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oc
《中国足球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足球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中国足球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 文 摘 要 中国足球率先走上了中国体育职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但改革一波三折,足球职业化现状不容乐观。在职业化的足球市场上,作为市场主体俱乐部、足协、投资商、球员和球迷有其各自的作用,它们之间也有特定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进一步推进足球职业化的建议。【关键词】 足球经济;市场化;俱乐部;投资商AbstractFootball was the first to be on the way of professionalizing and marketing in China. But there have been great frustr
2、ations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reform. The actuality now is not so optimistic. In the professionalized football market , all of the main enti2ties such as football clubs , football association , investors , football players , and football fans have their functions respectively and al2so certain rel
3、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 This essay analyzed these issues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and summarized the proposal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football professionalizing.【Key Words】 Football Economy;Market;Football Club;Investment Business目 录1 足球经济发展现状 1 1.1 世界足球经济发展现状11.2 我国足球经济发展现状12 我国足球经济发展中
4、的主要问题 12.1产权不清 12.2 体制缺陷2 2.3 管理者 33如何发展我国足球经济4 3.1.英国足球经济发展情况4 3.1.1英超联盟的总体经营状况4 3.1.2英超俱乐部的总体经营状况 5 3.2 英超经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53.2.1 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革 63.2.2 重视外资作用 6 3.2.3 树立重视服务的经营理念 6 3.2.4通过商业比赛和球迷会员制度扩大影响力 7 参考文献 8中国足球经济发展模式研究1 足球经济发展现状1.1 世界足球经济发展现状“足球经济”就是以足球及其相关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它通过球员的交换,足球相关产品的交流来实现。足球产业堪称“世界第17大
5、经济体”,其年生产总值达5000亿美元,超过了瑞士、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GDP。据国际足联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共有150万支球队,有2.4亿名球员从事这项运动,这个人口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3%。此外,还有3000万人从事与足球相关的工作。有关研究机构发现,足球产业“人口”的增量接近每年800万人,相当于每年产生一个保加利亚。这一切大多是通过职业联赛的方式实现的。光是英国的英超联赛,其带动的产业总值已经超过50亿英镑。1.2 我国足球经济发展现状相比而言,我国的足球经济发展却非常落后,从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产权结构看,政府在70%的俱乐部中持有全部或部分产权;从资金来源看,我国职业俱乐部的资本主要来自
6、企业,其中又以国有企业资本所占比重最大;从俱乐部的经营及效益状况看,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收入来源主要有:球队冠名权、门票、球员转会、商业赛事、球迷产品开发、俱乐部无形资产开发等。其中,球队冠名权是目前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几乎占到俱乐部收入的30%50%。其次是场地广告收入,其他收入所占比例较小。这与足球经济发达国家主要靠门票收入和电视转播收入以及广告收入有很大区别。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这种足球经济发达的国家,每年足球经济对GDP的总贡献值在1%到2%,这是相当惊人的,而在中国,足球经济对GDP贡献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足球经济能够很快并健康地发展,拉动内需,满足国内广大市场的需
7、求,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根据发后经济理论,借鉴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我国的足球经济完全有可能成为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2我国足球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21产权不清 作为管理者的中国足协在垄断社会资源的同时,权利没有向社会转移,而同时把办职业比赛的大量责任通过社会化的方式转移给了社会。如,中国足协在关于全国性足球赛事商务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中国足协拥有“赛事”商务开发权,包括冠名权、广告权、指定产品或服务权、各种媒体版权等;中国足协有权对“赛事”商务开发权进行全部或部分的转让或许可。而作为市场交易主体的俱乐部所有者是足球产业的投资者,理应成为足球市场的最大获利者,但事实上
