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失败与风险控制毕业论文.doc
《审计失败与风险控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失败与风险控制毕业论文.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审计失败与风险控制院 系: 专 业 班: 姓 名: 学 号:指导教师: 2013年4月审计失败与风险控制Research On Audit failureand risk control摘 要 唯冠科技,安达信,世界通信等,近年来中外审计失败案件频繁爆发,由于未能控制好审计风险、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众多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扫地、损失惨重,有些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为了更好的减少审计失败的可能性,更好的控制审计风险,控制审计风险,以期达到有利于规范其执业行为、减少损失、提高审计质量的效果,本文决定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发生的审计失败进行分析,对潜在的主要审计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其控制对策。关键
2、词:审计失败 审计风险 风险控制AbstractProview technology, Adachi Nob, Communication of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and foreign audit failure cases occur frequently, due to the failure to control audit risk, reduce it to an acceptable level, many well-known accounting firm reputation, suffered heavy losses
3、, some even facing bankruptcy risk.The core of audit failure and audit risk is because of improper audit opinion expression.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due to the lack of quantitative criteria to identify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ary occupation concerned, resulting in inappropriate expression of obje
4、ctive and subjective reasons difficult to strictly distinguish form opinions. Therefore, the audit risk in some cases will also be recognized and converted to audit failure caused by the loss of audit. Audit risk is an objective existence, when the audit risk and loss together, often shows that fail
5、ure auditIn order to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audit failure, better control of audit risk, the possibility of CPA firms audit failure analysis,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main audit risk,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control the audit risk of CPA firms,. In order to achieve benefi
6、cial to regulate their practice behavior, reduce the los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udit results.Keywords: audit failure audit risk risk control目 录摘 要IIAbstractIII绪 论11审计失败及审计风险概述21.1 审计失败的概述21.1.1 审计失败的含义21.1.2 审计失败的本质21.1.3 审计失败的危害31.2 审计风险的概述31.2.1 审计风险的含义31.2.2 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31.2.3 审计风险的分类42审计失败的发生原因及
7、审计风险的成因52.1 审计失败的发生原因52.1.1 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52.1.2 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专业胜任能力不足52.1.3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严密62.1.4 审计程序不妥62.1.5 被审计单位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缺陷72.1.6 审计收费制度不健全,市场竞争混乱72.1.7 对客户的业务经营了解不够82.2 分析审计风险的成因82.2.1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的影响。82.2.2审计技术存在局限性92.2.3 被审计单位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完善或存在缺陷92.2.4 市场环境多变性和经济活动复杂性93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审计风险103.1
8、 审计方法仍以账项基础审计为主103.2 重形式轻落实113.3 重操作轻督导113.4 重能力轻职业道德113.5 重要性水平确定不合理114 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124.1从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入手124.1.1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124.1.2 分清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134.2 从审计风险发生的客观因素分析134.2.1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134.2.2签订好审计业务约定书134.2.3努力改善审计职业环境144.2.4 恰当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144.2.5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144.2.6 保持审计的独立性154.2.7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154.2.8
9、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154.2.9 改进审计收费制度,规范审计市场164.2.10 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民事法律责任机制17结 论18致 谢19参考文献20绪 论国内外学者对审计风险的含义存在着不同见解。美国审计准则说明 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观点为:审计风险是 审计人员未能察觉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恰当意见的风险。我国审计准则(2006)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七条阐述: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的
