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doc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摘 要上市公司在如今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其中财务舞弊现象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其主要的危害在于虚假的会计报表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带来错误的信息、引发社会经济危机等多个方面,假如放任其发展,就会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准确辨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并且及时予以治理对于我国经济市场建立良好的秩序,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及其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然后依据财务舞弊三角理论来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发生机制,系统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惯用方法以及准确识别舞弊行为策略,然后在此过程中还进行了实例分析,根据分析研究结果针对性的提出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治理
2、措施和方案,为以后该方面问题的处理与整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舞弊识别;治理目 录 1引 言1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概述22.1 财务舞弊定义22.2 财务舞弊的基本理论32.2.1财务舞弊三角理论32.2.2 财务舞弊冰山理论32.2.3 财务舞弊GONE理论42.2.4 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4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法及案例分析53.1 财务舞弊的惯用手法53.1.1 通过收入进行调节53.1.2 通过费用进行调节63.1.3 通过资产进行调节83.1.5 利用表外项目进行调节103.1.6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调节113.1.7 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调节123.2
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123.2.1 通过资产重组进行舞弊12 3.2.2 借会计政策选择之便,行财务舞弊之实 13结 论15致 谢16参考文献17AbstractAt present, the listed companys financial fraud phenomenon becomes focus of global issues. The false accounting sheets convey wrong message, mislead for economic actions, disrupt economic order and result in social cr
4、edit crisis. If financial fraud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s not strictly combated and treated, it will be difficult to develop Chinas capital market effectively and healthil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dentify and treat financial fraud of the listed companie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
5、e companys financial fraud listed the basic concept and basic theory, basing on 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financial fraud expounds listed companies motive of financial fraud, analyses the trick of financial fraud as well as the corrupt conduct of the identification by the numbers and analyses the pro
6、cess with the actual case in order to introduce, finally bring forward the companys financial fraud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recommendations.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be a listed companys financial fraud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
7、l fraud; Fraud identify;Govern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1引 言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萌生,财务舞弊现象也相伴而来,并且与上市公司发展共生共存,财务舞弊追本溯源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最早出现于英国与荷兰,主要代表事件有南海泡沫案件、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财务舞弊问题自古以来都是令经济学界颇感棘手的问题。自20世纪末期至今,我国上市公司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都出现了一系列财务舞弊事件,例如美国商世通信公司、新能源公司安然,德国的宝马公司,国内的资本市场上曾经出现了银广夏事件,这些舞弊案件都曾引起过业界不小的轰动,其影响力之大,震惊了全社会。根据我国2007年财务报告舞弊相关数据分
