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与对策研究.doc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与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与对策研究.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审计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审计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商,致使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如何定量分析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对审计风险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分析期望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没有专门的理论框架或指南为这些风险提供评价方法,对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带有严重的习惯性,对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确定带有太多的个人主观性,并且对审计工作的终止只凭领导的个人判断。所有这些问题都加大了审计风险水平,降低了审计质量。解决这
2、些问题的途径只能是研究出一种评价审计风险的方法,以此来降低审计风险水平,提高审计质量。论文首先对计算机审计风险特征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计算机审计风险评价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明确指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论文最后以本溪市洪伟冶金机械修造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分析了我国审计风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该论文实现了最初的设计目标,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第一章介绍了计算机审计风险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并且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以本溪市洪伟冶金机械修造厂为例列举了诸多计算机审计的优缺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本文第三章从事例出发参考了各种参考文献提出了15种解决
3、方法,文章最后一章阐述了解决之后的效果并且提出了不足,然后展望了今后规避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发展方向。关键词:审计风险,规范研究,实证研究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uditing Riskunder Computerized EnvironmentAbstractWhile the esablishing of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auditing role in economic activiti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4、 peoples understanding and awareness of the auditing become more profound, while growing expectations of the audit providers, resulting audit responsibilities and audit risk also with The increase. How to quantitatively analyses of auditing risk, thereby enhancing the overall level of auditing work
5、before u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At present, the risk of the auditing still remain i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expectations of audit risk, inherent risk, control risk and detection risk, no specif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or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se risks, the determination of
6、 the desired audit risk with a serious habit nature of the inherent risk, control risk and detection risk of the identified individuals with too much subjectivity, and the termination of the auditing to judge just by the leadership of individuals. All of these issues are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audi
7、ting risk, reduce auditing quality. The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s to have developed a method of audit risk assessme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evel of audit risk and improve audit quality.Firstly the risk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uterized auditing was reviewed, analyzed the current risk assess
8、ment methods of computerized auditing some problems, and clearly points out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the paper finally puts Benxi HongWei Metallurgical Machinery Factory as an example to build empirical study , and then analyzes the risk of our auditing of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9、. The results showed the paper to achieve the original design goals, and has some practical value.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first computer auditing risk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tudies purposes and meanings, and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HongWei b
10、enxi XiuZaoChang metallurgical machinery for example cited many computerized audit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uditing risk may appear, starting from the third chapter examples various reference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effect after the soluti
11、on, and then put forward and predic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ized auditing risk aversion.Key words:Audit risking,Norms Study,Empirical Study目 录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13、研究意义1(二)研究方法及内容2(三)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22、国内研究现状:4二、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理论综述5(一)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概念5(二)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特征6(三)计算机审计与传统手工审计
12、异同81、计算机审计与传统手工审计相同点82、计算机审计与传统手工审计不同点8(1)审计环境不同8(2)审计的思维方式不同8(3)审计线索不同9(4)审计测试的对象与范围不同9(5)审计技术方法不同10(6)审计流程不同10(7)审计风险不同11(8)审计方式不同11(9)质量控制实现方式不同12三、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具体表现及成因分析13(一)计算机审计的风险与缺陷141、审计数据量大142、数据的不一致性143、审计时限限错144、审计知识经验有限145、信息不对称146、现代计算机技术利用不充分,审计效率及质量不高15(二)计算机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151、传统审计线索逐渐消失152、
13、会计系统内控制度的改变153、审计内容的改变154、审计技术、方法日趋复杂165、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缺乏166、现行会计软件评审机制存在缺陷16四、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17(一)硬件、软件技术及人员方面171、设备方面172、软件开发方面173、提高审计软件的质量,降低审计难度174、人员方面18(二)法律法规及机制方面181、审计法规、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方面182、改进会计软件的评审机制183、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审计18(三)安全及审计方式方面191、安全方面192、保证审计数据的完整性193、注意收集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资料19(四)合理审计与降低检查风险方面201、选择合理的审计方
