最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天然气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笔者认为,加大东海和南海的天然气开发力度,还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中国天然气的主要消费市场在东部和南部。【天然气定价体制改革方案有望09年出台】随着1月1日起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实施,另一项重要能源天然气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也开始提上日程。对此,中石油集团人士表示,已向国家提交改革建议。业内专家则表示,此项改革极有可能在年内出台,可能会参照成品油改革模式,在消费端理顺零售价格。中石油集团人士表示,其很早就向国家相关部委提出了加快国内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步伐的建议。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仍在研究
13、此问题,预计未来三大石油集团的天然气销售价格将趋于一致。目前中国天然气价格低于其实际价值,与同类能源相比价格偏低。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09年出台的可能性非常大。届时可能参照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模式,形成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助手段,在消费终端即以理顺零售价方式进行的改革方案。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中东部大城市的民用液化石油气价格为5.5-7.5元/公斤,折合成天然气价格为4.1-5.6元/方,而这些城市民用天然气价格普遍为2.1-2.4元/方,相当于液化石油气价格的一半。严重的价格倒挂引发了天然气需求的极速增长,化工用气浪费严重。利润微薄甚
14、至亏损造成供应方的生产意愿不高,供应紧缩,使得供需关系更加趋紧。业内呼吁,应尽早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体现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林伯强认为,由供求矛盾和人为压低引发的市场价格混乱也是推动改革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天然气价格各地方不统一,上海和北京每立方米就相差0.45元。长此以往,对于天然气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将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林伯强表示,政府应抓住此次油价暴跌的机会,尽快出台改革方案,理顺天然气价格,使价格能真正体现供求关系和稀缺资源的内在价值。资深油气问题专家韩学功教授同样认为,当前国内天然气市场价格和其实际价值不符,稀缺性未得到体现,天然气价格在同类能源中还是偏低。但即
15、便如此,作为政府垄断性资源,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仍不会轻易改革。韩学功认为,首先,这受到协议制约。中国在WTO条款附件4中承诺天然气属于国家定价产品,不可能由市场决定。而且天然气供应是长期协议,惯例是照付不议,无论市场变化,价格不变。其次,天然气和成品油性质不同。前者对居民生活的重要性超过石油,居民一旦安装天然气管道,就没有其他可替代能源利用。如果贸然改革提价会引起争议。同时,成品油和天然气现有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同。成品油价税改对天然气价改的参考意义有限。韩学功指出,针对各地的天然气价格不统一现象,这是由于各地的运输成本差距和管理费的不同。国内天然气价格“谈不上市场化”,天然气实质上还是由国家垄断
16、。短期内,价格形成机制只能是在财政给予适当补贴的情况下,国家政府指导的天然气出厂价,加上地方政府根据各地不同的管道运输费和管理费形成最终零售价。【中石油:西气东输不会出现断供】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第一条从国外进口天然气的管道,至今还没有彻底解决的俄乌天然气段供事件,使人们担心这条线能不能保证供应,中石油的有关负责人今天表示,西气东输二线的供应不会有问题。中石油管道建设项目总经理吴宏说:“在我们境内的塔里木气田、我们的长庆气田包括我们已经投产的西气东输一线,都是和二线是一个管网连通的,所以这些资源都是可以调度和保证的,这个沿途的用户可以放心,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中石油的人士介绍,虽然西气东输二线的
17、主气源在境外,并且还要经过三个国家的领土,但是,在我国境内配套的辅助气源完全能够保证不断供。目前,在二线附近已经探明和开发了准葛尔、塔里木、吐哈、柴达木、鄂尔多斯等五个气田,这些气田已探明的总储量超过34000多亿立方米,我们有了自己的气源垫底,就不会出现断供问题,相反在市场价格谈判中还有主动权。同时,我们西气东输二线与国外签的合同30年,这期间我们肯定会有新的气田探明发现。【数字解读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能源是支撑国家繁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引进利用境外天然气资源,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是贯彻国家能源和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 2000年2月,中央批准建设西气东输
18、一线工程,拉开了我国天然气管网快速发展的历史序幕。2004年10月,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设完成后,国家即启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前期调研论证。经过3年多的艰苦工作,取得丰硕成果。2008年2月,国务院正式核准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同年11月,核准东段工程。至此,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全线获国家批准。 据介绍,西气东输二线作为一条我国连通中亚的能源大动脉,是当前我国管道建设投资最多、输量最大、管线最长、压力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特大工程。那么,这一工程到底有些什么特点?不妨从一组数字来看看。 受益区域最广 途经14省市区并连接香港 西气东输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横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
19、坦同步建设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香港,东达上海,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江苏、湖南、山东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一条连接中亚进口气源,国内塔里木气田、准噶尔气田、吐哈气田、长庆气田和沿线中西部地区、华东、华南、长三角、珠三角等用气市场的重要管道。 管线最长 全长8700多公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包括1条主干线、8条支干线、26座压气站、3座地下储气库和深圳调峰站。8条支干线分别是轮南至吐鲁番、中卫至靖边、泰安支干线、十堰支干线、上海支干线、湘潭支干线、深港支干线、南宁支干线。主干线4978公里,管道主干线和支干线全长870
20、0多公里。 投资巨大 工程总投资1420亿元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总投资约1420亿元。沿线城市内天然气管网建设约需投资673亿元。 施工环境最复杂 隧道累计长约55公里 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管线沿途将翻越天山、秦岭、南岭和江南丘陵等60余座山体,隧道累计长度约55公里;穿越新疆内陆湖、长江、黄河、珠江流域等大型河流190余次,累计穿越长度约100公里;施工环境遇到了世界管道建设史上所经历的所有地质地貌情况。 输气量最大 年输气300亿立方米 主干线全部采用目前最先进、并由我国自主研制的80级高强度管线钢,成为世界最大规模采用80级管线钢建设的天然气管道工程。 主干线管径1219毫米,年输
21、气规模300亿立方米。 拉动经济增长 带动相关产业投资3000多亿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预计带动国内钢材、设备、材料、施工及天然气利用等相关产业直接投资3000多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全线将需要500万吨80钢材,全部由武钢、宝钢、鞍钢生产,按合同价约365亿元。 造福沿线居民 改善4亿人用气情况 西气东输二线建成后,我国每年将新增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量,相当于2007年全国天然气供应量的一半,将改善沿途4亿人的用气情况,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中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 节能减排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2930万吨 据有关方面介绍,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成后
22、,将把从中亚地区进口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送往管道沿线地区,提高了清洁能源比重,将十分有利于节能减排,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2930万吨、二氧化硫144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粉尘66万吨。【我国天然气产量跃居世界第九】200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继续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增幅达到13.7%,这是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连续6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同时,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也进展顺利,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连续4年超过3000亿立方米。中国石油天然气实现了产运销储的综合平衡,保证了重点城市、重点用户和重要时段的安全平稳供气。 有关统计数字还表明,我国天然气产量近年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4%的年均增长速
23、度,中国天然气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九位。中国已不仅仅是世界石油生产大国,也已成为世界天然气生产大国。 据中国石油集团有关人士介绍,200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量结构,加快重点气区产能建设步伐。其中塔里木油田天然气产量达到174亿立方米,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气区地位。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净增33.7亿立方米,是集团公司增产最多的气区。西南油气田天然气产量接近150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建设稳步推进。青海油田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28.3%,是增幅最大的气区之一。 此外,中国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和西气东输二线全线均开工建设。国内油气管网建设积极推进,大庆齐齐哈尔输气管道、西南油气田北内环输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 环境 天然气 行业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4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