10、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现今阶段由于我国审计环境还尚未成熟,审计尚未完全规范,审计过程存在可操作性,因此审计风险普遍较高,易发生审计失败。然而,一旦审计失败发生,将对各方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决定对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防范对策,以期达到预定效果。1审计失败及审计风险概述1.1 审计失败的概述1.1.1 审计失败的含义审计失败是指审计人员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而形成或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审计失败可能来自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错误或舞弊,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当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中存在错误或舞弊时,如果审计人员严格地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行
11、事,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认真和谨慎,通过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是可以将会计报表中重大的错误和舞弊事项揭示出来的。但是审计人员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查出这些错误和舞弊而出具了肯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从而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错误的判断,这就是审计失败。1.1.2 审计失败的本质未能正确遵循审计准则。审计失败的结果是错误的审计意见,而这一结果是因为审计人员未能正确遵循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而造成的。这就与审计风险划清了界限:如果审计人员正确地遵守了审计准则,但仍然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这种情况就属于审计风险的范畴。可见,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的重要界限在于审计人员是否在审计过程中正确遵守了审计准则。 与企事业单位是
12、否发生了经营失效无关。审计失败的产生并不取决于企事业单位是否发生了经营失败。企事业管理当局是经营失败的第一责任人,当企事业经营出现失败时,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是否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规范是判断审计失败的唯一标准。因此,企事业发生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的瑕疵。从理论上讲,审计失败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实际是合法公允的,但由于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的瑕疵导致其发表了否认会计报表公允性的审计意见。当然,在实践中由于被审计单位对于不利事件的敏感性,这种情况较容易被觉察并得以及时纠正。1.1.3 审计失败的危害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国家而言,由于不真实的会计
13、报告和失败的审计报告,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主体,因此而无法实现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掌握,导致国家监管与决策的失误,最终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也会给银行为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带来风险。二是对被审计单位而言,企业存在的有意或无意错误和会计信息,由于审计失败,审计机构无法帮助企业发现会计工作中的错误,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自身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错觉,引起经营决策失误。三是对投资者而言,由于审计失败,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不能如实披露,使投资者难以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造成投资决策的失误,最有可能导致股价的波动和股民的损失。四是对审计主体而言,由于审计失败而带来的对审计机关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增加,将损
14、害审计机关的公正形象及可信度。1.2 审计风险的概述1.2.1 审计风险的含义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现代审计是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评价基础之上的,审计过程乃至审计意见的形成与表述都受众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在审计结论未得到充分验证之前,均有差错风险存在的可能,人们 只能认识和控制审计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审计风险,所以审计风险始终存在。1.2.2 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审计风险的客观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普遍存在于所有审计业务和整个审计过程之中。在审计结论未得到充分验证之前,均有差错风险存在的可能,人们只能认识和控制审计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
15、普遍性。虽然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 产生。因此,有什么样的审计活动,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审计风险并会影响最终总的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潜在性。审计风险的潜在性指审计人员的审计结论虽然偏离了被审计事项的客观事实但未造成不良后果没引发追究审计责任的行为,审计风险只停留在潜在阶段。一旦造成影响引发追究行为。潜在的审计风险就会转化为实际风险。 审计风险的可控性。审计要为其报告的正确性承担责任风险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仍可通过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避免,不存在由于风险的存在而不敢 承接客户的问题。只要风险
