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经济发展现状.doc
《丹东经济发展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东经济发展现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丹东经济发展现状摘 要:丹东作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其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丹东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主要挑战,并提出丹东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关键词:丹东;经济形势;战略举措一、丹东经济发展现状1.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从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看:2004-2005年,丹东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格局;2006-2012年,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格局。经过九年的发展,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4年的17.4:37.8:44.8调整为2012年的13.8:50.1:36.1。表现出第一产业比例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例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比例下降的明显态势。分析其因为是2004年之前
2、,丹东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水平过低、总量过小,导致第三产业比重相对偏高。而2005-2009年,丹东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7.1%, 2010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82%,民营经济已从“半壁江山”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力量。此外,丹东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直较为落后,传统的服务业增长幅度有限,所以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2.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以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开采及深加工、电力生产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86户,2011年896户,实现增加值4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主营业务收入
3、完成12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011年,以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等重点园区为拉动,形成了超1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11个,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10亿元,增长34%。3.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年粮食总产量95.2万吨,比上年下降4.4%,是历史上的第二个丰收年。2011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99.6万吨。2012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7万吨,东港梭子蟹、黄蚬子、杂色蛤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东港草莓产业获全国草莓第一县和省政府“一县一业”认定。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东港市在全国百强县位次由上年的83位前移至75位,凤城市也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并位列第87位,宽甸综合实力实现提升。4.服务业蓬勃发展
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省、市均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丹东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12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012.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5.5亿元,旅游创汇收入2.66亿美元。港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金融创新逐渐成为服务业重点,万达广场和鹏欣水游城等项目较好地带动了丹东商贸服务业的大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丹东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将站在全市经济企稳回升的第一线,为稳增长做出贡献。二、丹东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挑战1.珲春威胁城市发展。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我国唯一一块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口岸城市,是中国从水路到达韩国东海岸、日本
5、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欧的最近点,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倡导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1992年珲春市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确定珲春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赋予珲春更加灵活的边境贸易政策和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吉林省珲春市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口岸与丹东港口争夺腹地资源,相当于将丹东港在东北东部经济带的腹地拦腰折断,对港口乃至城市的发展威胁较大。2.地方债务负担重。很多城市陷入了借新债还旧债的怪圈当中,丹东市也不例外,2012年仅市本级还贷总额就达到16亿元,2013年还贷总额较比上年有所下降,仍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丹东 经济发展 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