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直贴业务隐性法律责任风险探析.doc
《上门直贴业务隐性法律责任风险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门直贴业务隐性法律责任风险探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门直贴业务隐性法律责任风险探析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由于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及客观存在的地域价差因素,越来越受到各类金融机构的重视,但由于一些金融机构盲目追求利润,忽视风险管理造成大案频发等问题,并指出了当前上门办理票据贴现业务存在的隐性法律责任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 关键词:贴现;法律风险;探析 中图分类号: D922.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2-0037-02 目前在票据贴现业务拓展过程中,不少贴现行以中介为媒介上门办理直贴业务已成了公开的“秘密”,而这项业务在为贴现行创造利润的同时,也由于操作过程中风险控制方法的不
2、完善,造成大案频发,不少金融机构开始越来越重视这项业务的风险控制和权利制约。本文就贴现行以中介为媒介上门办理票据直贴业务容易被忽视的隐性法律责任风险进行探析。 一、贴现行以中介为媒介上门办理票据直贴业务的成因和票据中介的定义 目前我国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发展如火如荼,由于其相对货币市场其他业务品种较高的收益率及客观存在的地域价差,已被不少银行类金融机构视作传统信贷业务的最佳替代品,但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少金融机构遇到了票源开发的瓶颈,于是为突破地域限制,上门办理票据贴现的方式应运而生,又因为上门办理贴现业务的金融机构对异地票源环境不熟悉、靠自身开发异地客户资源成本太高等因素影响,催生了“票
3、据中介”这个新兴行业,笔者姑且将其定义为:一些利用自身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掌握的贴现客户资源,向贴现行提供贴现信息或经持票人同意,以虚假的贸易关系取得票据权利,代持票人向贴现行申请贴现,并从贴现利差中收取一定中介服务费的机构。 二、容易被忽视的隐性法律责任风险 1、疏忽持票人票据权利认定的法律责任: 目前金融机构通过中介办理上门贴现业务,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中介与贴现客户单线联系,贴现行对持票人的身份并不了解,也没有审查其资质。中介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千方百计做大业务量,增加自身中介费用的收入,更不会对持票贴现人的身份进行深究,这个时候,当持票人将采用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获取的,由票据权利人事先
4、已加盖背书章,或由持票人伪造票据权利人签章的票据,通过中介伪造贸易关系向贴现行贴现时,贴现行一旦办理贴现,就将导致法律责任风险。 虽然就主观上来说,贴现行在受让票据时是善意取得,不适用于票据法第十二条: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的有关规定。但票据法中还明确: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何谓重大过失呢? 笔者认为实际操作中,中介机构以一个或多个企业的名义向贴现行申请贴现,这种短期内办理贴现金额巨大且贴现行在明知或稍加注意就可知道中介机构与其前手贸易关系不真实的前提下,仍不注意审查持票人是否为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门 业务 隐性 法律责任 风险 探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