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oc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对策研究.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日益严重,从国外的“施乐” 事件到国内的东方电子等,财务舞弊行为愈演愈烈。有人把这比喻为冰山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披露出来的估计也不在少数。财务舞弊行为的产生牵扯到企业的规范管理、国家宏观调控的法治化、行为人的自利本性,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在财务舞弊案件接二连三发生的背景下,本文以完善财务舞弊控制体系为核心,从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的角度切入,在分析了财务舞弊特征的基础上,找出财务舞弊的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的对策,通过对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以达到有效治理财务舞弊的目的,同时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的研究分析对人类社会和经济活
2、动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为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支持。关键词: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原因;防范;对策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1990s, the companys financial fraud is becoming seriously, from Xerox incident to domestic Dongfang Electronics, financial fraud intensified, it was this analogy to the tip of the iceberg. And those which were
3、not disclosed estimates are not unusual. Financial fraud involves the selection of enterprises, regulation of the national macro-control of the rule of law, the acts of self-nature. the harm to society greatly. In financial fraud cases spate of background, to improve financial fraud control system a
4、s the core, From a financial fraud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the point of the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fraud on the basis of characteristics, identify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fraud, make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inancial fraud measures Based on financial frau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ff
5、ectiv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fraud purposes, proceed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inancial malpractice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Key words: Financial Fraud;Listed Company;Causes;Countermeasures 第1章 绪 论1.1研究背景2l世纪初,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似乎己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甚至可以认为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2001年,继美国安然公司在资本市场投下一枚财务舞弊的重型炸弹之后,进
6、而牵扯美国近几年最大的几大财务报告丑闻:安达信、世通、施乐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相继东窗事发。美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所带来的影响不亚于91l事件,一向被视为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典范的美国,开始遭到人们的严重质疑,投资者持续恶化的信心危机也因此严重威胁着美国的经济。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取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但是,目前我国的信息披露的现状不容乐观,从两个证券所成立至今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一直不曾断过。早期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案件”;其后就是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
7、新“三大案件”:到了21世纪,财务舞弊案件更是层出不穷:2000年的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案件,2001年的麦科特舞弊案、银广夏风暴,2002年的宇通客车、锦州港案件令人惊心;在轰轰烈烈的资本造系运动后,中科系、德隆系、格林柯尔系等在一片质疑声中相继倒台;迈入2006年,华源制药、天颐科技等诸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也相继浮出水面。这一系列的财务舞弊案件都是利用虚假会计信息为个人或者小集团谋取私利,不仅使银行遭受不良贷款损失,而且使广大投资者遭受投资损失,严重威胁经济的稳定发展。例如大庆联谊石化有限公司在1997年发行上市前所编制的1994年、1995年、1996年会计记录虚增利润16176万
8、元人民币,并将大庆市国税局一张400余万元延交税款批准书涂改为4400余万元。上述虚构利润、虚假文件内容载入大庆联谊1997年4月26日公布的招股说明书和随后公布的上市公告书中。大庆联谊招股时虚报利润16亿多元,当初发行5000万股,5000万股与16亿的虚增利润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业绩非常好,利润非常高,就给股民造成错觉:投资大庆联谊会获得非常丰厚的回报,诱使股民做出错误的投资判断。该股开盘价每股将近10元左右,一路攀升最高时至34元左右,随后又一路下跌,致使股民遭受到了严重损失。再如美国安然公司2001年的股价最高达每股90美元,市值约700亿美元。但在安然前任财务主管涉嫌做假帐、受到证券交