8、析表明,20多家上市企业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在2007年一年之内,证监会所查处的国内上市公司存在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件就有22起之多,甚至有某些公司被查处过两次。其中有7起案件受到处罚的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没有依照规定于4月30日前将年报进行公开发布,对于这种问题证监会往往只能对涉及公司进行警告处罚,而通常不会对公司高管进行处罚。绝大多数的处罚案件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虚报利润、虚报财产、公司担保事项进行隐瞒不报等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情,分析研究财务舞弊案件发生的原由以及处理策略,准确识别财务舞弊行为,以便对于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概
9、述2.1 财务舞弊定义世界上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研究财务舞弊问题已经持续了60多年,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曾经给财务舞弊的不同定义,但其内涵仍然是定义概念的主要依据。美国AICPA(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最早于1981年就将财务舞弊的定义为:企业、公司在财务报告中将重大问题隐瞒或者信息编造,也就是财务报告失实,具有欺骗性,因此又将该问题称之为“管理当局舞弊”或者“管理当局欺诈”。具体而言财务舞弊主要表现分为以下几类:故意隐瞒或虚报财务事项、交易信息;对编制财务报告主要的相关会计账本或其他记录进行编造、篡改;在对涉及金额、报告、披露等上面故意利用会计准则漏洞甚至错用会计原则。美国反财务舞弊委员会给予财务
10、舞弊的定义为:“存在主观上的故意,对财务信息的虚报或者漏报都是一种轻率的做法,其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形成产生不利影响的误导性报告”。该协会在2000年重新对财务报表舞弊给以定义,新的定义为:主观上故意地对重要的事项进行虚报或者进行隐瞒,编造具有误导性的会计信息,在综合其他财务信息时,可能使得参考该数据者对其判断与决策进行改变。2006年我国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其主要是中指出:“舞弊主要指被审计单位的治理层、管理人员或者企业采用虚报瞒报或非法获利的不法行为。”在此所讲的舞弊是广义上的法律概念。其中和财务报表审计关系密切的错报行为主要表现为:非法侵占资产所形成的错报;编造虚假的财务信息制作报
11、告形成的错报。归纳国内外各个机构从不同角度和行业背景对财务舞弊的各种定义,总结其共同之处有以下几点:构成舞弊的客体: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性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存在主观故意,主要区别为有意识的进行虚假编造;舞弊的影响:财务报告内容失真,给信息参考着做出正确决策形成误导。本文主要在AICPA给出的财务舞弊定义(企业有意隐瞒和遗漏重大事项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符合此定义明显没有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了失实的财务报告。2.2 财务舞弊的基本理论 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财务舞弊是一种严重的不法行为,所以舞弊理论也是研究财务舞弊主要导向性理论支持。在目前财务舞弊研究理论领
12、域,仍然是国外远远领先于我国国内,我国依旧处于探索阶段。总结归纳国外财务舞弊研究理论主要有以下四种: 2.2.1财务舞弊三角理论财务舞弊三角理论是美国著名ACFE创始人纽约大学史蒂文阿伯雷齐特教授于1996年提出了颇具影响力的舞弊三角理论,大大推动了财务舞弊的分析研究。这是早期应用于舞弊行为研究的经典理论。根据舞弊三角理论而知企业产生舞弊问题的主要构成要素有机会(Opportmiity)、压力(pressure)以及自我合理化倾向(Retionalization)。其中“压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或财务运作上处于困境以及工作中职员个人压力等。“机会”主要是指企业管理无序,信息获得的不对称性
13、,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不当,管理体系不完善等。而“自我合理化倾向”主要隐含“我的目的是为了公司出发”“我仅仅是向企业借而不是偷”等,这些因素通常受影响于亲友、社会、家庭以及教育等方面1。舞弊三角理论中的各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并非孤立起作用。本文主要采用财务舞弊的三角理论来进行研究财务舞弊形成机理。 2.2.2 财务舞弊冰山理论该理论形象的将舞弊视为漂泊在海面上的冰山,人们看见的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而更为庞大的部分则隐于海面下。基于结构与行为着手分析舞弊,根据冰山理论露在海面以上的部分就是舞弊的结构,没于海平以下那部分即为行为部分。舞弊结构主要取决于企业组织内部的管理,舞弊行为则具主观化、差异化特点
14、不易于人们识别。根据冰山理论来解释财务舞弊问题,企业是否具有出现财务舞弊问题的倾向,主要在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与严密性,也在于该企业有无公财务压力,是否存在潜在的舞弊可能性等诸多因素。 2.2.3 财务舞弊GONE理论1994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伯洛格纳提出了GONE理论。根据此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舞弊主要包含四因素:N需要(Need)、G贪婪(Greed)、E揭露(Exposuer)o机会(opptunity)。上述因素中,需要与贪婪主要与个人(即可能的财务舞弊者)行为相关2;揭露因子和机会因子主要与企业组织者(潜在受害者)关系密切。与上述三角理论相比GONE理论主要多了一个揭露因子,该理论