16、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仍可对客户进行审计。1.2.3 审计风险的分类按审计风险是否由抽样结果形成来划分可划为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两类。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以抽样审计方式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由于样本量小于总体而形成的审计风险。虽然抽样风险始终存在,但只要审计人员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完全可以通过选用适当的样本量把抽样风险降低和控制在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的水平。非抽样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抽样风险因素以外的风险,主要包括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判断风险和其他风险。减低非抽样风险主要靠注册会计师本身不断提高自身的执业素质。将审计活动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审计风险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
17、Inherent Risk)是指未考虑内部控制结构前,财务报表整体或某些部分发生错误或舞弊的风险;控制风险(Control Risk)是指财务报表重大错误或舞弊发生于会计过程,而现行的内部控制结构无法加以预防或及时发觉;检查风险(Detection Risk)是指重大错误或舞弊已经存在,而查核人员运用查核技巧却未能检查出来的风险。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寓于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之中,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中也均包含着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2审计失败的发生原因及审计风险的成因2.1 审计失败的发生原因2.1.1 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丧失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前提,离开独
18、立性,审计质量几乎是不可期望的。对事务所而言,非审计业务则是影响独立性的重要原因,大部分事务所在为同一客户提供审计业务的同时也提供非审计业务,而且非审计业务的收入高出审计业务收入,这就使审计人员主观上对被审单位相当信赖、放松警惕,使独立性受到影响。另外,随着审计任期的延长,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不断增多,关系自然越来越密切,从而可能为了避免审计意见对被审计单位产生不利影响而放弃应坚持的原则。2.1.2 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时间短等方面的因素,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承担审计业务的业务负责人的执业水平不高,缺乏专业胜任
19、能力或行业经验,不能胜任审计项目的负责工作;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普遍专业能力较低,专业经验不丰富。许多审计人员或对交易事项缺乏应有的专业怀疑,或收集的审计证据明显不足,或运用不当的审计程序,或过分信赖管理当局,或对客户舞弊的研究与重视不够。2.1.3 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严密大型事务所对下属分所的管理不力。目前很多知名的事务所在本国甚至跨国建立了很多自己的分所,相当一部分客户是冲着主管事务所的招牌去的,然而,由于时间及审计成本等方面的因素,上级事务所对下属分所的管理仅停留在表面,这使分所的审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得到保证,进而导致审计失败。将重要的工作授权于训练不足的人。在审计业务量较大
20、时,审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审计助理人员的协助,而一些事务所就将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刚工作不久的新人甚至是实习的大学生,并且对于这些助理人员的工作又缺乏有效或适时的督导,从而使得企业一些重要的会计信息(尤其是存在错误或舞弊的信息)没有得到应有的查证,最终导致审计失败。2.1.4 审计程序不妥未能妥当应用分析性程序。实际上,分析性程序通常都采用一些财务比率作为分析工具。根据研究,除非客户资讯系统健全以及审计人员有充分的商业常识,分析性程序的作用不大。有些研究报告支持对客户营运资料或外部资料,如能加以妥当使用,配合审计人员对客户业务经营的充分了解,确能改善审计人员检查财务报告不实表达的能力。不适当的审计程
21、序;在错误的时间及地点执行错误的程序;使用错误的证据或证据使用的方法错误。例如,有一位作弊者指称他利用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现金证明应收账款的有效性;审计人员并未查证该现金是如何收取,以为有现金入帐即代表有应收账款的存在事实。再如,帐上记录的一笔未经正式订货程序的销售,货品的单价相当高而量轻,经由海运送交国外顾客。审计人员因只检查装运文件以证明货物所有权已移转及存货已经出库,故未出现疑点。如果审计人员曾经询问何以选择以海运方式送交价高量轻的货品,他就不可能会承认帐上所记载的销售。执行内部控制测试不当。例如,审计人员对于测试结果所发现的例外情况未能适当地加以相应处理,因为他心里基本上希望 测试结果
22、应证实内部控制功能良好(这种情况统计学家称为Anchoring)。内部控制测试的目的在于减少证实测试性质、时机及程度,但是审计人员大多受限于时间预算,希望其测试结果支持原有内部控制良好的假设或见解,即使遇有例外情况,也难以坚持扩大样本审计,因为这样做可能会超出时间而影响其工作考绩。过度机械式地信赖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内部审计固为内部控制的重要一环,但是审计人员应确实评估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及实际作业绩效,适当利用内部审计人力,将焦点置于风险较高的区域。2.1.5 被审计单位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缺陷从近年来一系列国内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以及由此导致的审计失败案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是导致审计失
23、败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控股股东操纵、关联交易等问题仍然十分严重,这无疑为我国注册会计师恰当发表审计意见留下了极大的制度隐患。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董事会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很多公司管理者本身就是董事长或董事会的重要成员,集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使得管理层既是被审计人又是审计委托人,决定着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选用、续聘、收费等事项。由于我国目前的审计市场还处于买方市场,在服务无差别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当局完全可以在审计市场选择那些愿意“合作”的事务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缺陷造成的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审计关系的扭曲,破坏了注册会计师的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计 失败 风险 控制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