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探讨有.doc
《毕业论文——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探讨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探讨有.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探讨 摘 要:概述了财务会计与税收会计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由此产生了时间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主要研究比较了所得税会计中两种差异的处理方法,即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的区别,以及纳税影响会计法中递延法与债务法的比较,最后讨论了完善我国所得税 会计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 财务会计 差异 一、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合二为一的共同发展时期 税法中和会计(指财务会计,下同)联系最为密切的是所得税法。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远古的印度社会就出现了萌芽。而所得税法最早出现在英国。l799年英国首次征收所得税,其间由于战争废止、开征、再
2、废止,直到l842年重新开征并正式立法为一项永久性的税种。法国l890年开征所得税。美国的所得税则开征于1909年,l913年成为永久性的税种。会计的技术水平也远优于同期的税法。最初的税法基本上是在全盘接纳会计概念、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确立的。如1916年美国税法第一次规定,企业应税所得额的确定必须以会计记录为基础;同年美国联邦岁人法允许采用权责发生制记账的纳税人采用同样的方法编制纳税申报表;l918年联邦岁人法第一次以商业会计实践为基础确立了纳税原则,宣布纳税“所得收入应该依据记账时通用的会计方法”计算,“根据采用的标准会计方法,一般都能够明确地反映所得收人”。税法和会计走过了一段相互适用、共
3、同发展、会计所得和纳税所得彼此一致的发展时期。在此期间,税法借鉴会计的方法,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二)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逐步分离时期当税法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会计的反作用日趋明显。如在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方面,税法与会计逐渐产生了差异。税法与会计的主要差别是:1、目标不同。会计的目标是提供企业真实、完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以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合理决策;税法则以课税为目的,就所得税而言,即确定企业的经营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所得额,进而确定企业应交的所得税。2、依据不同。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税法处理分别依据不同的原则。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当依据企业会计
4、准则的规定;而税法的处理则依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3、核算基础不同。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而税法则按照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混合计量所得,许多情况下以现金的实际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为标准。(三)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时期随着所得税法和财务会计偏离程度的加深与发展,对两种所得的差异不进行会计处理和协调将导致企业税后利润不真实。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首先采用按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告,计税按税法编制申请表,并通过会计核算处理会计所得和纳税所得的差异,所得税会计由此产生。所得税会计的出现立即得到了西方国家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推崇和公认。l944年12月,
5、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发布了会计研究公报第23号(ARB23)“所得税会计”,首次明确了所得税的费用性质,并提出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概念,规定对不重复发生的时间性差异选择采用“纳税净额法”和“负债法”予以跨期分摊。1967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了第ll号意见书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对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损益表法”,具体采用“全面摊配观下的递延法”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l987年l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96号(SFAS96)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专门表述了所得税会计的处理原则,率先提出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以取代第ll号意见书中使用的时间性差异,要求公司以“综合
6、基础”采用“负债法”对暂时性差异进行“所得税跨期分摊”。1992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l09号(SFASl09),仍然采用面向资产负债表的方法,以在资产负债表日报告会计主体得到未来可抵扣和应纳税金额的实际所得税影响的最佳估计数为基本目标,但在确认与计量递延所得税方面比SFAS96简化,并且规定以债务法取代递延法。我国所得税的开征和立法均较晚,1980年颁布我国第一部所得税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1983年利改税后国有企业开始缴纳所得税。在1992年会计改革前,我国会计以服务于政府为目标,强调会计要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求,会计制度缺乏自身的独立性,要服从于税法等法规
7、。因此,按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基本一致,所得税会计既无产生的基础,也无产生的必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趋同的人世要求,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依据所得税准则,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资产、负债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综上所述,所得税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是所得税法规与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
8、必然结果,两者分离程度以及差异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二、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含义(一)所得税会计的含义 所得税会计(income tax accouning)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方法,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它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53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宣布采用应付税款法,这开启了所得税会计的历史进程。从那以后至今,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研究经历了递延法、利润债务法、资产负债债权法,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成熟。我国所得税会计还起于初步发展阶段。
9、 (二)财务会计的含义 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三、所得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异同(一)目标不同 所得税会计依据公平税负,方便经营的要求,根据国家政治权力的需要确立纳税所得范畴,对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必须有所约束和控制,在所计算的企业利润中超过税法扣减成本、费用范围规定的支出要依法纳税。而
10、财务会计按照会计的收入和成本的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客观性原则和资产所有者的要求,着重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绩效,反映某一时期收支相抵后的利润总额。因而二者在确认会计收益上存在差异。(二)计量所得的标准不同 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最大差异在于确认收益的实现时间和费用的可扣减性不同。税法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混合计量所得,对某些依照会计原则而确认的收益允许在纳税时予以扣减。而财务会计计算收益的原则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不管当期是否客观实现了现金的流进或流出。由此而产生的收益确认的概念和标准不同,成为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又一分歧点。(三)核算依据不同 所得税会计依据现行税法规定计算纳税所得,
11、财务会计则以会计准则计算会计所得,从现代会计科学观点来看,所得税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税法与会计的关系问题,核心也就是纳税所得与会计所得的关系问题。(四)二者存在的差异 第一、永久性差异。即本期发生的所得与应税所得的差异在以后年度不会抵消。如有些会计所得可以免税,并非应税所得;有些在会计上并非收益,但在税法上作收益课税;有些会计费用在计算课税所得时不予承认等等。 第二、时间性差异。即会计上与税法上承认收益或费用的时间不在同一年度而引起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以后年度可以抵消。包括收入认定时间差异、费用认定时间差异、资本支出与费用支出划分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因提列各项准备而发生的差异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所得税 会计 财务会计 比较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20959.html