15、认为假如及时发现财务舞弊行为,发现和揭露舞弊行为的概率大小和被揭露以后受到处罚的严重程度给舞弊者舞弊行为的发生产生将直接影响。当处于特殊环境下,企业具备所有舞弊因子时就会形成强大的舞弊条件,也就舞弊者具有敛财的客观需要,又有强烈的贪欲,因此只要有时机成熟,心存侥幸,舞弊就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就会出现“钱已丢失(GONE)”现象。 2.2.4 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作为对GONE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伯洛格纳(GJ.Bolonga)等人又提出了舞弊风险因子研究理论。通过该理论可以将舞弊风险因子主要分为:一般风险因子和个别风险因子。一般风险因子主要为个人防护的团体或企业控制的各种因素,主要有财务舞弊发生的
16、机会、财务舞弊被识别和揭露的可能性、被揭露后惩罚的严重程度等【2】。该理论所述的个别风险因子具有个体差别,主要包括了组织、团体管理之外的很多因素,比如动机(与GONE理论需求因子类似)、道德品质(与GONE理论贪婪因子类似)。 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法及案例分析3.1 财务舞弊的惯用手法 3.1.1 通过收入进行调节1、编造销售收入交易事项在财务舞弊所有手法中,编造销售事项并根据其考核收入,这是一种颇具欺骗性的伪造会计信息的做法,其性质非常恶劣,而这也是舞弊者最为常用的舞弊方法,在近年来所发生的大规模、坏影响导致投资者严重损失的财务舞弊案件,都采用了这种故意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策略来实现的
17、。惯用的会计信息造假的方法主要有:虚构交易记录、虚构销售对象、虚构入库单、使用假发票、杜撰虚构交易全部原始凭证、成本计算单造假等。其主要的特征是交易事项至始至终都是虚构的,因此会计信息都是编造的。例如:麦特科公司为了获得上市资格,就应用倒推方法来制造虚假会计凭证,杜撰出材料与产品销售合同等,然后依据虚假的原始凭证伪造销售收入、会计账户记录、编造虚假的麦特科公司1998年至2001年相关的会计报表净利润报表。2、随意更改会计截止期某些公司处于虚报年度收益,通过修改交易截止期来捏造企业本年扭亏为盈的假象。运用这种方法操纵利润获益,主要在会计期末使用,比如年末、半年末、季末等。一般情况下通过在本年末
18、就将未完成的收入进行入账,或者编造虚假的销售记录,或者先虚开销售发票,然后次年再确认退货。该种方法在把本会计期间所有的销售记录进行转移之外,还将提前下一会计报告期的交易。3、提前确认收入该方法的操作过程是先开具销货发票,然后在将来未来仍需提供服务时,通过收入确认不递延来编造假象,这样就可以在不具备收入确认条件下时的时候仍然可以进行确认收入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将收入记录进行提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虽然有合作意向或服务合同,但是在合作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将收入进行记录;在销售时当货物还没有发出时,就开始记录收入;虽然货物已发出,当合作方尚未付款时就确认收人。例如:上海磁卡公司于1999年在与武汉天然气公
19、司所签订的合同尚未履行时,就确认1500万元作为软件系统购买收入,这显然就属于提前确认收入,主要是为了形成了等额虚增收益。4、将非营业资金变为营业收入一些企业为了增加营业收入,往往将非经营资金也归纳为营业收入,或者将非经营资金用于企业经营费用的开支,但是在经营记录上并不算作经营费用,如此做法旨在降低报表费用,这样可以收益数额。例如:“银鸽投资”通过将公司资金用于投资,这部分的收益存入“小金库”,使用这部分资金支付生产设备及原材料的购买,这样就间接的减小了产品生产费用成本,就提升了会计期间的收益利润。5、利用投资收益规划利润为了提高所得利润,企业往往通过一次性所得来实现,当然一次性损失也可能造成
20、利润减少,更甚者出现巨额亏损,这样就可以做到以丰补歉。目前国内提高利润使用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一次性所得来实现的。目前一次性所得利润常用的提高途径有:股权转让所得、委托投资获得的收益;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所有权转让所得;产品销售所得;合作双方之间形成的资产购销收益;非经营性资产或者经营性资产通过转让所获得收益;合作双方的由于有合同关系,因此交易有着较为严格的执行规范,因此通常将关联交易转变为一般交易进行操作,或者也可以通过按一般价格进行产品购销产生形成正常的利润收益。研究分析采用一次性所得提高利润的企业,主要将重点放在处于特殊时期的企业,如2011上半年,在10家暂时无法上市的企业中,除ST五环”之
21、外,有8家公(1)利息费用资本化司处于盈利状态,其中7家企业收益来源于一次性的非经营利润所得。然而,上述的讲到的一次性所得无法给公司长久的带来利润收入,在公司所设定的目标实现后,此部分的收益将不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不但企业的盈利能力是虚假的,也使得不同会计期间没有了可比性。 3.1.2 通过费用进行调节1、费用化与资本化支出的故意混淆在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时,为了支出这部分费用而产生的持续负债开支在固定资产开始使用前所形成的全部负债费用进行资本化;而与外联合作所形成的负债费用,不可以进行资本化,而是算作当期损益;在筹建期间除了购建固定资产之外,所产生的持续性负债费用将不计入总费用之中。公司为了对该
22、期的利润进行操控就故意将资本化和费用化进行混淆。假使使得当期的利润有所提高,公司就会将费用化支出转化为资本化支出,这样就可以提高公司资产收益,从而使得其当期利润有所增加;当企业想刻意避税或为了达到其他目的时,要想降低当期利润时,通过将资本化的支出进行部分费用化就可以实现,在此情况下,增加了企业当期所需费用,就会导致利润的降低。就世界通信公司为例来讲,曾经采用费用开支进行资本化的方法,使得该公司当年扭亏为盈。该公司将2002年全年数额达41亿美元的经营费用记为资本开支,假若没有此项非法入账,2002财务年度与2003年第一财务季度该公司将会处于亏损状态。(2)广告费用资本化在企业运作中,广告支出
23、应该是经营费用的一小部分,在企业发展中,公司为了使得其产品更具影响力或者提升其知名度而在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而产生的广告费,应该属于期间费用,算作为当期营业费用,不可以进行预支或者进行待摊,此外还须明确,如果存在直接证据能够说明企业所花费的广告支出,其应该享有的广告服务将会在以后的某个时间段内获得,那么本期的广告费用的支出就应该视之为预付账款,在企业获得广告服务的每个会计年度内,应该切实依据合作双方签订的合同按提供的广告服务支付费用应当分期计入损益之中。2、费用挂账进行操纵(1)日常费用支出挂账在企业日常费用支出挂账中,主要是一些小额支出,比如员工差旅费、日常水电费、广告投入、办公费等,这部分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市公司 财务 舞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