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卫生经济学知识点小抄参考.doc
《电大卫生经济学知识点小抄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卫生经济学知识点小抄参考.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卫生事业性质第一节 卫生事业性质概念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指卫生事业区别于其他事业的一种内在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决定了卫生事业的特殊性,并把它和其他事业区分开来。一、卫生事业的福利性(主要体现)1.政府把卫生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保证必要的投入,投入主要用于卫生事业简单再生产的补偿和扩大再生产。 2.保证医疗卫生这一社会性事业的公正性。(尤其要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 3.建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新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增加覆盖面)4.政府不设置营利性医疗机构。二、卫生事业的生产性 (主要表现)1.卫生事业保障、维护和修复社会成员的健康,是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服务的,
2、它不是纯消费事业。 2.医疗卫生部门以劳务生产为主,同时兼有精神产品和物质生产的许多特征。 3.卫生部门生产或提供卫生劳务消费品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卫生事业的经济性 四、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一)公益性是我国卫生事业的属性:1.由卫生事业的目标决定的。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卫生事业的特点决定的。 3.由卫生服务的特殊性决定的。4.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二)卫生事业公益性的主要体现:1.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 2.卫生事业享有政府给予的某些特权。3.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卫生义务。4.政府对卫生工作实行政策干预和法制管理。5.卫生事业整体的公益性与
3、局部的福利性兼容。6.接受公众、法律、舆论的监督与制约等。 第二节 卫生事业性质演变卫生事业性质演变的不同时期:1.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 2.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 3.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1996年底。 4.第四阶段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布实施至今。 决定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第三节 卫生事业的所有制一、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 二、集体所有制卫生机构三、个体所有制卫生机构 四、其他形式的卫生机构第二章 卫生服务需求学习目标:1. 卫生服务需求概念及特点 2. 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第一节 卫生服务需求
4、概念一、相关概念1.卫生服务要求 2.卫生服务需要 3.卫生服务需求4.卫生服务利用 5.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利用之间的关系 6.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在政策和计划中的作用 二、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问 题 通过以上分析,你考虑应该依据需要还是依据需求配置卫生资源?卫生服务需要考虑了潜在的需求,因此在安排卫生资源时,要合理考虑卫生服务需要。不能单纯依据卫生服务需求来配置卫生资源。另外,也要兼顾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根据当地的现状和发展目标,进行卫生资源的配置。第二节卫生服
5、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一、 健康状况 二、社会人口文化因素 三、一般经济因素四、时间价值 五、卫生服务供给者 六、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第三章 卫生服务供给学习目标:1. 卫生服务供给概念及特点2. 供给者诱导需求第一节卫生服务供给概念及特点 一、相关概念1. 供给 2. 卫生服务供给二、 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1. 垄断性 2.不确定性3. 公益性 4.外部性 5. 即时性 6.主导性 7. 技术性 第二节供给者诱导需求一、 供给者诱导需求二、 价格刚性与供给诱导需求一、 供给者诱导需求二、 价格刚性与供给诱导需求三、 供给诱导需求的目标收入模型 U=U(Y,W,D)第四章 卫生服务市场学习目标
6、:1. 卫生服务市场概述2.卫生服务市场的特征与市场失灵 3.卫生服务市场政府作用 第一节卫生服务市场概述一、 市场与市场机制1. 市场2. 市场机制3. 市场机制的功能与作用条件二、 卫生服务市场1. 卫生服务市场结构2. 卫生服务市场的经济运行第二节卫生服务市场的特征与市场失灵一、 卫生服务市场的特征(一) 卫生服务产品特征1. 公共产品2. 准公共产品3. 个人产品4. 卫生服务产品(一) 卫生服务产品特征(二) 卫生服务成本与效益外部性1. 需方的外部性2. 供方的外部性(三) 医疗服务市场特点(自学)二、 卫生服务市场失灵1. 信息不对称2. 效益的外部性3. 垄断4. 分配不公平5
7、. 宏观总量失衡6. 市场缺乏计划性卫生服务市场失灵的表现有哪些?学习目标:3.卫生服务市场政府作用4. 卫生服务领域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结合5.我国卫生服务市场的变革 第三节卫生服务市场政府作用一、 政府的功能1. 提高效率2. 促进公平3. 确保稳定二、政府在卫生服务市场的作用1.管制 2.反垄断策略3.为公众提供或购买公共卫生服务 4.治理外部效应5.促进市场信息传递 6.维护公平政策 7.保持稳定政策 三、 政府失灵与矫正(一) 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1. 决策失误 2.官僚主义3. 特殊利益集团作用(二) 政府失灵的矫正1. 公共部门引入市场 2.引入利润机制3.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四节