14、式202、审计技术方法方面203、合理配置审计人员204、降低检查风险的对策21(五)今后发展方面21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212、大力发展计算机审计教育213、加强审计系统的实用性、实现资源共享22五、结束语23结论24致谢26参考文献27附录28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研究背景从审计的发展历史看审计风险是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审计风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特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审计人员往往按上级的意图行事,对审计人员构成责任或损失的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审计风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规范化它已经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明确地摆在审
15、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面前。研究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有助于审计风险的控制。会计系统电脑化的趋势,促使传统审计方法和技术做出相应的变革,但由于目前注册会计师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认识有限,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往往仍然采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实施审计,这无疑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风险。本文讨论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控制风险的相应对策。2、研究目的审计风险一直是审计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独立审计对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发表意见,目的在于增进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以降低企业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独立审计就是一种降低财务报表信息失真风险的制度机制。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与控制不仅决定审计质量
16、的高低,而且直接关系到财务报表的质量,进而影响到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审计风险的研究一直受到审计实务人员、监管机构与社会公众的关注。3、研究意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审计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对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致使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注册会计师作为法定社会审计从业人员,其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责任和作用也越来越大。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防范审计风险,如何定量分析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所以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意义重大。(二)研究方法及内容本文主要应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
17、: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法则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两种方法有共同的对象,都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二者的区别是在分析的重点与分析的手段上有不同。2、比较分析法。运用前人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差异,得出一 般性的结论。3、 其它方法 :系统论的方法,信息论的方法。本文第二章从国内外的理论模型出发、介绍了国外对于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国内对此研究的不足。第三章从本溪市洪伟冶金机械修造厂的实际事例来说明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与缺陷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8、文章第四章介绍了多种解决办法,这些方法在实际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五章为结束语。(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1)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1981年发布的第39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抽样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四个风险组成。这一观点得到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支持”。(2)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在1983年发布的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业务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SAS47#)中,就对审计风险模型作了修改,认为分析性检查风险和详细测试风险都是揭露重大舞弊差错的实质性测试风险,所以可以合并为检查风险,因此第47号公告中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
19、查风险(AR):(IR) (CR)(DR)(2.1)这一认识也被英国审计实务委员会接受,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审计实务委员会也于1985年接受了这一观点。(3)1983年,霍尔斯坦姆和柯特兰发表了一篇审计风险模型:当今实践和未来研究的框架的论文,文中提出了类似SAS47#的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实质性测试风险(AR) = (IR) (cR) (AR)(TR) (2.2)该模型把审计风险的要素划分为四个,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与实质性测试风险。但事实上,分析性检查风险与实质性测试风险均属于检查风险的范畴。因而,该模型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47号审
20、计准则公告中的模型异越同工。(4)1983年,库欣和洛贝克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审计风险分析法观察和分析,他们在文中设计了一个风险分析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实质性测试风险(AR) = (IR) (CR) (AR)(IR)(2.3)(5)1985年,罗茨在审计手册一书中,把检查风险也分解为分析性检查风险(ARR)和实质性测试风险(STR),审计风险模型就扩展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分析性检查风险实质性测试风险(AR)=(IR)X(CR)(ARR)(STR)(2.4)(6)1986年,莱斯利、奥尔德斯利、科伯恩和莱特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审计模型,简称为ACR模型。该模型把审计视为一系列
21、判断活动的集合,认为累加单个项目的审计风险,可求出总体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审计风险:而单个项目审计风险的确定,必须考虑固有风险因素、内部控制评估和实际性测试。例如通过判断资产的存在性和收入循环中某项收入的完整性,可以揭示各种交易事项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LACR模型从各个项目中着手进行审计风险决策,具有某合理的一面,但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到各个项目的不同重要性。同时,单纯地累加各个项目的审计风险来求出总体项目的审计风险也还欠科学,因为一个不重要的项目的审计风险即使再高,对总体项目的影响还是很小的。(7)1987年,英国审计实务委员会推荐了一个审计模型,认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抽样风险(
22、AR)= (IR) (CR)(DR)(SR)(2.5)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也有学者建议把审计风险模型由乘法型改为加法与乘法混合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 检查风险(DR)即AR=IR+CRDR(2.6)就所列举的若干审计风险模型来看,虽形式多样,但实质上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职业准则中通过的模型差不多,而且,到现在为止,SAS47#中的审计风险模型已被大多数审计职业团体所接受。综上所述,从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来看,国外对审计风险的研究广泛而深入,这些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并驾齐驱、相互补充。而我国审计风险的研究主要采用规范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以及经验研究相对欠缺。在规范研
23、究方面,国内研究主要表现为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原创性地依托于我国制度环境与实务发展的审计风险研究尚不多见。其可能的原因如下:(1)由于我国审计市场,尤其是独立审计市场建立时间相对较晚,市场成熟度不高,而会计与审计的实践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反映审计市场与实务发展的理论研究还落后于发达国家。(2)缺乏高质量的经验研究的支撑。没有对中国审计市场与实务现状的细致、深入与广泛的实证研究的支撑,规范研究如同无根之树,难以茁壮成长。(3)对审计风险的国外前沿研究大多采用模型与数学推导的方法,从现实中提出假设,以分析性方法来证明定理或推论,而国内学者大多数就事论事,缺少严谨的假设提出与数学证明过程,这一方
24、面导致结论的可靠性大为减弱,另一方面这些经验与观点难以一般化地推广与应用,也难以累积成知识,因此在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二、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理论综述(一)计算机环境下审计风险概念对于审计风险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结论并不完全一致。 柯勒会计词典把审计风险解释为:一是已鉴定的财务报表,实际上未能按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能性;二是在被审计单位或审计范围中存在重要的错误,未被审计人员觉察的可能性。 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计算机 环境 审计 风险 特征 对策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