9、易委员会调查的消息公布后,使得其盈利大幅下调,股价急剧下跌到26美分。安然更是被迫根据美国破产法的规定,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使得为之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员工失业。据统计,中国证监会近五年来共办理财务舞弊案件736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04件,做出行政处罚212个,180家单位和987名个人受到处罚,165名责任人被市场禁入。这些被揭露曝光者,有人把它比喻为冰山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揭露出来的,估计也不在少数。所有这些现象都在警示我们: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和健康发展的障碍,并且超越了会计范畴而演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1.2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1.2.1研究的目的
10、财务舞弊的问题自现代资本市场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出现的英国南海泡沫案件和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从那时算起财务舞弊的历史已经超过百年,财务舞弊的问题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令学界和实务界所关心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都发生了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事件,美国的能源公司安然,通信商世通公司,意大利的帕拉马特公司,以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发生的“老三大”和“新三大”以及近年来发生的银广夏事件,都引起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财务舞弊事件造成的影响之广,震动整个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财务舞弊行为也不断演进发展,财务舞弊行为日益严重,上市公司的利润率下降导致股价低迷,这不仅直接影响经理层(
11、特别是高级经理层)的利益,而且有可能引发公司的财务危机以至破产。所以,企业、经济分析师等相关单位必须串通一气,进行财务造假,通过粉饰盈利来欺骗投资人。其方式有恶意舞弊和善意舞弊。恶意舞弊是“空手套白狼”。有些上市公司从一开始就欺诈上市,再通过增发或者配股疯狂敛财,或者完全靠资本运作。它的财务报表不是掺杂了多少水分的问题,而应该问满满的一袋水中究竟有没有实在的东西。善意的舞弊往往假作真时真亦假,难以分辨。企业倒也是真心诚意地在做实业,只不过目前不完善的会计制度、不健全的监控体系为他们打开了方便之门,使他们得以人为地操控并能够平滑业绩、平滑股价。一些企业为了包装上市,在财务报告上所做的手脚则更加触
12、目惊心。针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会计法特别规定了防止财务舞弊的条款,但具体细节都未量化,也无具体解释,在实践中受到阻力较多,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研究财务舞弊的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的措施,从而更有效地治理财务舞弊。1.2.2研究的意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危害性很大,至少表现在:虚假的会计报表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虚假的会计信息危及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财务舞弊扰乱经济秩序,阻碍了社会进步的步伐;财务舞弊导致社会信用的危机。正因为如此,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如果不严加打击和治理,我国的资本市场就难以有效健康地发展,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经济不能稳定地发展。尤其本
13、世纪初,国内外爆发出一连串的重大舞弊事件,破坏了经济的和谐,舞弊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议论的焦点。因此,通过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分析与控制研究,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保护企业资产,保护投资者权益,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企业对法律法规的遵循,为有效治理财务舞弊提供参考依据。中国资本市场频繁发生了大股东欺诈中小投资者、上市公司虚假陈述、信息披露违规误导等舞弊违法现象,严重侵害了资本市场发展和投资者权益。如何预防和发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舞弊成为投资者、债权人乃至监管层的当务之急,国内外财务学者和实务界对信息披露舞弊特别是财务舞弊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目前并无显著的效果。近期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
14、财务舞弊事件层出不穷,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害,导致国家资产的流失,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紊乱。因此,研究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对于提高我国证券市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证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内容涉及财务舞弊的理论、防范与治理等多方面。最早研究舞弊因子学说的是美国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先生,他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舞弊的产生必须有三个条件:异常需要、机会和合乎情理,为后来舞弊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创始人Albrecht博士在1995年进
15、一步发展了舞弊学理论,认为舞弊的产生由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共同作用,即著名的财务舞弊三角理论。在此之前由Bologna等人在1993年提出了“GONE”理论,该理论认为,舞弊由G(Greed:贪婪)、O(Opportunity:机会)、N(Need:需要)、E(Exposure:暴露)四因子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并共同决定舞弊风险程度。在财务舞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相对其原因和治理方面的研究来说显得比较“冷”。AICPA(1987)指出,新上市公司具有比较大的财务舞弊风险,那是因为管理当局有很大的压力去迎合盈利预期。COSO在1999年6月发布的题为“财务报告舞弊”:19871997”