8、卫生服务领域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结合一、 市场机制在卫生服务领域的作用1. 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2. 在卫生机构内部的经营管理中的作用3. 在卫生服务筹资中的作用二、 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结合1. 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结合2.在满足居民不同卫生服务需求方面的结合 3.在其他领域中的结合 地区卫生服务项目价格控制政府的转移支付三、各国卫生服务市场发展趋势(自学)1.英国2.美国第五节我国卫生服务市场的变革一、 我国卫生服务市场的变革主要表现:卫生服务市场管理混乱;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卫生服务效率低下,社会效益低下;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制约了社会经济改革。 1. 医疗市场结构发生变化2
9、. 医疗保险市场的变化3. 要素市场的变化药品领域改革主要体现在药品的生产方面,政府管制主要在于严把准入关,减少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控制药品的质量;在药品流通方面,政府主要加强管制,规范市场,培育市场;在药品的使用方面,控制基本药物的使用及零售价格。 二、 改革发展产向-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 (一) 必须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二)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 (三)必须坚持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险制度、医药购销制度同步改革。 2009年新医改方案内容(一)主要措施 一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较大幅度提高参保率,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医保问题,健全城乡医疗
10、救助制度。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合理确定基本药物,控制基本药物价格,减轻群众药费负担。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加大政府投入,规范收支管理。改进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第五章 卫生筹资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目标:1.卫生筹资的基本理论2.国际卫生筹资概况及其经验(自学) 3.我国的卫生筹资(自学)
11、 第一节卫生筹资的基本理论一、 卫生筹资的定义和职能作用卫生筹资就是研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环境下卫生领域的资金筹集、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 一、 卫生筹资的定义和职能作用1. 资金筹集 2.资源汇集3. 购买产品和服务二、 卫生筹资的目标(中间目标)二、卫生筹资的目标(中间目标)筹资的能力公平风险共担效率质量可持续性可及性 额外负担又称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 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
12、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额外负担即因税收而导致的社会总效益下降。三、 卫生资金的筹集(主要模式)(一) 政府卫生筹资 问题: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承担问题;2.垂直、水平公平问题;3.经济角度的问题。 方法:普通税收和赤字财政、通货膨胀、专项税、政府发行彩券和组织赌博业等。 优点:1)实现人群更大范围的覆盖。2)具有更大的筹集资源的范围。3)治理模式简单,并具有实现行政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潜能。 缺点:1)筹资的不稳定性。2)让富人受到更大的益处。3)卫生服务提供的潜在性失效。4)对政治压力的敏感性。 (二) 社会健康保险 (自学)(三) 私人健康保险(自学)(四) 现金支付 问
13、题:会提高效率,但对于低收入者来说,缺乏公平性。 支持观点:1.与政府财政互补。 2.不会引致过度需求。3.有利于社会救助的实施。4.有利于卫生资源合理利用 反对观点:1.抑制需求。 2.政府筹资的替代。3.对于贫困者有失公平。 4.实施费用减免操作困难。 5.会导致初级卫生保健机构资源浪费。6.消费者是理性人。(五) 社区卫生筹资 问题:1.受地方财政制约。 2.逆选择会导致低风险分担。3.可执行性取决于各方的努力。特征:1.基于社区而建立,强调社区参与管理。 2.受益者往往是被其他形式的健康保险排除在外的群体 。3.这些人群分享一系列的社会价值 。优点:1.让低收入人群能获得卫生服务 。
14、2.在其他筹资方案存在的情况下,它是卫生筹资体系的一个有用的组成部分。缺点:1.面临可持续性的问题 。 2.更为贫困者获益水平有限 。3.对服务提供的影响有限。 四、资源分配和使用时应考虑到的几个指导原则 1.贫穷本身对基本的筹资造成了制约。 2.针对贫穷的农村人群应采取预付制社区筹资。 3. 适当利用税收收入来激励和支持社区筹资方案。4.使用者付费预期效果或许并不明显。 五、 卫生筹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哲学原因。 2. 政策原因。 3. 市场调解失败的原因。4. 宏观环境因素。 第六章 卫生总费用学习目标:1.卫生总费用概述2.卫生总费用核算基本框架和原则 3.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 第
15、一节卫生总费用概述一、 卫生总费用-概念 卫生总费用是以货币形式作为综合计量手段,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 卫生总费用-基本特点1.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重要信息和客观依据。2.反映全社会的卫生保健支出。3.可分为筹资、分配和使用三种测算方法。4.卫生总费用是卫生政策的研究基础之一。二、 卫生总费用的发展过程(一) 国外发展概况(二) 国内发展概况(自学)三、 卫生总费用研究目的和意义(一)为制定和实现卫生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宏观经济信息(二)为调整和制定卫生经济政策服务(三)适应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四)为区域卫生发展和引进外资提供卫