8、在这种权利与责任不对称的前提下,投资者的权利得不到相应保障 。例如,1999 年上海申花遭遇资本退出,据相关人士说,申花俱乐部是场地采用三翻广告牌,24 块属足协,16 块属俱乐部,这16 块广告牌的收入800 万,而如果40 块广告牌属于申花俱乐部,则收入为2 000 万,数目相当可观,而现在, 申花俱乐部每年只从足协拿到100万。足协对俱乐部盘剥之重由此可见一斑。在如此重的盘剥下,很难想象俱乐部能打起十足的精神来踢联赛。而在国外高水平联赛中,足协决不把手伸向联赛中俱乐部主场的广告牌,使俱乐部在联赛中的广告收入全归自己。而足协只是在由足协自己主办的足协杯比赛中收回广告牌的出租权,从而获得足协
9、杯比赛的广告收益。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欧洲足球强国的联赛水平和观赏性要普遍高于足协杯赛,而中国职业足球赛场上联赛与足协杯都缺乏观赏性。22体制缺陷 由于足协和体委的领导具有官方身份,为官者出于自身理性追求政绩势所必然。“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及其所带来的各种利益,使足协领导在推行职业化的过程中难以放弃“举国体制”的基本格局和工作思路。具体表现为一遇到大型国家队赛事,中国足协就任意打断联赛,召集国内俱乐部的球员及海外球员组织集训,一味追求政绩,不断豪赌出线,甚至为了“出线”目标而随意变更联赛的基本制度,影响俱乐部的正常运作。自职业联赛建立以来,中国足协多次打乱联赛秩序: 1998年
10、联赛由12 支队增加为14 支后,在2001 年为了全力准备世界杯预选赛而取消了当年联赛的升降级制度,采取只升不降的方式,来为国家队让路,在2002年却又采取了弥补性的只降不升制度。而在2002年由于一些球队违反了公平竞赛原则,只有一支球队升级,从而出现了一国顶级联赛中极其罕见的奇数支球队(15 支) 参赛的情况。2002 年之后,足协又出于另外一些考虑竟取消了升降级制度,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8 。中国足协一味追求政绩的短期行为,导致每到大赛就回到专业化的道路上,以求在短期内打造一支具有一定实力的小分队,但导致足球运动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职业化能从根本上提高足球水平,但它需要长期耐心的
11、努力。这种职业化与专业化并存的双轨制所带来的,不是两者的优点而是两者的缺点的结合。因此,我们的足球水平既无法望职业化的日本、韩国之项背,也打不过一直坚持走专业化道路的朝鲜。23 俱乐部与投资商 如前所述,中国的足球俱乐部有三大类,其中第一类是占绝大多数。这类俱乐部是在职业化改革后由当地政府推动,由计划体制下的专业队与企业联合组建起来的,从冠名到赞助到后来的投资办职业俱乐部,企业大多是以赞助商的身份而不是以经营者的身份参与俱乐部的经营管理的,政府则始终以所有者的身份指挥其运作。 在我国,由于俱乐部的大多数应得收益都被中国足协严重盘剥,使自身的赢利空间很窄,加之经营意识不强,门票和赞助成为主要收入
12、,仅仅能勉强维持运作。由于外部环境宽松和缺乏经营压力,大多数俱乐部长期依靠“无偿”赞助维系,仅有的改革也只是把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等、靠、要”的对象由政府转化为企业老板,从用国家的钱变成用企业的钱,职业俱乐部没有成为市场真正的主体,而几乎沦落为赞助商的附庸。出钱的投资者按理说应寻求相应的经营管理权,从而获得正常的回报。但现实情况是,投资足球明显亏本,却总还有很多企业乐此不疲地投资中国足球。其原因是,目前投资中国足球俱乐部的企业很多是财大气粗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花在足球上的钱对他们来说是不值一提,而他们投资足球可以因其响应地方政府的号召而获取行政资源回报。而对所有企业来说,投资足球更重要的一个原
13、因是想借足球这个关注程度很高的载体来为自己的企业做广告,在中国,俱乐部的名称都是以地名加上企业的名称,这样就可以使企业通过球队在媒体上的高暴光率名扬天下。投资者大多把俱乐部当成一个广告媒体,把自己当成一个广告客户,企业不是根据开发足球的需要来确定对俱乐部的投资额,而是从企业广告费用的比例确定对俱乐部的投入,没有从足球市场开发的长远的眼光去重视俱乐部的产业开发。因此,俱乐部的资金大多花在引进球员、球员工资、奖金等方面,甚至贿赂对方球员、裁判,使假球、黑哨横行。这直接导致俱乐部的基础设施和后备人才培养投资严重不足。 总之,投资者的目的就是能使俱乐部在短期内打出好成绩,以收其所期望的广告效应,在进行
14、完这样的一轮掠夺性开发之后通常就是选择退出足球产业。例如,云南红塔在2003 年成功冲入中超但随后退出足坛;深圳平安在2004 年勇夺联赛冠军后也选择激流勇退。这都是因为投资者已经通过足球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广告效应,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一旦形成风气,就会使按正常游戏规则行事的俱乐部没有生存空间。例如,职业化之初,广东宏远、广东太阳神是真正股份制企业化的两个俱乐部。两支队伍里面人才济济,成绩也很好。但没有地方政府扶植和大财团的支持,靠俱乐部自主经营,经费明显不及其他省市球队,不得不在与那些有大型国有企业和政府扶持的俱乐部的资源要素竞争中败下阵来,众多国脚和优秀球员纷纷转会,球队的
15、战绩也日渐下降,最终降级。3如何发展我国的足球经济 3.1英国足球经济发展情况3.1.1英超联盟的总体经营情况 英超联赛的收入主要来自出售电视转播权、球赛门票、各种纪念品销售以及赞助商的投资等方面。其中出售电视转播权获得的收入所占份额最大。在英超联赛刚成立时,英国市场上付费电视所占份额还非常小,让球迷付费观看比赛的做法并不成熟。但随着英超联赛与天空电视台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比赛质量的不断提高,公众对于足球比赛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英超联赛的电视转播费用大幅提升,从而为联赛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英超联赛在1992年与天空电视台签下的第一份五个赛季的电视转播合同价值1.91亿英镑。而在1997-98赛季
16、,双方签定的第二份为期四个赛季的转播合同的价值就已经上升到了6.7亿英镑。到2001年8月,英超联赛又与天空电视台签定了第三份电视转播合同,这份为期三个赛季的转播合同的金额,已经暴涨到了11亿英镑。除了英国国内的转播权外,英超联赛的国际转播权销售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2004-05赛季的国际转播权的售价达到了2.5亿英镑。电视转播收入的提高也对英超联赛的整体收入起到了拉动作用,到2000-2001赛季英超联赛的年度总收入已经达到16亿欧元,占欧洲顶级联赛总收入的24%,其中电视转播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39%。电视转播除了带来巨额直接收入之外,还使联赛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如今的英超联赛已经成为了全球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足球 经济发展 模式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