16、这份极其引人注目的文件中对美国十一年内的虚假财务报告进行了回顾总结,发现舞弊行为的主要特征有:(1)舞弊行为较多地发生在中小型规模公司,不少公司处于亏损或无利润状况;(2)相对于涉案的中小型公司而言,所发现的舞弊金额是相当大的。ESaksena(2001)研究发现,财务报告舞弊与环境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他的研究中,环境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指企业身处动荡不安、弱肉强食的世界;内部因素包括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经营业绩水平、破产的威胁、组织的松散程度和公司规模。1对财务报告舞弊研究颇有经验的美国Coopers&Lybrand会计师事务所,总结出一些警戒信号,当出现这些警戒信号的时
17、候,就需要格外关注公司管理当局是否存在财务报告舞弊。在舞弊动机问题上,Dechow(1996)在分析那些被SEC采取强制行动的公司盈余操纵的原因时发现,这些公司盈余操纵的重要动机是降低成本获得外部融资。Obeua(1995)以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为变量对财务舞弊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财务状况恶化是管理当局舞弊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于财务舞弊的治理,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众多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英国广大投资者和证券管理当局就要求外部审计师承担查找重大舞弊的义务。1997年AICPA发布的SAS NO82也确认了会计职业界有发现舞弊的职责。民间审计成为治理财务舞弊的一种外部控制机制中建
18、议审计师们做到以下几点,从而尽可能发现财务报告舞弊,降低审计风险:对组织的持续经营要保持足够的审视;与前任审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内部控制和董事会对有效监督的重要性一个虚弱的董事会和缺乏经验的审计委员会应该引起审计师的注意;鼓励审计师注意财务报告以外的事实和因素;考虑客户的行业风险。Treadway委员会、AICPA都建议改进董事会的构成,以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从而降低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 Albrecht,Wernz和Williams(1995)从文化氛围的角度提出预防和发现舞弊的对策。如通过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执行积极的舞弊审计有助于消除舞弊机会;诚实、开放的文化氛围有助于舞弊的预防。
19、然而Bologna和Lindquist(1995)则认为采用舞弊审计和法务会计这类工具和技术能有效防范与发现财务舞弊。Fedders和Perry则站在证券市场监管者的立场提出,治理财务舞弊的政策是SEC工作的重点,而且,他们认为SEC的强制计划以及对管理当局讨论与分析报告的要求都有助于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Persons则相信,运用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建立模型,就可以发现财务舞弊。安然事件之后,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AICPA也发起了反舞弊措施,主要包括:提高职业谨慎、加强与管理当局和知晓人士的讨论、使用一些客户难以预计的审计测试、加强对管理当局超越内部控制的反应。国外对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也
20、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1997年美国著名的Treadway Committee提出了著名的反舞弊四层次机制理论,2000年Albrecht Werns and Williams从减少会计舞弊机会和创造一个诚实、开放和具有资助特色的文化氛围提出了预防和发现财务舞弊的对策。同年Bologna Lindquist提出财务舞弊的防范与发现需要采用舞弊审计和法务会计这类新工具和新技术。Michael在2004年的研究认为,应通过对高层管理人员主导的公司氛围、交易和人事安排的检查建立其控制系统,还可通过审计委员会的复核等预防高层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虽然国外对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但财
21、务舞弊案件接连发生,导致美国政府出台了有史以来最为严苛的萨班斯法案,旨在通过立法加强对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的控制,用以防范企业财务舞弊的发生。1.3.2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相比,国内由于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学者尚未对舞弊的成因形成公认的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针对企业舞弊,学术界和政府多数从反腐败角度呼吁,很少提出具体措施。近几年来,随着舞弊案件的频频爆发,开始重视财务舞弊问题的治理。张文贤认为舞弊原因有:法制不健全;“集体利益”保护色;社会监控系统不健全;对贪污腐败行为打击不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蒋义宏、李树华认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动机是:为了获得配股资格;为了避免3年亏损公司被摘
22、牌等。在治理实践中,会计法特别制定防止舞弊的条款,但具体细节尚未量化,也无具体解释,实施起来较难。由于许多国外的研究成果无法移植到国内进行实质性操作,这就对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无论在理论深度还是对策建议的效果与可行性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我国学者针对我国自身的资本市场发展阶段、证券市场发展特点、上市公司特殊背景、会计制度准则规定及所处的中国这个特殊大环境,对我国财务舞弊现状作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会计界的诸多有识之士在对目前会计界面临的诚信现状叹惋的同时也纷纷为会计走出诚信危机献计献策。财政部、证监会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也是频频重拳出击,在上市公
23、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和舞弊的治理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郑朝晖(2001)遴选出十大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财务舞弊的主要类型之一,与员工舞弊对应)。根据这十家上市公司的舞弊情况,列举了管理舞弊征兆,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基本存在的四类管理舞弊行为和注册会计师面临的主要舞弊风险点。阎达五、王建英(2001)对可能存在利润操纵行为的上市公司进行总体财务指标特征分析,发现其存在的规律。刘立国、杜莹(2003)以欺诈公司和非欺诈公司为样本,研究欺诈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的特)征。丁友刚、郝玉芹(2004)根据财务舞弊的三大主要动因:动机或压力、机会和开脱违法行为的价值观,说明当公司的经营状况、行业特点、组织结构、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市公司 财务 舞弊 成因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