16、生费用信息支持(五)为政策执行者提供次国家级的卫生经济信息(六)满足国际比较的需要第二节卫生总费用核算基本框架和原则一、 卫生总费用核算基本概念把卫生领域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卫生部门和卫生部门以外的政府其他部门及非政府部门的卫生服务活动),以全社会作为一个费用核算账户,按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核算,通过卫生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反映卫生领域经济活动规律的一种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二、 卫生总费用核算平衡表1. 丁字帐式平衡表 2. 二维矩阵核算方法 三、 卫生总费用核算基本原则应用性 可靠性 可比性及时性 制度性 政策敏感性四、 卫生总费用核算数据收集方法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资料 现场典型调查现场访
17、问调查 建立费用监测点第三节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一、 卫生总费用资源来源法 卫生费用筹资总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为开展卫生服务活动从全社会筹集的卫生资金总额,是以卫生服务过程的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根据卫生资金来源渠道进行分类,测算全社会卫生资金投入总量及其内部结构。 来源:税收、社会健康保险、商业性健康保险、个人现金支付 。分类: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 。二、 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法 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是指一个国家或某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从全社会筹集到的卫生资金在各级各类卫生机构的分配。 范围:各级各类卫生保健服务的提供者 。 分类: 医院费用、门诊机
18、构费用、药品零售机构费用、公共卫生机构费用、卫生行政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费用及其他卫生费用。 三、 卫生总费用实际使用法 卫生总费用实际使用法是按照服务功能进行分类,反映卫生服务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不同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及费用水平 。 分类: 个人医疗费用、公共卫生费用、卫生发展费用和其他卫生费用 。 方法:费用监测点现场调查、成本估算法和服务人口法进行测算。 学习目标:3.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 4.卫生总费用分析与评价 第四节卫生总费用分析与评价卫生总费用分析与评价 ,是运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对卫生领域经济活动诸方面的反映、判断、分析和评价 。 应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时效性等特点。一、
19、 卫生总费用评价层次1. 从宏观经济角度。2.对卫生领域的经济运行过程进行主导分析 。3.对卫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4.对卫生总费用变化趋势进行短期预测和展望 。二、 卫生总费用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1. 卫生总费用分析评价指标 。2.经济周期分析方法 。例:卫生总费用(t)=政府支出(t)+社会支出(t)+个人支出(t)3.预警监测方法 。4.短期计量经济模型 。三、 卫生筹资总额的分析与评价1. 卫生总费用筹资水平 。2. 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 。四、 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分析五、 卫生总费用增长因素需求供给成本政府 六、 卫生保健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医疗卫生消费贡献率=医
20、疗卫生消费增长量/GDP增长量 七、 卫生总费用预测-影响因素1.旧的影响因素推动2.人口老龄化3.城市化建设加快4.疾病谱的变化卫生总费用预测-预测方法1.回归预测2.弹性预测3.计量经济预测第七章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学习目标:1.公共卫生概述2.公共卫生服务体系3.公共卫生筹资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第一节公共卫生概述一、 公共卫生-概念公共卫生是通过有效组织的社会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的科学和艺术;有组织的社会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开展以个人卫生为原则的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提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服务,建立社会体制以保证每个社会公民都享有维持健康的生活
21、标准。 公共卫生-三大任务1. 健康教育概念: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目的:1.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2.提高和维护健康;3.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4.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好处: 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群对健康的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础的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方式:既要开展有针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卫生 经济学 知识点 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