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计责任界定问题.doc
《浅析审计责任界定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审计责任界定问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审计成为市场控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维护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因为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和行业发展的不成熟,越来越多的审计师和审计机构被卷入各类诉讼案件中,给我国审计行业的发展埋下了诸多的隐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合理和科学的界定审计责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界定审计责任 审计风险 审计 一、审计责任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条例规定: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我国的审计包
2、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种类型。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审计,他们的审计执行者和责任落实人大都是注册会计师或者是按着注册会计师的要求来要求审计人员,所以他们的审计责任归结起来大体相同,因此我们可以把审计责任分为两方面:审计职业责任和审计法律责任。 二、剖析审计责任界定问题 (一)形成审计责任的原因 企业财务处理中存在重大错误或舞弊行为是导致审计责任产生的直接因素。而审计人员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且该审计意见影响了企业领导的判断,产生了重大后果,并被相关部门发现识别,由此审计人员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严格来说就是因为审计风险的存在导致了重大后果。这种后果的发生一
3、般存在两个条件:第一是审计失败是客观存在的,第二是由于审计失败使一些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投资者等的确遭受损失。此时就由此产生了审计责任。 (二)界定审计责任的原则和标准 1、界定审计责任的原则 平衡责任原则,即公平性原则。在财务审计关系中包括委托者与审计者、审计者与被审计者、被审计者与委托者之间的关系。为公平起见,界定审计责任的范围显然应该兼顾和平衡这三者的利益和权益。 客观事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不偏不倚。审计只针对财务报表有无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但绝对不是一项绝对的保证和担保。 归属责任原则,它是审计师民事责任制的关键,决定着责任要件的构成、责任举证的承担、损害赔偿
4、方法及原则、责任减免的依据等。因此,归属责任原则的合理确定是制定审计师责任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目前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归属问题较为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所谓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是指在法律诉讼中审计师如果无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推定其有过错的一种责任归责原则。这也就是只有审计师证明自己没错才会不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界定审计责任的标准 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遵循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审计师用这个准则来规范审计计划、完善审计程序,进而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形成完整的审计结论,最后出具清洁的审计报告。审计师用这个准则来判定其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 (三)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界定 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是
5、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审计师要遵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之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第六章合理保证指出:“注册会计师可能由于审计中存在的固有限制会影响其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因此审计工作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担保。被审计单位未来的生存能力或管理层经营效率、效果,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不对其提供绝对保证。因此审计师只是获取财务报表在整体上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合理保证,当然无论该错报是由于舞弊还是错误导致。”可见,被审单位的经营失败和审计师的审计失败并不等同。国际审计准则在协调各国分歧的基础上指出:“审计师应能为检查出对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舞弊和错误,提供合理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审计 责任 界定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